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与欣赏 杨永明 课程评价

合集下载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3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4《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

分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D5《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6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7猜谜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谜面是两个字的猜谜形式称为()。

分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8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被认为是悼亡词中最好的两首。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对出“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的人是()。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0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1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2“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

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13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4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5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分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17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

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18对句相救是把在对句的第()个字,该仄声的改为平声。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9.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2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1.0分A、B、C、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3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1.0分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4《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

0.0分A、B、C、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D5《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6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

1.0分A、B、C、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7猜谜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谜面是两个字的猜谜形式称为()。

1.0分A、B、C、D、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8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被认为是悼亡词中最好的两首。

1.0分A、B、C、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9对出“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的人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0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1.0分A、B、C、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1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2“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

1.0分A、B、C、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13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4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1.0分A、B、C、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15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1.0分A、B、C、D、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16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1.0分A、B、C、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17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满分期末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9.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1.0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

0.0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5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猜谜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谜面是两个字的猜谜形式称为。

1.0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8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被认为是悼亡词中最好的两首。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对出“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的人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1.0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3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4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1.0分A、B、C、D、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5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1.0分A、B、C、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6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1.0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7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

1.0分A、B、C、D、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8对句相救是把在对句的第个字,该仄声的改为平声。

古诗教学的评课怎样评

古诗教学的评课怎样评

古诗教学的评课怎样评古诗教学的评课如何古诗教学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古诗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如何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的好坏,评课标准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围绕古诗教学的评课内容展开讨论。

首先,在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时,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工作。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是否理清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都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一堂好的古诗教学课程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丰富有趣,方法多样有效。

其次,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还需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表情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起到榜样的作用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是否能够做到“读懂”“读畅”“读美”,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等,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是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是否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是否能够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需要纳入评价的考量范围。

综上所述,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涉及到教师的设计和准备、教学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评价,全面考量,才能准确评价一堂古诗教学课程的优劣,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体会到美的力量。

【字数增加至500字】。

【现代诗词大赛终评】杨逸明:七言绝句章法小议

【现代诗词大赛终评】杨逸明:七言绝句章法小议

【现代诗词大赛终评】杨逸明:七言绝句章法小议评委简介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

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网副总编辑、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主编。

已出版诗词选集有《飞瀑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等。

评奖感言之二七言绝句章法小议此次现代诗词大赛仅以七言绝句参赛一决高下,让很多精彩出色的七言绝句作品一一亮相,展现飒爽英姿,实在令人可喜可贺。

七言绝句大概可算是旧体诗词中最受欢迎的短小精干的一种样式。

虽然短小,善于创作的诗人却能在短短二十八个字中腾挪施展,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出其不意,引人入胜。

绝句要求气脉相通,一气呵成,既要完整,又要有变化。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话》中说:“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

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

”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写绝句如果按部就班,就显得呆板。

但如果跳跃的厉害,就容易混乱。

如何掌握,全看诗人的手段。

古人对此多有论述。

杨载之《诗法家数》亦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又云:“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从容承之为是。

至于宛转变化之工夫,全在第三句。

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大赛中有许多的作品可以证明以上的论述所言不虚。

《家里吊兰花开了》:“曾拣阳光暖处栽,偶然调整下窗台。

始知移到阴凉地,才向人前淡淡开。

”从顺序上说,应该“曾拣阳光暖处栽”,发觉吊兰花并不“淡淡开”,于是才“调整下窗台”,“移到阴凉处”,这才发现吊兰花“向人前淡淡开”。

最要紧的一句不能先说,先说了就没有味道了。

这是一个人生的道理,章法安排上必需移到最后才说破。

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_杨燕敏

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_杨燕敏

第33卷第3期湖北科技学院学报Vol.33,No.3 2013年3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2013文章编号:2095-4654(2013)03-0107-02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杨燕敏(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郑州450007)摘要:诗是诗人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对古诗词的鉴赏需要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联想、想象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无论如何,读懂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诗歌的出发点和基础。

本文从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品评诗词,完成古诗词的赏析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以期指导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121文献标识码:A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在鉴赏古诗词时,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很重要,古诗词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等,鉴赏古诗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上看,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还是应先把握诗词内容,只有把握古诗词的内容,才能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

因此,研究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笔者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是关键。

诵读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结构,只要是指要了解诗词的标题、作者的背景和诗词的注解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古诗词的结构。

1.诗词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词标题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评课稿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评课稿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评课稿引言本篇评课稿旨在对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中的《咏月诗三首》进行评析和思考。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细化和深入分析,探讨该课文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审美要求,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课文背景《咏月诗三首》是初三语文下册的一篇鲁教版课文,作者为明代的杨慎。

作品通过三首咏月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这些诗歌既富有感情色彩,又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界的抒发。

二、课文内容分析1. 第一首《惜花》这首诗以花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花的怀念和歌颂,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作者用婉约而真挚的笔触,将花儿的美丽和短暂相结合,表现出生命的宝贵和珍贵。

2. 第二首《感心赋新明月》这首诗是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作,描绘了明月高悬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月亮光辉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诗中以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3. 第三首《忆秦娥》这首诗以历史人物秦娥为题材,通过咏史抒情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秦朝的怀旧情感。

诗中通过对秦娥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她的美丽与聪慧,又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秦朝灿烂文化的热爱和思考。

三、教学要点和提示1.理解诗歌意境: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所作诗歌的意境。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字,感受诗歌中的美丽景象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抒情主题和审美意义。

2.欣赏诗歌语言: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诗歌的用词、语句结构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诗歌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通过对诗歌的语言分析,促使学生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美感有更深入的认识。

3.发现诗歌主题:鼓励学生发现并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

诗歌是作者用语言艺术塑造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需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思考诗歌所要传达的主题,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安排1.导入课堂:通过给学生展示月亮的图片或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和思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

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评课稿1. 引言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是广东省教育厅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该教材进行细致评析,以期探讨教材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建议,从而促进该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教材结构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格律。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对应的诗词文本、注释、赏析和练习题等内容。

2.1 第一单元:诗词的美与鉴赏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诗词的基本定义、构成要素以及鉴赏方法。

教材提供了大量经典诗词的原文和翻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2 第二单元:从格律到变体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诗词的常见格律,包括平仄、韵律等概念。

该单元通过对比不同格律的诗词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格律。

2.3 第三单元:五言古诗第三单元以五言古诗为主要内容,通过解读不同流派、不同主题的五言古诗,培养学生对五言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4 第四单元:七言古诗第四单元主要讲解了七言古诗的特点和样式。

通过学习和分析七言古诗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七言古诗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5 第五单元:词第五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词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

通过学习和赏析不同时期的名词,培养学生对古代词的鉴赏能力。

2.6 第六单元:现代诗第六单元以现代诗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现代诗的语言特点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优点在对粤教版必修3《诗词格律》进行评价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优点:3.1 格律体系的系统性教材中对古代诗词的格律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平仄到韵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格律,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3.2 经典诗词的精选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经典诗词,这些作品无论在意境、修辞手法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具有较高水平。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课程评价返回《诗词格律与欣赏》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1.0分)1.0 分A、顾况B、杜甫C、李白D、王维我的答案:A2“尽信书,不如无书”中的“书”是指()。

(1.0分)1.0 分A、《大学》B、《中庸》C、《诗经》D、《尚书》我的答案:D3王昌龄的《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1.0分)1.0 分A、jiāoB、jiáoC、jiǎoD、jiào我的答案:A4“惶恐滩头说惶恐“中的“惶恐滩”位于()。

(1.0分)1.0 分A、江西B、江苏C、浙江D、湖北我的答案:A5“山居秋暝”的“暝”是指以下哪个时间段?()(1.0分)1.0 分A、黎明B、半夜C、黄昏D、清晨我的答案:C6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

(1.0分)1.0 分A、国B、破C、河D、在我的答案:A7七言诗产生于哪个朝代?()(1.0分)1.0 分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我的答案:B8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1.0分)1.0 分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D、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我的答案:A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使用是以下哪个典故?()(1.0A、司马迁《史记》中的《蒙恬列传》B、司马迁《史记》中的《李斯列传》C、司马迁《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D、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我的答案:C10“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是()。

(1.0分)1.0 分A、仄仄平仄仄B、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平平我的答案:B11若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

(1.0分)1.0 分A、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仄仄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仄仄平D、仄平仄平平平仄我的答案:C12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

(1.0分)1.0 分A、隋朝B、初唐C、盛唐D、晚唐我的答案:C13苏轼因为什么事件而被贬官到了湖北黄州?()(1.0分)1.0 分A、乌台诗案B、C、《南山集》案D、“清风不识字”案我的答案:A14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声调。

(1.0分)1.0 分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我的答案:D15中国最早的春联是()。

(1.0分)1.0 分A、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B、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C、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D、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我的答案:C16《美芹十论》的内容主要是()。

(1.0分)1.0 分A、军事强国方略B、兵法布阵谋略C、修性养身方法D、外联邦交策略我的答案:A17清朝的学者()做出考证,认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应为“卢城”。

(1.0分)1.0 分A、纪昀B、阎若璩C、顾炎武梅文鼎我的答案:B18“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中的“周公”在文革时曾被用来影射()。

(1.0分)1.0 分A、朱德B、邓小平C、周恩来D、林彪我的答案:C19最早提到“萼绿华”的人是()。

(1.0分)1.0 分A、陶弘景B、葛洪C、孙思邈D、李商隐我的答案:A20以下哪种对仗方式属于“邻对”?()(1.0分)1.0 分A、沉鱼——落雁B、朝霞——晚月C、夫——妻D、尘海——金风我的答案:D21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一诗中,以下哪个字起到了“双救”的作用?()(1.0分)1.0 分A、宿B、无C、寂D、我的答案:B22“鹧鸪天”这一词牌的来历是源于唐代()的一首诗。

(1.0分)1.0 分A、晏几道B、苏轼C、郑隅D、李白我的答案:C23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

(1.0分)1.0 分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我的答案:A24李白看了()在黄鹤楼留下的诗歌后,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

(1.0分)1.0 分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崔颢我的答案:D25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中,哪个字是可平可仄的?()(1.0分)1.0 分A、平B、尽C、江D、荒我的答案:C26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

(1.0分)1.0 分A、B、上声字C、去声字D、入声字我的答案:D27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哪一句使用了坳救?()(1.0分)1.0 分A、危楼高百尺B、手可摘星辰C、不敢高声语D、恐惊天上人我的答案:D28在出现对联之前,人们在门上悬挂()以求平安。

(1.0分)1.0 分A、宝剑B、红色的绳子C、干花D、桃符我的答案:D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0分)1.0 分A、泾原兵变B、安史之乱C、三镇复叛D、黄巢起义我的答案:B30“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之口。

(1.0分)1.0 分A、沈括B、韩愈C、D、陆游我的答案:C3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以下哪位诗人的评价?()(1.0分)1.0 分A、白居易B、刘禹锡C、杜甫D、李白我的答案:D32毛泽东和了以下哪位诗人的《卜算子》而写了《卜算子.咏梅》?()(1.0分)1.0 分A、苏轼B、陆游C、温庭筠D、严蕊我的答案:B33白居易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一句中,有()个入声字。

(1.0分)1.0 分A、1.0B、2.0C、3.0D、4.0我的答案:D34格律诗萌芽于梁朝永明年间,以()为首的文人发现在诗中有规律地安排平仄能造成诗歌的音韵美。

(1.0分)1.0 分A、刘勰B、沈约C、庾信D、我的答案:B35杜甫写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1.0分)1.0 分A、芒种B、霜降C、白露D、小满我的答案:C36唐代的音乐系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古乐、江南丝竹和()。

(1.0分)1.0 分A、乐府B、宴乐C、戏曲D、小调我的答案:B37古体诗、近体诗和()是构成古典诗歌的三大类。

(1.0分)1.0 分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乐府D、诗经我的答案:C38()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分)1.0 分A、白居易B、李白C、苏东坡D、陆游我的答案:C39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1.0分)1.0 分A、离情别绪B、怀才不遇C、思念亲人D、同情穷人我的答案:A4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指的是什么战乱?()(1.0分)1.0 分A、泾原兵变B、安史之乱C、三镇复叛D、黄巢起义我的答案:B41以下哪个词或字不属于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中的衬字?()(1.0分)1.0 分A、且待B、直待C、枯D、上我的答案:C42“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一句,运用了()个典故。

(1.0分)1.0 分A、1.0B、2.0C、3.0D、4.0我的答案:B43在杜甫的《曲江二首》中,以下哪句使用了借义的对仗方法?()(1.0分)1.0 分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我的答案:B44在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江湖秋水多”一句里,以下哪个字是本来该用仄的?()(1.0分)1.0 分A、江B、湖C、秋D、多我的答案:C45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这种表现手法借鉴了()。

(1.0分)1.0 分A、传统戏曲B、传统口技C、传统民歌D、传统相声我的答案:C46绝句在押韵上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并且是押()韵。

(1.0分)1.0 分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我的答案:A47白居易十分推崇()思想。

(1.0分)1.0 分A、儒家B、道家C、法家墨家我的答案:A4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描写的是古代哪次战争?()(1.0分)1.0 分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夷陵之战D、巨鹿之战我的答案:A49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的“俱”是()声调。

(1.0分)1.0 分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我的答案:A50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1.0分)1.0 分A、《念奴娇》B、《江城子》C、《定风波》D、《卜算子》我的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鸡窗”的典故最早是出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

()(1.0分)1.0 分我的答案:√2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中,使用了双关的手法。

()(1.0分)1.0 分我的答案:√3楚辞是一种杂言诗体。

()(1.0分)1.0 分我的答案:√4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中的“省试”是指古代中书省礼部组织的进士考试。

()(1.0分)1.0 分我的答案:×5格律诗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并且是平声韵,首句用邻韵的情况是例外。

()(1.0分)1.0 分6《沁园春.雪》反映出了毛泽东的帝王思想。

()(1.0分)1.0 分我的答案:√7“草枯鹰眼疾”一句意为:草原上的草枯死了,老鹰也因为食物缺失得了眼疾。

()(1.0分)1.0 分我的答案:×8杜甫所写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1.0分)1.0 分我的答案:×9韦庄的诗歌风格相对温庭筠来说更加绵密浓厚。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0格律和音乐的旋律一样,听多了都会产生类似乐感的感觉。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1白首格的猜谜形式是第一个字需删去后再猜。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2宋词格律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3“满江红”这一词牌,在唐代被叫做“上江红”()。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4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考上状元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世背景好。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5白堤之所以叫白堤,是因为它是白居易所修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6“终南捷径”是指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7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8唐诗宋词中,使用了博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品十分多。

()(1.0分)1.0 分我的答案:√19“失粘”中所谓的“粘”,是指在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

()(1.0分)1.0 分我的答案:√20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一首闺情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