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泻肝安神丸

合集下载

安神丸说明书

安神丸说明书

安神丸说明书1、安神丸说明书【药品名称】安神丸【通⽤名】安神丸【成分】地黄、酸枣仁、⼭药、远志、当归、丹参、珍珠母、五味⼦、⾸乌藤、合欢⽪、合欢花、⼤枣。

【适应症】益⽓养⾎,安神宁⼼。

适⽤于⼀般神经衰弱,如失眠,头昏,⽿鸣,⼼悸,健忘。

【包装规格】每丸重0.3克【⽤法⽤量】⼝服。

每次15—20粒,⼀⽇2次,温开⽔送服。

【不良反应】多服可能出现汞中毒。

【禁忌】肝肾功能不全,造⾎系统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童禁⽤。

【注意事项】按规定量服⽤,不宜多服;体弱者慎服。

2、安神丸的成分安神丸为⾮处⽅药,适⽤于补肾益智,养⼼安神。

⽤于⼼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头晕⼼悸,⽿鸣健忘,倦怠⽆⼒。

安神丸是由五味⼦(醋炙)150g⾸乌藤500g合欢花250g黄精(酒炙)200g当归250g 丹参500g酸枣仁(炒)500g远志(去⼼⽢草炙)150g知母250g磁⽯500g,以上⼗味。

3、安神丸的成分的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眼,能安五脏,和⼼志,悦颜⾊,有较好的强⾝、镇静、安神、美容的作⽤,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也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由上述可以知道,同仁堂养⼼安神丸的功效佳。

患者应根据个⼈的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全⾯情况准确的选择药物,早⽇接受科学的治疗,保证⾃⼰的健康。

养⼼安神丸为⾮处⽅药,适⽤于补肾益智,养⼼安神。

⽤于⼼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头晕⼼悸,⽿鸣健忘,倦怠⽆⼒。

1、玫瑰花解压⼒玫瑰花属寒性,可纾解因压⼒引起的肝脏不适,具有疏肝解郁闷的功效。

⼩妙⽅——将5、6朵玫瑰花拿来泡茶,在⽩天有压⼒时饮⽤效果最好。

2、莲⼦清⼼莲⼦味⽢涩属于平性,任何体质都适合饮⽤,可以解决⼼脾的问题,当天⽓闷热晚上⼊眠不易,莲⼦有清热解烦闷的功效。

⼩妙⽅——可以使⽤约15-20g的莲⼦做成甜汤,⾮常适合夏天饮⽤!3、百合除烦闷百合味⽢微苦,属微寒性,有润肺的效果,当你常常忧郁、躁郁烦闷时,可以帮助你清⼼安神容易⼊睡。

常用的安眠中成药有哪些

常用的安眠中成药有哪些

常用的安眠中成药有哪些?作用如何?常用的安眠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归脾丸、龙胆泻肝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枣仁安神胶囊、解郁安神冲剂、昆明神衰片、养血安神片等,现择要介绍如下:(1)朱砂安神丸组成: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

功效:朱砂重镇以安神,黄连苦寒泻火,清热除烦;当归养血;生地滋阴;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镇心安神,泻火养阴之功效。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所致的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仲、惊悸、甚则欲吐不能、胸中自觉懊依、舌红、脉细数等诸症。

本药在国外已被淘汰。

因朱砂含有汞。

若病情确需服用,须注意不可久服。

(2)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甘草。

功效:用柏子仁、茯神、菖蒲,养心安神定志;熟地、当归,补血养血;枸杞子、麦冬、玄参,补肾滋阴。

诸药合用,可获得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之效。

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诸症。

(3)天王补心丹组成:生地、人参、丹参、元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枣仁。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亏血少、虚烦不眠、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者。

(4)枣仁安神胶囊组成:枣仁、丹参、五味子。

功效:枣仁归心、肝经,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丹参亦归心、肝经、有养血安神之效,五味子入心经,能宁心安神。

三药并用、具有补心养肝、安神益智的功效。

主治: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心悸等症(属于心肝血虚者)。

(5)解郁安神冲剂组成:柴胡、远志、菖蒲、半夏、栀子、胆南星、枣仁、,茯神。

功效:用柴胡疏肝解郁;半复、胆南星降逆和胃止呕;远志、半夏、枣仁茯神均可宁心安神,加用栀子泻火除烦。

诸药合用功效为:解郁舒肝、安神定志。

主治:由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等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和更年期症候群、神经官能症等。

(6)安神补脑丸组成:当归、首乌、女贞子、旱莲草、远志、合欢皮、朱砂、茯苓、黄精、桑叶、枣仁。

舒肝安神定志丸的功能主治

舒肝安神定志丸的功能主治

舒肝安神定志丸的功能主治一、舒肝安神定志丸的简介舒肝安神定志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天然中草药制成。

该丸剂是中医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具有舒肝安神、定志的功效。

二、舒肝安神定志丸的主要成分舒肝安神定志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首乌藤、天麻、巴戟天、远志、合欢花、酸枣仁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协同发挥药效。

三、舒肝安神定志丸的功能主治舒肝安神定志丸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1.舒肝安神:舒肝安神是该丸剂的主要功能之一。

中医理论认为,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都与肝气郁结有关。

舒肝安神定志丸中的草药成分具有平肝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定志:舒肝安神定志丸还能提高人的意志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工作和学习。

这对于那些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3.改善记忆力:舒肝安神定志丸中的部分中草药成分具有补益气血、益肾填精的功效,能够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缓解痛经:舒肝安神定志丸中的一些中草药成分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痛经和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舒肝安神定志丸一般采用口服的方式使用,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使用。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舒肝安神定志丸。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请勿超量使用,不可用开水泡服。

4.在使用舒肝安神定志丸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5.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五、其他注意事项1.舒肝安神定志丸属于药品,使用时应按照医嘱使用,不得擅自增减剂量。

2.舒肝安神定志丸应远离儿童,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药品变质或包装破损的情况,请勿使用。

4.如果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

泻肝丸的成分

泻肝丸的成分

泻肝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用于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利胆通便等功效。

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枳实:泻肝丸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2.大黄:泻肝丸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具有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的作用。

3.芒硝:泻肝丸中的一种成分,能够清热解毒、通便利水。

4.丹参:泻肝丸中的一种成分,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5.桃仁:泻肝丸中的一种成分,能够活血化瘀、通便润肠。

6.赤芍:泻肝丸中的一种成分,能够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7.甘草:泻肝丸中的一种成分,能够调和药性、缓解副作用。

这些成分在泻肝丸中的配伍比例和用量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可以发挥出协同作用,达到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利胆通便的治疗效果。

但是,泻肝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安神丸药方介绍

安神丸药方介绍

安神丸药方介绍安神丸,养心安神,抑风。

用于龙失调引起的风入命脉,神经官能症,神昏谵语,多梦,耳鸣,心悸颤抖,癫狂,哑结。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安神丸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安神丸处方槟榔 50g、沉香 40g、丁香 15g、肉豆蔻 12.5g、木香 25g、广枣 20g、山柰 20g、荜茇 15g、黑胡椒 17.5g、紫硇砂 7.5g、铁棒锤15g、兔心 7.5g、野牛心 7.5g、阿魏 5g、红糖 25g。

安神丸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抑风。

用于龙失调引起的风入命脉,神经官能症,神昏谵语,多梦,耳鸣,心悸颤抖,癫狂,哑结。

安神丸中药方剂安神丸【来源】《慎斋遗书》卷九。

【组成】龙骨30克、诃子肉7枚、砂仁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丸,朱砂30克为衣。

每服2~3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大便秘者,葱白汤下。

【主治】虚劳白淫,小便不止,精气不固。

【类别】名方安神丸【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异名】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

【组成】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酒、当归、身炙、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除朱砂水飞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每服15丸,食后津唾咽下。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侬之状,失眠多梦。

现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心悸,精神抑郁症之神思恍惚,属心火偏盛者。

【方论】方中朱砂重镇安神,黄连清心除烦为君;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以奏清心安神,滋阴养血之效。

安神丸【来源】《采艾编翼》卷二。

【组成】龙脑、麝香各0.9克,朱砂、牙消各0.9克,牛黄1.5克,人参、犀角各3克,茯苓9克,地骨皮、甘草、麦冬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金箔为衣。

每服1丸,盐汤下。

【主治】癫痫。

安神丸【药物组成】琥珀(如无,以茯神代之)半两,人参(去芦)半两,远志(去心)半两,天麻半两,花蛇肉(酒浸,去骨)半两,白附子(炮)半两,麻黄(去节)半两,羌活半两,大川乌头(炮,去皮肤)半两,蝉蜕(洗去土,并去白筋)半两,南木香(不见火)半两,真珠末半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半两,全蝎(生姜汁炙)半两,朱砂2钱(别研),金箔30片(别研),银箔30片(别研),麝香1钱(别研)。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简明中医⽪肤病学赵炳南附录⼀ ⽪肤病临床常⽤⽅剂⼀、内服⽅剂1.疏风解表⽌痒⽅(1)⿇黄⽅组成:⿇黄3g 杏仁4.5g ⼲姜⽪3g 浮萍3g ⽩鲜⽪15g 陈⽪9g 丹⽪9g ⽩僵蚕9g 丹参15g功⽤:祛风散寒,活⾎⽌痒。

适应证:荨⿇疹、⽪肤瘙痒症、神经性⽪炎、丹毒等偏于风寒者。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2)桑菊饮组成:桑叶9g 菊花9g 杏仁9g 桔梗9g ⽢草3g 薄荷3g 连翘9g 芦根12g功⽤:疏风清热,宣肺⽌咳。

适应证:荨⿇疹以及⽪肤疮疡之初起,兼有表证,偏于风热者。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温病条辨》。

(3)荆防⽅组成:芥穗6g 防风6g 僵蚕6g 银花12g 蝉⾐3g ⽜蒡⼦9g 丹⽪9g 浮萍6g ⽣地9g 薄荷4.5g 黄芩9g ⽢草6g功⽤:疏风解表,清热⽌痒。

适应证:荨⿇疹、⽪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炎、丹毒等偏于风热者。

也可⽤于⾎管神经性⽔肿。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4)全⾍⽅组成:全⾍(打)6g 皂刺12g 猪⽛皂⾓6g 刺蒺藜15g 炒槐花15g 威灵仙12g 苦参9g ⽩鲜⽪15g 黄柏15g功⽤:息风⽌痒,除湿解毒。

适应证:慢性顽固瘙痒性⽪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炎、结节性痒疹、⽪肤瘙痒症等。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肤科。

(5)浮萍丸组成:紫背浮萍(洗净)500g制法: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功⽤:散风祛湿,清热解毒,调和⽓⾎。

适应证:圆型脱发、⽪肤瘙痒症、⽩癜风、荨⿇疹等。

⽤法:每服6g,⽇服2次,温开⽔送下。

来源:《医宗⾦鉴·外科⼼法》。

(6)防风通圣丸组成:防风 荆芥 连翘 ⿇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 ⽩术 栀⼦ ⼤黄 芒硝各15g ⽯膏 黄芩 桔梗各30g ⽢草60g 滑⽯90g制法:共为细粉,⽔泛⼩丸,滑⽯为⾐。

安神中药

安神中药
镇静安神的中成药有:
珍黄安宫片:镇惊安神,清热解毒。适用于高适用于失眠,心烦,惊悸
磁朱丸:镇心,安神,明目。适用于心肾不足引起的心悸怔仲
败酱片:镇静安神。适用于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
滋肾宁神丸:补气养血,安神定志。适用于惊悸,失眠等症。
增光片(安神药):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明目安神,增加视力。
·合欢花
拉丁:Flos Albiziae
药材性状:本品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l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首乌藤
拉丁: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茯神
拉丁:Poria cum Radix Pini
药材性状: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
·合欢花
拉丁:Flos Albiziae
药材性状:本品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l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酸枣仁可使小鼠、大鼠、家兔、猫、狗等多种动物自主活动减少,呈现安静嗜眠状态,并使小鼠对外界刺激反应退钝。酸枣仁、远志对阈下催眠量的戊巴比妥钠呈现协向反应,可促进小鼠入睡。此二药并能对抗士的宁或戊四氮所致的惊厥。琥珀酸为琥珀成分之一,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大鼠听源性惊厥、小鼠电惊厥以及士的宁等引起的药物性惊厥均具有对抗仰用。据此推测琥珀的安神作用与琥珀酸有关。上述药物的镇静、催眠、安定、抗惊厥作用。与中医经典著作中安神药具有“养精神、零魂魄”、“益智宁神”、“治恐怯怔忡”等论述相符。临床用安神剂“磁朱丸”治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也取得一定疗效。酸枣仁、琥珀酸对正常动物可以降温,从而有利于神志的安定。

中药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组成(闫敬之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组成(闫敬之口诀)

桂枝合剂:桂枝要(药)炒(草)姜枣组成:桂枝,白芍(芍药),生姜,大枣九味羌活丸:防止(芷)(芩)琼(穹)草地藏(苍),细心九味羌活汤组成:防风,白芷,黄芩,川穹,甘草,地黄,苍术,细心,羌活六一散:滑石,甘草比例6:1麻仁胶囊:二人(仁)要(药)小承气汤组成:杏仁,火麻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大黄。

枳实,厚朴增液汤:选地买(玄地麦)组陈:玄参,地黄,麦冬龙胆泻肝丸:车通黄龙山,当地卸(泻)柴草组成:车前子,木通,黄芩,龙胆草,山栀,当归,地黄,泽泻,柴胡,甘草理中丸:炮姜,白术,党参,甘草小建中合剂:饴糖+桂枝合剂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平胃丸:苍术皮老(果老)厚组成:苍术,陈皮,甘草,厚朴香砂平胃丸:木香+砂仁+平胃丸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二陈丸: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小青龙汤:少(芍)将()甘心(辛)为(味)妈(麻)下(夏)跪(桂)组成:白芍,干姜,甘草,细辛,五味子,麻黄,半夏,桂枝三子养亲汤:葶苈子,白芥子,苏子降气定喘丸:二皮来接书组成:桑白皮,陈皮,葶苈子,白芥子,苏子玉屏风胶囊:黄芪,白术,防风四神丸:四神骨脂和X芋,豆蔻姜枣五味虚组成:补骨脂,X芋,肉豆蔻,生姜,大枣,五味子四君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生姜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白陈,升麻柴草当归参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党参参苓白术散:一(薏)连(莲)人(仁)上山,四君子找豆梗组成:薏米仁,连心,砂仁,山药,白扁豆,桔梗六君子:半夏,陈皮,四君子香砂六君子:木香,砂仁+六君子右归丸:鹿狗兔归附山中(仲),(吃)熟,鱼,肉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附子,山药,杜仲,熟地黄,山萸肉,肉桂左归丸:鱼牛狗兔鹿归山,熟地左归蜜成丸山萸肉,牛膝,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山药,熟地黄当归补血:黄芪,当归比例:5:1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组成: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四两),丹皮,泽泻,茯苓(三两)三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泻(丹皮,泽泻,茯苓)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甲骨髓蜜成方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龟甲,猪骨骨髓八珍颗粒:四君子+四物汤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穹,白芍,熟地黄人参归脾丸:思君子,归期(芪)早(枣),远知(志)龙眼香组成:四四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枣仁,远志,龙眼,木香X砂安神丸:(果)老X当皇(黄)帝(地)组成:甘草,X砂,当归,黄连,地黄小柴胡颗粒:生芹(芩)菜炒(草)大虾(夏)仁(人)组成:生姜,黄芩,甘草,大枣,半夏,党参(人参)逍遥丸:逍遥嘱(术)咐(茯)将()薄荷当柴烧(芍)组成:白术,茯苓,生姜,薄荷,当归,柴胡,白芍加味逍遥丸:丹皮,山栀+逍遥丸四逆散:四逆只(枳)烧(芍)柴草组成:枳壳,白芍,柴胡,甘草左金丸:黄连,X茱萸血府逐瘀:当初(川)赤红桃,牛膝梗壳生柴草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牛膝,桔梗,枳壳,生地,柴胡,甘草消栓胶囊(补阳还五汤):当初(川)赤红桃,益气黄芪佐地龙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黄芪,地龙保和丸:保和神曲与山楂,莱菔除胀二陈加,茯苓止泻连翘防热化六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麦芽,茯苓,连翘枳实导滞丸:知识(枳实)导致娶(曲)大黄,年(连)轻(芩)折(泽)服(茯)白术枳实,六神曲,大黄,黄连,黄芩,泽泻,茯苓,白术八正合剂:六一去(瞿),通宿(蓄)等(灯)车组成:六一散(滑石甘草6:1),大黄,山栀,木通,萹蓄,灯心草,车前子生化丸:生化汤,产后尝,归穹桃草炮良姜组成:当归,川穹,桃仁,甘草,干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当归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当归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典中药材:地黄详解>>>
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 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 “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 收集种子,晒干。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 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 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 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 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 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 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药典中药材:龙胆
性状:
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 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坚龙胆 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 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药典中药材:龙胆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龙 胆:本品呈不规则形的段。根茎呈不规则 块片,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根圆柱形,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的有横皱纹,具 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棕黄色,木部 色较浅。气微,味甚苦。坚龙胆:本品呈 不规则形的段。根表面无横皱纹,膜质外 皮已脱落,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切面皮 部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 皮,晒干。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 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 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 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 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 棕黑色。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 有分枝。表面浅黄棕
泻肝安神丸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泻肝安神丸配方详解>>>
泻肝安神丸 XieganAnshenWan
药典中成药:泻肝安神丸配方详解>>>
配方:
龙胆9gg、柏子仁9g、 炒酸枣仁15g、制远志9g、当归9g、地黄 9g、麦冬9g、蒺藜(去刺盐炙)9g、茯苓 9g、盐车前子9g、盐泽泻9g、甘草3g。
药典中药材:牡蛎
用法: 9~30g,先煎。
药典中药材:牡蛎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龙骨详解>>>
龙骨
药典中药材:龙骨
: 药典暂未收录龙骨。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详解>>>
柏子仁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
来源: 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 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 收集种仁。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 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黄芩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 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 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 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 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黄芩片。 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炮制: 珍珠母:除去杂质,打碎。煅珍珠母:取 净珍珠母,照明煅法(通则0213)煅至酥 脆。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味: 咸,寒。归肝、心经。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功效: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 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用法: 10~25g,先煎。
药典中药材:龙胆
性味: 苦,寒。归肝、胆经。
药典中药材:龙胆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 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 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药典中药材:龙胆
用法: 3~6g。
药典中药材:龙胆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黄芩详解>>>
黄芩
药典中药材:黄芩
药典中药材:栀子
性味: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药典中药材:栀子
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 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 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外治扭挫伤痛。
药典中药材:栀子
用法: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药典中药材:栀子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
性味: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
功效: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用于阴血不 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 虚盗汗。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
用法: 10g。
药典中药材:柏子仁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详解>>>
酸枣仁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药典中药材:龙胆详解>>>
龙胆
药典中药材:龙胆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 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三种习 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春、 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药典中药材:龙胆
性状:
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 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 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 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 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 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 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 略
药典中药材:当归
炮制: 切面深黄色或浅棕黄色,略有焦斑。香气 浓郁,并略有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味: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药典中药材:当归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 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 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 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饬。
药典中药材:牡蛎
炮制:
牡蛎洗净,干燥,碾碎。本品为不规则的 碎块。白色。质硬,断面层状。气微,味 微咸。煅牡蛎:取净牡蛎,照明煅法(通 则0213)煅至酥脆。本品为不规则的碎块 或粗粉。灰白色。质酥脆,断面层状。
药典中药材:牡蛎
性味: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药典中药材:牡蛎
功效: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 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坱。 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 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味: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黄芩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典中药材:黄芩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黄芩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炮制:
酸枣仁:除去残留核壳。用时捣碎。炒酸 枣仁:取净酸枣仁,照清炒法(通则0213) 炒至鼓起,色微变深。用时捣碎。本品形 如酸枣仁。表面微鼓起,微具焦斑。略有 焦香气,味淡。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性味: 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功效: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 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 渴。
药典中药材:牡蛎
性状:
,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 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 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 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 面小。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 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 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 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疊,内面白色, 边缘有的淡紫色。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用法: 10~15g。
药典中药材:酸枣仁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制远志详解>>>
制远志
药典中药材:制远志
: 药典暂未收录制远志。
药典中药材:当归详解>>>
当归
药典中药材:当归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 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 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状:
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壳内面外套痕略 明显;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后闭壳肌痕 呈不规则卵圆形,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 相应的纵肋和凹沟。左、右壳均具一枚短 而略粗后侧齿和一枚细弱的前侧齿,均无 拟主齿。马氏珍珠贝:呈斜四方形,后耳 大,前耳小,背缘平直,腹缘圆,生长线 极细密,成片状。闭壳肌痕大,长圆形。 具一凸起的长形主齿。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详解>>>
珍珠母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来源: 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矾蚌、褶纹冠蚌或珍 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去肉,洗 净,干燥。
药典中药材:珍珠母
性状:
三角矾蚌: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 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 成大的三角形矾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 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 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左壳 具两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 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褶 纹冠蚌:呈不等边三角形。后背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状:
,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 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 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 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 苦。柴性大、干祜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 不可供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