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借贷关系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1、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贷方表示削减,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削减;2、全部者权益类目同负债类科目;3、收入贷方表示本期增加,即本期销售商品供给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收入,借方表示削减即销售退回;4、费用借方表示本期发生的费用,会导致全部者权益削减,一般发生在借方,利润贷方表示盈利,借方就是亏损.会计科目借贷方向的记法会计科目先分成两大类第1类:资产类、本钱类、损类(损益类中“损”,就是费用之类的科目)第2类:负债类、全部者权益类、益类(损益类中“益”,就是收益之类的科目)第1类:借为增加,贷为削减或结转,第2类:借为削减或结转,贷为增加。
会计科目的标准操作一是严把资料审核。
每次记账前,记账公司都要对报账清单的制作、编制及承接手续、出纳盘存表等方面进展仔细核对和审查,严把资料审核关;同时,还细致地指导报账员按标准的方式方法登记好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
二是准时精准记账。
记账公司在处理睬计科目上更加精准统一,记账更加准时,按季度记账。
标准参加村级预决算编制。
三是财务公开透亮。
记账公司在每季完成记账和年度决算后,准时到各村张榜公开财务收支状况,并将公开内容实行影像资料保管。
四是档案移交标准。
年终记账公司对报账清单、会计凭证、出纳盘存表、财务报表、预算表、决算表、财务公开表及影像资料进展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档案盒封装,整体移交,做到镇、村各留一套。
五是加强考核管理。
实行代理记账后,财政所指派一人对记账公司实行全程监视管理,分阶段抽查和检查,防止在代理记账后消失违背财务制度的现象发生。
年终由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记账公司全年工作实行100分制考核,90分评定为合格,否那么按分值扣减效劳费用。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那么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详细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状况不尽相同,在详细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详细状况。
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供给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以下原那么:全面性原那么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详细内容进展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好的体系。
会计借贷的通俗易懂

会计借贷的通俗易懂
咱来唠唠会计借贷这事儿。
你就把会计的借贷当成是两个小篮子,一个叫“借”篮子,一个叫“贷”篮子。
比如说,你开了个小商店,今天进了一批货,这批货就是你的资产呀。
那这个时候呢,就像把东西放进了“借”这个篮子里,为啥呢?因为这个资产增加了,在会计的世界里,资产增加就记在借方。
就好比你家里新添了个大冰箱,你得找个地方放它,这个“借”篮子就是放增加的资产的地方。
再说说收入,假如你的小商店今天卖出去好多东西,赚了钱,这钱就是收入。
这个收入可不能放到“借”篮子里,得放到“贷”篮子里。
为啥呢?因为收入增加是好事儿,在会计里,收入增加就记在贷方。
这就像你在外面捡到了钱,得放到另一个专门放“好东西(收入)”的“贷”篮子里。
那要是你付了房租,这可是一笔费用啊。
费用增加的时候呢,就和资产增加相反,要放到“借”篮子里。
你想啊,钱花出去了,就像从你口袋里掏东西出来,这个掏出来的动作就和把东西放进“借”篮子对应起来了,因为费用增加了嘛。
负债呢,要是你从别人那儿借了钱来开店,这就是负债。
负债增加的时候,就像欠了别人东西,这个时候要记在贷方。
就好比你跟朋友借了个东西,你得在心里的“贷”篮子那里记一笔,告诉自己欠了人家的。
总的来说呢,“借”和“贷”就是会计用来记账的两个小篮子,不同的东西增加或者减少,就根据规则放到不同的篮子里,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自己有多少东西,欠了多少东西啦。
会计中的借贷各指什么

会计中的借贷各指什么1、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
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分别指的是什么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其含意: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借'是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关于负债类和收入类、权益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而"贷'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定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定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会计借贷记账方法

会计借贷记账方法会计借贷记账方法是会计核算中的基础,它是指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关系,将企业交易或事项按照借贷规则进行记录和核算的方法。
借贷记账方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前提,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借贷记账的基本规则、借贷记账的适用范围和借贷记账的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借贷记账的基本规则。
借贷记账方法遵循着借贷双方向的原则,即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一个账户记录借方,另一个账户记录贷方。
在借贷记账中,资产、费用和损失为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为贷方。
在实际操作中,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该相等,保持会计平衡。
借贷记账的适用范围。
借贷记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
无论是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还是大型集团,都需要遵循借贷记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借贷记账方法也是普遍适用的。
借贷记账的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交易和事项,按照借贷记账的基本规则进行记录和核算。
首先,要明确每一笔交易涉及的账户和金额,然后根据借贷记账的规则进行分录。
在分录过程中,要确保借方和贷方金额相等,保持会计平衡。
最后,根据分录制作总账和明细账,编制财务报表。
借贷记账方法的重要性。
借贷记账方法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准确记录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同时,借贷记账方法也是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基础,它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比性。
总结。
借贷记账方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遵循着借贷双方向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和组织。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借贷记账的规则进行记录和核算。
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准确记录企业的交易和事项,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会计中什么是借和贷

会计中什么是借和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卢卡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答: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强化经济管理;(2)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3) 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4)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
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
在这里,要铭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
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
常用会计科目借贷关系表全集文档

常用会计科目借贷关系表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常用会计科目借贷关系表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
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是指每个会计科目在会计记录中的借方和贷方的方向。
借方记录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贷方记录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不同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
1. 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
比如,当公司从银行贷款时,需要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同时贷记负债科目,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当公司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借记应收账款科目,同时贷记收入科目,表示资产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2. 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等。
借方记录负债的减少,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
比如,当公司向供应商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需要借记应付账款科目,同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表示负债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当公司支付职工薪酬时,需要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表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减少。
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资本、利润、利润分配等。
借方记录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记录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比如,当公司投入资本时,需要借记资本科目,同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和资产的增加;当公司发生亏损时,需要借记利润科目,同时贷记利润分配科目,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 收入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
借方记录收入的减少,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
比如,当公司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借记应收账款科目,同时贷记销售收入科目,表示资产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5. 费用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借方记录费用的增加,贷方记录费用的减少。
比如,当公司支付广告费用时,需要借记广告费用科目,同时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表示费用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
除了以上五类科目外,还有一些特殊科目,例如损益公共科目和权责发生类科目。
会计实务: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代表账户的两个对立位置:账户的左边称为“借方”,账户的右边称为“贷方”。
具体登记账户时,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的金额,贷方登记减少的金额。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的金额,借方登记减少的金额。
2.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作为记账原理。
各单位平时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管怎样发生增减变化,资产总量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总量都是相等的。
综合来看,其资金增减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l)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余额相等。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要按下列步骤操作:(1)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所涉及到的会计要素是什么,是资产要素或费用要素的变化,还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变化。
(2)进一步确是哪些要素增加,哪些要素减少,或者是都增加、都减少,等等。
(3)确定应记入哪些账户。
(4)确定该项经济业务应记入相关账户的方向和金额。
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减少转销,都应该记入各相关账户的借方;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减少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都应该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理解会计的借贷?
要理解会计的借贷,以下几点是首要记住的:
(1)会计的“借”与“贷”已经脱离其汉语本身的意义,就好像人的姓名一样,并不因为某人名字中含有“伟”、“辉”,他就伟大光辉,亦即“借”与“贷”仅仅是一符号而已。
这中间隐含的一个要求就是,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不要在自己弄不懂一个会计分录的时候,强行将其往借或贷汉语意思方面想,例如有的人想当然的认为“借就是表示进,贷表示出”,在有的地方抱有这种理念也许可能还会解决理解上的燃眉之急,但这只会是饮鸩止渴,而加大自己以后理解许多其他会计分录上的难度。
总之一句话,“借”、“贷”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符号,虽然在其起源早期可能的确存在某种意义,但现在这种意义早已消然褪尽。
(2)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理解“借”或“贷”呢?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要区分几大类科目,再次要弄清楚这这几大类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主要是体现在其具体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
首先看几大类科目。
一般说来,在会计中有六大类科目,即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
这六大类科目分为两组,并且可以用两个等式连接其间的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在自己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首决要弄清楚具体的会计科目到底属于六大类科目中的那一大类。
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等就属于资产类科目,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工资、预计负债、应交税金等就属于负债类,再如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未分利润、补贴收入等就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什么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属于收入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费用类,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属于利润类,道理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可能要问的是,那么多的会计科目,自己怎么知道某一个具体的科目是属于六大类中的那一类呢?方法很简单,几乎每一本会计书里面都有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在资产栏目里面出现的就是资产类科目,在负债栏目出现的就是负债类科目(当然,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是列示同一个栏目),至于利润类、费用类及收入类可依次类推。
平时要关注某一个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
自己在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写会计分录的时候,弄清楚涉及到的具体的会计科目是属于哪一大类科目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为方便,我将常见的一些会计科目在附录中做了列示。
也许又会问,为什么做这样六大类的区分呢?答案是,这样区分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会计分录记录经济主体所发生的活动,以记录在案。
那么在区分六大类科目之后,对读写会计分录有何帮助呢?这就涉及到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即:这几大类科目记在借方以及记在贷方分别表示的意义。
具体可总结如下:
资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权益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收入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费用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利润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不难发现,只有资产以及支出两大类科目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其他的四大类都是记在借方表示减少,记在贷方表示增加。
行政事业会计。
以上所说的就是借贷的全部含义。
下面通过几个小事例简要说一下怎样运用上面所说到的基本含义。
例1: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一批,花费2000元。
怎样写这个会计分录呢?
首先要清楚这个题目涉及到那几大类会计科目,这道题目涉及到的都是资产类科目,即:银行存款与原材料。
到底怎样记录呢?是将银行存款还是将原材料记在借方呢?显然,银行存款减少了,原材料增加了,按照资产类科目的意义,记在借方表示增加,记在贷方表示减少。
于是,会计分录刚好是:
借:原材料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也许会问,我怎么知道就是涉及原材料以及银行存款呢?这一点不用担心,会计分录接触多了,慢慢会清楚的,这就好像化学中的元素符号一样,化学中108个元素,说到铁,我会自动想到它的元素符号是Fe,其道理是一样的。
例2:提取现金5000元,准备发工资。
怎样写这个会计分录呢?
首先弄清楚涉及到那几大类科目。
显然,现金属于资产类,而应付工资属于负债类。
现金减少了,应付工资(即要付给工人的工资)也减少了。
按照资产类以及负债类科目借贷方的含义,可记录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工资5000
贷:现金5000
也许会感觉到,是不是凑巧的啊,会不会有的题目中出现,会计分录按照题目的意思所要写的科目写不出来呢?不会的,出现这种情况,表明自己想到的会计科目错了,假设我在这道题中不会想到应付工资,而是什么其他的资产类科目,此时无论怎样写会计分录,都写不出来(当然这道题很简单,肯定会想到应付工资的)。
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b.借:应付工资5000
贷:现金5000
因为,按照流程来说,首先是将银行里面的钱取出来,此时存款减少,手头现金增加,这就是a分录的含义,再是将现金分给工人,现金减少,应付工资减少,这就是b分录的含义。
当然,从本质上来看,a与b会计分录加起来与上面的分录还是一样的。
写出a与b两个分录表明思维更严谨细腻。
例3:固定资产本期记提折旧3000元。
可以表示问题以下分录:
借:累计折旧3000
贷:固定资产3000
总之读写会计分录的时候,要弄清楚上面说到的两点。
所谓复杂的会计分录其实就是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多一点,但最根本的一点是,任何复杂的会计分录都是,从这两点演化开来的。
会计分录看得多了,写起来也就方便。
一、资产类科目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现、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款
二、负债类科目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项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类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类项目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六、利润
提取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