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的哲学 于二青

合集下载

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

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

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师生情是一条路,跳动的音符唱出你美丽的故事和人生的拼搏。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经典篇)1)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2) 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文明,是您?亲爱的老师,您用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3)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4)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5)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

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6)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7)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8) 我歌颂粉笔。

它给予我学问,勾勒我的灵魂,指点我的前程,那美丽的粉笔不正是您的化身吗?谢谢您,老师!9)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10) 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11) 我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

12)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13) 我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天的深情,地的厚爱,铭刻在我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怀。

14) 我说老师啊,您说我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您找女朋友的时候,可现在呢,还是光棍一条,好汉一个,不要耽误自己的终身大事呦。

15) 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生情谊的名人名言(热门篇)1)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2)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3) 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

——杜威(美) 《杜威教育论著选》4) 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并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美)莫里斯·比格《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5) 导师也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要学生做什么也得使他习于用理智去想想,这样一来,规则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会更深,学生也就会乐于读书,乐于受教了。

各种建筑思潮

各种建筑思潮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普罗米修斯精彩影评

普罗米修斯精彩影评

我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并不是说其有多么的优秀或多么的名垂青史,从《普罗米修斯》中可以看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已经老了,75岁高龄,关于很多人物刻画方面感觉力不从心,或者受制于电影商业因素的考虑,电影没有进一步的做到尽善尽美。

但让我喜欢的一点是,本片有着超级宏大的主题,关于人类起源,涉及到宗教和神话隐喻,并以硬科幻的味道展示出来。

可以说,本片有着如《银翼杀手》那般深邃的中心思想,有力而悲观。

当然,如此深邃的理念很可能会造成一些朋友的理解上缺失,这样无可厚非,因为本片终究是一部商业片,在炫目3D效果和编导偏执的理念作用下,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努力在在经营着一个非常宏大而超前的命题但却巴望着十分的娱乐效果这样的混合体。

下面本文为大家一一解答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捋顺《普罗米修斯》中的人类起源问题。

一、什么是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来源于希腊神话,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

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教会了人类使用火,遭到了神的抛弃和惩罚。

在本片中,“普罗米修斯”具备了两大含义。

首先,普罗米修斯是维兰德-汤谷公司寻找人类起源计划的名字,也是那艘载着17名船员前往LV-233星球去寻找失落种族“太空骑师”的飞船的名字。

一般而言,后世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以这个名字来命名科学家们乘坐的飞船,其结局似乎早已命中注定......另一层意思,普罗米修斯被指带为那巨大的“太空骑师”(工程师),并不指代所有,而是片头那个来到地球,创造了人类的“太空骑师”。

他喝下黑色液体,身体裂解进入到河流中,基因产生了人类,人类也就成了工程师的后代,普罗米修斯所要遭受的惩罚也就嫁接到人类的头上,普罗米修斯的行为让人类拥有了与神平等使用火的权利,而在这里,那个工程师的行为产生了与他们DNA相同的人类。

二、人类的惩罚是什么?普罗米修斯因为盗取了火种而受到了一种“永恒而可怕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就是片中工程师所培育出来的那种有机生物,也就是异形的前身,会给人类的未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承接了后来几部《异形》作品。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__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2分)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综合练习(1-4单元)九中政治组一、单选题1.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

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都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对实践的追问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2.“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气者,理之依也D.万物运动皆为心动3.恩格斯指出:“全部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和同一性的问题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④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世界的问题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4.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由此可见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5.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人类再次克服地球引力,把宇宙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这说明A.人们可以发现规律,并认识规律B.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使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w.w.w.k.s.5 u.c.o.mD.在一定的条件下,规律也是可以被人所改变的6.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世界结构工程史上的大师,你认识几位?

世界结构工程史上的大师,你认识几位?

世界结构工程史上的大师,你认识几位?- 结构综合资料世界著名结构工程师有哪些?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代表性。

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会问“著名建筑师有哪些吗?”不会,因为随便找一个建筑系学生,他至少也能说出柯布、密斯、赖特、安藤、扎哈、赫尔佐格、库哈斯、妹岛、王澍……但是,随便拉一个结构工程系的学生,问他著名的或者说优秀的结构工程师有哪些,怕是很难说出几个。

我不想讨论原因,只想做点能改变这一尴尬现状的事情。

结构工程师的种类很多:学术界工业界双栖、乐于为建筑师跨刀的、不理建筑师自己单干的、自己建筑结构两门抱的、会结构设计并且还很不错的建筑师……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整个近现代结构工程的历史里,时间跨度也很大,我把时间界定在活跃在20世纪初以后的工程师,活跃在19世纪的布鲁奈尔、艾菲尔、罗布林、泰尔福特等等,暂时不包括在内。

由于中文资料的不完备,很多人没有中文译名,或者不同的版本里有不同的中文译名,我就一律写英文姓名,有中文译名的我会追加注明。

另外,结构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这里列出的代表作,是说结构工程师做出了主导性的、决定性的工作和贡献,而不是说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以下是个人整理的行业大牛:TOP20,按出生年份排序,也算是一个结构工程发展历史的回顾。

个人偏见和偏好,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TOP20:Vladimir Shukhov(1853~1939)。

舒霍夫老师绝对是大神级的存在,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追捧特斯拉,却无人知晓舒霍夫。

舒霍夫是梁、壳和膜体系在弹性理论下的应力应变实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的先驱。

借助这一领域的研究,他创造性的发展了双曲壳塔、网状壳体、张拉结构、栅格壳体以及储油罐、输油管、工业锅炉塔架、船只和驳船等各种各样的结构体系。

此外,他还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他设计了石油的“舒霍夫裂解”的工艺流程、新型油泵、使用裂解油渣作为燃料的新型锅炉、巴库油田的输油管网、好几座城市的主干给排水网络……此外,可能有建筑师熟悉梅尔尼科夫这个名字,舒霍夫在多个建筑项目中与梅尔尼科夫合作,为梅尔尼科夫跨刀。

化学名人小故事200字

化学名人小故事200字

化学名人小故事200字化学家名人故事1“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

”1933年,在一次随机的考测之后,区嘉炜教授这样开导卢嘉锡,他显然注意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评分有点想不通。

区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学,平时挺喜欢考学生,评分也特别严格。

这回出的考题中,有道题目特别难,全班只有卢嘉锡一个人做出来,可是因为他把答案的小数点写错了一位,那道题目教师只给了1/4 的分数。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师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后,卢嘉锡思索着。

从此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从而毛估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数量级),如果计算的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赶此仔细检查一下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错。

善于总结学习方法的卢嘉锡后来走上了献身科学的道路。

发现,从事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毛估”,或者说进行科学的猜想。

不过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因为探索未知世界比起学习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艰巨复杂得多。

在形成科学上的毛估思想方面,他首先得益于留心揣摩他的导师、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化学奖与和平奖)的鲍林教授的思维方法。

那是1939年秋,在留英时导师萨格登教授的指点和推荐下,卢嘉锡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来到当时很有名气的结构化学家鲍林教授的身边。

毫无疑问,探索物质和微观结构奥秘,正是这位不满24岁就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青年学者最感兴趣的问题。

结构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不过当时的研究手段还处在初级阶段,通常,科学家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弄清楚某一物质的分子结构。

卢嘉锡注意到,鲍林教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他往往就能通过毛估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第一章工程的起源与发展一、“工程/engineering”概念“工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到了清代,对工程这一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中国从南北朝直至民国期间,“工程”主要指土木的构筑、实施及其结果。

中国古代没有工程师的概念,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的角色主要由两种人来承担,一是普通百姓就是通常说的工匠,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如黄道婆。

另外一类就是科技官员,如宋代李诫及其名著《营造法式》。

工程在西方也有较长的演变历史。

英语“engineering”首次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来源于拉丁文ingenium(意指古罗马军团使用的撞城锤)。

西方工程概念出现要比中国晚,但西方很早就演变出了工程师的概念。

中世纪战争,催生了大量的对军事器械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大批制造军械武器的人,这些人就构成了西方最初意义上的工程师,即ingeniators,后来演变出现代engineer概念。

在西方早期,“工程”主要指与军事相关的建造活动以及军械工程师的工作。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工程的含义都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与技术基本是等同的概念。

在这段时期,在国外的文献中,很少有“工程”与“技术”的比较,更多的是把两者视为同类的范畴,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工程用作动词,技术则用作名词。

工程一般被用来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佳的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

比如约翰斯顿“工程是技术的一部分”。

工程师也是被看做懂得并应用某些专门技术的人员。

二、工程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回答两个问题:1、“最初产生形成”即工程产生于何时何地2、“产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产生工程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即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就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造物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工程活动。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工程活动“创造了人”,劳动和以工具的使用制造为特征的工程活动是人猿揖别的标志。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工具化石被检测距今已有200-250万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工程师的哲学于二青结构工程师的哲学土木工程是一个崇高的行业。

它的魅力在于把人类的想象借助科技力量加以实现,同时为人们提供住房,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这就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责。

——赫伯特·胡佛(工程师,人道主义者,美国第31任总统)1。

历史与现状?耶鲁大学毕业的詹天佑的历史,就是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与英国,日本,德国的工程师的抗争,与现在的西方工程师来中国的争夺设计权和施工权毫无差异!与西方合作过的人都有深感,其中微妙关系。

詹天佑先生的人字铁路就是突破常规的想法,就是概念设计,规划的合理设计,因地制宜,自强不息,驱除鞑虏。

土木工程设计师,必看电影:《詹天佑》!!强烈推荐!现状与当时是多么的相似!清朝的王爷千般阻挠,武断指挥,克扣工程款。

事情更不好办。

中外合作和较量的本质。

倘若詹天佑复生,看到北京南站,上海南站,武汉新站,广州新站等一个个重大工程前期的概念设计大权旁落,天佑是何等心情?!洋人工程师就成了突破“专家审查”,有效途径,中国专家又怕洋人,一百年都没有变!特别新CCTV之后,尤其是CCTV新楼之后,基本给世界一个信号:中国,钱多,人傻,快来!专业的,非专业的,中国通洋人都来到中国,他们读的历史和中国方面的书,比中国人读书都多,他们深知中国的现状,他们一直研究中国的历史,,每月读2本中国书,我曾经笑着对一位洋人工程师朋友讲:“你在中国获得成就远远比欧洲大的多!”他笑点头,这句话比较有意思的。

和这位朋友打过几次交道,出现分歧的时候,拍桌子大骂发生过一次,尽管大骂过,这点和中国人不同,他们不计较大骂,照样笑嘻嘻地,洋人厚黑功底比较深。

中国的资质审查制度,只能给中国的留下施工图设计,在重大的项目工程中,尤其是典型的建筑工程中,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基本被西方把持,留给中方的仅仅是价格低下,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一些基本上是查核规范的工作,这个又是中方擅长的,乐不思蜀,控制权和决断权仍然要竞争。

基础设施方面,李国豪等老一辈在南浦大桥的建设成功,夺回了重大桥梁的设计权,比较一下西方知名大学麻省,耶鲁,卡耐基梅隆,斯图加特,苏黎世高工与中国知名大学同济,清华等的教科书和课程表,以及哲学教育,就知道民用建筑方面需要一代甚至几代的努力,或许会赶上,超越。

也就是民国期间,我们的建筑工程师们建造了一大批杰出的结构工程,杭州钱塘大桥,中山纪念堂(上部钢结构,下部混凝土结构),包括新中国建国以后的建筑结构,如北京火车站,上海同济大礼堂等等一批当时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境况下,研究土木工程史就知道当时处于前列,欧美的在工程师很惊讶中国的水平。

当时西班牙,德国,瑞士,墨西哥等国际友人注意到了中国的结构设计水平。

现在呢,各类软件充斥整个设计院,真伪有限元充斥中国设计院,黑匣子充斥设计院,标准图集充斥设计院。

比如楼梯配筋,厚度按照标准图,要知道楼梯一般是现浇筑混凝土结构,与结构整体浇筑在一起,K型支撑作用哪里去了?一位助理结构工程师拍桌子讲PKPM就没有考虑,全国都没有考虑,也罢,居然某些大院老总也如此认为!结构程序的出现很大程度的减轻了计算工作量,当变成黑匣子的时候,又把设计师眼睛上蒙上了一块黑布,标准图又是一匹瞎马,业主的“科学发展观”的鞭打下,可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规范加一体化结构程序>——迫使结构设计成为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者和规范条文限值的查对者!汶川地震让人震惊,震惊的是大量的框架结构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屈服机制屈服,地震烈度高不能回避对“他杀”,“自杀”的核心问题。

不识大梁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板中。

陈青来先生,平法表示的确是一次创新,图纸表达方面的创新,极大解放了绘图工作,机械部总院(中元国际)1994年邓潘荣,周廷垣教授请陈教授率先推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一次很大的革新。

国际其它发达国家采用了梁的表示方法见下图:具有借鉴之处。

2。

距离结构真实是近了远了?近代土木工程从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约300年间,经历了最初以伽利略、牛顿和虎克所创建的力学理论为标志的“奠基时期”(1660-1765)和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进步时期”(1765-1900)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包括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大兴土木的“成熟时期”(1900—1945)。

尤其现在的计算机诞生,有限元的强大实力,一切结构成为可能!结构设计自由了!果真如此吗?我们大学的博士,硕士,在学习弹性,塑性,大举进军弹塑性的时候,又有谁去到现场,又有谁了解我们的建造者呢?我们的农民兄弟!也有人称他们是:文盲+流氓!当我们的塑性设计进入执行阶段时,是不是早已经进入了超塑性了!欧拉、贝努力的平截面假定大大解放生产力的时候,当克拉夫动力学如一盏亮指引人前进时,混沌来了,抹煞一切结构工程概念,将结构变成0110时,上帝笑了!半个世纪前混凝土结构已经如此美妙!3。

结构概念与有限元工具?对老少皆学习花费大量精力学习有限元,土木工程有限元,航空工程有限元的时候,学习完成之后,摆出大有登天入地之势!如果不从结构的基本概念入手而直接进入有限元,老人学习可谓:‘百岁老翁攀枯枝。

’小孩子学习可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4。

当代我们结构设计缺乏什么?有幸在今年北京遇到英国曼奇斯特的大学教授季教授,他和他伙伴和博士生的一个研究兴趣之一就是分析50年以前的结构概念设计,现代的计算手段进步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结构概念的作用。

我们为欢呼胜利的水立方结构,结构概念的提出来自于澳洲的PTW和澳洲ARUP,和国人的有限元计算以及试验促使了成功!佛山世纪莲以及深圳宝安体育场均来自德国的SChlaich的概念设计。

5。

结构工程师的出路?土木工程经历了四个时期,砖石木时代,罗马的拱结构,中国的赵州桥,当时的概念设计让现代的计算手段分析自愧不如。

铁器时代:埃菲尔铁塔,中国的铁索桥,混凝土时代:sears大厦,金贸大厦,等典范。

钢索时代:布鲁克林桥,苏通大桥,水立方,世纪莲,将结构引向轻型化方向。

但也有背离的此方向的个别案例,仅仅在中国。

下一个时代是什么?当欧美的大师在学习东方哲学时,近代轻型结构的始祖德国大师(Frei otto)包括前国际空间与壳体结构主席川口卫很惊讶老子的哲学,自然的哲学。

我们又该是不是把目光投向东方哲学。

LY Lin先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时:他说; “我越发发现我自己有点骄傲了,因为我学会了东方的哲学,是我土木工程创新的源泉。

”开拓空间形式和功能成为结构设计师的唯一出路,艺术和技术在古时是统一的,越来越走到工程设计师的方向,留给艺术家的仅仅是装修的东西。

研读林先生的著作不能发现,他不仅仅在概念方面著名,同时通晓制作,安装,造价等各个方面,这个就回答结构工程师的出路问题。

6。

结构概念是结构设计的灵魂!结构是建筑的精髓!当今已经形成了世界的两个顶级的工程学派,斯图加特,芝加哥,如果追溯到春秋战国,空间张拉结构的开始应源自墨子的风筝(用于军事),骨架式膜结构的开始;中国木塔结构,筒中筒结构,唐宋既有剪刀撑,早有领先西方的智慧和技术。

现在结构领域一个不争的事实,西方领导东方,他们投放了大量的工具(BIM,高等有限元,流体分析,多场耦合),甚至是故意**,占领市场,因为他们到对中国的早时期的结构智慧感到惊讶同时看到了我们现代的技术实力不足以与其抗争。

7。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国强!德国斯图加特英才辈出的地方如:莱昂哈特邦德国桥梁结构工程和钢筋混凝土专家。

1909年生于斯图加特。

1931年毕业于斯图加特工业大学。

1933年留学美国,在珀杜大学作研究生,1938年以《梁排的简化计算》论文,获斯图加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34年以后,莱昂哈特在国家高速公路总局斯图加特桥梁局和国家交通部等单位任工程师。

自1958年起任斯图加特大学教授,1967年当选为斯图加特大学校长,1974年退休后任名誉教授。

莱昂哈特曾主持设计、建造过一些有名的桥梁如:德国第一座高速公路悬索桥;杜塞尔多夫—克尼斜张桥等10座莱茵河桥;美国著名的帕斯科—肯纳威克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1978年建成),主跨299米,采用新颖的悬浮体系。

他创造了悬臂浇筑法、顶推法等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而多次获得世界桥梁设计竞赛的大奖,对桥梁,特别是对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此外,1956年莱昂哈特还设计了第一座带有塔顶旋转餐厅的斯图加特预应力混凝土电视塔(高210米)等其他结构。

莱昂哈特在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理论方面有较深造诣。

他曾先后出版了著名的《圬工结构教程》(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以及《桥梁──美学和造型》等著作。

莱昂哈特曾任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国际预应力协会以及国际壳体及空间结构协会等的领导职务。

(项海帆)编制注:(项海帆是世界著名力学家,桥梁学家,教育家李国豪的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我想一定是项先生只所以将莱昂哈特介绍给中国,是因为深受李国豪的影响,李国豪与莱昂哈特有相似地方,相似的教育背景,极具创造性的世界级别大师,教育家。

不是在这里谈大师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年龄,德国莱昂哈特30岁左右已经创立了/ 莱昂哈特顾问事务所。

而莱昂哈特打破了局限,在结构领域翱翔。

不同于中国设计院的显著特征是:中国设计院基本是专业设计院,如各个部院,铁道部设计院,交通部设计院,建设部设计院,水利部设计院,机械部设计院,电子部设计院,冶金部设计院,电力部设计院,化工部设计院,市政设计院,或省市民用设计院,专业人才济济,有利有弊。

一个人完成完成大学教育22岁,如果工作到30岁也有8年时间,勤奋好学也进步可以成为领域专家。

完成研究生教育25岁,不断进取,5年也基本成为该领域专家,完成博士生教育28岁,深入结构,2年基本也可能成为该领域专家。

我们相信:机会属于那些不断改变,调整的知识结构,不断进取的人!人的可贵的创作时间,如同生命过程其实很短暂,也就是10年。

工程师的生命周期:18岁~25岁,接受优良高等教育。

25岁到35岁之间是,是积累技术资源,创造性工作的最佳时期。

35岁~45岁,是积累社会资源的高峰期,社会性工作的最佳时期45~55岁,两类资源的交叉期间,需要传承后者,培养学生。

55岁~65岁,学生已经到了开始的25岁和35岁之间,一个轮回。

65~75岁,桃李满门,颐养天年。

8.亲爱自然,忠诚结构!亲爱自然,忠诚结构!大师之所以大师,在于他的自然之心,宽厚仁义之心,在于他的感召力,在于探索自然的奥秘,真实地传承后人!真实地有益于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不是将所谓的天下技术化为己有,唯独所有。

如同后人传承的极具价值的精神财富:预应力先生,林同炎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结构概念与体系,德国莱昂哈特的,混凝土结构,桥梁美学等等杰出大师,托罗佳的结构哲学的著作,人类的财富!9.概念不是经验的简单累计!概念不是经验的简单累计,而是先验,更是直觉(ins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