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保护安全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氮气1.1 氮气: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不能用来呼吸,当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致使氧含量过低(平均海拔环境O2<18%),将引起缺氧窒息,吸入高浓度氮气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1.2 生产工艺用氮气应严格控制其纯度,通过在线微量氧检测分析仪和人工取样分析工艺用氮气合格,氮气(N2)≥99.9%,富氮气含氮量(N2)为99.9%,氧气(O2)<0.2%,防止氧含量超标的氮气进入生产工艺系统内与一氧化碳和羰化物形成混合气体导致着火、爆炸。

1.3 羰化冶金厂管理区域与管理职责划分:羰化冶金厂氮气管网界区为由本厂区前主桥架P6-P8段氮气总管向5kt/a羰基铁、10kt/a羰基镍系统供气支路的第一道阀门,自该阀门起(包括该阀门)至该系统的所有管网由本厂负责维护与管理。

2 氮气系统运行操作安全规程2.1 输入系统的氮气纯度(干基):N2≥99.9%(vol),氧含量<0.1%。

2.2 氮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输送管道和储存容器或带压拆卸、紧固、修理,严禁超压或负压。

2.3 管道、阀门和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2.4 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测漏。

2.5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氮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规定标准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氮气使用安全事项3.1 本厂分管氮气管线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技术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负责检查和消除所辖区域内氮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对本单位无法独立解决的,按照管理职责的划分,报上级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3.2 由本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确认所辖区域内氮气系统的安全性。

3.3 本厂必须绘制本单位所使用氮气的详细平面管网图和工艺简图,标明使用地点,并对照确认氮气管网与其他管道网能可靠断开,防止混入其它介质或氮气窜入呼吸风供风系统。

3.4 氮气使用过程中,必须确认在密闭场所无氮气富集,有防止氮气富集的可靠措施。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18 氮气18.1 化学品及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氮、氮气化学品英文名:nitrogen;nitrogengas分子式:N2相对分子质量:28.01危险货物编号: 22005 [压缩气体] 22006[液化气体];UN编号: 1066[压缩气体];1977[冷冻液体]18.2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压缩气体。

熔点(℃):-209.9沸点(℃):-196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临界温度(℃)-147.1临界压力(MPa)3.40辛醇/水分配系数:0.6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溶于液氨。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

18.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氮气无毒,当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氧气相对减少时,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当氮浓度大于84%时,可引起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加快、脉率增加、血压升高、胸部压迫感,甚至失去知觉;出现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脱离环境,可致死亡。

氮麻醉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及共济失调,严重时出现昏迷。

高压下氮气可引起减压病。

液态氮具有低温作用。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冻伤。

环境危害:无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18.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温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

就医。

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18.5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氮气化学品英文名:NitrogenCAS:7727-37-9MF:N2MW:28.0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无危害分类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80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无•事故响应:——无•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无物理和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给予医疗护理。

眼晴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本品不燃。

压缩气体若遇高热,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本品不燃。

根据火灾原因,选择适当的灭火剂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大量泄漏: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泄漏场所保持通风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氮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工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

然而,由于氮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说明书将从氮气的特性、安全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氮气的安全技术知识。

一、氮气的特性。

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惰性,不易燃不易爆。

2. 氮气密度大于空气,在密闭空间中会产生窒息的危险。

3. 液态氮具有极低的温度,接触皮肤会导致严重冻伤。

二、氮气的安全操作。

1. 氮气储存,氮气储存区域应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2. 氮气输送,在输送氮气时,应使用专用的输送管道和阀门,严禁使用普通气体管道。

3. 氮气使用,在使用氮气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液态氮,防止冻伤发生。

4. 氮气排放,排放氮气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氮气在密闭空间内积聚。

三、氮气的应急处理。

1. 氮气泄漏,一旦发现氮气泄漏,应立即撤离泄漏区域,并采取措施阻止泄漏源。

2. 氮气中毒,如发生氮气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通风处,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3. 液态氮接触,如液态氮意外接触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温水冲洗,避免摩擦皮肤。

四、氮气安全知识的普及。

1. 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氮气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2. 制定详细的氮气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规程的执行和监督。

3. 定期对氮气储存、输送、使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性。

总结,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只有充分了解氮气的特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才能有效预防氮气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本说明书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氮气的安全技术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氮气安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工作场所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新版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新版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氮气、液氮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工业氮气、高纯氮气、纯氮、液氮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Liquid nitrogen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企业应急电话:化学品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应用在气体配置,氮气惰性气体,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灯泡填充气。

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

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

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

在化工行业,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障气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主要物化危险性:压缩气体,不支持燃烧,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

低温液体易导致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压力下气体:压缩气体(GB20580)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GB20580)(液氮)标签要素和象形图:防范说明:远离热源、火源,避免野蛮作业,佩戴好安全附件。

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使用液氮时要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危险信息:压缩气体,遇热超压可能会引起爆炸,气体大量泄漏可导致人员窒息。

低温液体,身体直接接触易导致冻伤。

警示词:警告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主要症状: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应急综述:万一发生吸入性事故,将患者移入新鲜空气出并保持安静,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燃爆危险:不燃,但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氮气、液氮分子式:N2有害物:氮组分浓度≥% CAS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氮气1.1 氮气: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不能用来呼吸,当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致使氧含量过低(平均海拔环境O2<18%),将引起缺氧窒息,吸入高浓度氮气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1.2 生产工艺用氮气应严格控制其纯度,通过在线微量氧检测分析仪和人工取样分析工艺用氮气合格,氮气(N2)≥99.9%,富氮气含氮量(N2)为99.9%,氧气(O2)<0.2%,防止氧含量超标的氮气进入生产工艺系统内与一氧化碳和羰化物形成混合气体导致着火、爆炸。

1.3 羰化冶金厂管理区域与管理职责划分:羰化冶金厂氮气管网界区为由本厂区前主桥架P6-P8段氮气总管向5kt/a羰基铁、10kt/a羰基镍系统供气支路的第一道阀门,自该阀门起(包括该阀门)至该系统的所有管网由本厂负责维护与管理。

2 氮气系统运行操作安全规程2.1 输入系统的氮气纯度(干基):N2≥99.9%(vol),氧含量<0.1%。

2.2 氮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输送管道和储存容器或带压拆卸、紧固、修理,严禁超压或负压。

2.3 管道、阀门和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2.4 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测漏。

2.5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氮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规定标准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氮气使用安全事项3.1 本厂分管氮气管线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技术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负责检查和消除所辖区域内氮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对本单位无法独立解决的,按照管理职责的划分,报上级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3.2 由本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确认所辖区域内氮气系统的安全性。

3.3 本厂必须绘制本单位所使用氮气的详细平面管网图和工艺简图,标明使用地点,并对照确认氮气管网与其他管道网能可靠断开,防止混入其它介质或氮气窜入呼吸风供风系统。

3.4 氮气使用过程中,必须确认在密闭场所无氮气富集,有防止氮气富集的可靠措施。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氮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6年11月15日 SDS编号:LGHH-009产品名称:氮气版本:LG-MSDS-2016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氮气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企业名称:邯郸市xxx工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xx合义路2号邮编: 057450 传真:0310-xx77885 联系电话:00310-xx350129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0310-xx77750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于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压缩气体,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

空气中氮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压力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压力下气体,类别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回避热源;禁止在靠近热源或明火处使用或贮存;贮存于密封的容器中;置于阴凉处;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事故响应:万一泄露,撤离危险区,咨询专家;万一发生吸入性事故,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安静;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供给氧气。

安全储存:避免阳光直射,置于阴凉处,禁止在靠近热源或明火处使用或贮存;贮存于密封的容器中。

废弃处置: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害:压缩气体,不支持燃烧,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氮气安全管理规定

氮气安全管理规定

氮气安全管理规定
氮气的安全管理可以遵循以下规定:
1. 储存安全:氮气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储存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2. 使用安全:使用氮气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避免氮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使用时应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氮气积聚。

3. 泄漏应急处理:发生氮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泄漏源,并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 防止氧气缺乏:由于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室内氧气含量过低,应保持适当的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氮气。

5. 储存压力控制:储存氮气时应注意气体的储存压力,避免超过容器的承受范围。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压力,确保安全。

6. 培训和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氮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氮气安全的认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7.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氮气容器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放置在不安全的地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氮气安全管理规定,具体的管理措施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定和执行。

同时建议在使用氮气前仔细阅读氮气的安全说明书,并遵循厂商的安全建议。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气保护安全技术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氮气保护安全技术标准
一、【背景介绍】
1、易燃易爆物料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为了降低爆炸风险,在生产过程中通入惰性
气体,控制氧气含量在爆炸极限以下,使混合气体(气相)惰性化,达到防爆目的。

2、易燃易爆物料包括:易燃液体(有机溶剂)形成的蒸发、可燃气体、可燃粉尘。

3、惰性气体:一般情况下使用氮气作为惰性气体。

二、【技术要求】
1、易燃易爆物料只要氧气含量在某个值以下(极限氧含量LOC),就不会
发生爆炸,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极限氧含量LOC值。

常用易燃易爆物料极限氧含量LOC值
2、氢气的极限氧含量(%)4.5为所有物料中最低的,考虑安全系数,设定氮气置换
后极限氧含量LOC 3%是安全可靠的。

2、公司所有溶剂储罐、反应釜、接受罐、离心机等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
剂、易燃易爆
可燃气体、易燃易爆粉尘的设备(评估),都需要氮气保护。

)≥99%(工艺特殊要求除外),氮气总管压力≥
4、氮气的纯度(N
2
0.3Mpa。

三、【实施指南】
1、氮气保护控制方式
a)手动进氮气方式:利用氮气压力表和阀门进行手动控制。

b)自动进氮气方式:利用氮封阀装置(压力差)进行自动控制。

2、氮气保护装置安装
a).溶剂储罐:
a).1.安装带呼入、呼出口的阻火式呼吸器。

见图
a).2.呼入口接氮气或氮封装置。

a).3.呼出口集中接至排气总管,经管道阻火器(见图)接至
冷凝器或末端尾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注意:溶剂储罐第一次使用时,用氮气置换后方可打入溶剂。

a).4.溶剂贮罐安装示意图
b).溶剂接受罐:
b).1.安装氮气管道、阀门及压力表,负压接受罐破真空时吸
入氮气,至压力表为零或微正压。

b).2.常压接受罐安装氮气管道、阀门及压力表,进行手动氮
气置换。

b).3.排气口集中接至排气总管,经管道阻火器接至冷凝器或
末端尾气处理设施经处理后排放。

c).常压带溶剂反应罐(浸泡罐等):
c).1.安装氮气管道时,注意将氮气管道深入离罐底200mm左
右为宜,上部开小孔(俗称泪眼,防止料液被倒压出来)。

c).2.氮气管道进气口与排气口不要接在设备的同一个口,应
合理分开一定距离180度为宜。

c).3.充氮管道阀门前安装压力表,便于观察氮气压力的情
况。

c).4.设备排气口,经管道阻火器接至冷凝器或末端尾气处理
设施处理后排放。

c).5.常压贮罐安装示意图
d).耐压溶剂反应釜(压力反应、真空浓缩):
d).1.安装真空管道、阀门及压力表,便于抽真空充氮气保
护,节约氮气。

d).2.安装氮气管道、阀门及压力表,便于观察氮气压力的情
况。

d).3.氮气管道进气口与排气口尽量不接在设备的同一个口,
如反应罐接有真空,确因管口不够,可以同一个口。

d).4.进料前需进行氮气置换全格方可进有机溶剂。

d).5.破真空时吸入氮气,至压力表为零或微正压。

e).氮封装置:
e).1.安装旁通伐,氮封伐检修时起用,进行手动控制。

e).2.氮封伐前后各安装伐门,便于检修时切断氮气,起用旁
通伐,进行手动控制。

e).3.氮封伐前后各安装一只压力表。

f).离心机
f).1.涉及易燃易爆物料,必须安装氮气保护管道、阀门、压
力表,进手动充氮保护。

f).2.有条件的话,可安装带在线监测的自动充氮保护装置。

f).3.离心机的充氮排气可从母液槽排气口排出, 经管道阻火
器接至冷凝器或末端尾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注意:所有设备排气口应收集,接至末端尾气处理设施经处理后排放,绝不能排在室内。

3、氮气置换的要求与操作
建立充氮操作SOP。

a)充氮装置安装完毕,因储罐、反应釜、接受罐、离心机等设备大
小、型号不同,需采用“残氧检测仪”(维萨拉OMT355氧气变送器)进行氮气置换氧含量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即一定的氮气压
力、阀门开度、充氮时间,在充分考虑安全系数后,建立对应的氮气保护SOP。

b)安装氮气浓度在线检测装置时,建立氮气保护SOP。

4、氮气保护操作要求
常压设备:从底部通入氮气,从顶部排气口排出,严格按照氮气保护SOP规定的氮气压力、阀门开度、充氮时间进行操作,确保残氧浓度≤3%(体积比)。

耐压设备:关闭容器所有进出管道阀门,打开真空阀抽真空,抽真空至0.06Mpa以下,通氮气至微正压,重复三次。

易燃液体贮罐:
手动控制氮气方式
贮罐首次使用前,应打开氮气阀门进行置换。

液体储罐处于使用状态时,少量开启氮气阀门,进行氮气正压
保护。

当液体储罐出料时,稍开大氮气阀门,进行氮气保护。

自动启闭氮封装置方式
按设计压力打开氮气阀门。

接受罐:
真空接受罐:进溶剂前,按耐压设备操作要求进行氮气置换,使
用后,破真空时,打开氮气阀门,让氮气吸入。

常压接受罐:进溶剂前,按常压设备进行氮气置换。

反应釜:进溶剂前,按耐压设备操作要求进行氮气置换,使用后,需破真空时,打开氮气阀门,让氮气吸入。

离心机:
离心前,按照相对应的离心机SOP进行氮气置换,确保残氧浓度≤3%。

离心过程中,保持供氮阀门开启,阀门开度同上,边进料边充氮。

离心结束后,关闭氮气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