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工艺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一讲 概述 烹调工艺学课件

第一讲 概述 烹调工艺学课件
烹调工艺学
主讲教师:李 锐 邮 箱:zslirui@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烹调
根据一定的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操作技能和一 定的生物技术设备,将烹饪原料加
烹调&烹饪
烹调与烹饪的区别在于:烹调是单指制作菜肴 而言,烹饪则是包含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 作。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一)中国烹饪的特点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用料广泛,搭配灵活; 刀工精细,风味多变; 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中国菜品的独特标准概括:色、形、香、味、质、滋、养。 按社会形势划分:宫廷菜 官府菜 寺院菜 民间菜 市肆菜 中国菜肴风味区域划分(菜系)
4、从广义讲烹饪包含烹调及烹调所制作的各类食品,饮食消费,饮食养 生,以及由烹调和饮食所延生的众多文化现象在内。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S1.3烹调工艺学学科特点
综合性学科 重视实践性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S1.4烹调工艺学研究 的范围
(一)中国烹饪的特点 (二)烹调工艺学研究内容 (三)如何学习烹调工艺学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川菜 粤菜 鲁菜 淮扬菜(苏菜) 徽菜 湘菜 闽菜 鄂菜 京菜 沪菜 清真 素菜(斋菜)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二)烹调工艺学研究内容
菜肴制作一般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初步加工——切配——烹调——成菜装盘
1、原料的加工原理及工艺 2、刀工原理及刀工技术 3、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4、菜肴的组合 5、色、香、味的基本理论及调味 6、菜肴质量的评定 7、菜肴的烹制工艺

《烹调工艺学》_第十一讲_上浆及勾芡技术ppt课件

《烹调工艺学》_第十一讲_上浆及勾芡技术ppt课件
1、淋油作用 2、淋入的油脂种类 3、淋油的注意事项
48
淋油的概念
淋油——是在菜肴出锅时淋入适量熟油。
49
1、淋油作用
①亮芡作用 ②润滑作用 ③增香作用 ④增色作用 ⑤保温作用 ⑥营养作用
50
①亮芡作用
通常说的“明油亮芡”,主要是油脂对光线有 强烈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增加亮度。
②润滑作用
减少原料与锅壁的摩擦力,减少粘锅糊底的现象
不易流失
鱼香肉丝
水煮5牛肉
二、上浆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上浆的原料选择鲜嫩的动物性原料及松散易破碎 的原料,刀工处理成片、丁、丝、条等形状
6
三、上浆的程序和方法
1、上浆前的处理 2、上浆处理 3、上浆后处理 4、滑油处理
7
1、上浆前的处理
①漂洗 去除原料表面的碎屑、血污,多次漂洗
②腌制 调味时选择无色调味品
a.汤汁过多,影响勾芡效果可收干或舀出一些; b.汤汁过少,要添加一些,与勾芡相适应。
38
3、必须在口味确定后勾芡
a.加调味品的芡汁一定要在兑完芡时调正口味; b.不加调味品的芡汁,必须把锅内菜肴定好口
味,待口味确定后再进行勾芡。
39
五、自来芡的形成与运用
1、自来芡与粉质芡的比较 2、自来芡的形成原理 3、自来芡的烹调应用
54
3、淋油的注意事项
①要结合菜肴的特点选用 清淡口味——选用色浅、味淡的色拉油 口味浓厚——选用呈味较重的复合味油脂 ②要掌握好淋油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量少——增加不了菜肴色泽 适中——菜肴富有光泽 量大——增加菜肴油腻感
55
a.蛋清浆的制作 一是先将主料用精盐、料酒、味精拌腌入味,然 后加入鸡蛋清、 淀粉拌匀即可; 二是鸡蛋清加湿淀粉调成浆,再把用调料腌渍后 的主料放入鸡蛋清粉浆中拌匀即可。

中国烹调工艺学PPT课件

中国烹调工艺学PPT课件
2、根据成菜的要求进行加工
二、清理加工的基本方法31、、根热据力节去约皮的法原(则也进叫行沸加烫工去皮法)
2、化学去皮法(碱溶液去皮法)
三、植物性原料的清洗加工31、、手流工水去冲皮洗法法:
42、、冷盐冻水去洗皮涤法法:: 3、化学药品洗涤法
No Image
.
No
13
Image
第三节 陆生动物原料的宰杀与加工





艺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中国烹调工 艺完善阶段: (唐宋时期 公元618— 元末的公元 1368年)
中国烹调工 艺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 1368—— 民国初期 1912年)
.
No
44
Image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烹调工艺的技术特性和特点
一、风味流派体系的建立
二、中国菜系的基本特性
三、中国烹调技术的性质和作用
5、脑的整理与清洗
6、头、脚、尾及其他部位整理
No Image
.
No
19
Image
第二章
第四节 水生动物原料的清理与加工
目的是为制熟加工提供纯净的、清
一 、
洁卫生的合格原料。

工 目 的
内容:宰杀、去鳞、除鳃、褪沙、 剥皮、去壳、摘洗等



No Image
.
No
20
Image
((12))二活汆、杀杀其9::0方加%法热工是水将的泡小烫程鲨1~鱼序3放与分入钟7方捞0%法出—,然
一、禽类原料宰杀加工的目的及其控制
(一) 目 的
是将其活体致死,并消除体外羽 毛等角质物质;清除体腔血渍、 黏液及其他杂质;整理内脏并将 动物躯干加工成肉型体片,为制 熟加工提供直接使用的精、洁原 料。

烹调工艺学.(高教出版社)PPT课件

烹调工艺学.(高教出版社)PPT课件

.
25
第二章 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鉴别
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烹饪原料 的特点、品种、性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或检测,从而确定烹 饪原料的质量优劣,保证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优质烹饪原料。
.
26
一、烹饪原料鉴别的目的及意义
1、提供安全保障 2、提供合理营养 3、充分表达风味
.
27







.
45
2、胃(肚) 加工时采用盐醋搓揉,再里外翻洗,使里外粘液脱离,
修去内壁的脂肪,用清水反复冲洗。
爆 双 脆
.
46
• 3、肠
主要用大肠进行烹饪。肠的整理与清洗胃(肚)一样,只要是利 用盐醋搓洗法、里外翻洗法和焯水后再清洗的方法。
九 转 大 肠
.
47
4、肺 采用灌洗的方法进行洗涤。
.
20
厨房岗位
1、加工部门:是原料进入厨房的第一生产岗位,主要负责 蔬菜、水产、禽畜、肉类等各种原料的拣摘、洗涤、宰杀、 整理,即所谓的初加工;干货原料的涨发、洗涤、处理也 在初加工范畴。
2、配菜部门:又称砧板或案板切配,负责将已加工的原料 按照菜肴制作要求进行主料、配料、料头(小料)的组合 配伍。
烹调工艺学
主讲:左 旦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烹饪概述
一、概念 烹调工艺学是以传统风味菜肴的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
总结和揭示中国风味菜肴制作工艺一般规律的学科。
.
2
烹调工艺学的概念
• 其他解释
1、烹调工艺学是研究对烹饪原料进行初加工、切配、 调味、加热或腌拌,使菜肴成品符合预期规格风味要求 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烹调工艺学》课件

《烹调工艺学》课件

01
02
03
火力大小的控制
根据烹饪方式和食材特点 ,选择合适的火力大小, 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火候时机的掌握
根据食材的烹饪阶段和烹 饪要求,适时调整火力大 小和加热时间,确保食材 的熟度和口感。
火候的观察与调整
通过观察食材的状态和烹 饪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 整火候,确保烹饪效果的 完美呈现。
烹饪中的调味技巧
具备自动控温和计时功能,可实现多种模式的烘焙、烤制和蒸
煮等功能。
压力锅
02
通过提高压力来缩短烹调时间,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
值。
破壁机
03
能够破碎食材的细胞壁,释放营养成分,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养价值。
现代烹调工艺的材料创新
新型食材
如人造肉、植物奶等替代品,为素食者和特殊饮食需求者提供更 多选择。
善用汤料
川菜中常用高汤或清汤作为调 料,使菜品更加鲜美,同时也
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
鲁菜烹调工艺特点
注重火候
鲁菜烹调过程中讲究火候的掌握,通 过不同的火候来烹制出不同口感的菜 品。
用料广泛
鲁菜选料广泛,既可用名贵的食材, 也可用常见的食材,通过合理的搭配 和烹制,使菜品味道鲜美。
烹饪技法独特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炸、烧、炖、 焖等,特别是炸制工艺,如糖醋鲤鱼 、红烧肉等经典菜品。
烹调工艺学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烹调工艺学概述 • 烹调工艺学基本原理 • 烹调工艺学实践操作 • 不同菜系的烹调工艺特点 • 现代烹调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目录
CONTENTS

《烹调工艺学》PPT课件

《烹调工艺学》PPT课件
皮等。 鲜味类:味精、鸡精。 酸甜类:西红柿酱、西红柿沙司、果酱、糖
醋。 香辣类:咖喱粉、姜黄。 辣咸类:辣酱油。
目录
菜肴成形技法
切:把不同的原料切成所要求的形状。一般有 直刀法、斜刀法。
片:片是用刀片出所要求的形状,可分为平刀 片和斜刀片
旋:旋是用刀将原料旋成所要求的形状。 卷:是把原料,根据特定的要求卷成特定的形
口味的配合
目录
配菜对主要原料来说,主要 起解腻、帮助消化以及 调配口味的 作用。如烤鸭、猪肉之类油腻大的菜 肴,长配以烤苹果、酸菜、酸黄瓜等; 而炸鱼等菜,则配以柠檬角或柠檬片 等。
少司的种类和作用
目录
少司根据稀、稠和口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冷 少司,2热少司。
少司一般又细分为:1浓、2薄、3稀、4清四种。菜肴 加入少司或浇上少司,可起到增强滋味、改变色泽、 保持温度等作用。
五、点心面包加工间
目录
点心面包加工间是各加工间 中唯一能单独工作的加工间,它不需 要其它加工间的配合,就能制出食品。 其任务是制作各种面包、蛋糕、各种 奶油点心、饼干及茶点。总之,凡是 面点的食品均由该加工间供应,品种 的多少及质量的高低,要视面点厨师 的技术。
配菜的常识
目录
营养的配合 颜色的配合 口味的配合
配菜类:配菜是西餐常用的的一种蔬菜制品.西餐不 仅把动植物原料放在一起炒食用,而且时常把鱼肉类 原料单独烹制后,佐以不同的配菜食用,可以增强营养, 具有美感增进食欲.
鱼虾类:鱼虾类食品是西餐中受人欢迎的一类食品. 鱼虾类的食品肉质松软,易消化吸收是语病弱者使用, 故鱼虾类食品为软食. 鱼虾类还含有钙等维生素.所 以经常使用鱼虾类食物可以弥补食物蛋白质的不足.
二、空气导热法 三、油导热法 四、金属器皿导热法

26烤 烹调工艺学课件

26烤 烹调工艺学课件
代表菜:烤乳猪、叉烤鸭
5、串烤:将加工成块片的小型原料经过腌渍 (也可不腌)分别穿在细长的扦子上,在明火 上转动,用短时间加热烤制成熟的方法。
工艺流程:选料→加工切配→穿入扦子→旺火 烤制→撒调料→装盘特点:焦黄香嫩,浓烈辛 香味。
代表菜:烤羊肉串,串烤火鸡片。
6、网夹烤:将加工好的原料用外皮包好,放 在铁网夹内夹住,手持夹网柄明火上翻烤或放 入烤炉内用暗火烤成熟的技法。

定义:将加工处理好或腌渍入味的原料置于烤 具内部,用明火、暗火等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加 热的技法总称。
特点:原料经烘烤后,表层水分散发,使原料 产生松脆的表面和焦香的滋味。
分类:
1、挂火烤:将加处理好的原料吊挂在大型烤炉中, 利用燃烧明明火产生的辐射热,把原料加热成菜的技 法。
工艺流程:选料 ---加工整理拌糖浆-----入炉火烤制----切割装盘
8、铁锅烤:将铁锅锅底加热,锅盖烧红,同 时作用于原料、使之成熟的技法。
工艺流程:选料→原料调配搅匀→倒入锅烤制 →烤熟→装盘
代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鲜铁锅烤蛋。
特点:色泽枣红,外皮松脆,肉质鲜嫩,香气浓郁。 代表菜:挂炉烤鸭、挂炉烤鸡、挂炉烤羊腿
4、叉烤:将腌渍喂味的原料或抹了糖浆的原 料用叉子叉住,或用其他方法固定在叉上,在 明火炉具上不断翻动叉子,调整原料与火的远 近距离进行加热成菜的技法,这是明火烤的代 表。
工艺流程:选料→腌渍抹糖浆→上叉→明火烤 制→装盘
工艺流程:选料→切配→腌渍→夹在网夹中→ 烤制→装盘
代表菜:烤腰子,烤肉脯
7、炙烤:将加工好的原料腌渍喂味,放在排 列炙子的铁锅上,用烤热的炙子和炙子缝隙串 窜出的旺火苗再将原料加热成菜的技法。是旺 火烤的特殊技法。

烹调工艺学全套课件

烹调工艺学全套课件

3.4.5 常见翻勺方法
前翻:物料在锅中相对操作者向前运动 后翻:物料在锅中向后运动的翻动方法 左翻:物料在锅中向左运动的操作方法 右翻:物料在锅中向右运动的翻动方法
问题与思考
➢刀的物理结构与省力的关系 ➢运刀时的具体姿势 ➢直刀的常见方法和适用对象 ➢剞刀在加工中的作用 ➢剞刀的常见方法与用途 ➢翻勺的力学原理 ➢翻勺的作用
3.3 常见刀法的运用
滚料(刀)切:嫩脆、体积较小的球形或圆柱 体植物原料,土豆、茄子 拉刀切:块形薄小、细嫩易裂原料,豆腐 铡切:圆滑或略带小骨的原料,熟蛋、烧鸡 斩:带骨动物原料 砍:块形大或质地坚韧原料 剁:制作馅料
3.3 常见刀法的运用
➢平刀 刀面与菜墩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的运刀方法。 常见平刀法的用途 拉刀片:块形较小、嫩脆或细嫩原料,莴苣、猪 腰 推拉刀片:体形较大、韧性强、筋较多的原料, 牛肉 推刀片:块形小、柔软植物原料,冬笋、榨菜 平刀片:软嫩原料,豆腐、肉冻
烹:加热成熟,调:调配和调味。
将经过整理的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菜肴 的技术。 ➢烹调工艺学
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 学科的有关理论,研究菜肴制作过程与工艺的 理论和技术。
1.2 中国烹饪的特点
特点的形成背景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气候多样,地形复杂 ➢4000多年文化和饮食上的等级制度 ➢多民族国家在文化和饮食习惯上的互相交流
2.1.1 墩上用具
➢刀
种类 按用途分:批刀,斩刀和刮刀等 按形状分:园头刀,方头刀和马头刀 刀具的保养 爱护刀刃 根据特点合理使用 用后及时清洗 专人保管,注意安全
2.1.1 墩上用具
3种常用的刀具
批刀 特点:轻而薄,刀口锋利 用途:加工精细原料 斩刀 特点:厚重结实 用途:加工有骨或质硬原料 前批后斩刀 特点:前端轻而薄,尾部厚实 用途:前端加工精细原料,后部加工质地硬实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烹调工艺学
食品科技学院 谭汝成
1. 课程性质
以操作为基础,指导菜肴烹调的理论 基础课程。
2. 教学要求及目标
了解中国烹饪的历史及现状; 熟悉中式烹调的基础工艺; 掌握中式烹调工艺的理论基础; 初步具备组织菜肴生产的能力。
3.主要内容
1. 工具及使用 2. 原料预处理 3. 原料组配 4. 初熟加工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
2. 烹调 将经过整理的原料通过加热和 调味制成菜肴的技术。
3. 烹调工艺学 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学科的有关理论,研究菜肴制 作过程与工艺的理论和技术。
1. 绪论
1.2 中国烹饪的特点
1. 民族性和地域性鲜明; 2. 用料广泛,选料讲究; 3. 刀工精细,刀法多样; 4. 善于用火,精于火候;
5. 烹制工艺 6. 调制工艺 7. 菜肴装饰与评定 8. 药膳知识简介
1. 绪论
1. 基本概念 2. 中国烹饪的特点 要学习方法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 烹饪 以木巽火,亨饪也。见之于 《周易·鼎》。 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民 俗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理论, 研究烹调工艺的一门学科。
1. 绪论
1.3 主要研究内容
1. 生产工具及操作; 2. 原料加工原理及技术; 3. 加热及对原料的影响; 4. 菜肴组合的方法和原则; 5. 风味的形成机理与应用; 6. 烹制原理和工艺。
1. 绪论
1.4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1. 烹调工艺学的作用 烹饪与传统食品加工
最主要的加工方式; 原料保存是重要环节。
1. 绪论
问题与思考
1. 烹饪的基本含义。 2. 烹饪和烹调的关系。 3. 烹调工艺学的内涵。 4. 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 5. 烹饪的发展与烹调工艺学的关系。
1. 绪论
1.2 中国烹饪的特点
5. 味型丰富,口味多样; 6. 方法多样,品种繁多; 7. 注重养生,讲究食疗; 8. 器具多变,装饰典雅。
1. 绪论
常见烹饪器皿
1. 绪论
特色烹饪器皿
1. 绪论
特色烹饪器皿
1. 绪论
特色烹饪器皿
1. 绪论
1.2 中国烹饪的特点
2. 形成背景 地大物博; 等级制度; 多民族间的交流; “大杂居,小群居”的民族格局。
烹饪与现代食品加工
现代食品加工的基础和源泉。
1. 绪论
1.4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2. 烹调工艺学的历史使命 菜肴加工的标准化和方便化; 营养上的科学和平衡; 消费上的个性化和大众化;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1. 绪论
1.5 主要学习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3. 大胆借鉴先进经验; 4. 善于整理发掘; 5. 善于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