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内容全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内容全解

八年级地理下册内容全解第一章:中国的地理环境节一:地理特征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地理特征,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26'~135°05',北纬18°10'~53°33'。

2. 地形地貌: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五种类型。

3.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干旱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节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内容概述本节主要阐述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知识点1.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2. 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3. 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

第二章: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民族节一:行政区划内容概述本节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

知识点1.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 县市级行政区:自治州、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县级市。

3. 乡镇级行政区:镇、乡、街道。

节二:民族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的56个民族,以及他们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1. 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 少数民族:壮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彝族等。

3.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优惠政策。

第三章:中国的传统文化节一:古代文明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

知识点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2. 商朝:青铜器文化、甲骨文。

3. 周朝:西周的礼乐制度、东周的百家争鸣。

节二:传统节日与习俗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相关的习俗。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0504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2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05040202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05040203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05040204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301
第七章 南方地区050403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05040302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05040303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05040304
第八章西北地区050404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401
第八章西北地区050404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05040402
第九章青藏地区050405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501
第九章青藏地区050405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05040502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050406。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

八年级地理下册包含了很多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

一、自然地理
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了日出日落,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

2. 大地形:大陆、海洋、岛屿、山地、平原等。

3. 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

4. 自然灾害:火山、地震、风暴、洪水等。

二、人文地理
1. 人类的生产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2. 人类的居住:城市、农村、移民、难民等。

3. 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等。

4. 文化地理: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分类、文化的传播等。

三、经济地理
1. 工业:工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地区差异等。

2. 农业:农业的形式、农业的特点等。

3. 贸易:国际贸易、区域内贸易等。

4. 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的分类等。

四、地理信息
1. 地图: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制作方法等。

2. 遥感:遥感的定义、遥感的应用等。

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GIS的应用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通过归纳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和处理我们身边的环境和问题。

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五、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3.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大米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八年级地理下册读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读背知识点总结

1.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课本P12)(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3——5月份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降水特点:3、4、5三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2)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

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

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人们如何应对春旱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2.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本P80)(1)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特点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西气东输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课本P81—82)对西部的好处:①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并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②可以迅速增加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③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的好处:①西气东输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②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课本P46)(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四川盆地北部分布着绵延、层叠的高大山脉,如大巴山、秦岭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

而大致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

所以,冬季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四川盆地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北部的无量山、哀牢山等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

而大致位于同一纬度的广州,其北面的南岭海拔较低且彼此间断,对冬季来自北方的寒潮削弱作用小,使广州地区仍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4. 地图的运用:学会阅读和使用各种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和气候系统。

- 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气候要素。

- 全球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水循环与河流:-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形态、流域和水文特征。

- 地下水和湖泊的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和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 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合作。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2. 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

3. 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 灾害预防和减灾措施。

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 气候要素的测量。

- 土壤和水质的分析。

2. 地理调查:- 社区环境调查。

- 地理现象的实地考察。

3. 地理制图:- 制作简单的地图和图表。

- 地图技能的应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对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所差异。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地理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分类:大气、水文和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大气环境与水文环境、水文环境与地形地貌、大气环境与地形地貌2. 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3. 水文环境•水循环和水资源•海洋水循环和海洋资源•淡水的分布、利用和保护4. 地形地貌•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演化和板块构造学说•地貌类型和特征•风化、侵蚀和沉积作用第二章:人口与资源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的迁移和流动2.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和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影响和应对措施3. 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和节能减排•水资源问题和水资源保护•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第三章:城市与乡村1. 城市发展•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2. 城市问题•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3. 乡村问题•农村人口和农业问题•农村资源和环境问题•农村发展的路径和措施第四章:全球化与地缘政治1. 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全球化的利弊和挑战2.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的概念和特征•地区国家的利益和政治冲突•地缘政治的分析方法3. 重点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北美和拉美•欧洲和非洲总结本文总结了八年级地理下册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资源、城市与乡村、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探索和研究地球及其环境、自然和人文现象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地理知识点,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总结整理。

第一章:自然地理1. 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球自转导致了日晷、经线、时差和地球自转偏向等现象。

而地球的公转则造成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照时间、季节变化和与太阳距离的变化等。

2.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构造性质。

地球的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是大地构造变化的其中表现。

3. 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季节的平均天气情况。

而天气则是指一天内的气象变化。

光、温、水和气输出在气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

4. 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水、气和生物四个方面,而人类活动则涉及到了资源利用、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第二章: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城市则是指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和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

城市化现象是世界上的一个普遍趋势,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生。

2. 文化与习俗文化是指某个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语言、信仰、习俗、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传统与实践。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3. 国际组织与全球化国际组织是由各国政府或地区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合作机构。

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和影响。

国际组织和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

总结:地理知识点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球环境,更能增强我们的地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总结详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0504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201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05040202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05040203
第六章北方地区050402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05040204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05040301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05040302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05040303
第七章南方地区050403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05040304
第八章西北地区 050404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05040401
第八章西北地区 050404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05040402
第九章青藏地区 050405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05040501
第九章青藏地区 050405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05040502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0504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