人体生物三节律

合集下载

人体生物节律

人体生物节律

人体生物节律人体生物节律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

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一时很好,一时又很环,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其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活动。

目录发现周期1. 周期日2. 高潮期3. 临界日4. 低潮期因素意义测算1. 公式2. 说明3. 代入公式区别调整生产利用1. 如何合理应用生物节律2. 工作学习的应用3. 体育训练的应用4. 婚姻家庭的应用5. 医学的应用展开发现周期1. 周期日2. 高潮期3. 临界日4. 低潮期因素意义测算1. 公式2. 说明3. 代入公式区别调整生产利用1. 如何合理应用生物节律2. 工作学习的应用3. 体育训练的应用4. 婚姻家庭的应用5. 医学的应用展开简介人体生物节律一词,代表人体内的生理——生物循环。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

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 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

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这些循环从人出生的那时刻开始,就分别按各自的周期循环变化,首先进入高潮期,然后经过临界日变换为低潮期,按正弦曲线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变化,一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当这些循环处于高潮期,人们的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昂、智力开阔;当循环处于低潮期,体力衰减,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心神不宁,反应迟钝,智力抑制,工作效率低。

特别是临界期,体内生理变化剧烈,各器官协调机能下降,容易发生错误行为。

编辑本段发现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医生菲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

人体体能曲线公式

人体体能曲线公式

人体体能曲线公式人体生理节律(生物钟)分三种情况:智力.情绪.体力。

活动周期起伏变化为:1.智力是每个周期为33天.2.情绪是每个周期为28天.3.体力是每个周期为23天.说明:变化规律是一条波浪形曲线,周而复始,直至生命终止。

曲线位于中线上方时为高潮期,此时人们会感到精力旺盛,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工作学习效率高;曲线位于中线下方时为低潮期,此时人们会觉得情绪不佳,力不从心,思维迟钝,工作和学习效率低;曲线与中线相交处为临界日,此时人体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协调性能差,容易出现差错或感染某种疾病。

如果人体其中两个节律的临界日是同一天,称为“双重临界日”;若三个节律的临界日是同一天,称为“三重临界日”,此时人体功能下降到最低点,极易发生意外。

在生物体的内部存在着的感知时间受时间的支配的节律现象就叫做"生物钟"或"生物节律";反映在人体的这种内在现象,传统就叫做运气,当代被称之为人体生物节律或运气节律。

但严格的说,生物钟与人体生物节律学的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

其中前一种属于舶来品,后一种才属于正统的中国元素。

《人体生物节律学》的实践证明,只有出自于正统的中国元素,才真正的反映了人体内在节律的基本规律,也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实用价值。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

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有时很好,有时很环,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其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体的行为和活动。

上述的生物节律属于舶来品,其相对中华民族祖先早就发现的运气节律的起法与运用大相径庭,尤其《人体生物节律学》对四柱太阳律月亮律的完善,开辟了科学预测的新纪元。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1、周期日——周期日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

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2、高潮期——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

在体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在情绪高潮期,人的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在智力高潮期,人的头脑灵敏记忆力强。

3、低潮期——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阶段。

在体力低潮期,则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在情绪低潮期,人总是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在智力低潮期,则迟钝健忘、理解力差。

四、临界日1、当人体节律处在临界日时,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导致不稳定,此时节律似乎处于一种暂时性失调和不稳定状态,它们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暂时性失常,变得紊乱而不规则,机体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思维记忆都受到一定影响,效率低,情绪波动大。

2、临界日又叫危险日,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中最关键的日子。

虽然三种节律临界日只占总时间的20%,即两三天时间,即两三天的时间,却发生60%的交通事故,70%的工伤和航空飞行事故。

就和电灯被烧坏多数出在关灯或开灯的转换瞬间一样,临界日是至关重要也是最危险的。

3、安排好临界日的工作和生活是必要的。

我们研究分析生理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协调自身,积极地对待内外环境,发挥出潜力。

在临界日,要加强心理调整,小心警惕,防止发生意外和工作差错,回避一些重要事件。

即使回避不开,也要牢记“今天临界日”,提前有思想和精神准备,稳定身心,三思后行,或预先让同伴稍加提醒。

4、但并非临界日都不好。

有英雄行为的人,占88%的英雄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的情绪节律临界日。

英雄行为需要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将自己的生命置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英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规行为模式,冲动是最有效的激发。

五、各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见下表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体力节律体力充沛,身体灵活,动作敏捷,耐力和爆发力强,充满活力,能担负较大负荷的体力劳动,劳累后恢复得快;此时身体抗病能力强,不易感染疾病,治疗疾病效果明显。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根据斯瓦波达的理论,人的身体、情绪和智力状态分别受到三种不同的荷尔蒙的影响,分别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这三种荷尔蒙在人体内的高低水平会不断变化,导致人的身体、情绪和智力状态也会不断变化。

人体生物三节律分为三个阶段:1、生殖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最好,性欲和生殖能力最强。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15-25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2、成熟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逐渐下滑,但仍然比较健康。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20-30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3、衰老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最差,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15-25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人体生物三节律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生殖期时,人的身体状态最好,因此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成熟期时,人的身体状态逐渐下滑,但仍然比较健康,因此需要更加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衰老期时,人的身体状态最差,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保健和养生。

人体生物三节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稳态则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通过内环境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输到外界环境。

内环境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值和渗透压等。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维持在37℃左右,pH值在35-45之间,渗透压在280-320mOsm/L之间。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激素和氧气等。

人体通过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生物三节律曲线

生物三节律曲线

生物三节律曲线
格罗斯特指出,睡眠、食欲和活动在一天中都有一定的节律变化,这种节律变化叫做生物三节律曲线。

生物三节律曲线是指大多数生物在一天中交替出现活动和休息的曲线。

它是身体生物节律的体现,是人体调节活动的基本原理。

大多数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其生物三节律曲线具有某些共同特点:一是和太阳昼夜时间同步: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二是曲线最高点与太阳落山相配合:即到达夜晚时会出现一个活动空间;三是在比较短的时间段内有短暂的活动暂停;四是活动强度依次减弱,直到睡眠的开始;五是一段时间后有睡眠的结束,活动重新开始。

另外,动物的生物三节律曲线对环境因素也极其敏感,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动物立刻在自身生物节律上做出相应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会改变动物的活动强度,活动时间,睡眠时间,还可能影响动物的食欲和迁移行为等。

例如,在昼夜交替的情况下,大多数哺乳动物夜晚会活动,但是当月圆月缺时,它们会把活动时间移到白天,另一侧的活动时间也会相应变化。

人类也有生物三节律曲线,主要是睡眠节律,每天睡觉的时间比较固定,但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有所变动,,譬如乘飞机时要跨越多个时区,人们可能会对睡眠节律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出现某种时间的睡眠不足或过多等。

综上所述,生物三节律曲线是指大多数生物在一天中交替出现活动和休息的曲线,它是身体生物节律的体现,是人体调节活动的基本
原理,它对环境因素也极其敏感,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动物立刻在自身生物节律上做出相应反应,而人类的生物三节律曲线主要是睡眠节律,虽然可以适当调节,但还是要尽量维持一定的节律,以保证身体健康。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运行规律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运行规律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运行规律人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部对时间的感知和调节机制,它控制着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三个节律: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年龄节律。

首先,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最基本的节律之一。

人体对光线的感知和调节是通过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完成的。

当光线照射到视网膜上时,光敏细胞会向脑内的松果体发送信号,松果体会分泌褪黑素。

褪黑素的分泌量与光线的强度呈负相关,即在白天分泌量较少,而在夜晚分泌量较多。

褪黑素的分泌调节了人体的睡眠和觉醒状态,使人在夜晚感到困倦,而在白天保持清醒。

其次,季节节律是人体生物钟的另一个重要节律。

季节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的减少和气温的下降,人体的代谢率会降低,体温会下降,人们会感到疲倦和昏昏欲睡。

而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人体的代谢率会增加,体温会升高,人们会感到精力充沛和愉快。

季节节律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体的食欲、免疫力和心情等方面。

最后,年龄节律是人体生物钟的第三个节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婴儿和幼儿的生物钟比较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人体的生物钟会发生一些调整,使得他们晚上更晚入睡,早上更晚醒来。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物钟会逐渐趋于稳定,老年人的生物钟会变得较为规律,但他们的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容易出现失眠等问题。

总之,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可以分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年龄节律。

了解和遵循这些节律对于保持人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适时调整饮食和锻炼习惯。

只有与生物钟保持良好的同步,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一、生物节律的发现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

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

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

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一、生物节律的发现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

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

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

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生物三节律一、生物节律的发现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

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

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

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三、高潮期和低潮期1、周期日——周期日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

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2、高潮期——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

在体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在情绪高潮期,人的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在智力高潮期,人的头脑灵敏记忆力强。

3、低潮期——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阶段。

在体力低潮期,则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在情绪低潮期,人总是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在智力低潮期,则迟钝健忘、理解力差。

四、临界日1、当人体节律处在临界日时,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导致不稳定,此时节律似乎处于一种暂时性失调和不稳定状态,它们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暂时性失常,变得紊乱而不规则,机体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思维记忆都受到一定影响,效率低,情绪波动大。

2、临界日又叫危险日,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中最关键的日子。

虽然三种节律临界日只占总时间的20%,即两三天时间,即两三天的时间,却发生60%的交通事故,70%的工伤和航空飞行事故。

就和电灯被烧坏多数出在关灯或开灯的转换瞬间一样,临界日是至关重要也是最危险的。

3、安排好临界日的工作和生活是必要的。

我们研究分析生理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协调自身,积极地对待内外环境,发挥出潜力。

在临界日,要加强心理调整,小心警惕,防止发生意外和工作差错,回避一些重要事件。

即使回避不开,也要牢记“今天临界日”,提前有思想和精神准备,稳定身心,三思后行,或预先让同伴稍加提醒。

4、但并非临界日都不好。

有英雄行为的人,占88%的英雄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的情绪节律临界日。

英雄行为需要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将自己的生命置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英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规行为模式,冲动是最有效的激发。

五、各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见下表六、测算公式S=(测定年-出生年)×365+闰年数-(1月1日至生日天数)+(1月1日至测定天数)S即所得天数即是经历总天数,再分别除以23天、38天、33天,所得余数分别为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节律情况。

注意:测算人体生物钟必须用公历生日,只知道农历生日者请查万年历,查出公历生日。

举例说明:某人生于1964年7月23日,测1993年12月3日三个节律情况。

这个人1964年出生至1993年,经历了1964、1968、1972、1976、1984、1988、1992共8个闰年,因此闰年数为8。

代入公式:[1993-1964]×365+8-[31天(1月)+29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23天]+[31天(1月)+28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31天(7月)+31天(8月)+30天(9月)+31天(10月)+30天(11月)+3天]=29×365+8-205天+337天=10725天10725天÷23天=466……7天10725天÷28天=383……1天19725天÷33天=325……0天人体生物钟三个节律处在周期日、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的判定标准,七、人体生物节律在生活中的意义1、一位高中毕业生准备参加高考,预考成绩很好,看来胜利在望。

谁料正式高考竟一败涂地。

后来一测生物节律才真相大白,预考时他的生物节体均处在高潮期;正式考时他的智力、体力处于低潮期,情绪处在临界期。

2、国外一运输公司调查,几年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一半以上出在司机的临界期。

后来该公司让司机在低潮期和临界期加倍小心,或停止出车,结果事故一下子减少了一半。

3、国际体育界人士曾对两届奥运会200名运动员进行生物节律分析,发现约有87%的运动员在高潮期取得了好成绩。

看来在生物节律的高潮期,人处在最佳状态,容易取得理想成绩。

4、有资料介绍有人对96名研究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有77名高才生在受孕时其父母一共六条生物钟曲线中,有4条以上处于高潮期,占总数的80%。

5、1946年,瑞典商人乔治.汤姆听说他的一位朋友汉斯.弗若恩在一次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计算了出事的两列火车上的司机和司炉的生物节律,出乎意外地发现其中三人生物节律处在“临界期”,另一人生物节律则处于“低潮期”。

一年以后,另一起几乎类似的事发生了。

乔治这次计算了事故中的司机和司炉的生物节律。

他十分惊讶地发现:一个司机的两个生物节律周期正处于“低潮期”,另一个司机和一名司炉则处于“临界期”,第四位司炉的三个生物周期全部处于“低潮期”。

6、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在涉及偶然事故所引起的死亡报告中指出,事故的肇事者约有60% 是发生在”临界期”。

7、近年发生的13起飞机坠落事故,其中10起归咎于驾驶员的差错,而这些驾驶员和他的助手们大都处在“临界期”。

8、美国的一家微型汽车公司,向它在爱达荷州分公司的60名司机,提供了生物节奏表格,当司机处于“临界期”时。

预先提醒他们多加小心,结果车祸减少三分之二。

9、莫斯科车辆管理所对交通事故作了一个统计;凡是运用生物节奏理论来指导司机的出勤,就可以减少车祸。

莫斯科出租汽车公司为所有.的司机绘制了曲线图表,每当司机处于“低潮期”时,就发给他们红色的行车证,以提醒他们倍加小心,当司机处于“临界期”,就根本不让出车。

八、生物节律对每个人都"灵"吗?按照生物节律理论,每个人都存在这种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体差异,各人对生物节律的感受程度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毫无感觉。

国外研究认为大多数人属于"节律型",而少数人属于"非节律型"。

另外,由于外界因素,也会干扰生物节律。

例如某人处在情绪高潮期,突遭一精神打击,他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但是此时的情绪如处在低潮期,情绪还要更糟。

10、在瑞士洛迦诺城里的弗兰芝.威尔林博士的诊所,除急诊外.手术的安排都是严格按照病人和医生的生物节奏决定的。

一般在病人的“临界期”不安排手术,同样,决无一个医生在他的“临界期”时去替病人开刀,连续数年的病史表明,威尔林博士的诊所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30% 以上。

九、利用三大节律来调整生活了解了自己的生物节律,就能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减少不良影响,发挥最佳水平。

如果处在生物节律的高潮期,就应充分利用这段良好时机,抓紧工作和学习;这时若盲目乐观,也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学生在考试前不认真复习,既使在高潮期也难以考出好成绩。

如果知道自己处在低潮期和临界期,不必过分紧张或灰心丧气,这样会加剧影响人的能力发挥,使工作和学习效率进一步下降。

这时应有意培养白己的顽强意志和自制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付生物节律的消极作用。

并且,适当注意休息、锻炼和营养,劳逸结合,扬长避短,另外,还应适当调整工作和学习安排,充分利用高潮期多工作和学习。

例如,预测一学生考试日处在低潮期,他就应在考前的高潮期认真复习,经过认真复习加上对低潮期有了心理准备,也能在考试中考出理想水平。

人体生物节律是人体自身的一种生命规律,存在于每一个人。

但由于人的身体素质、年龄大小、文化知识、修养及接受的教育不同,以及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有差别,有的人表现明显,有的人可能不明显。

一般来说,知识面广、修养高的人,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所以其情绪节律的影响就显得轻。

环境、条件、所接触的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也很重要。

它们往往是行为的助燃剂。

如果在临界日遇到外部因素的刺激,内因外因加起来,就很容易出事。

外界刺激可加剧一个情绪处于临界点或低潮的人的情绪不稳,使暴躁的人更暴躁。

反之,如果处于良好环境中,或者有良好的思想诱导,情绪处于临界日很可能会引发非凡举动,成就英雄。

即使算出自己的节律也不应完全依赖,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只是要稍加留心。

人是在不停的活动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使节律的变化规律,在自己的运行轨道上减弱或加强。

至于周期的作用和影响,会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干扰出现明显差别,而且在诸多因素中,压力和疲劳程度、是否疾病、抵抗力、注意、饮食作息以及自我调整能力等的作用最大。

人的总体表现总是多种影响因素的效用迭加,人体生物钟不过是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我们关注它只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我们的生活,人要了解自身,必须借助各种参照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学习或实践,时时反视自身。

这也是一种智慧生存之道。

十、"神童"和父母的生物节律有关吗?科研人员调查了孩子在母体受精卵形成时,父母双方的生物节律情况后发现,在父母双方生物节律高潮期受孕的孩子往往较聪明、健壮,而在低潮期受孕则可能对孩子智力、体质有所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