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案

合集下载

《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案

《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案

一.
概念和特点:
1、概念:德尔菲法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 究的问题进行判断、预测的一种方法,也叫专家调查法. 2、特点(P8):反馈性、匿名性、统计性 二. 预测步骤: 1、提出要求,明确目标,用书面通知被选定的有关专家; 2、专家提出自己的预测并说明依据和理由,作出书面答复; 3、主持单位对专家预测意见归纳整理,再寄还专家修改;
二.步骤(P5):
确定预测目的
搜索和审核资料
选择预测模型和方法
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模型
提出预测报告
回本章目录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1、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实际资料、经济 理论和数学模型三者共同构成统计预测的三要素.
2、统计预测作用:其大小取决于预测的结果产生的效益的多 少.影响因素主要有:费用、方法、精度. 3、统计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也可按预 测时间长短、预测是否重复进行分类.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 合适性、费用、精确性. 4、统计预测的一般步骤:目的、资料、方法、误差、报告
4、专家接到通知,再次进行预测.如此反复,直到意见基本 一致.
三. 遵循的原则(P9):
1、问题集中,有针对性;2、避免诱导;3、避免组合事件.
四. 优缺点:
1、优点:1)省时省费用;2)可获得不同观点和意见;3) 适于长期预测和对新产品的预测.
2、缺点:1)分地区的顾客群或产品的预测可能不可靠;2 )责任较分散;3)专家的意见可能不完整或不切实际.
为所有变量收集历史 数据是此预测中最费 时的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法
3
短、中期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 以上自变量之间存在 线性关系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课程设计环节名称: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英文名称:Statistical Forecasting and Making Decision课程设计周数:1周学分:1学分适用对象: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与环节: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等。

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是统计学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对所学知识全面的综合应用。

其目的与任务在于加深对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的理论理解,掌握统计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实证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及计量经济学等统计学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的问题掌握二手数据收集、分析数据及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方式每位同学独立成组完成该课程设计,每个小组任选一个与经济预测相关的课题(不允许重复)进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形成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实证论文。

四、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指导方法与要求该课程设计主要由学生上机自主完成,教师答疑的方式进行。

设计中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预测与决策理论方面的知识,根据选择的题目任务,对调查得来的(或者收集得到的二手资料)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综合与加工分析,并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用预测理论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问题,建立数理模型,通过有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预测与决策中各种理论知识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在预测过程中中,学会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撰写实证论文的基本技巧。

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现象内在的本质,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一)课程设计方法及要求(一天)时间:周一地点:计算科学学院实验室具体内容:介绍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课程设计论文框架、格式等撰写要求及课程设计考核、评分标准等内容。

统计预测与决策(第三版)

统计预测与决策(第三版)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定量预测的优点: 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数量方面的分析,重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做数量上的描述,更多地依据历史统计资料,较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定量预测的缺点: 比较机械,不易处理有较大波动的资料,更难以预测事物质的变化。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从研究的角度看,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但着眼点不同。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是一种实质性预测,其结果表现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经济预测是研究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统计预测则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1.2 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和选择
统计预测方法可归纳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类,其中定量预测法又可大致分为回归预测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法;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近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
一、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
回总目录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德尔菲法的缺点: (1)对于分地区的顾客群或产品的预测可能 不可靠。 (2)责任比较分散。 (3)专家的意见有时可能不完整或不切合实际。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三、德尔菲法应用案例
例 1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应做工作
分解分析法
4
短期

《统计决策与预测》教学大纲

《统计决策与预测》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542040课程英文名称:Statistical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 Making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统计学预测及决策的求解原理和方法技巧;通过原理介绍、算法讲解、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建立起利用统计学的基本方法进行预测及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统计模型并进行模拟、决策方案和预测结果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统计学软件(如SPSS、SAS 等),使学生具备能用计算机软件对各类预测方法及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和对求解结果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预测及决策思想及课程中各基本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定性预测、回归预测及灰色预测等基本模型的功能特点以及不确定性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求解方法。

2.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适当的决策模型的能力;运用预测与决策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

3.基本技能:使学生获得预测与决策的基本运算技能;运用计算机软件求解基本模型和分析结果的技能。

(三)实施说明1. 本大纲主要依据应用统计学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规划和沈阳理工大学编写本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及全国通用《统计预测与决策教学大纲》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2.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3.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内容不相关的部分可以自行安排讲授顺序;4. 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统计预测和决策》教学课件上海财...

《统计预测和决策》教学课件上海财...

《统计预测和决策》教学课件(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统计预测和决策》(第二版)教学课件(PowerPoint)制作人:徐国祥吴泽智参与人:马俊玲谷雨于颖黄逸峰上海财经大学目录 1 统计预测概述 1.1 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预测的概念概念: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二、统计预测、经济预测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的主要联系是: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从研究的角度看,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但着眼点不同。

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是一种实质性预测,其结果表现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经济预测是研究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统计预测则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三、统计预测的作用 1.2 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和选择统计预测方法可归纳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类,其中定量预测法又可大致分为回归预测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法;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近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

选择统计预测方法时,主要考虑下列三个问题:在统计预测中的定量预测要使用模型外推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以下两条重要的原则: 2 定性预测法 2.1 定性预测概述2.2 德尔菲法 2.3 主观概率法2.4 定性预测的其他方法 2.5 情景预测法 2.1 定性预测概述一、定性预测的概念和特点定性预测的概念: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
么等等). 3.小组每位成员的工作任务分别是什么?

4.专题研讨内容汇报。
Company Logo
课程主要内容
统计预测 与决策
统计决策 统计预测 1.统计预测概述 2.定性预测方法

1.统计决策概述
2.风险决策
3.贝叶斯决策 4.不确定型决策 5.多目标决策
收集对象的历史 数据
状态空间模型和 卡尔曼滤波
短、中期
适用于各类时间序列的预测
收集对象的历史 数据,并建立状 态空间模型
Company Logo
3.统计预测的原则与步骤
统计预测的原则: 定量外推预测法遵守的原则——连贯原则与类推原则。 连贯原则:指事物的发展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在其发 展过程中,这种规律贯彻始终,不应受到破坏,它的未来发 展与其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类推原则:指事物必须有某种结构,其升降起伏变动不
等几个方面评价。整个组的成绩就是该组每位同学的成绩。

每个小组都要准备每个专题,上课时临时决定哪个小组讲,
尽量做到每人至少有一次机会讲解。
Company Logo
每个专题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1.这次专题讨论的任务是什么?
2.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用什么方式,查找的资料是什
Company Logo
移动平均法
短期
不带季节变动的反复预测
指数平滑法

短期
具有或不具有季节变动的反 复预测
自适应过滤法
短期
适用于趋势型态的性质随时 间而变化,而且没有季节变 动的反复预测 适用于任何序列的发展型态 的一种高级预测方法
平稳时间序列预 测法
短期
2.预测方法分类与选择
方法 干预分析模型预 测法 时间范围 短期 适用情况 适用于当时间序列受到政策干预 或突发事件影响的预测 应做工作 收集历史数据及 影响时间 收集大量历史资 料和数据,并需 大量计算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2002年制定 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060070英文名:Methods of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后置课: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主讲教师:白先春选定教材: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课程概述:在经济和管理现象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在许多情况下要求对不肯定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这就必须在不完全观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所关心的指标做出可靠的估计,以便作出合适的决策. 本课程首先介绍定性预测法,具体包括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情景预测法以及定性预测的其他方法;其次介绍回归预测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及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再次介绍时间序列预测法,包括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等等;最后介绍各种决策方法,具体包括风险性决策方法(包括贝叶斯决策方法)、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各种预测与决策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适用场合,并能将具体的预测与决策方法应用到市场经济实践中去;(2)能应用现代化软件实现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与决策过程的复杂运算,具体包括SPSS、TSP 和EXCEL等软件的应用;(3)了解统计预测与决策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大型社会调查的数据汇总、分组、整理能力,对基础资料综合定量分析、研究能力.教学方法:本课程拟采用下述步骤进行教学:步骤1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课前对讲授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辅之以大量的实例,将统计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讲清、讲透,特别是关于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适用场合及其必要的评价;步骤2 以学生课下练习为主:每讲完一种方法,都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供学生课下作业. 通过练习,使学生确实掌握所学的各种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步骤3 以课外辅导为主:在每一个教学周都安排一固定时段,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外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步骤4 以实践锻炼为主:将所学的各种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运用到市场经济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统计预测概述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预测的基本概念、作用、原则和步骤.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预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明确一个完整的统计预测所包含的一般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预测的概念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2002年制定 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060070英文名:Methods of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后置课: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主讲教师:白先春选定教材: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课程概述:在经济和管理现象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在许多情况下要求对不肯定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这就必须在不完全观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所关心的指标做出可靠的估计,以便作出合适的决策. 本课程首先介绍定性预测法,具体包括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情景预测法以及定性预测的其他方法;其次介绍回归预测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及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再次介绍时间序列预测法,包括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等等;最后介绍各种决策方法,具体包括风险性决策方法(包括贝叶斯决策方法)、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各种预测与决策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适用场合,并能将具体的预测与决策方法应用到市场经济实践中去;(2)能应用现代化软件实现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与决策过程的复杂运算,具体包括SPSS、TSP 和EXCEL等软件的应用;(3)了解统计预测与决策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大型社会调查的数据汇总、分组、整理能力,对基础资料综合定量分析、研究能力.教学方法:本课程拟采用下述步骤进行教学:步骤1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课前对讲授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辅之以大量的实例,将统计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讲清、讲透,特别是关于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适用场合及其必要的评价;步骤2 以学生课下练习为主:每讲完一种方法,都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供学生课下作业. 通过练习,使学生确实掌握所学的各种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步骤3 以课外辅导为主:在每一个教学周都安排一固定时段,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外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步骤4 以实践锻炼为主:将所学的各种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运用到市场经济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统计预测概述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预测的基本概念、作用、原则和步骤.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预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明确一个完整的统计预测所包含的一般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预测的概念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
1.《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易丹辉,中国统计出版社, 《统计预测 方法与应用》 方法与应用 易丹辉,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 2.《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冯文权,武汉大学出版社, 《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冯文权,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 3.《经济预测与决策及其Matlab实现 》李工农等,清华大 《经济预测与决策及其 实现 李工农等, 学出版社, 学出版社,2007; ; 4.《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暴奉贤等,暨南大学出版社, 《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暴奉贤等,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 5.《决策案例分析》约翰·鲍威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决策案例分析》约翰 鲍威尔 上海远东出版社, 鲍威尔,
1.1 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一.概念:
1、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2、统计预测: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 发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3、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三要 素: 实际资料是预测的依据 经济理论是预测的基础 数学模型是预测的手段
4、经济预测与统计预测:将统计预测运用于经济未 来的预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主要联系是: 两者的主要联系是: 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 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 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 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 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研究的角度看 从 研究的角度 看 , 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 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 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 , 但着眼点不同 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 。 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 , 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 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 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 ; 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 象进行预测, 是一种实质性预测, 象进行预测 , 是一种实质性预测 , 其结果表现 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研究的领域来看 来看, 从 研究的领域 来看 , 经济预测是研究经济领域 中的问题, 中的问题 , 而统计预测则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 活动的各个领域。 活动的各个领域。
按预测方法的性质: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和 时间序列预测法; 按预测时间的长短:近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 预测和长期预测; 按预测是否重复: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
选择: 二.选择:选择预测方法,主要应考虑:
合适性、费用、 合适性、费用、精确性
方法

时间范围 短、中、 长期
适用情况 对缺乏历史统计资料 或趋势面临转折的事 件进行预测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存在线性关系
二.步骤: 步骤:
确定预测目的
搜索和审核资料
选择预测模型和方法
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模型
提出预测报告
回本章目录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
1、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实际资料、经济 理论和数学模型三者共同构成统计预测的三要素. 2、统计预测作用:其大小取决于预测的结果产生的效益的多 少.影响因素主要有:费用、方法、精度. 3、统计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也可按预 测时间长短、预测是否重复进行分类.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 合适性、费用、精确性. 4、统计预测的一般步骤:目的、资料、方法、误差、报告

9 景气预测法 10 灰色预测法 11 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 12 预测精度测定与预测评价 13 统计决策概述 14 风险型决策方法 15 贝叶斯决策方法 16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7 多目标决策法
第一章 统计预测概述
1.1 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1.2 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其选择 1.3 统计预测的原则和步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项决策,只要做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每一项决策, 各种准备对策,面临多种变化就能应付和适应变化, 各种准备对策,面临多种变化就能应付和适应变化, 赢得决策的成功。 赢得决策的成功。 春秋战国,吴国有一个大夫叫吴子胥,吴王让他 主持练兵,他不是先领兵练习打胜仗,而是先训练他 们如何打败仗,吴王不解其意。伍子胥解释说,知败 知败 者为知胜者之母,知胜者明胜之因, 者为知胜者之母,知胜者明胜之因,才会立于不败之 地。伍子胥言行一致,每次打仗行动之前,他都预先 做好退却的准备,选好退路。一次率兵与楚国交战, 误中埋伏,便按事先选定的路线退出,伤亡甚微。随 后以逸待劳,乘楚军不备而进入楚国,打了胜仗。
3、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领先指 标法、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推销人员估计法和相互影 响分析法等.
二、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之间的关系: 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之间的关系:
1、定性预测的优点:注重性质方面预测,灵活性大,易于 定性预测的优点:注重性质方面预测,灵活性大, 优点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省时省费用;缺点:易受人的知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省时省费用;缺点:易受人的知识、 经验和能力大小制约, 经验和能力大小制约,缺乏对事物发展作数量上的精确描述 2、定量预测的优点:注重数量方面分析,较多依赖历史资 定量预测的优点:注重数量方面分析, 优点 可用计算机作大量的计算处理;缺点:比较机械, 料,可用计算机作大量的计算处理;缺点:比较机械,不易 灵活掌握,对资料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 灵活掌握,对资料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对波动较大资料 难以预测事物质的变化. 难以预测事物质的变化. 3、关系:相互补充、相互检验和修正 关系:相互补充、
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次性的短期预测 或在使用其他预测方法前 消除季节变动的因素
计算机硬件 最低要求 计算器
应做工作 只需要序列的历史资 料 只需要因变量的历史 资料,但初次选择权 数时很费时间 只需要因变量的历史 资料,是一切反复预 测中最简易的方法, 但建立模型所费的时 间与自适应过滤法不 相上下 只需要因变量的历史 资料,但制定并检查 模型规格很费时间 计算过程复杂、繁琐
本学科的内容构成: 本学科的内容构成:
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法、
决策方法: 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多目标决 策方法

1 统计预测概述 2 定性预测法 3 回归预测法 4 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 推法 5 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6 自适应过滤法 7 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法 8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计算机硬件 最低要求 计算器
应做工作 需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工作 为两个变量收集历史 数据,此项工作是此 预测中最费时的 为所有变量收集历史 数据是此预测中最费 时的
定性预测法
2
一元线性回归 预测法
3
短、中期
计算器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法
3
短、中期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 以上自变量之间存在 线性关系
在两个自变量情况 下可用计算器,多 于两个自变量的情 况下用计算机 在两个变量情况下 可用计算器,多于 两个变量的情况下 用计算机
分解分析法
4
短期移动平均法5源自短期不带季节变动的反复预测
计算器
指数平滑法
5
短期
具有或不具有季节变动的 反复预测
在用计算机建 立模型后进行 预测时,只需 计算器就行了
自适应过滤法
6
短期
适用于趋势型态的性质随 时间而变化,而且没有季 节变动的反复预测 适用于任何序列的发展型 态的一种高级预测方法
计算机
平稳时间序列 预测法
7
短期
计算机
方法 干预分析模 型预测法

时间范 围 短期
适用情况 适用于当时间序列受到政 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影响的 预测
计算机硬件 最低要求 计算机
应做工作 收集历史数 据及影响时 间 收集大量历 史资料和数 据并需大量 计算
8
景气预测法
9
短、中 期
适用于时间趋势延续及转 折预测
计算机
灰色预测法
10
非线性回归预 测法
3
短、中期
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 或多个其它自变量之 间存在某种非线性关 系 当被预测项目的有关 变量用时间表示时, 用非线性回归
必须收集历史数据, 并用几个非线性模型 试验 只需要因变量的历史 资料,但用趋势图做 试探时很费时
趋势外推法
4
中期到长 期
与非线性回归预测 法相同
方法

时间范围
短、中 期
适用于时间序列的发展呈 指数型趋势
计算机
收集对象的 历史数据 收集对象的 历史数据并 建立状态空 间模型
状态空间模 型和卡尔曼 滤波
11
短、中 期
适用于各类时间序列的预 测
计算机
回本章目录
1.3 统计预测的原则和步骤 原则( 一.原则(定量预测):
连贯原则,是指事物的发展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 ,在其发展过程中,这种规律贯彻始终,不应受 到破坏,它的未来发展与其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没 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类推原则,是指事物必须有某种结构,其升降起 伏变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章可循的。事物 变动的这种结构性可用数学方法加以模拟,根据 所测定的模型,类比现在,预测未来.
练习: 练习:P7:1,3,5
回总目录
第二章 定性预测法
2.1 定性预测概述 2.2 德尔菲法 2.3 主观概率法 2.4 定性预测的其他方法 2.5 情景预测法
小结
2.1 定性预测概述
定性预测的概念和特点: 一. 定性预测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1、概念: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 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 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 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性质和程度 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的形式综合各方面的 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特点: 2、特点:1)着重对事物发展的性质、趋势、方向 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2)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 分析判断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