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或MPa计)表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我国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

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1、水灰比。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因此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

2.粗骨料的影响。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石质强度相等时,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

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比卵石大;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一般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

对于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全]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石料级配是指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比例。

级配对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抗冻性以及经济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工混凝土的石子最佳级配是通过不同粒径、不同比例组合,采用振实密度法找出最大振实密度,使其组合的粗骨料孔隙最小。

使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可以配出水泥用量较低、各种性能较好的混凝土。

粗骨料的粒径越大,需要湿润的比表面积越小。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子,这样可降低砂率、混凝土用水量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温升及干缩裂缝。

(二)粗骨料饱和面干吸水率及表观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石料的表观密度取决于石质、矿物成分,风化程度及空隙率。

一般来说,密度小的骨料结构疏松、多孔,空隙率和吸水率大,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低,特别是粗骨料外部孔隙对吸水率影响更大,对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化学稳定性和抗磨性等都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2012)对含泥量的定义是,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 um的颗粒含量。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 2006 )对含泥量的定义是石料中小于0. 08 mm的黏土、淤泥及细屑的总含量。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JGJ 52- 2006 )对含泥量的定义是,粒径小于0.08 mm的细物粒含量。

其比表面积大吸水性大体积不稳定,吸水湿润时影胀,干燥时收缩;黏土含量多对混凝土强度.干缩、徐变、抗渗、抗冻融及抗磨损等均产生不良影响。

含泥状态不同,影响也有差异,其类型有以下三种: (1)包裹型含泥一石子所含泥粒一般成浆状黏结或包裹于石子表面,直接影响石子与水泥石的黏结,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

(2)松散型含泥一石子中均匀分布的泥粒,在配制低胶材混凝土或砂子细度偏粗时,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作用,但含泥量达到5%时,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特别是R2300以上混凝土,当含泥量超过7%时,强度可降低.30%以上。

混凝土组成材料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组成材料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组成材料粗骨料的技术要求1. 颗粒级配及最大粒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情况有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

其中,单粒级的骨料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它也可与连续粒级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

如资源受限必须使用单粒级骨料时,则应采取措施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

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故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尽量选大一些。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 mm。

对于采用栗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2. 强度和坚固性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对经常性的生产质量控制则可用压碎指标值来检验。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要求测定其坚固性,即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有害杂质和针、片状颗粒粗骨料中所含的泥块、游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等是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重要工程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还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故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据较大比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一、颗粒级配的定义及影响因素1.颗粒级配的定义颗粒级配是指骨料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

骨料的粒径分布范围越广,颗粒级配越不均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2.影响因素颗粒级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骨料粒径、骨料种类、骨料形状、骨料含水率等。

二、颗粒级配标准的制定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颗粒级配的标准,如EN933-1、ASTM C136等。

这些标准主要基于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将颗粒级配分为不同的等级,要求在混凝土中使用不同等级的骨料。

2.国内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颗粒级配的标准,如GB/T14684、JGJ52等。

这些标准主要基于骨料的成本和供应情况,将颗粒级配分为不同的等级,要求在混凝土中使用不同等级的骨料。

三、颗粒级配标准的分类1.按照粒径分布范围分类根据颗粒级配中粒径分布范围的不同,可将颗粒级配分为连续型和不连续型两类。

(1)连续型颗粒级配连续型颗粒级配是指颗粒级配中各粒径颗粒的分布范围连续,没有明显的间隙。

连续型颗粒级配通常用于特定的混凝土工程中,如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混凝土等。

(2)不连续型颗粒级配不连续型颗粒级配是指颗粒级配中各粒径颗粒的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间隙。

不连续型颗粒级配通常用于普通混凝土工程中,如路面、桥梁等。

2.按照等级分类根据颗粒级配的等级不同,可将颗粒级配分为多个等级。

(1)一般等级一般等级的颗粒级配适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中,如住宅建筑、公路路面等。

其颗粒级配要求较宽松,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施工,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较低。

(2)中等等级中等等级的颗粒级配适用于较为重要的混凝土工程中,如桥梁、水利设施等。

其颗粒级配要求较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原材料对其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对其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对其强度的影响摘要:混凝土是由各原材料拌合而成的,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原材料的影响。

粗集料的形貌、级配、材质,细集料的细度、含泥量,水泥细度,掺合料材质、掺量,外加剂种类、拌合用水量等均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故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原材料对其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叙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集料;水泥;掺合料;拌合用水一、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巴基斯坦KKH项目混凝土使用的水泥主要为Askari和Fauji两个品牌的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Pak品牌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Askari和Fauji水泥主要用来施工C30以下的各类混凝土和水泥砂浆。

Pak水泥主要用来施工C40、C50等混凝土。

水泥细度对水泥品质的影响: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

国家规范对水泥细度提出的要求是通过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下面通过对比Askari和Fauji的细度试验讨论水泥胶砂强度与细度的关系。

试验结果如下:经过负压筛法试验检测Askari水泥细度均值3.4%,水泥胶砂抗折强度3天4.0Mpa,28天7.5Mpa。

抗压强度3天22.3Mpa,28天46.5Mpa。

经过负压筛法试验检测fauji水泥细度均值3.0%,水泥胶砂抗折强度3天4.6Mpa,28天7.7Mpa。

抗压强度3天25.3Mpa,28天48.5Mpa。

结论:Askari水泥比Fauji水泥更细,强度更高,因为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

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

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

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表1C20级混凝土实验结果
Tab11The exp erime nt result of C20
一二*
A帚L丄予二
.1I -—-
con Crete
序号w nc
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
水泥用量
n (kg? m -3
外加剂
n%
砂率
n%
粗骨料n mm
5~2020~4040-60
10161:212:410320018351516231680218112316 20161 212:4103200183515398882-18102318
当混凝土水胶比较小(一般为不大于014时,碎石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的 影响就很显著,国外一般认为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mm,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为不 超过3115mm,通常取20~25mm [3].对此,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见,碎石的最大粒径对高强 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高 性能混凝土,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要有限制.美国Mehta
:2003 0 080 26;修回日期:2003 010O16
w n c配合比水泥:砂:碎石
水泥用量
n (kg? m -3
外加剂n%
砂率n%
粗骨料n mm
5~2020~60n MPa 28d
10141:113: 215498018341421850122
014
1:113: 215
498
018
878
4516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第3期,2004年5月
Journal of Jiaozuo In stitute of Tech nology (Natural Scie nee , Vol 123, No 13, May 2004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水泥和水是相对固定的条件,而粗骨料(卵石、碎石)、细骨料(砂)却总会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之下而不同。

在建筑施工技术上,探讨粗骨料与细骨料活性的质量对钢筋的质量、硬度、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的关系,使我们可以在节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增强钢筋的品质和整个施工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物质,以砂、石作集料,与普通水泥(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比例配制后,经拌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应用于土木建筑。

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对含量所决定,同时与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工艺手段(配制、拌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系。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品质,而其原材料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品质。

所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品质的一项关键性要素必须从其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入手,原材料使用不正确将使得混凝土施工出现品质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构件的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现就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使用、粗骨料、细骨料的作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和研究。

一、粗骨料(碎石、卵石)对混凝土的影响1.1骨料的分类普通混凝土,一般将粗骨料分成卵石与碎石二大类。

石子,是指由自然石块通过自然界的风化、雨水搬运,或分选、堆砌而产生的粒径超过4.75mm的细微粒。

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河卵石、海卵石、火山石子等多种。

以河卵石使用的较多。

碎石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石块进行粉碎、筛选而制备的,也可将自然石子轧碎筛选而制备。

碎石、卵石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尺寸分成单颗粒级和连续颗粒级,亦可按照要求选择将不同单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混合制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石子。

【水灰比与骨料的关系】水灰比越低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越大?!

【水灰比与骨料的关系】水灰比越低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越大?!

【水灰比与骨料的关系】水灰比越低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越大?!★为什么在混凝土中水灰比越低骨料的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越大?★这张图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粗骨料最大粒径 (MSA)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可以认为是这两个方面的叠加。

如果控制强度不变,比如图中红色所示,都是35兆帕左右。

为了达到这个混凝土强度目标,如果MSA 是18毫米左右,那么水灰比需要0.55;如果MSA 是50毫米左右,那么水灰比可以做到0.4。

也就是说,强度不变,MSA 越大,水灰比就越小,相应的密实度、耐久性等性能也就越好。

从这个角度看,大的 MSA 对混凝土性能有好的作用。

如果控制水灰比不变,比如这张图中的红色折线,水灰比均为0.4,那么随着MSA的增大,混凝土强度显著降低。

从这个角度看,大的MSA 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利影响。

综合这两个方面,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具体到弊大于利的这一方面,为什么 MSA 越大,ITZ 的影响就越明显呢?为什么 ITZ 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呢?所谓的 ITZ,就是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过渡区。

传统的观点认为混凝土由两种相组成:骨料和水泥浆;现在的一些观点认为混凝土由三种相组成:骨料、水泥浆、ITZ。

ITZ 的存在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为什么混凝土受拉是脆性破坏,而受压却不是明显的脆性破坏?单独测试骨料,单独测试水泥浆,它们几乎都是线弹性材料,为什么骨料和水泥浆组成的混凝土却是非线性材料?为什么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大一个数量级?为什么相同条件下的水泥浆的强度总是大于加了骨料之后的混凝土的强度?为什么混凝土的渗透性比水泥浆要高一个数量级,即使骨料的级配非常合理?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结合力主要是范德华力,而介于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的过渡区ITZ 并不密实,孔洞的体积和数量都要大于水泥浆。

这些孔洞的存在削弱了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的作用力。

另外,ITZ 存在有方向性的氢氧化钙晶体,容易发生解理,进一步削弱了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规定为不超过 3115 mm , 通常
岩石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 碎石压碎指标值Π%
取 20~25 mm.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 粗骨料级配后
沉积岩
C55~C40
≤10
≤C35
≤16
的空隙率应不大于 44 %. 表面特
变质岩或深层的火成岩
C55~C40
≤12
征以表面粗糙为好 , 颗粒形状以接
针 、片状颗粒质量百分比Π%
≤110
≤210
4 强 度
天然石子有很高的强度 , 即使是经强烈风化的低强
度花岗岩 , 其岩石抗压强度也可达 80~100 M Pa ; 粗粒
花岗岩岩石强度可达 120~140 M Pa ; 非常坚硬的粗粒
花岗岩强度可达 180~200 M Pa[2] . 要求岩石的抗压强
≤C35
≤20
近球形或立方体形为优. 其强度对 普通混凝土性能几乎无影响 , 高性
火成岩
C55~C40
≤13
≤C35
≤30
能混凝土对此有较高要求.
参考文献 :
[ 1 ] 王华生 , 赵慧如. 混凝土工程便携手册 [ S]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1. [ 2 ] 吴中伟 , 廉慧珍. 高性能混凝土 [ M ] . 北京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1999. [ 3 ] 冯 浩 , 朱清江. 混凝土外加剂工程应用手册 [ S]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9.
关 键 词 : 粗骨料 ; 连续级配 ; 间断级配 中图分类号 : TU 52810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Ο7332 (2004) 03Ο0213Ο03
粒径在 5 mm 以上的岩石颗粒称为粗骨料 , 即石子. 粗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 , 其特征和 性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 70 % , 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 本 文就粗骨料的物理性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如下.
和加拿大 A tcin 认为[2] , 对大多数岩石来说 , 如果把最大粒径减小到 10~15 mm , 通常可以消除骨料 的内在缺陷. 混凝土强度为 60 ~ 100 MPa 时 , 石子最大粒径可以选为不大于 20 mm , 强度超过 100 MPa时 , 石子最大粒径不能超过 12 mm. 日本建议超高强混凝土石子的最大粒径在 10 mm 以下. 但也不是说粒径越小越好 , 粒径太小 , 使得石子的比表面积增加 , 空隙率增大 , 势必要增加水泥用 量 , 提高成本 , 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 , 粒径越小加工时粘附在石子表面上的粉尘越多 , 给 施工冲洗带来困难 , 一旦冲洗不干净 , 则会大大削弱骨料界面的粘结力 , 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度与混凝土强度之比不应小于 115. 因此 , 在普通混凝
土中 , 碎石的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大 , 但对高强混凝土则大不相同. 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较
小 , 水泥砂浆构成的水泥强度较高 , 所以要求碎石的强度也要相应提高. 在工程中 , 一般衡量粗骨料
强度大都采用压碎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 级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 其他情况下如
焦作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23 卷 , 第 3 期 , 2004 年 5 月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 Vol123 , No13 , May 2004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王雨利 , 管学茂 , 潘启东 , 廖建国
5~20 20~40 40~60 7 d 28 d
320
018
3515
162
316
802
1811
2316
320
018
3515
398
882

1810
2318
当混凝土水胶比较小 (一般为不大于014) 时 , 碎石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就很显著 , 国 外一般认 为 其 最 大 粒 径 不 宜 超 过 10 mm , 我 国 现 行 规 范 规 定 为 不 超 过 3115 mm , 通 常 取 20 ~ 25 mm[3] . 对此 , 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实验 , 实验结果如表 2. 从表 2 中可见 , 碎石的最大粒径对高强 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 因此 ,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 , 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要有限制. 美国 Mehta
碎石的颗粒形状以接近球形或立方体形为优 , 以针状 、片状颗粒为差. 当含有较多的针 、片状颗 粒时 , 将增加空隙率 ,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 骨料界面粘结力下降 , 并且针 、片状颗粒受力时 容易折断 , 进而影响混凝土强度. 《标准》规定 , 碎石或卵石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5518
3 表面特征和颗粒形状
碎石的表面特征主要是指骨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形成的空隙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 , 卵石表面光 滑 , 少棱角 , 空隙与表面积较小 , 拌制混凝土时用水泥量较少 , 和易性较好 , 但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 差 ; 碎石颗粒粗糙有棱角 , 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大 , 与卵石混凝土比较 , 碎石混凝土所需水泥浆较多 , 但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强. 图 1 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同样条件下 , 碎石混凝土强度高 , 故配 制高强混凝土宜用碎石.
Influence of grain gradation of coarse aggregates on concrete st rengt h
WAN G Yu-li , GUAN Xue- mao , PAN Qi- dong , L IAO Jian- guo
( Dept . of Resources & M aterials Eng. of J I T , Jiaoz uo 454000 , Chi na)
序号 WΠC
1
016
2
016
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
1∶212∶410 1∶212∶410
表 1 C20 级混凝土实验结果 Tab11 The experiment result of C20 concrete
水泥用量 外加剂 Π( kg·m - 3) Π%
砂率 Π%
粗骨料Πmm
抗压强度ΠM Pa
(焦作工学院 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 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 : 分析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表面 特征和颗粒形状 、强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经分析得知 , 粗集料各方面的性能对混凝土的 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 其中以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 高性能混凝 土对粗集料的各方面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
1 最大粒径
石子的粒径越大 , 其比表面积相应减小 , 因此所需的水泥浆量相应减少 , 在一定的和易性和水泥 用量的条件下 , 则能减少用水量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石子的粒径应尽量选用大一些 的[1] . 但并不是粒径越大越好 , 一是粒径越大 , 颗粒内部缺陷存在的机率越大 ; 二是粒径越大 , 颗粒 在混凝土拌合中下沉速度越快 , 造成混凝土内颗粒分布不均匀 , 进而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降低 , 特 别是流动性较大的泵送混凝土更加明显. 在普通混凝土中 , 碎石的最大粒径是根据构件的截面尺寸和 钢筋间距来确定 , 粒径的大小对强度影响不大. 对此 , 我们做了实验 , 其实验结果如表 1.
Abstract : This article chiefly analyses t he influence of t he biggest grain size and t he grain gradation of coarse aggregate on concrete st rengt h and t he influence of t he surface character , shape of grain and st rengt h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is t heore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 he analysis , it is considered t hat t he performances of coarse aggregate , especially t he biggest grain size and t he grain gradation ,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as a higher request for all it s performances. Key words : coarse aggregates ; continuous gradation ; discontinuity gradation
序号 WΠC
1
014
2
014
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
1∶113∶215 1∶113∶215
表 2 C50 级混凝土实验结果 Tab12 The experiment result of C50 concrete
水泥用量 外加剂 Π( kg·m - 3) Π%
砂率 Π%
粗骨料Πmm
抗压强度ΠM Pa
5~20 20~40 40~60 7 d 28 d
498
018
3412
102
303
820
4218
5012
498
018
3412
367
878

4516
5513
2 颗粒级配
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 、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 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抗渗 、耐久性. 较好的 骨料级配应当是 : 空隙率小 , 以减少水泥用量并保证密实度 ; 总表面积小 , 以减少湿润骨料表面的需 水量 ; 有少量的细颗粒以满足和易性的要求. 石子的级配有两种[1] : 即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关于级 配对混凝土的影响 , 我们做了实验 , 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 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均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 在不具备连续级配的碎石时 , 可以采用间断级配. 颗粒级配 越好 , 空隙率越小. 可由公式 P = (1 - ρ0Πρ1 ) ×100 % 计算 , 其中 P 为空隙率 ,ρ0 为试样的松散 (或 紧密) 密度 ,ρ1 为试样密度. 一般碎石的空隙率控制在 44 %以内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