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介绍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IT)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部门不断在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IT知识和技能。

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的高质量教学,制定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 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关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1 学科知识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同时,应该了解网络系统和数据管理的原理,并熟悉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流程。

1.2 技能培养学生应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图像处理、编程语言等。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

1.3 思维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掌握逻辑思维和系统分析能力,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不同年级的学习要点,以确保学生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2.1 计算机概念与操作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管理和数据备份等。

2.2 网络与数据管理包括互联网的原理和使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等。

2.3 程序设计与开发包括基本的编程思想、编程语言的使用、算法和数据结构、软件开发过程等。

2.4 图像与多媒体处理包括图像处理和编辑、音频和视频编辑、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应用技术。

2.5 信息检索与创新包括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检索与评估、学术道德与版权意识、信息可视化等。

3.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了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3.1 实践操作学生应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例如编写程序、操纵计算机系统、处理图像和音频等。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和包括其他多个领域内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技术。

2、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计算机科学和相关技术课程之一,主要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软件、信息安全和相关科学技术等。

3、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的构成和操作系统的概念。

(2)图形用户界面(GUI)、文字用户界面(CLI)和终端设备的使用。

2、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分类和特性,操作系统运行技术。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文件管理和常用系统工具的运用。

3、数据库(1)数据库的概念、分类和常见的数据库系统软件。

(2)SQL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数据库的查询和管理。

4、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拓扑结构和基本服务;(2)网络安全、网络编程语言及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

5、软件(1)计算机应用软件、支持软件及其技术原理。

(2)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计算机编程及软件开发等软件的使用。

6、信息保护(1)信息安全及保护策略;(2)密码管理、数据及文件保护,备份等等。

三、学习方法1、认知型法:理论讲解、图解、参考书查询等,以掌握知识点的基础知识为主;2、实践型法:模拟和操作实验等,以实践掌握技能要求为主;3、建构型法:讨论分析、实验设计等,以发挥创新能力为主;4、创意型法: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等,以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

四、评价标准1、基础能力:完成指定任务;2、应用能力:按要求完成实际任务;3、创新能力:能够解决问题及发现问题;4、综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复杂任务。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一、前言1.1 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能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倡导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2.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四个方面。

-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操作基础、网络基础、信息安全。

- 信息处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简单数据库。

- 信息交流: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网络搜索。

- 信息创新:编程基础、多媒体制作、网络协作、创新实践。

2.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网络与多媒体、编程与算法、数字艺术、电子制作等。

三、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实体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

四、实施建议4.1 课时安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36课时。

4.2 教学设备配备足够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

4.3 教师培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五、课程标准修订说明本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以上是《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2023年课程标准》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和调整。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件详细描述了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该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通信、数据处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

同时,学生应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认识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伦理道德观念。

3. 课程内容3.1 计算机基础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操作界面熟悉、文件管理等。

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

3.2 网络与应用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分享。

同时,学生还应掌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基本使用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数据处理软件,如电子表格和数据库,掌握数据录入、编辑、查询和统计等基本操作。

3.4 信息安全与伦理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会防范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胁。

此外,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伦理观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等。

5. 实施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配置和维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 附录本课程标准附录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等。

---以上就是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详细描述。

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工作。

- 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2. 课程内容2.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的使用方法。

- 常见数字媒体格式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信息处理与应用- 学会使用信息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存储、检索和处理。

-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

-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图像编辑和设计。

- 学会使用多媒体编辑工具进行音视频制作和编辑。

2.3 信息安全与法律- 学会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版权和知识产权法律。

- 学会识别网络威胁和电子欺凌行为,并学会应对和预防。

2.4 信息科学与创新- 学会进行信息检索和筛选,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 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

-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设计和实践活动。

3. 课程要求-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操作和应用。

-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

- 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伦理意识和法律意识。

- 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信息技术项目和任务。

以上为小学阶段2023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这些标准,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本课程为各专业教学的第一层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理解计算机应用本质的能力,以及将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密切结合。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本质的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

本课程也是深入研究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使学生从专业研究的一开始就重视上机实践操作环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应用和维护,office办公软件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病毒防治和多媒体技术等知识技能。

课程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提高学生计算机的防病毒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3.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网络资源应用的能力及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沟通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

6.培养学生保持团结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研究、共同达成目标。

7.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实现能力迁移。

8.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对项目的分析、观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知识目标:1.理解个人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个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及拆装、局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微机系统的简单维护。

3.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汉字输入的常用方法,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的初步知识,的基本应用。

9.了解计算机病毒防治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常识,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能利用Windows7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环境设置、信息查询。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指制定由教育部或教育机构制定实施的教育课程,旨在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大纲和评估标准,以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所掌握和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

这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数据存储和安全的基本概念等。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这包括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和数据处理,掌握常见的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了解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等。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

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提出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最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技术的伦理意识和法律素养。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加强对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法律素养,可以减少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可以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所掌握,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这有助于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获得良好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该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制定,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其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该课程标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

- 常见的数字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2.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技术。

- 网络资源的搜索和评价技巧。

- 常见的应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编辑等。

- 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的应用。

3. 信息技术创新- 编程基础知识和算法思维。

- 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4. 信息技术实践- 设计和实施简单的信息技术项目。

- 学习使用常见的编程和开发工具。

- 学习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该课程,教师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和实施一个小型信息技术项目。

结论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介绍
信息技术 国际比较 课程标准
国内调研 培养目标 课程基本框架
国际比较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
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 提出的新要求,各国普遍重 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表现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 国际发展趋势。
英国、日本、澳大利亚 ……
2000年,摄于英国一所普通小学 国际比较 的学前班 ……
培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 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 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 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 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 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 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培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9、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 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 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 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 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目标
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 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 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 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 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创作信息作品。
初中 1.2511万
65.32%
小学
4.4190万
10.32%
国内调研 第二期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加 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 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和推进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力度。 …….
信息技术 国际比较 课程标准
国内调研 培养目标 课程基本框架
培养目标
总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培养的信息素 养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人文修养 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
责任感
培养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理解、熟练操作、适应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 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 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
界定和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的两条主要线索对技术活动的 评价、源自新面向问题的信 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操作 技能
信息及其运动
规律
课程建设
个体
社会
信息技术 国际比较 课程标准
国内调研 培养目标 课程基本框架
模块简介 信息技术基础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 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 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 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方法。
培养目标
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 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 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 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国际比较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 用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 系的过程。
美国《教育技术标准》
IT/IC T
IT/IC T
信息技术 国际比较 课程标准
国内调研 培养目标 课程基本框架
国内调研 课程改革和“两大工程”
——政策导向背景
自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中小 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底, 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 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 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设 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 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10年,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 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 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 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存储和管理。
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 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创作信息作品。
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方法。
培养目标
过程与方法方面——核心素养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 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 定信息需求。
“校校通”工程
国内调研 《中小学IT课程指导纲要》
——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名称:“计算机课”“信 息技术课”
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 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 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教学内容:模块制
教学和评价方式:“任务驱动”
国内调研 截至到2001年底——
高中
1.2519万 92.15%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 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 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 征。
模块简介
网络技术应用
因特网 应用
网络技术 基础
网站设计 与评价
模块简介
人工智能初步
知识及其 表达
推理与专 人工智能语言
家系统
与问题求解
汇报完毕, 谢谢!
6I9LdOgRjVmYp!t&w-z1C4G7JaMePhTkWnZr$u*x +A2E5 H8KcN fQiUlX o#s%v )y 0B3F6I9LdO gSjVmYq!t&w-z1D4 G7JbM ePhTkWoZr$u (x+A2 E5H9K cNfRiU lXp#s&v)y 0C3F6IaL dPgSjVnYq!t*w-A1D 4G8Jb MeQhT kWoZr %u(x+B2E5H9 KcOfRiUmXp#s&v)z0C3F7I aLdPgSkVnYq $t*w- A1D5G 8JbNe QhTlWo #r%u(y +B2E6 H9Lc OfRjUm Xp!s&v)z0C4 F7IaMdPgSkV nZq$t*x -A1D5 G8Kb NeQiTlWo#r% v(y +B3E6H9L cOgRjUmYp!s&w)z1 C4F7Ja MdPhSkWnZq $u*xA2D5G8KbNfQiTlXo#r%v(y 0B3E6I9LcOgRjVmYp!t&w)z1 C4G7J aMePhSkWnZ r$u*x+ A2D5H 8KcNf QiUlX o#s%v)y 0B3F6 I9LdO gSjVmYq!t&w-z1C4G 7JbMePhT kW nZr$u( x+A2E 5H8Kc NfRiUlXp#s% v)y 0C3F6IaLd OgSjVnYq!t* w- z1D4 G8JbM eQhT kWoZr% u(x+B2E5H9 KcNfRiUmXp#s&v)y 0C3F7IaLdPgSjVnYq$t*w-A 1D4G8J bNeQh TlWoZ r%u(y +B2E6 H9KcO fRjUmXp!s&v)z0C4F7IaMdPgSkVn Yq$t*x -A1D5 G8JbNe QiTlW o#r%u(y +B3E 6H9Lc OfRjUmYp!s&w)z0C4F7JaM dPhSkVnZq$u *xA2D5G8KbNfQiTlXo#r%v(y 0B3E6I9LcOgRjUmYp!t&w)z1 C4F7Ja MePhSkWnZq $u*x+ A2D5H 8KbNf QiUlXo #s%v(y 0B3F6 I9LdOg RjVmYq!t&w-z1C4G 7JbMePhT kW nZr$u* x+A2E 5H8Kc NfQiUlXp#s% v)y 0B3F6IaLd OgSjVmYq!t*w- z1D 4G7Jb MeQhT kWoZr $u(x+B2E5H9 KcNfRiUmXp#s&v)y 0C3F7IaLdPgSjVnYq!t*w-A 1D4G8J bMeQ hTlWo Zr%u(x +B2E6 H9KcO fRiUmXp!s&v) z0C3F7IaMdPgSkVn Yq$t*x -A1D5 G8JbN eQiTlW o#r%u (y +B2E6H9Lc OfRjUmXp!s&w)z0C4F7Ia MdPhSkVnZq$t*xA2D5G8KbNeQiTlXo#r%v(y +B3E6I9LcOgRjUmYp!t&w)zG8JbN eQhTlWo#r%u (y +B2E6H9L cOfRjUmXp!s&w)z0 C4F7Ia MdPhSkVnZq$t*x-A2 D5G8K bNeQiTlXo#r %v(y +B3E6I9 LcOgRjUmYp!s&w)z1C4F7J aMdPhSkWnZ q$u*x- A2D5H 8KbNf QiTlXo #s%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