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

合集下载

《三峡》复习

《三峡》复习

全文结构
先写山 三 峡 后写水
山高 岭连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江水(汹涌)奔放美 江水(清澈) 清幽美 江水(悲凉) 凄婉美 雄壮美
夏季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春冬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秋季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俯瞰 仰视
奇险、 雄壮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三 夏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峡遮天蔽日
季)

放 (流速湍急)美 俯瞰 清 幽 绝巘怪柏,悬泉瀑布仰视 美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 凄 婉 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 美
奔 (水势浩大)
阙 曦 溯 湍 漱 属
quē xī sù tuān shù zhǔ
嶂 襄 御 巘 涧 裳
zhà ng xiāng yù yǎn jià n chá ng
• • • • • • • • • •
略: 阙: 自: 曦: 襄: 沿: 溯: 或: 虽: 奔:
• • • • • • • • • •
略:副词,大略,几乎。 阙:同“缺”。 自:假设连词,若 。 曦:日光,此处为太阳。 襄: 冲,漫。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副词,偶或。 虽:假设连词,纵然,即使。 奔:名词,指奔驰的马。
第二层写三峡的夏水。顺上层山 势高、江面窄,写的是最盛的 夏水, 襄陵 阻绝 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__” 、“_ 虽乘奔御风, _”,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___ 不以疾也。 ________”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豪气万丈。
第三层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文气 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 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良多趣味 “____”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三峡复习题及答案

三峡复习题及答案

三峡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的哪一条河流上?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A2.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240万千瓦D. 3000万千瓦答案:C3.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灌溉B. 防洪C. 发电D. 航运答案:B、C、D(多项选择)4. 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2000年答案:B5.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哪几个部分?A. 大坝B. 水电站C. 船闸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水利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______地区的防洪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长江中下游8. 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还为______提供了清洁能源。

答案:周边地区9.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______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

答案:当地居民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______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答案:长江流域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宏大、功能多样、技术先进、影响深远。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多功能于一体,采用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了哪些挑战?答案: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难题、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移民安置、文化遗产保护等。

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高坝建设、大流量泄洪、复杂地质条件等技术难题,同时在生态保护、移民安置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四、论述题13. 论述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显著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作品背景郦道元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他为了对古代的地理情况进行考订,走访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写成了《水经注》。

其中的《三峡》一文,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二、重点字词1、字音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空隙)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5、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三、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三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

一、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二、三峡的形成三峡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江的侵蚀作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上升,河流下切,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峡谷地貌。

三、三峡的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由于地形复杂,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在峡谷底部,气温相对较高,湿度较大;而在山顶,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四、三峡的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它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的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同时,大量的水力发电为国家的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大坝的建成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工程效益(1)防洪三峡大坝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轻了洪水对沿岸地区的威胁。

(2)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航运大坝的建成改善了长江航道,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大大提高了航运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五、三峡的自然风光1、瞿塘峡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峡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

夔门是瞿塘峡的标志性景观,两岸山峰对峙,形如门户,气势恢宏。

2、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峡谷中云雾缭绕,山峰千姿百态,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神女峰,传说中神女瑶姬在此守望,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3、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谷,滩多水急,航道曲折。

其中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景点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三峡》复习

《三峡》复习

最有激情小组 点评
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准备好了; 以饱满的激情告诉自己,我充满信心。
复习指导
• 请同学们背记以下知识点:

• • •
1、文学常识
2、课下注释及其他重点字词 3、课文背诵及句子翻译 5分钟后开始进行检测
检测要求
1、书写认真,字体规范。用黑色 碳素笔答题。 2、独立完成,不抄袭,不讨论, 不涂抹,不说话。 3、时间20分钟。
当堂检测
一、D 修改:常有/高猿长啸 三、自:从、由 如果 二、A 隐:遮蔽 绝:断 消失
四、①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 疾风,也不觉得它快。
②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③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 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④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啼叫,接连不断, 凄凉怪异,从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 婉转,很久才消失。
Hale Waihona Puke 测题答案1、北魏 地理学 郦道元 水经注 2、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①毫无;通“缺”中断空缺 ②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③日光,这里指太阳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 ⑤即使;飞奔的马 ⑥认为,觉得;快 ⑦极高的 ⑧急流冲荡 ⑨接连不断 ⑩婉转;消失 ⑾有时 ⑿白色的急流 ⒀实在 ⒁凄凉;寂静 ⒂上 ⒃传达 ⒄遮蔽 ⒅回声 4、①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 的地方。 ②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③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④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三峡复习

三峡复习

• 15、直接描写三峡水势总特点的句子:至 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16、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的句子: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 • 17、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 林寒 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 18、有这段对长江生动传神的描写,可以 联想到李白的哪两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6、作者只有“清荣峻茂”四季就概括写出了 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 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 • 清清的江水跳跃着,闪动着粼粼的光;树 木茂盛繁密;山峰高峻挺拔,野草密密青 青
7、作者写三峡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它景物衬托,请
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பைடு நூலகம்么好处?
中心: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 绘了三峡雄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 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记叙文指导》 《说明文指导》 《三峡》《短文两篇》 《三单元字词》 《老王》 《骆驼祥子》课后前五首诗
三峡复习
• 《三峡》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是郦 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 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 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 四季景色: (1)夏:江水暴涨,水流湍急。--雄壮美 (2)春冬:风光妩媚,良多趣味—清幽美 (3)林寒涧肃、猿鸣哀凄—凄异美
• 10、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 11、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12、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13、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14、《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 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复习课

《三峡》复习课

3.作者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先写夏季?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水,而水以夏 季为盛,具有典型性,所以先写夏水。
4.第④段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表现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更能反映三峡的风土人情,给文章增添诗
情画意。
5.说出《早发白帝城》和本文的联系?
●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 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
●第四段与第三句相对应,都写连续不断的 猿啼;
●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6.说说《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 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有什么不同之处。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用 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明确: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连绵、高峻
再写不同季节水的特点——夏季奔放美:水势大、 水流湍急;春冬清幽美:清幽秀丽;秋季凄婉美: 凄婉萧瑟。
2.作者写景时所用的手法有哪些?
●山:正面和侧面相结合,视角由平视 到仰视。
●水:夏季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对比手法。 春冬动静相杂,俯仰结合,色彩各异。 秋季视听结合。
(2)表达情感不同
①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 情;渔歌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 凉感慨。
②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三峡》复习课
一、文学常识
●郦道元,北魏 地理学家。
●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
最系统的综合性
地著理作。
●三峡是瞿塘峡 、 巫峡 和西陵峡 的总称。
二、重点字词

《三峡》复习资料

《三峡》复习资料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北魏·郦道元(字善长,地理学家、散文家)注音: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曦.(xī)月水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飞漱.(shù)林寒涧.(jiàn)肃属.(zhǔ)引凄异字词解释: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

阙:同“缺”,缺口。

处:地方。

重岩叠嶂:互文,即“重叠岩嶂”,重重叠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隐天蔽日:互文,即“隐蔽天日”,遮蔽住了天空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不见曦月曦月:日月。

曦: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

襄陵:漫上山陵。

襄: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绝:断。

或王命急宣: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或:(如)有。

宣:宣布,传播。

暮到江陵暮:傍晚。

其间千二百里其:代词,这。

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

不以疾也不以:不如。

疾:快。

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

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

回清倒影回:回旋。

清:清波,清澈的水。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山峰。

悬泉瀑布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悬挂着的泉水(大的叫瀑布)。

飞漱其间飞:飞泻。

漱:冲荡。

其:代词,它们。

清荣峻茂清:水清澈。

荣:树茂盛。

峻:山高峻。

茂:草茂盛。

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

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

旦:早晨。

林寒涧肃:互文,即“林涧寒肃”,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响: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歌曰:唱道。

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开明中学“两先两后”高效课堂年级学科教学案【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定会成功!)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记住重难点,学习倍轻松!)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先学先思】(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三峡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后教后导】(以导诱思,学会合作,碰出智慧火花!)教法指导学法指导一、解释文言实词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嶂: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亭午:曦:4.至于夏水襄陵。

襄:5.沿溯阻绝沿:溯:6.或王命急宣或:7.虽乘奔御风虽:奔:8.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教师个性发挥: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10.飞漱其间漱: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12.属引凄异属:引:1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初:肃:14.空谷传响响:四、词义辨别属1.属引凄异()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属予作文以记之()绝1.哀转久绝()2.绝巘多生怪柏( )3.沿溯阻绝:( )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五、识记与理解1.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

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A.写水势凶险的句子:B.写水流湍急的句子:(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4.欣赏: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5.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能力提升】(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1-4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力拉崩倒之声.. B.中间C.阡陌交通..语,皆指目陈胜..,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5-8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沿溯阻绝.。

绝:②或.王命急宣。

或:③不以疾.也。

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7.[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8.[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9.完成《中考复习指南》P22 第10——13题等第:【师生感悟】(学有所悟,受益终生)寓言二则参考答案.揠,拔谓,对……说选择题:D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幼时记趣参考答案1.①去,前往②就③罢了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

三峡参考答案: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2、A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4、(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5.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6.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7.[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分,各2分)8.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