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一章周周清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周周清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周周清

八上第一章周周清(3.9)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图中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当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一端时,甲被吸引而转动起来,则可以判断()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A B C D3.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竖直指向上,S极竖直指向下,则该位置应在A.地理北极附近B.赤道附近C.地理南极附近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一只小磁针自A点开始沿圆形轨迹绕条形磁铁缓慢移动一周又回到A点的过程中,小磁针绕自身的转轴转动的圈数为()A.1圈B.2圈C.3圈D.4圈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秤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A.F1=0,F2=mg B.F1>0,F2=mgC.F1=mg,F2=0 D.F1>0,F2<mg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B.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C.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D.试电笔插人两孔插座的左孔,氛管发光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当通电螺线管向左靠近条形磁铁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9.如图所示,在一通电环形线圈内放一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是()A.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内B.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外C.N极指向右D.N极指向左10.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船头最后静止时的指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11.如图电路中,弹簧下悬挂着一个条形磁体A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弹簧长度变长,则()A.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端是N极B.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端是S极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A端是N极D.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A端是S极12.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哪个过程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融化C. 吸收D. 分解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猫4.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蘑菇B. 藻类C. 细菌D. 动物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生锈D. 晶体融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5. 磁铁可以吸引所有金属。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______。

4. 磁铁可以吸引______。

5.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2.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3. 简述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4.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5. 简述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想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铁锅会生锈,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2. 小红想知道为什么她种的植物叶子会变黄,你能帮她解释一下吗?3. 小刚想知道为什么他喝完牛奶后会感到饱腹,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4. 小李想知道为什么他的电脑可以存储大量文件,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5. 小王想知道为什么他的手机可以接收信号,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的水循环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bfb科学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

bfb科学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

bfb科学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溶解盐巴水中B. 冰块变成水C. 纸张切成碎片D. 铁生锈2.下列描述中,属于纯物质的是()A. 纯净水B. 矿泉水C. 河水D. 井水3.液体甲、乙混合后变为橙色,消失,这可能是()A. 热膨胀B. 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稀释4.下列实验操作能加速溶解吗?()A. 提高温度B. 加大压力C. 加入氧气D. 除去溶液表面的浮物5.铁、水、氧气,属于下列哪一类物质?()A. 纯物质B. 混合物C. 硬物质D. 感官描述不足6.下列物品都是混合物,但____同样是混合物。

()A. 矿泉水B. 雪糕C. 巧克力D. 奶茶7.在pH=7.6的溶液中,属于弱酸的物质是()A. 纯净水B. 白醋C. 柠檬汁D. 鲜橙汁8.下列哪项不属于变化物质的特征?()A. 密度B. 活化能C. 沸点D. 溶解度9.下列哪个实验操作不能判断这种溶液是酸性的?()A. 测定pH值B. 加入金属钠C. 用石蕊试纸试验D. 固定卷片用来测试10.下列哪个物质在室温下能溶解在水中?()A. 石蜡B. 石墨C. 血红蛋白D. 乙醇11.下列实验操作能分离沙子和石膏的是()A. 用大石头压碎混合物B. 在混合物上添热C. 用足量水反复冲洗混合物D. 对混合物用磁铁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是硬物质B. 冰块可以使温度发生变化C. 氢氧化钠是弱酸D. 电解水是单质13.下列物质是纯物质的是()A. 苹果酒B. 苏打水C. 琥珀酸D. 菠萝饮料14.下列实验心得不正确的是()A. A银离子在水中导电B. B氧化铜加热后化学变化C. C硫酸铜加热后热分解D. D水溶液是氢离子导体15.下列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A. 先称量盐酸、氢氧化钠,再将其中一种加入水中稀释B. 将0.5g酸性土加入大杯中,对一部分加少量水,对另一部分加石油醚C. 将100mL 纯净水倒入容器中,液面高处光线下观察,并测定pH值D. 将石灰水倒入试管中,再用石蕊试纸试验测定酸碱特性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九九乳是纯物质B. 将薄荷叶放入水中属于物理变化C. 二元键是化学键,比单键强D. pH=3的溶液强酸1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物质的是()A. 辣椒面B. 矿泉水C. 木炭D. 美年达18.下列哪个能眼睛可见?()A. 浸泡后的土耳其棉手帕B. 氢氧化钠溶液C. 一瓶汽油D. 纯净水19.两份物质混合后,几乎不能再分开,可以近似看作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A. 纯净水B. 苏打枝C. 红酒D. 矿泉水20.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元素?()A. 碳B. 暗紫色的气体C. 金属汞D. 黄浑浊液体21.彩色液体中颜色的变化常常可能是因为()A. 改变物质的体积B. 分解物质,得到反应产物C. 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D. 溶液被浓缩了22.白色、坚硬,有光泽,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最终逐渐变为黑色。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

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D.蒸发蒸腾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

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八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八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

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D.蒸发蒸腾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

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精品]八年级科学第一章试卷加答案.doc

[精品]八年级科学第一章试卷加答案.doc

八年级科学第一章试卷加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选对得2分,错选/未选得。

分.)1.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它主要包括()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B.纯净的水略带甜味C.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D.通常情况下,-10°C时水是固态3.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乙球的质量是甲球质量的2倍,甲球的直径是乙球直径的2倍,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度的()A. 2 倍B.1/2倍C.8 倍D.1/16 倍4.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B.4千克/米3C.6千克/米3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5.用密度为2.7X103千克/米3的铝制成甲、乙、丙二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1米、0.2米和0.3米,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是3千克、21.6千克和54千克,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B.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以上结论都不对6.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7.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配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和Pb是()第7题图第8题图8.如配图(在试卷上页),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A. pA = pBB. pA > pBC. pA < pBD.无法确定9.如配图所示,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装有若干石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我会选(每题2.5分)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A 、味精B 、泥沙C 、纯净的冰块D 、植物油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 密度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在达到 1000C 时,一定会沸腾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D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A 、(甲)和(乙)图B 、(甲)和(丙)图C 、(乙)和(丙)图D 、任意两图均可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

”则( )A 、大鱼说法正确B 、小鱼说法正确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D 、无法判断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A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C 、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D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7、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 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 对桌面的( )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 、压力和压强都变大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B 、溶质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剂的质量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

八年级科学周周清

八年级科学周周清

八年级科学周周清C组:(2*25)1.下列词语中,属于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长夏无冬B.晴空万里C.四季如春D.冬暖夏凉2.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瓶中取袋B.筷子提米C.牛奶盒的变化D.吸饮料3.地球外部大气有保护作用,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A.美丽的流星雨现象B.蔚蓝色的天空C.阳光普照大地D.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4、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___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__的作用,简称___5、_____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6、大气压的测量:_____(携带和使用方便)和_____(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1 mmHg = 133 Pa)7、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______帕,即____毫米汞柱8、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9、高压区:空气从__往__流,天气__,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__往__流,天空__,形成__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0.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称为效应。

11. 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2)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12.由下图所示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序号B的大气层名称;(2)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3)写出B.D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分布的特点;(4)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流动的规律二、B组(5*10)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9℃B.10 ℃C.11℃D.12℃2.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菲特”登陆温州前夕,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A.寒潮 B.狂风暴雨 C.地震 D.沙尘暴3、下列人类活动:①侵占河道;②植树造林;③城市无序发展;④乱砍滥伐,其中引发或增大洪水危害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气温相关知识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正午C.气温计放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中D.气温计包括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5.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小明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的对流B. 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C.管内的水将按逆时针流动D. 管内的水换做酒精也按逆时针流动6.以下因素不能作为大气层分层依据的是:()A.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C. 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 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7.如下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是靠的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8.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端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他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周周清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 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 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一样大6、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l=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l>ρ2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8、某温度下,b克溶质溶解在b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B.b克C.2b克D.50克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10、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11、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入10克食盐B.蒸发掉50克水C.蒸发掉45克水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12、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④⑤D、②③④⑤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6.5% B.33.3% C.36% D.50%1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量为()A.A>B>C B.A>C>B C.A<B<C D.B>C>A15、室温下,饱和氯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 溶剂质量减少D.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共40分)20题10分附加题16、有一质量为4450克的实心铜块,体积500立方厘米,分别把它放在水银和煤油中。

(1)求该铜块静止时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多少?(2)求该铜块静止时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多少?(已知ρ铜= 8.9×103千克/米3ρ水银=13.6×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g=10N/kg)17、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秤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g=10N/Kg)18、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cm³),需要多少克固体氢氧化钠和多少毫升水?19、配制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加水多少克?(10%的稀硫酸密度1.1克/厘米3,98%浓硫酸的密度1.8克/厘米3)20、(此题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g取10N/kg).(1)当细绳截断,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2)向容器内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科学周周清(2)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洋循环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三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在水槽中,如图所示,其中受到重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 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体积相同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比较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应为( )A、在甲液中浮力最大 B.在乙液中浮力最大 C.在丙液中浮力最大 D.一样大6、很多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由此可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入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水密度ρ1、ρ2的关系,正确的是(假设船重不变) (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l=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l>ρ2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8、某温度下,b克溶质溶解在b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B.b克C.2b克D.50克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的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10、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11、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入10克食盐B.蒸发掉50克水C.蒸发掉45克水D.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12、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①溶剂性质②温度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④⑤D、②③④⑤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6.5% B.33.3% C.36% D.50%14、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量为() A.A>B>C B.A>C>B C.A<B<C D.B>C>A15、室温下,饱和氯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C. 溶剂质量减少D.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计算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0分,共40分)20题10分附加题16、有一质量为4450克的实心铜块,体积500立方厘米,分别把它放在水银和煤油中。

(1)求该铜块静止时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多少?(2)求该铜块静止时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多少?(已知ρ铜= 8.9×103千克/米3ρ水银=13.6×103千克/米3ρ煤油=0.8×103千克/米3,g=10N/kg)ρ铜=8.9g/cm³据:ρ=m/v得:v=m/ρ=4450/8.9=500cm³=0.0005m³在水银中,铜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G铜=m铜g=4.450kg×10N/kg=44.5N在煤油中,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油gv排=800×10×0,0005=4N17、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秤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g=10N/Kg)(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G示=54N-34N=20N.18、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³),需要多少克固体氢氧化钠和多少毫升水?配制500mL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500mL×1.1g/cm3×10%=55g;需要水的质量=500mL×1.1g/cm3-55g=495g答: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55g和495g.19、配制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加水多少克?(10%的稀硫酸密度1.1克/厘米3,98%浓硫酸的密度1.8克/厘米3)浓硫酸:1000*1.1*10%/(98%*1.8)=62.36ml加水:1100-62.36*1.8=987.76克20、(此题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g取10N/kg).(1)当细绳截断,对木块没有拉力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2)向容器内注水(水不溢出)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处于断裂前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m3.解:(1)F浮= G物=0.6×103kg/m3×2.0×10-3m3×10N/kg=12N,V排= F浮/ρ水g=1.2×10-3m3(2)绳断时浮力:F浮=12N+4N=16N所以:V=F浮/ρ水g=1.6×10-3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