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的成本 、 权 以及债 务 的真 实价值 。因此 , 会计 准则 体 债 新
系中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 贷款与应收款项 、 应付债券 、
融 资 租 赁 、 过 正 常信 用 期 间资 产 购 置 、 期 收 款 销 售 超 分 或延 期 收款销 售 等业 务 中广 泛 运用 实际 利率 法 。笔者 仅
息费用 。由于实 际利率 法 能够更 加 准确 地反 映资产 购 置
( 资料 : 一) 假定 A公 司 2 X 0 1 1日 甲公 司购 7年 月 从 入 M 型机器作 为 固定 资产 使用 ,该机 器 已收到并投入 使 用 0购货 合 同约定 , 型机 器 的总价款 为 10 万元 , 3 M 00 分
产购置、 分期 收 款销 售 或 延期 收 款 销 售 等业 务 中都 应 广 泛 运 用 实际利 率 法 。
[ 键词 】 实际利率法 ; 关 现值 ; 余成本 摊
[ 中图分类号】 he Ap lc to f Efe t —i t r s e ho n A c o ntn p i a i n o f c ve n e e t m t d i c u i g i
维普资讯
第 20 年 第 9 08 期 ( 总第 3 9期 ) 0
商 业 经 济 S A G Ej G I H N Y N J I
No9, 0 8 . 20
Toa .0 tlNo3 9
[ 文章 编 号】 10 - 032 0 )9 0 2— 3 09 64 (0 80— 02 0
年支付 ,0 年 1 月 3 2 7 X 2 1日支付 50 0 万元 ,0 年 1 2 8 X 2 月3 1日支付 30 0 万元 ,0 9年 1 2× 2月 3 1日支付 20万 0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

用EXCEL函数解决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应用问题作者:李霞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2期摘要:实际利率法在新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它替代了以往普遍使用的直线法等简单的摊销方法,计算颇为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认为,可以使用EXCEL 函数轻松解决实际利率法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EXCEL函数新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法一、实际利率法在新准则中的应用(一)实际利率法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0年1月1日,支付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甲公司在购买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1+R)-5=1 000(万元),使用插值法得出R=10%。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见表1。
(二)实际利率法在《租赁》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租赁》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在这里需要使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
(三)实际利率法在《收入》准则中的运用。
根据《收入》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或延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按期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应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法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原来财务利息费用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取的是按年限或者月份平均分摊的办法。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准确。
一、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中的运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规定:企业购买材料、同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即未确认融资费用直当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分摊率就是计算现值时的折现率。
分摊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应予资本化的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不予资本化的部分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财务费用。
其具体的核算是按所购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账户,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账户,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账户,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
[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人一台不需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该设备总价款90075元。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实际利率法⼜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与按票⾯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下⾯店铺⼩编结合法律知识为你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中涉及实际利率法的业务可以分为:1.具有债务性质(1)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固定资产、⽆形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2)融资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3)长期借款,会计处理: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4)发⾏长期债券,会计处理:应付债券,计提利息费⽤并将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前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
2.具有债权性质(5)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6)融资出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7)购买债券,按购买意图分为持有⾄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融资产(债券)两类,会计处理:计算利息收⼊并将其计⼊投资收益;(8)特殊⾏业购买存在弃置费⽤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预计负债利息费⽤⾄财务费⽤。
⼆、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采⽤实际利率法,按照⾦融资产或⾦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或利息费⽤,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
(2)加上或减去采⽤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额与到期⽇⾦额之间的差额进⾏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的减值损失。
即: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票⾯⾯值票⾯利率;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额-已偿还本⾦-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
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流⼊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的利息流⼊的现值(实际利息现⾦流⼊)+到期⽇产⽣的现⾦流⼊的现值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3)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4)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一、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并确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金额。
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出租人应当对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初始确认。
二、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一)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本准则规定了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
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这种情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根据其他条件在租赁开始日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本准则第六条(三)规定,“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
本准则第六条(四)规定,“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其中“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含90%)以上。
(二)经营租赁的特征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通常情况下,在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三、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而直线法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这种核算方式不能反映资金营运的真实收益。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
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完成一次增值,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
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实际利率法是在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计量方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恰恰是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大多与资金借贷和资金交易相关,更需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以非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以实际利率法来准确计量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2号)要求,,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
因此,不管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还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采用实际利率法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大势所趋。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

例谈实际利率法的运用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不仅第2号会计准则,2006年其他多项会计准则,包括收入、借款费用、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等,均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并要求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
实际利率法是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只有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认真领会实际利率法的内涵,掌握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以及摊余成本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整个会计准则体系至关重要。
一、实际利率法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概念的提出1.债券发行价格问题实际利率法与名义利率法相对应,它是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例如,债券的价值是其未来利息收入和本金的折现值,市场利率是决定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
企业发行债券时,可能市场利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使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或者低于市场利率,从而导致债券溢价或者折价发行的情况出现,即债券的实际价值与票面价值不相等。
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为了补偿改造人损失,要采用溢价发行方式。
反之,则采用折价发行方式。
2.投资成本问题在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方式下,债券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票面价值不等。
相应地,投资收益的计量应当改按投资成本为依据,而与票面价值无关。
3.利息计量问题在溢价或者折价发行债券的情况下,溢价是对发行人利息损失的补偿,折价是对投资人利息收益不足的补偿。
对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的补偿自然使得债券实际投资收益或者利息支出不会等于票面利率。
此时就应当选择一个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收益或利息支出的利率。
(二)实际利率根据第22号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 ) 二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企业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 , 租赁 在
债合同各方之 间支付或收取的 、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 的各项收 费、 交易 费用及溢 价或折价等 , 应当在确定实 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 金融资产 或金融负 债的未来现 金流量 或存续 期间无 法可靠 预计
时 ,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 内的合 同现金
收入。 6 确定实际利率时 , () 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
合同条款 ( 包括 提前 还款 权 、 涨期 权 、 看 类似期权等 ) 的基础 上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 , 但不 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合 计
lOo 0 0O
20O Oo
80O Oo
本 金 即相 对 于 分期 付 款 总 额 终值 而 言的 现 值 。
20 年财政部发布 的《 06 企业会计准则 20 》 06 中关于实际利率
法的应用 主要有 以下规定。 ( ) 买固定资产 的价款超过正常信 1购
用条件延期支付 , 实质上具有融资 I质 的, 生 固定资产 的成本以购买 价款的现值 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 的现值之间 的差额 , 除按照 《 企业会计准 则第 1 号——借款 费用 》 7 应予资本 化 的以外 , 当在信用期 间内计人 当期损益 。 2 购买无形资产 的 应 () 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 无形资 产 的成本以购买价款 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 价款现值之 间的差额 , 除按照 《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借款 费 7
期 开始 日, 应计人 固定资产 成本 的金 额 ( 按 租赁开始 日租赁资产
公 允价 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 中较低者 ,加上初始直接费 用 )借记 “ , 在建 工程” “ 或 固定资产 ” 目; 最低租赁 付款 额 , 科 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 记“ 长 期 应 付 款 ”科 目 ; 按 发 生 的 初 始 直 接 费 用 , 贷 记“ 银 行 存
款”等科目; 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未确认融资
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
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 借记“ 财 务 费 用 ”、“ 在 建 工 程 ”等 科 目 , 贷 记
期投资”科目( 利息调整) 。
资产负债表日, 对 于 分 期 付 息 、一 次 还 本 的 债 券 , 应 按 摊 余 成
本 和 实 际 利 率 计 算 确 定 的 债 券 利 息 费 用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 制
造 费 用 ”、“ 财 务 费 用 ”、“ 研 发 支 出 ”等 科 目 ; 按 票 面 利 率 计 算 确
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 1] 2005 年 3 月 20 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大型设备一套,
协议约定为分期付款方式。从销售当年年末开始分 5 年分期付款,
每年 20000 元, 合计 100000 元。假定甲公司在销售 2005 年 3 月
20 日支付货款, 则只需支付 80000 元即可。
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 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 以 租 赁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作 为 入 账 价
值的, 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与 租 赁 资 产 公 允 价 值 相 等 的 折 现 率 。而 出 租 人 采 用 实 际 利 率 法 分
租赁付款额现值与设备公允价值相等, 因此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
入账价值为 500000 元。最低租赁付款额 593540 元( 118708×5) 。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 未 实 现 融 资 收 益 ) 总 额 93540 元
( 593540- 500000) 。由于出租人内含利率为 6%, 以此作为未确认
制度解读 POLICY INTER PR ETATION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郑 倩
一 、新 会 计 准 则 中 实 际 利 率 法 的 有 关 规 定 2006 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2006》中关于实际利率 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规定。( 1)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 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 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 的差额 , 除 按 照《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7 号— ——借 款 费 用 》应 予 资 本 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 购买无形资产的 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无形资 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 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 ,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 ——借款费 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 合 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当 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合同或 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计入当期损益。( 4) 借款存 在折价或者溢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 销的折价或者溢 价 金 额 , 调 整 每 期 利 息 金 额 。( 5) 在 租 赁 期 开 始 日, 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 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 将最低 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 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 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 收入。( 6) 确定实际利率时, 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 合同条款( 包括提前还款 权 、看 涨 期 权 、类 似 期 权 等 ) 的 基 础 上 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 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 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 价 等 , 应 当 在 确 定 实 际 利 率 时 予 以 考 虑 。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 时, 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 流量。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 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金 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7)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 项的, 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采 用摊余成本计量。 二 、新 会 计 准 则 涉 及 实 际 利 率 法 的 会 计 处 理 ( 一 ) 分 期 付 款 购 入( 分 期 收 款 销 售 ) 固 定 资 产 或 无 形 资 产 关于固定资产分期付款的处理方法, 是新准则下的特殊处理方法, 该方法反映了固定资 产 的 真 实 价 值 , 符 合 财 务 信 息 的“ 相 关 性 ”。 准则规定购入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 融 资 性 质 的 , 应 按 购 买 价 款 的 现 值 , 借 记“ 固 定 资 产 ”、“ 在 建 工 程”等科目; 按应支付的金额, 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按其差额 借 记“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科 目 。采 用 实 际 利 率 法 分 期 摊 销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 财 务 费 用 ”等 科 目 , 贷 记“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科 目 。采 用 递 延 方 式 分 期 收 款 、实 质 上 具 有 融 资 性 质 的 销
合计 593540
确认的融资费用
( 实现的融资收益) (2)= 期初(4)×6% 0 30000 24678 19036 13056 6770 93540
已付(收)本金 未付( 收) 本金 (3)=(1)-(2) (4)= 期初(4)-(3)
0 88708 94030 99672 105652 111938 500000
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利息调整) 。持有至
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
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应
计利息) ; 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
息 收 入 , 贷 记“ 投 资 收 益 ”科 目 ; 按 其 差 额 借 记 或 贷 记“ 持 有 至 到
20000 20000 20000
6340 5260 4100
13660 14740 15900
66340 51600 35700
2008.12.31 20000 2009.12.31 20000
合计 100000
2830 1470 20000
17170 18530 80000
18530 0
* 本金即相对于分期付款总额终值而言的现值。
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折现率即实际利率。具体分摊见表 2。
表2
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分摊表
单位: 元
年租金 (1)
2006.08
2007.12.31 118708
2008.12.31 118708
2009.12.31 118708
2010.12.31 118708
定的应付未付利息, 贷记“ 应 付 利 息 ”科 目 ; 按 其 差 额 借 记 或 贷 记
“应付债券”科目( 利息调整)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应于资
配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的分配率。
( 三)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 资产负债表日, 持有至到
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
的应收未收利息, 借记“ 应 收 利 息 ”科 目 ; 按 持 有 至 到 期 投 资 摊 余
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的 利 息 收 入 , 贷 记“ 投 资 收 益 ”科 目 ; 按
500000 411292 317262 217590 111938
0
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应当根据租
赁期开始日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不同情况, 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采
用不同的分摊率:( 1) 以 出 租 人 的 租 赁 内 含 利 率 为 折 现 率 将 最 低
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 应当将租
( 二)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租赁
期 开 始 日 , 按 应 计 入 固 定 资 产 成 本 的 金 额( 租 赁 开 始 日 租 赁 资 产
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加上初始直接费
用 ) , 借 记“ 在 建 工 程 ”或“ 固 定 资 产 ”科 目 ; 按 最 低 租 赁 付 款 额 ,
为 50 万元, 租赁期 5 年, 每年年末支付租金 118708 元, 期满后设备
归甲公司所有。出租人内含利率为 6%,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 8%。
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 总额。
最 低 租 赁 付 款 额 现 值 500000 元[118708×( P/A,6%,5) ], 最 低
未 确 认 融 资 费 用( 未 实 现 融 资 收 益 ) 总 额 20000 元( 100000
- 80000) 。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 视为现值) 为 80000 元, 据此确
定折现率即实际利率为 7.93%。即甲公司延期付款形成的未确认
融资费用和乙公司延期收款形成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按照 7.93%予
和 ) , 贷 记“ 融 资 租 赁 资 产 ”科 目 ; 按 融 资 租 赁 资 产 的 公 允 价 值 与
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 营 业 外 支 出 ”科 目 或 贷 记“ 营 业 外 收 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