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发现恶性肿瘤
老年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及误诊分析

3 讨论
本组 资料表 明, 胆囊 恶性肿瘤多见 于 5 O岁 以上老 年人 。胆
囊 癌病人 以右上腹不适 、阵发性腰 背部 痛及 向右 肩放射 痛 、 黄 疸、 消瘦为主要症状 。由于早期无特殊症状 和体 征 , 常有 结石 且
掩 盖 , 诊 时大 多 已 属 晚 期 , 旦 出 现 黄 疸 及 腹 部 包 块 , 失 去 就Hale Waihona Puke 一 已维普资讯 ・
医学 影像 ・
28 2第6第 期 0年 月 4 6 0 卷
老 年原发 囊恶 性胆 性肿瘤的B 诊断 误诊分 超 及 析
蒋 辉
( 昆明市第二人 民医院 , 昆明 6 0 0 ) 5 2 4
[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肿瘤的声像 图特点及 B超误诊原 因, 探讨早期 B超诊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 B超
强回声团反射 )3例胆壁 明显增 厚 , ; 内壁不光滑 , 内胆 汁无 回 腔
声 区减少 或 消失 ( 见封 三 图 1 )3例癌 肿位 于胆囊底 部 , 2; 由胆
囊底 向外 侧突出生长呈较强光 团回声反射 ; 例平滑 肌 肉瘤 , 3 见 胆囊 腔内充满强弱不等 、 形态不规则 的光 团反射 ; 2例恶 性间皮
瘤 , 中低不 均质 回声 团声像 ; 鳞癌 , 呈 2例 均呈现 较均匀 略强光
手术切除机会 , 预后不 良, 应及早 行 B超 检查 , 发现病灶 , 可能有 部分属早期癌肿 , 时手术 , 及 预后较好 。
胆囊 恶性肿瘤依照超声 医学声 像图分类标准 ,典 型病例 B 超诊断不难 , 但非典 型病例仍存在诊断难点 , 且又存在 仅作出合
窝区, 由于癌 肿浸 润 肝脏 , 使肝 及 胆囊 间正 常 强 回声带 破坏 、 中断或 消失 , 导致 界 限不 清 , 作 者 经验不 足 , 又忽 略 了对 操 且 正 常胆囊查 找而致 误诊 。 本组病例显示 , 病程 1d 7 ~4年不 等 , 癌肿 大部出现转移 , 全
中耳癌病例报告

中耳癌病例报告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中耳癌的病例。
该病例为一名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耳鸣、听力下降和耳后肿块。
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各种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中耳鳞状细胞癌。
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和放疗,目前病情稳定。
本文介绍了该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并对中耳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讨论。
引言中耳癌是一种罕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中耳黏膜的恶性细胞。
该肿瘤以中老年人为主,尤以男性多见。
中耳癌的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部肿块。
由于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中耳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因此,增加对中耳癌的认识,提高对中耳癌的早期诊断率至关重要。
病例报告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职业暴露史和家族病史。
近期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和耳后肿块的症状。
患者未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就诊,直到耳鸣逐渐加重和伴随耳痛时才前往医院就诊。
临床检查患者到达医院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
耳部检查显示耳廓正常,外耳道未见明显异常。
但通过鼓室镜检查发现右侧中耳腔内有一个肿块,肿块表面不规则,质地硬。
患者的听力检查显示右耳听力下降,纯音听阈尚明显升高。
影像学检查为进一步评估肿块的性质和范围,患者接受了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CT显示右侧中耳腔内有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
MRI进一步确认了右侧中耳肿瘤的存在,并显示肿瘤较大,有侵犯颞骨的倾向。
病理特征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通过中耳镜进入中耳腔,发现肿瘤已侵犯听小骨和颞骨。
取下肿瘤进行组织活检,病理学结果显示为中耳鳞状细胞癌。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侵犯范围,将肿瘤分期为III期。
诊断和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结果,该病例最终确诊为中耳鳞状细胞癌。
患者随后接受了放射治疗,以进一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随访至今,患者病情稳定,并定期进行复查。
讨论中耳癌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肿瘤。
由于此病在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往往被误诊为中耳炎或其他听力障碍疾病。
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

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严蓓蓓【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常见肿瘤标志物(TM)检测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98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男性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CA)199,女性检测CA199、CA125、AFP、CEA.对比分析TM诊断价值.结果3980名受检者中共检出198例阳性.其中男性2145名,共检出169例阳性,女性1835名,共检出29例阳性,男性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AFP、CA199、CA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CEA水平相比,男性组(2.9±1.1)ng/mL高于女性组(1.8±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9岁CA199(3.4±1.9)U/mL、CA125(4.8±2.4)U/mL与PSA(0.8±0.7)U/mL水平显著高于≤59岁[(2.1±1.2)、(2.5±1.5)、(0.3±0.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59岁CA125(4.7±1.9)U/mL、CEA(1.9±0.9)ng/mL水平显著高于≤59岁[(3.2±1.4)U/mL、(1.4±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见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利于提前发现早期肿瘤,减少漏诊,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3【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中老年;肿瘤标志物;健康体检【作者】严蓓蓓【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泰州 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4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1-2]。
肿瘤的诊断方法

肿瘤的诊断方法文章目录*一、肿瘤的诊断方法1. 肿瘤的诊断方法2. 肿瘤早期有哪些症状3. 肿瘤的发病原因*二、肿瘤的高发人群*三、如何预防肿瘤疾病肿瘤的诊断方法1、肿瘤的诊断方法 1.1、实验室检查酶学检查肿瘤组织中某些酶活性增高,可能与生长旺盛有关;有些酶活性降低,可能与分化不良有关。
实验室酶学检查对肿瘤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
1.2、影像学检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仪器更新,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X线透视、摄片、造影、断层扫描,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等,都可为肿瘤提供确切的定位诊断。
1.3、病理检查由于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容易从原位脱落,故可用各种方法取得瘤细胞和组织颗粒,鉴定其性质。
通过各种内窥镜活检钳取肿瘤组织;或施行手术切取;或用针穿刺吸取等方法,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是决定肿瘤诊断及病理类型准确性最高的方法,适用于一切用其他方法不能确定性质的肿块;或已怀疑呈恶性变的良性肿瘤。
该检查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能致使恶性肿瘤扩散,因此,需要时宜在术前短期内或手术中施行。
2、肿瘤早期有哪些症状 2.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
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
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
2.2、疼痛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
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
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
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
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2.3、溃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
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胃、结肠癌形成的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2.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1> 症状及体征: 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
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
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适感。
肿块一般质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面部潮红、腹泻(1日10余次,水样泻,便前常有腹痛和急迫感,但无脓血便)。
肿块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2> 彩色B超检查: 不仅可以明显辨别甲状腺肿块属于囊性或为实质性,还可以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以此为诊断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血流丰富者有恶变可能。
桥本氏甲状腺炎【概述】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通常也叫桥甲炎,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
【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30~ 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本病可分为八种类型: (一)桥本甲亢:患者有典型甲亢症状及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甲亢与桥本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相互并存,相互转化。
(二)假性甲亢:少数可有甲亢的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TMAb阳性。
(三)突眼型:眼球突出,甲功可正常,亢进或减退。
(四)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发病较急,甲状腺肿痛,伴发热,血沉加快,但摄131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滴度阳性。
(五)青少年型:占青少年甲状腺肿约40%,甲状腺功能正常,抗体滴度较低。
(六)纤维化型:病程较长,可出现甲状腺广泛或部分纤维化,甲状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
老年人胃癌的科普知识

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需引起重视。
何时就医?
体检建议
建议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 是高风险人群。
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就医?
专业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手段进行确诊。
确诊后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 、化疗等。
怎样治疗胃癌?
怎样治疗胃癌? 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 况决定。
怎样治疗胃癌? 术后护理
术后需定期复查,并注意饮食和心理状态的 调节。
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怎样治疗胃癌?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老年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建 议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管理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身体状况, 增强体力。
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是关键。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持续关注
老年人胃癌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胃癌? 2. 谁容易得胃癌? 3. 何时就医? 4. 怎样治疗胃癌? 5.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什么是胃癌?
什么是胃癌?
定义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腺癌 和其他类型。
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 90%以上。
什么是胃癌?
发病机制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 食习惯和环境因素。
中老年人健康知识 胰腺癌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老年人健康知识胰腺癌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导语: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下面就介绍一下胰腺癌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
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胰腺癌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
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
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着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
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1
l 4
8
7 4
I
3 5
5 1
Hale Waihona Puke l 3 3 2 l2 1 1 5
4
8 3 2. 5 l .3 10
2. 4 9
2
恶性黑色素瘤
其 它
2
1
1
3
2
2. 0 2
1 47 .
合计
3 2
2 3
已发 表 论 文 1 0篇 。
收 稿 日期 :0 90 —4 2 0 —21
损, 影响外 形和 功能 。为保持 术后一 定 的生存质量 ,
2 期
路洪 波: 老年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的临床分析
1l 5
许多患者需作 同期修复手术 , 增加 了手术创伤和手
术时 间 , 对术 后 机 体恢 复 有 一 定 影 响 。权 衡 手术 条 件, 合理 制 订 手 术 措 施 , 根 据 老 年 患 者 的 生 理 特 应 点 、 理诊 断 , 循肿瘤 外 科治疗 原则 , 体弱 的 中 、 病 遵 对 晚期患 者多 采用 减量手 术 或分期 手术 , 病灶 切 除后 ,
停 死亡 l 。 例
表 1 1 6例 口腔 颌面 部恶性 肿瘤类 型及发 病部 位分布 ( ) 3
肿 瘤类 型 鳞 状细 胞 癌 腺 源性 癌 恶 性 淋 巴瘤
1
舌
3 2
眼 口底 颊 唇 腭 腮 腺 上 颌 窦 颌 下 腺 颈 部 其 它 合 计 构 成 比 ( %)
1 9
1 5
9
1 4
8
6
4
4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人如何发现恶性肿瘤
如果能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便可大大提高,有的甚至可以完全根治。
有资料报道,早期发现癌症,治愈率可达65%。
由此可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1)身体皮肤或皮下出现肿块,并呈进行性增长;皮肤上出现久治不愈的溃疡;皮肤上的黑痣突然长大、隆起、溃疡。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2)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瘦与低热。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3)女性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分泌恶臭液体。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4)乳房内发现肿块,有疼痛及少量渗血。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5)上腹部疼痛、包块,食欲减退,黑粪,恶性呕吐;原来患有胃病者症状加重,规律改变,服药后症状不缓解。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6)治疗无效的咳嗽、咯痰、胸痛、咯血,持续数周以上。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7)吞咽食物困难,进食后在胸骨后有停滞感。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8)有血性鼻涕,发声嘶哑,但未感冒者。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9)无痛性血尿。
中老年人发现恶性肿瘤方法(10)唇、舌、阴茎部出现白斑、溃疡或肿块。
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往往不能早期发现,当等到有明显的症状时,已是疾病的晚期了。
如果能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便可大大提高,有的甚至可以完全根治。
有资料报道,早期发现癌症,治愈率可达65%。
由此可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肿瘤呢?由于恶性肿瘤在早期甚至中期往往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若病人自己平时不注意,确实不易早期发现。
所以,要争取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就应注意当下列症状出现时提高警惕,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