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氯化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s)→2KCl(s)+3O2(g),从方程式可以看出,该反应是一个热分解反应,即可以通过加热将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氧气是生命必需物质,人们使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例如在潜水、滑翔伞等运动中,可以利用氯酸钾制氧气来提供氧气,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病人失去呼吸能力时,也可以使用氯酸钾制氧气来提供氧气,保证生命的安全。
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氯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其中含有氧原子,当氯酸钾受热时,其中的氧原子会被迫脱离,并与氯化钾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钾和游离的氧气。
所以,氯酸钾制氧气就是利用氯酸钾的氧化性来提供游离氧气,用以满足生活和医疗方面的需求。
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过程中,热量是必要的,可以让氯酸钾中的氧原子脱离,而这种热量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获得,通常采用的是电热的方式,即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从而获得氧气。
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热量来完成这一过程,例如使用煤炉烧炭等源来获得热量。
总之,氯酸钾制氧气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氧气获取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医疗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而且获取热量的方式也十分灵活,可以根据情况采用电能、煤炉等多种形式来获取。
2018初中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

2018初中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初三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氯化物/盐酸盐)氯化钾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FeCl2 FeCl3 AgCl(常见的酸)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常见的盐)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CuSO4 BaSO4 CaSO4 K2SO4 MgSO4 FeSO4 Fe2 (SO4)3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AgNO3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碳酸钾K2CO3(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Fe(OH)3 Fe(OH)2至于化合价,初三的化合价一般都在那个表上面,上面的酸碱盐的化学式的化合价,大都遵循这个顺口溜(我们老师教的,背下来会很好记的,推荐推荐~):一价元素钾钠银氢二价元素钙镁钡锌铜一二,铁二三三价元素铝和金那些都是常见的金属,掌握这些就差不多了。
还有OH根离子-1价,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2价,Cl根离子、硝酸根离子-1价。
把这些记牢了,化学价就OK啦~。
氯酸钾与糖反应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与糖反应化学方程式氯酸钾与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和糖(如蔗糖、葡萄糖等)发生反应,产生氯酸(HClO3)和水(H2O)。
这个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12H22O11 + 6KClO3 → 12CO2 + 11H2O + 6KCl这个方程式描述了氯酸钾与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在反应中,氯酸钾和糖分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
氯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它的氧原子具有强氧化性。
而糖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具有还原性。
当氯酸钾与糖反应时,氯酸钾的氧原子会与糖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发生反应,将碳原子氧化为二氧化碳,将氢原子氧化为水。
这就是为什么在反应产物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原因。
由于氯酸钾中含有氯原子,而糖中没有氯原子。
在反应中,氯酸钾中的氯原子会与糖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钾。
这就是为什么在反应产物中会生成氯化钾的原因。
总结起来,氯酸钾与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了氯酸钾和糖分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
在反应中,氯酸钾的氧原子氧化糖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氯酸钾中的氯原子与糖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钾。
这个反应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氯酸钾与糖反应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氯酸钾与糖反应是一种剧烈的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这使得它在火药和炸药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氯酸钾与糖反应是一种自燃反应,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会自行进行并产生火焰。
这使得它在火焰喷射器和焰火制作中被使用。
此外,氯酸钾与糖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和消防灭火剂。
氯酸钾与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为C12H22O11 + 6KClO3 → 12CO2 + 11H2O + 6KCl。
这个反应涉及氧化还原和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钾。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
氯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如下:化学式
2KClO3=(MnO2△)=2KCl+3O2↑(此处二氧化锰不参与反应,
仅为催化剂)。
氯酸钾(Potassium Chlor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
式为KClO
3。
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
常
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如混有一定杂质,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
遇浓硫酸会爆炸。
可与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
由离子构成。
氯酸钾绝不能用以与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因为会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也根本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
氯酸钾用途较广,用于炸药、烟花、鞭炮、高级安全火柴,医药、摄影药剂、分析试剂、氧化剂及火箭、推进剂等。
在同系列的推进剂中,含氯酸钾的推进剂比含氯酸铵的推进剂燃烧得快,燃烧能够进行的最低压力较高,燃速指数很高。
还可用作解热、利尿等的药剂。
分析试剂。
氧化剂。
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以生成氯化钾和
氧气,化学实验室不常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氧气不纯且危险)。
与氯化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08kg
⑷列比例式求解
x= 204×1.08kg =2.04kg 108
答: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2.04kg ⑸写出简明答案 ⑹回顾检查
知一物 求一物
当堂达标检测:
1、已知反应2A+B=3C+D,20gA和10gB完全反应生成
15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 )
A 15g
B 35g
C 20g
D 24g
提 升
质量比 已未知
比例式
73
117
44
x×1.1 ×20% y
4.4g
73 ∶44 = x×1.1 ×20% ∶ 4.4g
计算
x = 33.2cm3
比例式
117 ∶ 44 = y ∶ 4.4g
计算
y = 11.7g
反应后溶液质量
60g + 33.2×1.1 - 4.4g = 92.1g
反应后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
拓展解:克根设。据生求题成生意的成,氯氧生化气成钾多氧的少气质克的量?质为生量x 成为氯:化15钾.5多克少- 1克0.7?克=4.8克。
提 升
2KClOM3nO=2 2KCl+3O2↑
149 96
x 4.8克
149∶96 = x∶4.8克
x = 7.45克
将60克Na2CO3溶液与2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完全反应后,溶 液质量减少了4.4g。试求:
①消耗20%的盐酸多少毫升;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拓 解:设 20%的盐酸体积为x,则其中含HCl的质量为x×1.1 ×20%,另设 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y:
钠与熔融氯化钾反应方程式

钠与熔融氯化钾反应方程式
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需要先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氯化钾是一种盐类物质,其中氯元素为-1价,钾元素为+1价。
在熔融状态下,钾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处于游离状态,钠与熔融氯化钾反应时,钠会与钾离子和氯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钾和氯化钠。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Na + KCl = K + NaCl
其中,钠和钾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单质。
因此,钠与熔融氯化钾反应方程式为:Na + KCl = K + NaCl。
氯化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 KClO3(s) → 2 KCl(s) +
3 O2(g)
解释:
氯化钾(KCl)是一种含氧化钾的化合物。
氯化钾可以通过加热氯酸钾(KClO3)来制取氧气。
当氯酸钾被加热时,它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
在这个反应中,氯酸钾(KClO3)是氧气的氧化剂,而氯化钾(KCl)是它的还原产物。
加热氯酸钾会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氧气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而氯化钾作为固体沉淀。
这个反应是一种热分解反应,通过加热氯酸钾来获得氧气。
这是因为氯酸钾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元素形成了较强的化学键,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打破这些键。
加热氯酸钾会增加反应物的能量,使其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常常用于制备氧气。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过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制取氧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例如电解水或氧化金属,但氧化钾热分解反应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方法。
总结起来,氯化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 KClO3(s) → 2 KCl(s) +
3 O2(g)。
这个反应通过加热氯酸钾来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制取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进行。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许多行业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适的实验和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氯酸钾中制取出氧气。
本文将介绍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的过程和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氯酸钾的化学式。
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它是由一个钾离子(K+)和一个氯酸根离子(ClO3-)组成的。
氯酸钾是一种白色的结晶固体,在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物质。
制取氧气的过程涉及到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当氯酸钾加热时,它会发生分解,产生氧气和氯化钾。
化学方程式如下:2KClO3(s) → 2KCl(s) + 3O2(g)根据这个方程式,每2个氯酸钾分子分解产生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气分子。
在这个反应中,氯酸钾的氧原子从+5价还原到0价,氯离子从+5价还原到-1价形成氯化钾。
氧气分子在高温下释放出,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反应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制取氧气的过程需要适当的实验条件。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使用加热设备来提供足够的热量使氯酸钾发生分解。
此外,反应容器应该是密封的,以防止氧气逸出。
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温度和时间来实现更高的氧气产量。
这种制取氧气的反应在实验室中通常被用于产生氧气。
氧气在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作实验室燃料的氧化剂、燃烧试验、气相分析等。
总结一下,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s) → 2KCl(s)+ 3O2(g)。
通过适当的加热条件和实验操作,我们可以从氯酸钾中制取出氧气。
这个反应过程中氯酸钾发生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
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实验室中常被应用,为实验提供氧气等多种实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 展 提 升
溶液与20%的盐酸(密度为 的盐酸( 将60克Na2CO3溶液与 克 的盐酸 密度为1.1g/cm3)完全反应后,溶 )完全反应后, 液质量减少了4.4g。试求: 液质量减少了 。试求: 消耗20%的盐酸多少毫升;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的盐酸多少毫升;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①消耗 的盐酸多少毫升 的盐酸体积为x,则其中含HCl的质量为 ×1.1 ×20%,另设 的质量为x× 的盐酸体积为 的质量为 , 解:设 20%的盐酸体积为 ,则其中含 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 的质量为y: 反应后生成 的质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方程式 质量比 73 117 44 已未知 x×1.1 ×20% y 4.4g × 比例式 73 ∶44 = x×1.1 ×20% ∶ 4.4g × 计算 x = 33.2cm3 比例式 117 ∶ 44 = y ∶ 4.4g 计算 y = 11.7g 60g + 33.2×1.1 - 4.4g = 92.1g × 反应后溶液质量 11.7g 反应后溶液中溶 ×100% =12.7% 92.1g 质的质量分数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33.2cm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7%。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 答:
拓 展 提 升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 克 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 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 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根据题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解:根据题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5.5克- 10.7克=4.8克。 克 克 克 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 MnO2 2KClO3 = 2KCl+3O2↑ 149 96 x 4.8克 克 149 96 = x 4.8克 克 x = 7.45克 克 :生成氧气4.8克,生成氯化钾 生成氧气 克 生成氯化钾7.45克。 克
x = 6.5克 克
y = 9.8克 克
克和9.8克 :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分加为6.5克和 克。 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分加为 克和
质的
拓 展 提 升
某石灰石样品12.5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恰好与94.4克 克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恰好与 某石灰石样品 ),恰好与 克 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4.4克 假定生成的CO2全部逸出。求: 全部逸出。 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 克CO2。假定生成的 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①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质量
化
拓 展 提 升
将一定质量的锌投入50ml密度为1.40g/cm3的稀硫酸中正好反 应,生成的2.24升(标态)氢气。求: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 的质量。(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g/L) 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24×0.0899 = 0.2克。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克 设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和 设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分别为 和y: Zn+H2SO4 = ZnSO4 +H2↑ 65 98 2 x y 0.2克 克 65 2=x 0.2克 克 98 2=y 0.2克 克
回顾与反思: 回顾与反思: 1、回顾本节课,你在知识、方法及能 、回顾本节课,你在知识、
力有哪些收获? 力有哪些收获?
2、反思你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还有疑 、 惑的地方吗? 惑的地方吗?
杂 质 钙 12.5 反应
+
水 氯化氢 94.4 →
水 氯化钙
+
杂质 CO24.4g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杂质
杂 质 碳酸钙
+
水 氯化氢
→
水 氯化钙
+
杂质 CO24.4g
12.5g
94.4g
12.5+94.4-4.4-2.5
4.4g+2.5g
设样品中 质量为x, 的质量为y: 解:设 设样品中CaCO3 质量为 ,反应生成 CaCl2 的质量为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方程式 100 111 44 质量比 4.4g x y 已、未知 100 ∶44 = x∶ 4.4g ∶ 比例式 x =10g 计算 111 ∶ 44 = y ∶ 4.4g 比例式 y=11.1g 计算 12.5g + 94.4g-2.5g - 4.4g = 100g - 反应后溶液总质量 11.1g 反应后溶液中溶 ×100% =11.1% 100g 质的质量分数 样品中CaCO3质量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质量为10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 样品中 。 答:
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2.04kg ⑸写出简明答案 答: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 ⑹回顾检查
当堂达标检测: 当堂达标检测:
1、已知反应2A+B=3C+D,20gA和10gB完全反应生成 已知反应2A+ 2A 3C+ 20gA和10gB完全反应生成 15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 ) 15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 15g B 35g C 20g D 24g 6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反应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反应, 2、6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反应,得到氧化镁的质量 Mg—24,O— 是( C ) (Mg—24,O—16) A 20g B 12g C 10g D 24g 3、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 通电 ===Mg+ ↑,现电解950g氯化镁 现电解950g氯化镁, ===Mg+Cl2↑,现电解950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出多 单质镁?(Mg—24,Cl—35.5) 少g单质镁?(Mg—24,Cl—35.5)
知识点归结: 知识点归结:
㈠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有关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 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恒定的质量比
我们一定要记住: 我们一定要记住:
1、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很关键)。 、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很关键)。 2、要准确计算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 、 很重要) (很重要) 3、解设未知数时不要写单位,但列比例时一定要 、解设未知数时不要写单位,但列比例时一定要 不要写单位 写单位,计算结果也要写单位。 写单位,计算结果也要写单位。 4、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一定要在相应的物质下 、 面对齐了 5、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 6、要仔细检查过程和结果。 、要仔细检查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
你能理解吗? 你能理解吗?
2H2O
分子个数比: 分子个数比: 2
通电
2H2↑ +
: 1
O2↑
9:1:8 9:1:8 9:1:8
: 2
2个水分子分解 ( 2×18 ):( 2×2 ):( 1×32 ) = 个水分子分解:( × 个水分子分解 ( × ( × 10个水分子分解 (10×18 ):( 10×2 ):( 5×32 ) = 个水分子分解:( × 个水分子分解 ( × ( × 100个水分子分解 (100×18):(100×2 ):(50×32) = 个水分子分解:( 个水分子分解 × )( × ( × )
解题过程
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解: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 通电 2Al2O3====4Al+3O2↑ 204 108 x 1.08kg
归纳解题步骤
⑴设未知量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 系
204 = 108 x=
x 1.08kg
⑷列比例式求解
204×1.08kg × =2.04kg 108 知一物 求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