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概念:1、氧化值(氧化数)和原子价(化学价)氧化数:假定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全部归于电负性大的原子后,原子所带的形式电荷数,就叫该元素的氧化数。
它与离子带的电荷表示不一样。
Zn 2+→Zn +2(与化合价表示法类似)。
氧化数与化合价含义不同。
氧化数有许多人为的规定: ①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②在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③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只有在金属氢化物中氢的氧化值为 -1。
④通常,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为-2;但是在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值为-1,在氟的氧化物中,如OF 2和O 2F 2中,氧的氧化值分别为+2和+1。
⑤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氧化值的代数和为零;复杂离子的电荷等于各元素氧化值的代数和。
例:56 H I O I 7+的氧化值是;246S O S 2.5-+的氧化值是;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a.含义不同,氧化数仅表示了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状态;而化合价则表示元素的化合能力(原子个数比)。
b.由于化合价表示在离子化合物中原子得失电子数,共价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数,∴它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而氧化数实质上是化合物中原子所带有的形式电荷数(表观电荷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氧化还原反应在一个反应中,氧化数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反应前后氧化数发生了变化的一类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降低的物质称氧化剂;氧化数升高的物质称还原剂。
3、氧化还原电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就变成了氧化数低的还原剂;同样,还原剂失电子后变成了氧化数高的氧化剂,这样就构成了两个共轭的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反应是两个共轭氧化还原电对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 Cu 2++ Zn Cu + Zn 2+. 氧化剂1 还原剂1 还原剂2 氧化剂2电对中氧化剂氧化能力越强,其共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弱;还原剂还原能力越强,其共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弱。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原创版)目录1.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的定义2.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3.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的应用正文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它是反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和速率的重要参数,对于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腐蚀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影响电极电势。
例如,金属电极的活泼性、氧化还原电位等都会对电极电势产生影响。
(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等都会对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产生影响。
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活性不同,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发生变化。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程度也会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氧腐蚀,不同类型的腐蚀反应具有不同的电极电势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化学腐蚀防护:通过测量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可以了解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和腐蚀类型,为电化学腐蚀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2)电化学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是电化学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电池的电压、容量等性能参数与电极电势密切相关。
(3)电化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常用于电化学分析方法,如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法等,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氧化还原物质及其浓度。
总之,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是电化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计算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与还原态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与电极电势有密切关系。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极电势的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中的某些原子失去电子而转变为更高的氧化态,同时其他原子获得这些电子并转变为更低的还原态的过程。
该反应涉及到原子的电子转移,常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化表示法为了简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达方式,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常常使用电子转移的方式来表示。
氧化剂表示为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表示为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
例如,氢气(H2)可以作为还原剂,氧气(O2)可以作为氧化剂。
三、电极电势的定义与计算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中溶质之间的电势差。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每一种反应物或产物都有一个特定的电势。
根据电势的性质,可以将电极电势分为标准电极电势和反应电极电势。
1. 标准电极电势(E0)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常温、标准压强和物质浓度)测得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
它用于衡量单个半反应的氧化还原能力。
标准电极电势与溶液的有关浓度和电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无关。
2. 反应电极电势(E)反应电极电势是指在实际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势差。
与标准电极电势不同,反应电极电势与溶液中物质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电极电势的概念,可以使用标准电极电势来计算反应电极电势。
通过在一个半反应中使用估算的氧化态/还原态,可以确定反应的电势。
这可以通过使用公式E = E0 + (0.059/n)log([Ox]/[Red])来完成,其中E是反应电极电势,E0是标准电极电势,[Ox]是氧化物浓度,[Red]是还原物浓度,n是电子转移数。
四、实际应用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计算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 电极电势的概念电极电势是指电化学反应中电子在电极上移动所产生的电场势能。
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2. 电极电势的测定电极电势可以通过电池或电化学电池进行测定。
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就是电极电势。
3.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氧化)和物质获得电子(还原)的过程。
这些过程会伴随着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势。
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不同的电极电势。
4. 电极电势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生成或消耗的电子数目,可以利用法拉第定律和纳迪尔方程来计算电极电势。
这些定律和方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化学反应中电势的变化。
5. 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通常指气压为 1 atm,溶液浓度为1 M)测定的电极电势。
它是一种用来比较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电势大小的物理量,常用标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6. 电极电势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电极电势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速率。
通常情况下,电极电势越大,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
7. 应用电极电势的研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燃料电池、电化学传感器、电镀和金属腐蚀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控制,可以提高这些应用的效率和性能。
总结:电极电势作为电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物理量,与氧化还原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电极电势的测定、计算和应用,可以深入理解和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和速率,从而推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并促进相关应用的进步和改进。
8. 电极电势与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在电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也会影响电极电势的大小。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不同物质的浓度对于电极电势也会产生影响。
在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溶液中的氧化物或还原物质的浓度变化会导致电极电势的变化。
在研究电极电势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应用“Nernst方程”来描述。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某种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更高氧化态,同时另一种原子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更低氧化态的反应。
这个反应的基础是电子的转移,因此电极电势的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它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并自身被还原。
而发生还原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它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自身被氧化。
通过电子的流动,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了变化,反应造成了原子之间电荷的重新分配。
2. 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电势差是一个用来衡量电场强度的物理量,电势差的存在使得电荷能够在电场中移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极电势是指某一电极的电位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差异。
标准氢电极被定义为电极电势为0V的参照物。
3. 电极电势的测量方法为了测量电极电势,可以使用电化学电池,其中包括一个被测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
常用的参比电极是标准氢电极,由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被定义为0V,因此可以用来测量其他电极的电势差。
在实际测量中,常使用电位计来测量电势差。
4. Nernst方程Nernst方程是描述电极电势与电子浓度之间关系的方程。
根据Nernst方程,电极电势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
通过计算Nernst方程中的各项参数,可以得出电极电势的数值。
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不仅与反应物浓度有关,还受到温度、压力和电解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控制这些因素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的浓度来改变电极电势的数值。
6. 应用举例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化学电池中,电极电势的变化可以产生电能;在腐蚀领域,电极电势的测量可以帮助了解金属的腐蚀情况;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的平衡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标准电极电势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标准电极电势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其中的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还原电位是反应物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的电势差异,它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标准电极电势则是在标准条件下,氧化还原电位的测量值。
一、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氧化还原电位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个半电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势差。
它是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和方向的重要参数。
氧化还原电位可以通过将待测体与标准氢电极相连,并与参比电极进行测量,来测定。
常见的参比电极有标准氢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银/银离子电极等。
标准氢电极作为氧化还原电位测量的基准,其氧化还原电位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势差即为其氧化还原电位。
二、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及重要性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个半电池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势差。
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化学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倾向性。
较正标准电极电势的正值表示氧化剂的强性增加,而较负的值则表示还原剂的强性增加。
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可以使用Nernst方程来实现。
Nernst方程将标准电极电势与温度、反应的浓度以及反应的活度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通过Nernst方程,可以预测在非标准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变化。
标准电极电势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和构建电池等领域中的重要参数。
它能够用来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确定电池的正负极以及判断电池的电势等。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氧化还原电位和标准电极电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氧化还原电位可以通过测量半电池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
而标准电极电势则是将该半电池与标准氢电极进行比较得到的。
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个半电池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势差。
而氧化还原电位是指在标准条件下一个半电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势差。
因此,氧化还原电位等于标准电极电势减去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势差。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2Fe2++Sn4+
22
第三节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把金属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当金 属的溶解速率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相等时, 建立了如下平衡:
M(s)
2019/1/7
溶解 沉积
M (aq)+ne23
n+
电极表面双电层(doublecharge layer)结构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氧化态还原态得失电子的能力,浓度,温度
2019/1/7
ZnSO4+Cu Zn2+ + Cu
18
Zn + Cu2+
原电池
(-) Zn│ZnSO4(c) ‖CuSO4(c') │Cu (+)
4.原电池组成式书写原则: (1)原电池的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两电极以盐桥相 连,用“‖”表示,在盐桥两侧是两个电极的电解质溶液。 (2)电极板与电极其余部分(电解质溶液)的界面用 “∣”分开。 同一相中不同物质之间,及电极中其它相界面用“,”分开。 (3)当气体或液体不能直接与普通导线相连时,应以不活泼的 惰性金属(如铂)或石墨作电极板起导电作用。 (4)纯气体、纯液体和固体,如H2(g)、O2(g)、I2(s)、Br2(l), 需紧靠电极板,并注明以何种状态存在。 (5)溶液注明浓度,气体注明分压。标准状态下浓度表示为cθ。 标准状态下的铜锌原电池的电池符号表示为:
在单质或化合物中假设把每个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所连接的两原子中电负性较大的一个原子这样所得的某元素一个原子的电荷数就是该元素的氧化数即氧化数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形式荷电数表观荷电数apparentchargenumber这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测定与计算

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测定与计算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电子来改变其氧化态,实现能量的转换。
电极电势是反映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能力的重要物理量,可通过测定和计算来得到。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通过电子转移而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反应中,物质可以发生氧化(失去电子)或还原(获得电子),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发生改变。
氧化还原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可以产生热能或者电能。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往往是氧化还原反应。
典型的例子是铁的锈化反应,即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铁(III)氧化物。
反应过程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而氧原子获得了电子,被铁还原。
二、电极电势的测定与计算电极电势是衡量电子转移能力的物理量,表示电子从标准氢电极流向待测电极的趋势。
电极电势可以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来得到。
电动势是指电源驱动电流产生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表示电池或电化学系统的能量转化效果。
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在测定电极电势时,可以将待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一个电池,在外接电路中产生电流并测量电动势。
标准氢电极是电化学测量中常用的参比电极,其电极电势被定义为零。
其他所有电极的电势都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通过测量待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得到待测电极的电势。
电极电势的计算可以利用标准电极电势的知识。
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浓度为1mol/L的各种物质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表格,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并得到其电极电势的数值。
三、应用与展望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的测定与计算在化学和电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质等方面。
在实验室中,通过测定和计算电极电势,可以确定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了解其在特定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10-10
Ag+/Ag = 0Ag+/Ag + 0.0592 lg [Ag+] = 0.7998-0.0592lg(1.8×10
-10)
=0.2223 (V)
总结:
一般来说,由于难溶电解质的生 成使氧化态的离子浓度减少时,电 极电势值将变小;若难溶电解质的 生成使还原态的离子浓度减少时, 电极电势值将变大。
0.0592(O)xm n lg(Rde)q
Nerst方程式表示了电极电势随 浓度的变化关系。
由公式可知,氧化型物质的浓度 愈大或还原性物质的浓度愈小, 值就愈高;反之,氧化型物质浓度 愈小或还原型物质浓度愈大, 值 就愈小。
2. 应用Nemst方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
(1)纯固体、纯液体及稀溶液中的 溶剂不写进Nemst方程中; 纯固体或H2O的浓度视作常数处理。
规定当溶液的浓度为1.0mol/L,
气体分压为101.3kPa,温度为 298K时,所测的电极电势,称为标 准电极电势,常用符号0表示。
5.测定电极电势的方法
测定其它电极的电极电势,是以 该待测电极作为正极,标准氢电极 为负极组成电池,测其电动势而确 定的。
构成原电池的两极间的电势差称 为原电池的电动势。用符号“E”表 示
解:电极反应 Zn2+ + 2e = Zn
Zn2
/Zn
Zn2/
Zn
0.059l2g[Z2n] 2
-0.760.059lg20.10.79 2
例2:求非金属碘(I2)在 0.1mol/LKI溶液中,298K时的电 极电势。
解: I2 + 2e = 2I-
并且 I2/I-=0.54V
I2(/II-) =
对于任意一个电极反应:
mOx+ne = qRed
其电极电势的Nemst方程为:
02.3n0R FTlg((O Rd)exm )q
式中:R-气体常数,8.314J/mol K F-法拉弟常数,
96.500J/Vmol
T-绝对温度,
n-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如果只考虑在室温下(T=298K) 进行的反应,将有关常数代入上式, 则Nerst方程式 :
PH=5,[H+]=10-5mol/l
Mn4O/Mn2
M n4O/ M2n
0.0n59l2g[M[M n-4O]2n[]H]8
1.510.059l2g1( 05)8 5
1.026
例:已知298K时,电对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0=1.51V , 此 时 H + 浓 度 由 1.0mol/L减小至1.0×10-4mol/L, 则该电对的电极电势( )
I20/ I. 010m.0o25l/9L2lg
1 [I-]2
-0.540.0592lg 1 0.66 2 (0.01)2
例3:
(1)电极电势的高低反映了氧还电 对———的难易,当电对中的氧化 态形成沉淀时,电极电势值将—— —。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 值——的电对中的———物质。
2.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5)单原子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离子所 带的电荷数;多原子离子的电荷数 等于所有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
(6)在一般化合物中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氧化数分别为+1和+2,卤素 为-1。
(7)一种原子的氧化数可以从同它化 合的其他原子的氧化数计算出来。
例 :计算Na2S4O6中S元素的氧化数。 解:已知O的氧化数为-2,Na的氧 化数为+1,
表明F2+2e
2F-的反应是
非常容易向右进行,F2容易得电子
是强氧化剂。
2.电极电势和温度、密度等物理量一 样,是一个强度性质,因此它的数 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Zn2+ + 2e Zn
0.76
Zn2+/Zn=
2Zn2+ + 4e 2Zn 0.76
Zn2+/Zn=
3.电极电势值与电极反应方向和书写 方式无关。
(2)对于气体物质,应以相对分压 p/p0写入Nemst方程中;
(3)若电极反应中有H+或OH一等参 与,尽管其氧化数并无变化,但也 要与相应的氧化态或还原态一并列 入方程;
(4)如果电极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 数不等于1时,则其浓度应升到相应 的方次数。
举例说明:
Zn2+ + 2e = Zn
Zn2+/Zn=
A 、 上 升 0.38V 0.047V
B、上升
C、下降0.38V D、下降 0.047V
E、无变化
3.生成沉沉淀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当电极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由于 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会发生急剧 变化,也会对电极电势产生很大的 影响。
由于沉淀的生成而使电极电势改变 的数值可以依据Nemst方程和难溶 电解质的Ksp定量计算。
3.电极反应
原电池是由两个电极组成的,在两 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
在原电池中,向外电路输出电子的 电极叫负极,而接受电子的电极叫 正极。
4.电池符号
如:铜-锌原电池 原电池有半电池、电极、盐桥三个部 分组成。
为了起见,原电池的组成常用一 个符号来表示,称为电池符号。
书写电池符号的规定:
E=(+) - (-)
(-)Pt,H2 | H+(1mol/L) || 待测电极
(+)
E=(+) - H+/H2
由于H+/H2=0
故 E= (+)
即电池的E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例如: SHE || Cu2+(1mol/L)| Cu(+)
测得 E=+0.337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则
Cu2+/Cu= 0.337V
6.电极电势的意义及特点
第五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 势
本章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的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氧化数 1. 定义
氧化数是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形 式荷电数,是将每一个化学键中 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而求得。
2.确定氧化数的经验规则
计算氧化数的规则虽然是人为的规 定,但它们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主要有: ①构成电极的物质本性(或称得失 电子的能力); ②溶液的温度; ③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④气体的分压 。
1. Nernst方程式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电 对的本性。并受离子的浓度和温度 等条件的影响。
如果温度或浓度改变了,电极电 势也就跟着改变。
电极电势与温度、浓度间的关系 遵从Nernst方程 。
例:在298K时,将一根银丝插入 AgNO3溶液中,并在溶液中加入KCl 使溶液中Cl-浓度为1.0mol/L,计 算Ag+/Ag =?
(AgCl的Ksp=1.8×10-10)
解:该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Ag+ + e = Ag =0.7996V
0Ag+/Ag
加入KCl生成AgCl沉淀,并有
[Cl-] [Ag+] = Ksp
0.76Z2n /Zn Z2 n/Zn0.025l9g2 [2 Z ] n
M2M nHOn 2 2/OM 2O (2 s n)+ 4MH2 n/M +O2 n +20.e02=5Ml9g n[[22 M +H 2 ]+ 4]n
3. Nemst方程的应用
(1)离子浓度的改变对的影响
例1:求在298K时,将金属锌放在 0.1mol/LZnSO4溶液中的电极电势?
例:
氧化数由0变为+1(升高)
CuO + H2= Cu + H2O
氧化数由+2变为0(降低)
氧
还
化
原
剂
剂
第二节 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
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1.原电池的组成
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 两个半电池之间由盐桥沟通。
2.氧化还原电对
每一个半电池中含有同一元素的不 同氧化数两种物质构成。
H2-2e
2H+
当t=250C,pH2=101.3kPa,
[H+]=1mol/l时,H2和H+溶液之间所
产生的电势差,就是标准氢电极的
电极电势。
并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即H+/H2=0。
4.标准电极电势
由于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构成电对的本性,同时受温度、浓 度的影响。提出了标准的概念。
Zn2+ + 2e
Zn
4.同一种物质在某一电对中是氧化态, 在另一电对中可能是还原态。
如 : Fe2+ 在 Fe3+/Fe2+电 对 是 氧 化 剂,而在Fe3+/Fe2+电对是还原剂。
5.电极电势是在水溶液中测定的,它 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体系。
0值是氧化剂、还原剂在标准态和 水溶液中强弱的标度。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电极电势的测定
由于电极电势绝对值无法测定, 只能通过比较来求得各电极电势的 相对值,所以电极电势的数值是相 对的。
其方法是人为选定某种电极作为 标准,其它电极与选定电极作比较 而求得其相对的电极电势值。
3.标准氢电极(SHE)
IUPAC选定标准氢电极作为电极电 势的共同比较标准。
标准氢电极由电对H+/H2构成,
锌电极为负极,铜电极为正极。
正、负电极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正极:Cu2+ + 2e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