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细节

合集下载

关于极简主义的著名建筑

关于极简主义的著名建筑

关于极简主义的著名建筑一、极简主义建筑极简主义建筑是在建筑界影响最大的一种风格,以简单干净的形式和秩序来表达建筑的基调。

它的简洁设计将功能性与形式性有机结合,使建筑物的实际功能与华丽外表不失叙事性。

极简主义建筑强调傲慢的结构、材料与类型,它有一种高雅冷静的气质,能够实现空间内景外景间的变化。

它通常会有一个特别的特色,它从现代主义早期启示中演变而来,即在节能与功能之外,重视室内外景观的和谐一致性。

1、德国埃森大教堂:由德国建筑师维尔姆·桑贝尔(Werner Sobek)于2000年设计的埃森大教堂,是一座采用传统的矩形设计,充分利用色彩和光来突出建筑外表的样式。

钢结构和外墙是一体的,大面积的落地窗和落地扇可以让室内充分享受温馨的光照,并且用素朴的材料完整再现了其简洁的设计理念。

2、英国必和必拓国际展览中心:必和必拓国际展览中心由英国建筑师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于1997年设计,该建筑体量巨大,但外观简洁而优雅,色彩柔和。

它具有一个井字形的外墙,以及一座节约能源的圆形穹顶,以体现出节能、功能和环保的主题。

此外,它利用太阳能恰当地调节室内温度,实现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

3、新加坡后海旅馆:新加坡后海旅馆由新加坡建筑师乔治·摩尔(George Moore)于1995年设计,这是一座以人的一致设计理念建成的住宿酒店,它以其有趣的中式建筑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关注。

在细节上,它使用了许多金属材料,包括铝、钢和铁,以极简的手法,完美地完成了室内外的整体融合。

同时,改建的穹顶也是该建筑的结构特点,创造出一个有趣的空间体验。

4、奥地利萨尔茨堡城堡:萨尔茨堡城堡由奥地利建筑师拉斐尔·萨伯里(Rafael Salber)于1909年设计,它是一座极富有个性的城堡式建筑,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式,将温和的洞穴变成一个庄严宏伟的空间。

其外观平静简洁,银灰色墙壁和灰绿色共同点缀,使得它成为当地山景的主要元素;此外,穹顶、窗户、庭院和宽大的道路也极具特色。

德国建筑风格特点

德国建筑风格特点

德国建筑风格特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德国建筑风格特点的文案:
1. 德国建筑那简洁明快的线条简直太酷啦!就像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那独特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多有现代感呀!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种简洁之美吗?
2. 德国建筑对细节的追求真的让人惊叹不已呀!你看看那些古老城堡上的雕刻,多么精致细腻,科隆大教堂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呀,真的太厉害啦!
3. 德国建筑有着一种独特的厚重感呢!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就是这样,那么庄严稳重,站在它面前就好像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这种感觉多奇妙啊!
4. 德国建筑特别注重色彩的搭配哟!德累斯顿的那些建筑,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不花哨又很亮眼,这简直就是色彩搭配的艺术嘛!你不想亲眼去瞧瞧?
5. 德国建筑的立体感那叫一个强啊!像法兰克福的那些高楼大厦,棱角分明,立体感十足,仿佛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哇塞,太震撼啦!
6. 德国建筑在与环境融合方面做得太棒啦!在一些小镇上,建筑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相互映衬,哎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和谐之美吗!
7. 德国建筑有着一种永不过时的魅力呀!不管过了多少年,还是那么经典,那么吸引人。

就像那些古老的教堂,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就是德国建筑的厉害之处啊!
我的观点结论:德国建筑风格真的是独具特色,充满魅力,让人不得不爱呀!。

科隆大教堂属于什么建筑风格

科隆大教堂属于什么建筑风格

科隆大教堂属于什么建筑风格科隆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德国科隆市的著名的大型教堂建筑,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

它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科隆大教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同时也是科隆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艺术风格,起源于法国,后传播到了整个欧洲。

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尖顶、飞拱、尖拱门和细长的圆柱等特征而闻名。

科隆大教堂恰好展现了这些特征。

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法国式哥特式,这是因为在建造大教堂的过程中,德国工程师和建筑师深受法国圣母院的影响。

因此,科隆大教堂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其尖顶,浮雕和尖拱门等。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48年,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被多次中断和经历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

这也使得它融合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建筑风格的元素,例如罗马式和哥特式。

虽然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历时数百年,但其整体风格始终保持哥特式的特征。

这种风格在建筑效果上注重纵向的感受和垂直线条的延伸。

例如,科隆大教堂的主塔楼高度达到157米,成为一座巨大的建筑杰作。

其尖顶与大教堂整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是建筑的视觉重点,又将建筑与天空相连。

科隆大教堂的立面雕刻也是其哥特式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教堂的外墙上有许多精美的浮雕,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和基督教的象征。

这些浮雕以其精细的雕刻和复杂的细节展现了当时建筑师和工匠的艺术技巧。

此外,科隆大教堂还拥有宏伟的内部空间,高挑的拱顶和细长的柱子,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穿过教堂的大门,人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宽敞和壮丽。

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文化,以及对宗教建筑艺术的追求。

在中世纪,教堂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当时宗教权威的象征。

因此,建造一座宏伟的大教堂被视为一种荣耀和信仰的象征。

今天,科隆大教堂已经成为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现存哥特式建筑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

德国新天鹅堡童话般的建筑艺术

德国新天鹅堡童话般的建筑艺术

德国新天鹅堡童话般的建筑艺术德国新天鹅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的童话般的建筑艺术吸引着众多游客。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坐落在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这座城堡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风格和浪漫的童话氛围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新天鹅堡的建筑特色和其所融入的童话般的元素。

1. 新天鹅堡的建筑特色新天鹅堡是由19世纪末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建。

这座城堡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浪漫主义风格。

它的外观壮观,气势磅礴,似乎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一般。

城堡坐落在山顶上,周围环绕着湖泊和山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2. 城堡的浪漫元素新天鹅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元素,这也是它被誉为童话般的原因之一。

城堡的外观华丽而雄伟,建筑师将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确。

尖顶、雕花、拱门等细节都演绎出了浪漫的氛围。

外墙上的壁画描绘了许多神话和童话的场景,使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3. 室内的童话场景新天鹅堡的内部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它的每个房间都展示了精致绝伦的设计和无与伦比的艺术。

室内装饰充满了童话般的元素,如宫廷音乐厅的天花板上绘制的星空壁画,以及卧室中的奢华家具和丰富的装饰。

每个房间都散发着童话般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4. 新天鹅堡的影响新天鹅堡的建筑风格和童话般的氛围对后来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成为19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之一,许多其他的建筑和城堡也受到了其影响。

同时,新天鹅堡也成为了德国旅游业的重要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结:德国新天鹅堡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和童话般的氛围而闻名于世。

它的建筑特色和浪漫元素使其成为了一个迷人的旅游景点。

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设计,新天鹅堡都散发出了童话般的魔力。

这座城堡的影响力超越了建筑界,成为了德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您有机会前往德国,一定不要错过这座童话般的建筑艺术的杰作。

德式建筑的历史与特点

德式建筑的历史与特点

德式建筑的历史与特点德式建筑,也称为“德国建筑”,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一。

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在建筑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德式建筑以其特有的严谨、朴实、精美和稳重的风格,成为全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

一、德式建筑的历史德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当时的德国地区还是一个由部落联盟组成的地域。

在中世纪时期,德国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各个城市开始兴建大量的教堂、城市堡垒和市政大厦等公共建筑,德国也成为了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建筑风格逐渐走向现代化,兴建了许多新的宫殿、城堡和公共建筑。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古典主义风格成为德国建筑的主流,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如西欧派的谢林和德国派的希因克,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二、德式建筑的主要特点1.朴实而严谨的外观德式建筑以其朴实而严谨的外观而闻名。

德国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现实主义,不会追求过分奢华的外观。

大多数建筑采用砖石结构,石琢雕刻,红色和灰色的砖墙,以及粗壮的木质结构。

他们的屋顶通常是陡峭的,有时候可达到45度以上的陡坡。

2.对称的建筑结构德式建筑的建筑结构通常是对称的。

建筑师通常会使用轴线来确定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

这种对称的结构使得建筑的外观看起来平衡和谐。

3.丰富的细节和雕刻德式建筑的外观通常有许多精细的细节和雕刻。

这些细节可以是石刻艺术品、拱门、壁画和雕塑等,也可以是天文仪器、钟表、花卉装饰和镶嵌细木工等。

这些精美的细节完全展现了德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关注。

4.组织化的城市规划德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

德国的传统城市通常是小巷和广场的组合。

他们的街道是平坦的,街道数量有限,公园和城市园林得到了大力的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德国城市重视人文因素和环境保护。

三、德式建筑的代表作1.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它位于科隆市中心的一个小山丘上,高度约157米。

实拍德国人的高科技盖房全过程

实拍德国人的高科技盖房全过程

实拍德国人的高科技盖房全过程
都说德国是工业化的鼻祖,其实我们从他们盖房子的认真程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涵盖了高科技在里面。

图为工人正在打地基,地基之深,远超国内建筑。

图为地基完工时的样子,德国人认真的程度已经让中国的建筑业者汗颜。

图为正在兴起的房子,但是德国人不会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地基,一般会留下地下室供业主选择。

图为地下室被刻意留下了窗户,可见德国人的用心程度。

图为正在开始搭建的主体,从这个时候开始,地基之上的房子才开始慢慢成形了。

图为大吊车正在把房屋主体结构的材料运到现场,工人开始工作。

图为工人正在拼装房屋主体,这种拼装式的房屋耐力强,易拆解,是德国环保意识的主要体现。

图为正在筑墙的工人,只在房屋主体外面筑一道墙,少用了多少沙石水泥。

图为墙体解析图样,可以清晰的看出德国人在建房时下了多大的功夫
图为最后铺设的琉璃瓦,可以明显看出受到了中国建筑的影
响。

施工
各种线路
住宅所用的各种设备在全部安装在地下室里。

有水、电、空气净化、燃气、沼气等等。

难怪电视剧里看到的屋子都那么干净简洁。

新风系统不是简单换气,具有热交换和空气进化功能的设备,使屋内的温度恒定不变。

弱电系统
化粪池
太阳能系统
既解决了排下水的问题,又利用沼气做能源。

外景也是高上大
外景也是高上大。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个展览馆,
是德国参与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重要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由德国建筑师伽布里埃尔·阿斯维贝斯设计,以现
代主义风格和巴洛克艺术的影响而闻名。

德国馆是一座白色的建筑,拥有独特的外观和装饰。

它的
立面上有许多装饰性的细节,包括雕塑、雕刻和彩色玻璃。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筑顶部的一个旋转镂空的结构,可以让光线透过来照亮室内。

在巴塞罗那世博会期间,德国馆展示了德国的文化、科技
和工业成就。

展览馆的内部包括了各种展示区域,如艺术
展览、科学展览和工业展览。

此外,还有一个露天花园和
一个观景平台,游客可以欣赏到巴塞罗那市区的美景。

虽然巴塞罗那世博会早已结束,但巴塞罗那德国馆仍然存在,并且被公认为是巴塞罗那市的一个地标建筑。

它经过
修复和保护,现在用作各种活动和展览的场所,吸引着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光顾。

德式建筑的特点

德式建筑的特点

德式建筑的特点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与以单一的灰黄色石头为墙体主色调、崇尚各种装饰墙雕的其他欧陆风格的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凯撒大帝是德国的一个象征人物,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前摆放凯撒大帝的塑像,也是德国建筑的一种风格。

徳式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还是建筑物的内部,都通过有层次的空间营造来满足人的需要,这些空间包括走廊、中庭、院落等。

同时追求工业设计的工艺高度甚至是艺术高度,对精确、尺寸性的到位有极高的要求。

较为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大胆而时尚,属于现代简约派;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四是注重细节设计此外,德国人非常重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格十分精美别致。

总体而言,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

德式建筑风格是最历久弥新的,即使经历百年,这种建筑风格也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反而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变得更加珍贵16世纪初,德国建筑地方性很强,迟迟不能形成有影响的风格。

建筑平面布置不整齐,没有内院,体形自由。

底层采用砖石,楼层采用木构架,构件外露,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

屋顶特别陡,里面有阁楼,开着老虎窗。

圆形或八角的楼梯间凸出在外,上面戴看高高的尖顶,也有楼层房面的局部悬挂在外面冠至尖顶的样式。

有些城市建筑型制和形式稍稍整齐一些,它们的尖顶格外锋利,格外高,像出销的剑。

临街的市房,下层为商号、作坊,上层为住宅,经常以山墙为正面,彼此紧靠,形成锯居式的街立面。

山墙上有几层窗子,安有尖塔和花饰,房顶上有好几层阁楼。

罗曼式(Romanik),又叫罗马式,是从9到13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

罗是厚实的砖石墙、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小到大在中国见到的窗户基本都是向外推开的,到德国我注意到他们的窗户都是向内拉开的。

问德国人为什么,回答是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

想想真是这么回事,你必须将胳膊甚至大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才能擦到外推窗户的玻璃外侧,住楼房时这很危险。

2、德国的窗户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常规的横向内拉全开,一种是纵向小角度内倾,后者相当于在窗户上端开了个大缝,既透气又不会漏雨。

第一次去德国时不知道,在酒店(酒店装修效果图)一拉窗框向内倒下来还以为坏了,找服务员投诉,闹了个笑话。

这种窗户是一百多年前发明的。

3、德国民居房顶都铺着瓦片,但是没有瓦当这种东西,他们在房檐处都装有横向的金属拦水槽。

下雨时雨水会顺着倾斜的房顶流到拦水槽,再通过外墙树立的排水管直接流到下水道。

所以德国的房檐下永远不会出现水帘洞般的景象。

4、有些德国房子外墙竖有一人高的金属箱,形状有点象古埃及装木乃伊的棺材,顶端与房顶排水管相连。

问了才知道是雨水收集器,能装30升的雨水,收集的雨水会用于浇花浇草坪。

德国多雨,需要人工浇灌的时候不太多,用自来水浇灌的成本其实并不高。

5、很多德国洗手间里看不见马桶(马桶装修效果图)的水箱,水箱都做在墙里了,硕大的冲水开关也是嵌在墙上的。

这有什么特别吗?想一想其实挺可怕的,这意味着马桶水箱里的机关零件必须泡在水里几十年不能坏,对中国马桶你有这个信心吗?
6、德国公交车站站牌上不仅写着首尾班次时间,还写着一天中每一班次的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

我站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真的就是那个时间到站。

很早就知道德国火车班次时间很准,但是公交车班次时间也能这么精准,叹为观止。

7、几个月前我提到德国人家里除了马桶还装有小便池,这样男士小便时就不用搞得马桶里尿液四溅,对女士会更卫生。

有推友表示不相信。

这次到德国人家里特意拍了张照片。

这家的卫生间(卫生间装修效果图)并不大,不到5平方米。

8、德国人在墙面贴瓷砖时,瓷砖间抹灰缝隙的标准宽度是5mm,而不是象中国贴瓷砖时缝隙尽可能紧密。

一是缝隙中可以钉钉子无需破坏墙面;二是较宽的缝隙易于清洁;三是瓷砖边缘有误差,很难绝对平直,较宽的缝隙比紧密的缝隙能让瓷砖接缝的误差更不显眼。

9、在德国所见各种卫生间——公司、餐馆、车站、火车、景点、旅馆、家庭,甚至公园流动卫生间,都会同时放置两卷甚至更多的卷纸,擦手纸也是如此,你无需担心用完卫生间才发现纸没了。

另外,德国卫生间里的卷纸、擦手纸的质量比国内同类纸品要厚实几倍。

10、狭窄的老城小街道,因为路边停了辆工程车,只能通过一辆车。

两边各有七八辆车排队。

没人指挥,大家自觉地这边通过一辆,那边通过一辆,这边再通过一辆,那边再通过一辆。

有次遇到修路两车道并一车道,也是左一辆右一辆左一辆右一辆,“拉链式”并道。

11、闲聊时讨论罚款,德国警察说他在限速40公里的路段开到58公里,被拍照罚240欧元;德国公司的人说他遇到堵车双黄线调头被抓现场罚款400欧元;另一个德国公司的人说他P2P下载盗版内容,事后被查到罚了2000欧元。

规则很清楚,犯规后果很严重。

12、德国带锁的门大部分都是L形下压式开锁的门把手,几乎见不到球形旋转式开锁的门把手。

原因是当你手上有东西时可以用胳膊肘压下把手开门,如果是球形把手就不得不放下东西用手去拧开门锁。

13、30桌的餐厅(餐厅装修效果图)只有3个侍者,她们的工作量比中国的餐馆服务员大很多倍,却总是笑得很灿烂——绝不是咬筷子露出7颗牙训练出来的那种笑容。

胖胖的列车员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查票,有时还会笑容可掬地跟你开句玩笑,绝不会给你一张欠他两百吊钱似的后爹脸。

14、在德国公共场所经常能看到残疾人,甚至还见过两次盲人牵着导盲犬坐火车。

开始有点奇怪德国怎么这么多残疾人。

有一次注意到火车站电梯按钮上有盲文才想明白其中道理。

社会对残疾人无歧视加上无障碍设施遍布,残疾人出行公共场所很方便,才显得残疾人多。

15、德国的电器工具品种繁多,但墙上的电源开关几乎只有一种,5厘米左右正方形圆角平板开关,见不到中国常见的按钮式开关。

这种大平板开关好处是手里有东西时用手肘就可以撞开,黑暗中无需手指摸索也能很容易打开。

开关也因此都安装在手肘能够到的高度上。

16、德国窗框下沿有两个排水孔(见下图),窗框与窗台之间铺有一层外倾的金属板,金属板延伸到窗台外侧,边缘突出下弯,就象窗台上铺了个金属「屋檐」。

雨水顺着窗户下来,通过窗框排水孔流到金属板表面,再沿外侧直接坠落地面,可极大减少雨水对窗台和墙面的浸泡渗透。

17、德国室内都采用天花板内嵌射灯分区照明,几乎不用集中照明的吸顶灯。

一是光线更有层次,可通过照明分区;二是照明更有效率,该亮的地方一定够亮。

窗户内侧、床头、衣柜立面,这三处的天花板一定会装射灯,这是国内不太常见的灯光布置规则,道理自己想。

18、除了农田和工地,在德国很少能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是铺了草坪就是铺了砖石,所以大风天气里空气中也没有浮土。

在工业区我看到厂房周围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没铺砖石也没铺草坪,直接就堆了一层10厘米厚的小石子,也挺省事,总之就是不让土壤露出来。

19、说到铺地面,德国人很少在地面铺大块的水泥,因为不利排水,除了透水砖,更多是嵌在一起的碎石块。

中国古代青砖铺地当然也有同样的透水功能,铺设效率也比嵌碎石块高,但是耐磨程度就差很多了(看看故宫广场的地面就知道了),而且容易生青苔打滑。

20、德国居室的门大都极其厚重,比写字楼防火门差不了多少,据说里面加有隔音材料。

门边有一个突出来的边条,关门时边条会盖住门缝(没法儿在门缝里看人了);二是门与门框之间都贴有厚实的胶条,密封性极佳,防尘隔音(坏处是摔门而出时很难有音响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