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建模报告

合集下载

UML建模实验报告02

UML建模实验报告02

UML建模实验报告02UML建模实验报告02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项目案例,了解和掌握使用UML建模工具进行软件系统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2.实验过程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在线购物系统作为项目案例。

首先,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然后,我们进行了领域建模,识别出了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实体。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用例建模,识别出了系统的用例,并绘制了用例图。

然后,我们进行了行为建模,设计了系统的顺序图和活动图。

最后,我们进行了结构建模,设计了系统的类图和对象图。

3.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在线购物系统的建模过程,并获得了以下结果:1)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包括用户登录、浏览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下订单等。

2)领域建模:我们识别了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实体,包括用户、商品、购物车、订单等,并绘制了类图。

3)用例建模:我们识别了系统的用例,并绘制了用例图,包括登录、浏览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下订单等。

4)行为建模:我们设计了系统的顺序图和活动图,包括用户登录、浏览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下订单等的流程和交互。

5)结构建模:我们设计了系统的类图和对象图,识别了系统的类和对象,包括用户、商品、购物车、订单等。

4.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了使用UML建模工具进行软件系统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发现UML建模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清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识别出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实体,设计系统的用例、顺序图、活动图、类图和对象图。

通过建模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同时,我们也发现UML建模工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级建模概念和技术的掌握。

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UML建模工具,以提高我们的建模能力和技术水平。

5.实验改进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总结,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在实验前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准备,了解UML建模工具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以充分发挥工具的功能和效能。

建模软件实习报告

建模软件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建模软件,掌握建模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建模软件在现代设计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某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我首先学习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熟悉、工具栏使用、菜单栏操作等。

然后,我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实践操作,逐步掌握了建模的基本技巧,如创建基本几何体、编辑多边形、使用材质和纹理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建模过程中的技巧问题、材质的选用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我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建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建模任务。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能够运用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我也意识到建模软件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建模水平。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软件功能的熟悉程度不够、对建模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建模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建模技巧。

我认识到建模软件在现代设计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我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d建模实训报告

3d建模实训报告

3d建模实训报告
3D建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标及背景
实训目标:通过本次3D建模实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
3D建模技术,能够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
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实训背景:随着3D技术的快速发展,3D建模成为了很多行
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次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3D建模能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实训内容及方法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基本的3D建模技术、3D建模
软件的使用以及实际项目应用等内容。

实训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

三、实训流程
1. 理论讲解
通过讲解3D建模的基本原理、工具和技巧等内容,使学生
对3D建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软件操作
学生将学习并掌握流行的3D建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Blender等,通过软件的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3. 实际项目应用
学生将选取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实践,如设计一个房屋模型、制作一个动画片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成果及评估
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3D建模
技术,能够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能够应
用到实际项目中。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实际项目成果以及课程考核等因素进行评估。

五、实训总结及展望
本次实训使我对3D建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基本的建模项目,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工具。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3D建模技术,并将其应
用到工作中,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Blender 3D动画与建模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Blender 3D动画与建模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Blender 3D动画与建模软件功能测试报告1. 概述Blender是一款开源的3D动画与建模软件,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性能。

本报告将对Blender的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便全面了解其在3D制作领域的应用价值。

2. 用户界面Blender的用户界面设计简洁美观,采用了现代化的平铺式布局。

通过主窗口进行操作和导航,用户可以自由调整界面布局,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同时,Blender还提供了快捷键和自定义工具栏等功能,方便用户快速访问常用工具和操作。

3. 建模功能Blender的建模功能十分强大,支持多种建模技术,包括网格建模、曲面建模、雕刻模式等。

用户可以通过添加、编辑和删除顶点、边和面等操作,创建出复杂的几何体和物体。

此外,Blender还提供了各种模型变形工具和插件,方便用户进行形状调整和变形。

4. 材质和纹理Blender提供了丰富的材质和纹理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物体的外观和质感。

通过材质编辑器,用户可以调整颜色、反射度、光照效果等参数,实现逼真的材质效果。

同时,Blender还支持导入和编辑纹理贴图,使物体表面呈现出复杂的纹理效果。

5. 动画制作Blender作为一款3D动画软件,自然而然地拥有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帧动画、骨骼动画和形状关键帧等技术,创建出生动的角色动画和场景动画。

此外,Blender还提供了动画渲染和动画导出功能,方便用户将动画作品应用于各种媒体平台和项目中。

6. 物理模拟Blender内置了丰富的物理模拟引擎,用户可以模拟各种真实世界中的物理效果,包括碰撞、重力、刚体动力学等。

通过物理模拟,用户可以创建出更加真实和逼真的场景和效果。

同时,Blender还支持液体模拟、粒子系统和布料模拟等高级物理效果,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创作可能性。

7. 渲染与后期处理Blender的渲染引擎提供了多种渲染方法和效果,包括光线追踪、辐射度计算等。

用户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渲染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和动画渲染。

uml软件建模报告

uml软件建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课 程 名 称 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龙蟠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M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生 姓 名 卢礼刚 学 号 ********** 课程设计地点 A201 课程设计学时 20 指 导 教 师 李 慧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学生宿舍管理系统1.案例分析目标本案例采用UML的方式对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对学生宿舍的建模来对UML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和熟悉。

基于以上我们对学生宿舍的了解和对学校宿舍楼管理老师的咨询,我们小组成员:包云卢礼刚2.背景分析2.1宿舍楼的基本情况学生住在宿舍楼中,每栋宿舍楼都会有若干名老师负责本宿舍楼的日常管理。

一、学生的基本信息:入校时,每位同学都有唯一的学号,并被分配到指定的宿舍楼和指定的宿舍,也会有一个宿舍号,其入校时间就是他的入住时间。

另外,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同一院系的学生的宿舍一般在一起,相应地会有其所在的院系名称。

宿舍的基本信息:每间宿舍都有唯一的宿舍号2.2用户对系统的要求一、宿舍楼管理员:a.信息要求:宿舍楼管理员能查询上面提到的宿舍楼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某一学号的学生在宿舍楼中住宿的详细信息,夜归的详细信息和学生离返校的信息。

以利于对整个宿舍楼的全面管理。

b.处理要求:当学生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宿舍楼管理员能对其进行修改。

比如,某些同学搬到其他的宿舍中去,他们在本宿舍楼中相应的记录就应该删去;或者学生转换专业,他们记录中院系的信息也要作相应的修改等等。

c.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安全性要求: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用户身份不被盗用;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区分普通用户(学生),管理员。

二、本宿舍楼的学生:信息要求:本宿舍楼的学生能查询其所在的宿舍的所有信息。

建模实训报告总结万能版

建模实训报告总结万能版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建模实训课程。

通过建模实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以下是一篇建模实训报告总结万能版,供大家参考。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建模的基本流程。

2. 提高空间想象力,培养三维空间思维。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4. 增强对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建模软件学习:了解并熟练运用AutoCAD、Revit、SketchUp等建模软件。

2. 建模流程:掌握从场地分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

3. 实际项目案例:以实际项目为案例,进行建模实训,提高实战能力。

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项目建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自学等方式,掌握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建模流程。

2. 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项目的建模操作,不断积累经验。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了解项目特点、设计要求等,提高建模水平。

4. 团队协作:在项目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建模任务。

五、实训成果1. 掌握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建模流程。

2. 提高空间想象力和三维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 提高实际项目建模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六、实训心得1. 建模实训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通过建模实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

4. 建模实训使我更加热爱建筑行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不足与改进1. 实训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部分操作未能熟练掌握,需在课后加强自学。

2. 团队协作中,部分成员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需加强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建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建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建模软件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运用建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建模软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的建模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熟练操作建模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编辑和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建模软件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模软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的建模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模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建模软件的定义、功能、特点和基本原理;2. 建模软件的常用建模方法,如几何建模、参数化建模和仿真建模等;3. 建模软件的操作技巧,如模型建立、编辑和优化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们将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掌握建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建模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操作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建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和应用建模软件,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来说,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以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我们将准备多媒体资料,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建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我们将准备实验设备,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建模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占总评的20%。

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建模软件操作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建模软件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UML与软件建模实验报告

UML与软件建模实验报告

UML与软件建模实验报告姓名:孙治民专业:计算机应用1201学号:20127542指导老师:李绘卓目录实验一:用例建模 (3)实验2 分析建模 (6)实验3 设计建模(1) (9)实验4 设计建模(2) (11)用例附件: (13)内容:用例建模、分析建模、设计建模(1)、设计建模(2)实验一:用例建模[ 实验目的] ·掌握客户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以用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识别并编写用例·掌握用Rose 进行用例建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自选一个小型应用项目,分析业务需求,识别并编写用例、绘制用例图以理解系统需求。

亦可采用教师指定的“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实验原理和步骤] 建模原理:(1) 需求获取。

以任务和客户为中心,通过会议、面谈等手段对客户需求进行调研,获得系统目标、范围和功能要求的初步说明。

(2) 用例分析。

确定用例,同时采用分层思想,对用例的层次级别进行划分(高层用例、子系统级、用户目标级)(3)用例描述。

分层绘制用例图,撰写用例的文字描述(采用单栏格式)。

步骤:(1)需求获取。

自选题目,与相关客户、领域专家等反复商讨,获得系统目标、范围和功能要求的初步说明。

(也可采用教师指定的题目:“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进销存管理子系统”,但要仔细研读“企业现状”、“系统目标、范围和功能要求”等文字说明)。

(2)用例分析。

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确定参与者、确定用例。

(3)用例描述。

分层绘制用例图、描述用例。

画图原理:采用Rose 软件进行用例建模必须建立在完好的系统用例分析基础之上.只有做好系统用例分析,系统用例建模才能这到预期的效果。

步骤:(1)分层绘制用例图,每层采用“包”进行管理。

(2)以“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 “合同管理” ->“收款单处理”为主线,完成附录2 中的操作过程(亦可选择“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 -> “原材料出库” ->“领料单处理”主线)[ 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 ①各层用例图之间相互关联,对用例图画法和建立要清楚的熟悉操作信息流程,否则很容易搞混;②用例图的画法步骤不是很熟悉,对工具的使用陌生,不能正确的画出和表达用例,缺乏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建模技术》报告第1章引言:1.1问题提出的背景: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

然而,人工管理图书馆存在大量问题,比如,图书馆信息量过于庞大,包括图书信息,借书人信息等。

图书管理系统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图书的系统管理和借书人的系统管理,使图书馆的运作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将人力解放出来。

好的图书管理系统拥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1.2现状和意义: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必须开发满足大多数中小型的图书管理要求的图书管理系统。

本系统针对通常的图书管理流程,深入分析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管理系统程序开发提供了现实理论基础。

第2章需求分析:2.1功能分析: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因此,本系统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2.2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主要功能:1)录入读者基本信息,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2)查询、修改读者基本信息,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3)制定书籍类别标准及录入信息,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4)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5)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6)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7)录入还书信息,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8)查询、修改还书信息,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第3章设计说明一.用例图1.实验内容根据实例,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要求:对其中主要功能的用例书写书面用例。

2.实验步骤书写“删除读者信息”用例的书面用例。

一般应包含以下信息:(1)管理员在录入界面,输入待删除的读者名;(2)“业务逻辑”组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待删除的读者名;(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1),如果存在则继续;(4)“业务逻辑”组件判断“待删除的读者”是否可以删除;(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8),如果可以则继续;(6)在数据库中,删除相关信息;(7)显示删除成功信息;(8)结束。

3.分析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首先登录系统,系统验证通过后,管理方可向系统查询数据,在查询后,系统会给出提示,有没有找到相关的数据,管理员根据系统查询的返回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就是删除读者,在删除的过程中,系统会对查询得到的结果判断该记录是否可以删除,若可以删除,则给删除提示,若不能删除,也给相关的提示信息。

4.结果二.活动图1.实验内容根据实例,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要求:用活动图来描述系统中已知用例的业务过程:描述删除读者用例。

2.实验步骤绘制“删除读者信息”用例的活动图。

删除读者信息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理员在录入界面,输入待删除的读者名;(2)“业务逻辑”组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待删除的读者名;(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1),如果存在则继续;(4)“业务逻辑”组件判断“待删除的读者”是否可以删除;(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8),如果可以则继续;(6)在数据库中,删除相关信息;(7)显示删除成功信息;(8)结束。

3.结果三.状态图1.实验内容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完成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需求的初步分析,得出系统的用例图和相应的活动态。

通过这两类图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但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处理状态间转换了解仍不够,这不利于设计人员对系统业务的进一步理解,而状态图能从对象的动态行为的角度去描述系统的业务活动。

因此,指派你运用本节所学的状态图,完成如下任务:完成图书业务模块中还书用例的状态图。

2.实验步骤2.1.业务分析:由前面章节对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还书主要业务的描述和分析可知,还书业务的动态行为是由:空闲(idle)、图书查找(finding)、还书(reversion)、失败(Failure)、归还成功(Success)5种状态及激活相互转换的事件。

2.2.绘制状态图:请您根据分析运用UML绘制还书用例的状态图。

分析:还书的状态图,还书的主要业务都是由管理员来完成,首先管理员必须先登录系统,并通过验证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查找该书的相关信息,如存在,则进行还书操作,如不存在该信息,则给出提示信息;3.结果四.类图1.实验内容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完成了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需求的初步分析,得出系统的用例图和相应的活动态和状态图。

通过这两类图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

现在需要对系统进行静态建模,这就需要从系统的用例图、活动图和状态图去寻找和发现类。

因此,指派你运用本节所学的有关如何抽象出类的知识,完成如下任务:寻找和抽象出书籍管理功能中的类。

2.实验步骤2.1.分析:由前面章节对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书籍管理功能可知,该模块是由书籍信息类、书目类、新增书籍界面类、修改书籍界面类、删除书籍界面类和书籍管理类6个类组成。

3.结果五.时序图1.实验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使我们完成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并从业务对象中抽象出了类。

现在需要对前面所给出的用例进行实现,而用例的实现主要由交互图来指定和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现指派你运用本节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如下任务:对书籍管理功能中的用例进行动态建模。

2.实验步骤2.1.分析:根据演示部分对图书业务功能模块中的交互操作进行动态建模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请你对书籍管理模块中的交互操作进行动态建模。

该模块中主要存在新增书籍、修改书籍信息和删除书籍三种交互操作。

3.结果3.13.23.3六.对象图和包1.实验内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已按计划完成类图和交互图的分析与设计,不过当这份文档提交给图书馆的使用人员审查时,他们认为最好能用一个实例来说明系统的运作,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为系统绘制一张对象图。

以借书过程为例绘制对象图;2.实验步骤为了更好的描述借书过程,根据图7.1绘制借书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对象图+lendBook()-BookName -ReaderId LendFrame +lendBook()+findBookByName()BookManager +findFreeItem()-BookName -ISBNBook +getItemId()+setLoanState()-ItemId -ISBN -StateItem图7.1(1) 确定对象的值假定管理员在为读者“S05001”办理“UML Guide ”的借书手续,这时首先弹出一个借书窗口“lfLend ”,在其上输入读者ID 和书名,点击“借书”按钮。

这里lfLend 对象将调用业务管理者类bmMain 对象的findBookByName 方法去获取一个书名为“UML Guide ”的Book 对象bLend ,然后bmMain 再通过lendBook 方法,去调用bLend 对象findFreeItem 方法,去查找一本可借阅的图书,这里假定找到图书iLend ,然后使用setLoanState 更改iLend 的借阅状态为“借出”,完成借书过程。

表7.1描述了在成功设置iLend 对象借阅状态为“借出”状态时,与借书过程有关的各对象的值。

表7.1类名 对象名 属性值 方法LendFrame lfLend BookName=”UML Guide ” ReaderID=”S05001”lendBookBookManager bmMain findBookByName lendBookBook bLend BookName=”UML Guide ” ISBN=”ISBN12315”findFreeItemItem iLend ISBN=”ISBN12315” ItemID=”B05001”getItemID setLoanState(2) 绘图,根据(1)中的描述,绘制出当iLend 状态变更时,系统中各对象的状态如图7.2所示。

(3)根据分析设计情况,进一步设计对象和包之间的关系。

BookName = UML Guide ReaderId = S05001lfLendbmMain : BookManagerBookName = UML Guide ISBN = ISBN12315bLend : BookItemId = B05001ISBN = ISBN12315State = 借出iLend : Item3.结果七.组件图和部署图1.实验内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已按计划完成类图和交互图的分析与设计,下一步将完成系统的组件图和部署图,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如下任务:完成系统的组件图。

2.实验步骤2.1. 绘制组件图分析:“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类图中的类应分为4个部分:1.用户接口模块(UI),主要负责系统和用户的交互,包括Frame类,Dialog 类等。

2.业务对象模块(BO),主要负责处理系统中的业务计算,如借书,还书等功能的具体操作。

3.数据存储模块(DB),主要负责处理对数据的存储。

4.通用工具模块(UTIL),包括系统中通用函数。

通过一个主程序StartClass来启动。

由于系统中的类较多,这里以业务对象模块(BO)为例来讲解如何创建组件图,BO模块中包括:Item类:书目类,表示一本实际存在的书籍或杂志;Loan类:借书业务类,将借阅者和图书馆关联起来,一个Loan对象表示借出的一本书;BorrowerInfomation类:借阅者信息类,表示一个借阅者;Title类:表示一种书或一种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