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充电桩项目建议书

黄山充电桩项目建议书
黄山充电桩项目建议书

黄山充电桩项目

建议书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目前,我国充电桩运营商主体包括充电桩企业、汽车企业、能源公司等。其中,充电桩企业的布局相较于汽车企业、能源公司范围更广、覆盖更快。

截至2019年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个,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车桩比约为3:1,距离国家规划的“车桩比1:1”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提升,车桩比失衡问题更加突出,充电桩加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该充电桩项目计划总投资15131.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5.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4%;流动资金2595.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16%。

达产年营业收入181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032.02万元,税金及附加255.68万元,利润总额4087.98万元,利税总额4907.52万元,税后净利润3065.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41.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02%,投资利税率32.43%,投资回报率20.26%,全部投资回收期6.44年,提供就业职位321个。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

意见》,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改委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在《指导意见》及《发展指南》中分别对充电基础设施及充电桩发展提出目标。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黄山充电桩项目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成为

我国和领先世界的行业之一。2017年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连

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中九成皆为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因此

充电设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充电设施也

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推进的最大短板。近两年来,诸如充电桩等基

础配套设施的相对滞后现象正日益突出。虽然充电桩数量在快速增加,但

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规模仍然大幅高于充电桩数量的增长规模,也就意味着车桩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

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示范推广地区,预计到2020年,推广电动

汽车规模将达到223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4300座,充电桩220万个。在

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尚未被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范

围的积极促进地区,预计到2020年,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11万辆,需要

新建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0万个。

国内充电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促进。无论是针对广大

消费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针对机关单位的相关工作展开,近几年的政

策都涵盖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接入、充电设施运营等方面,对调动

全社会相关资源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选址

xxx工业新城

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

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

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1987年

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为杭州都市圈成员

城市。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黄山市下辖3个市

辖区、4个县,常住人口142.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

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最高峰莲花峰海拔

186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

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

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

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

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

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

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

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

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7003.49平方米(折合约70.4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3.02%,建筑容积率1.1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7.8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7003.4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921.25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51703.8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884.17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76.5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3台(套),设备购置费5971.84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325696.24千瓦时,折合162.93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7095.40立方米,折合1.46吨标准煤。

3、“黄山充电桩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25696.2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7095.4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4.3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70.4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13%,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工业新城发展规划,符合xxx工业新城产业结构调整规

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5131.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5.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4%;流动资金2595.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16%。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81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032.02万元,税

金及附加255.68万元,利润总额4087.98万元,利税总额4907.52万元,

税后净利润3065.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41.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27.02%,投资利税率32.43%,投资回报率20.26%,全部投资回收期

6.44年,提供就业职位321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

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

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工业新

城及xxx工业新城充电桩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 工业新城充电桩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

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黄山充电桩

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工业新城经济发展,为社

会提供就业职位321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841.54万元,可以促进xxx工

业新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02%,投资利税率32.43%,全部投资回

报率20.26%,全部投资回收期6.4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44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

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善企业

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

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

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

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

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通过持续快速发

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本公司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以优质的产品、广泛的营销网络、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独立核算、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趋势,项目承办

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核算、库存到售后服务的物流电子网络管理系统,使项目承办

单位与全国各销售区域形成信息互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市场

信息,为项目承办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

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部绩效管理细则》等一系

列制度,对研发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

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

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

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优良的品

质是公司获得消费者信任、赢得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

的保障。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设立了品管部,有专职质

量控制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制定公司质量管理目标以及组织公司内部质量

管理相关的策划、实施、监督等工作。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5.52万元,同比

增长27.42%(3181.9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充电桩生产及销售收入

为12069.4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1.63%。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38.8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4.13万元,增长率15.62%;实现净利润2354.1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2.87万元,增长率13.1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充电桩项目背景分析

近几年,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而新能源汽车中九成皆

为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因此充电设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

设施,与此同时,充电设施也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快速推进的最大短板。

近两年来,诸如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相对滞后现象正日益突出。虽

然充电桩数量在快速增加,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规模仍然大

幅高于充电桩数量的增长规模,也就意味着车桩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

一边是车主抱怨充电不方便,找不到近的充电桩,一边是建成的充电桩

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大量的充电桩被闲置。这个情况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

桩尤为明显,充电桩建设似乎陷入两难的境地,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充电桩的有效利用率仅为5%,空闲率高达70%,“僵尸”桩问题凸显。

电桩本身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正因为如此,有实力的企业展开了一轮博弈,都企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成为主导者,政府作为利益的参与者之一并没有及时的出手,直到2015年年底,新的充电设施国标才出台。而此时,很多充电桩已经建设完毕,更多充电桩产品已经在生产线上,老的桩和车,兼容性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潜在的矛盾。

直流快充80%的电量大约需要20-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汽车电池容量和匹配度等具体情况各有不同,这是加油时间的十倍以上。等待时间过长如果在技术上无法突破,会让相当部分的消费者无法接受电动汽车,成为制约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瓶颈。但是反过来,这也可以转化成充电桩运营的商机。国外已经有了一些结合商圈建桩与商业共赢的范例,值得国内运营商借鉴和学习。

APP寻找定位十分方便,但不同的软件使用体验各不相同,最大的问题还是行业壁垒,几乎所有大的商家都是只提供自家充电桩的相关搜索定位服务,事实上目前仅靠同一家运营商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全面需求。根据商业运行的规律,行业的洗牌将在所难免,未来必然会淘汰大部分,留下资金实力强,规模大,服务优质的商家。目前来看,真正烧得起钱的只有国家电网和有决心投入资源的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很可能熬不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对整个电网来说,目前充电桩的用电量所占比重是非常微小的,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电网也会面临压

力。尤其从局部来说,很多老的物业和用电区域,变压器的富余容量并没

有那么多,在建设充电桩的时候就需要额外投入,增加变压器的富余容量,这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利益各方的调和。随着新能源车发展提速,充电基

础设施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充电桩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前景拭

目以待。

二、充电桩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根据我国在公交、出租、环卫与物流等专用车、公务与私人乘用车等

领域的汽车增长趋势,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划目标,经测算,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电动公交

车超过20万辆,电动出租车超过30万辆,电动环卫、物流等专用车超过20

万辆,电动公务与私人乘用车超过430万辆。

根据各应用领域电动汽车

对充电桩的配置要求,经分类测算,2015年到2020年需要新建公交车充换电站3848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62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2438座,

公务车与私家车用户专用充电桩430万个,城市公共充电站2397座,分散式

公共充电桩50万个,城际快充站842座。

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

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海南等电动汽车发展基础

较好,雾霾治理任务较重,应用条件较优越的加快发展地区,预计到2020年,

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266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7400座,充电桩250

万个。

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示范推广地区,预计到2020年,推广

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223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4300座,充电桩220万个。在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尚未被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范围的积极促进地区,预计到2020年,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11万辆,需

要新建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0万个。

根据需求预测结果,按照适度

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

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

电需求。

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新增超过3850座公交车充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50座环

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积极推进公务与私人乘用车用户结合居民

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新增超过43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以满足基

本充电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合理布局社会停车场

所公共充电桩,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新增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

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以满足临时补电需要。

结合骨干高速公路网,建

设“四纵四横”的城际快充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充站,以满足城际

出行需要。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7400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250万个,以满足超过266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7,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其他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1:12,城市核

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2公里。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

角三个雾霾防治重点区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各主要城市间实现互联互通。

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4300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220万个,以满足超过223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8,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其他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1:15,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2.5公里。加强与加快发展地区的互联互通,以高速公路网为基础,逐步推进全国范围的城际快充网络建设。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400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10万个,以满足超过11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省会等主要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12,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

第四章项目市场空间分析

一、充电桩行业分析

截至2019年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个,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车桩比约为3:1,距离国家规划的“车桩比1:1”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提升,车桩比失衡问题更加突出,充电桩加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网14日召开的“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上,传出国网计划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的消息。据国网公司介绍,项目分布

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湖南、青海等24个省(市),涵盖公共、专用、物流、环卫、社区以及港口岸电等多种类型。其中居住区充电桩5.3万个,公共充电桩1.8万个,专用充电桩0.7万个,岸电设施150个。

而此次启动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投资规模 3.6亿元,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18个省(直辖市)集中联动建设126个项目。其中,国

网北京电力将开展新型基础设施1632个充电桩建设工程。天津市新能源汽

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也已全面启动,年内将新建公交专用充电站40座,新建高速服务区充电站12座,同时在全市100个社区新建充电桩800台。

此前,国网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16万座、充电桩9.58万个。其中,高速公路快充站2022座、充电桩8270个,形成“十纵十横两环”高

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高速公路4.9万公里,遍布19个省的171个城市,

保障电动汽车远距离畅通出行。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电动汽

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新基建7大类,更加速了全国充电桩布局。

作为科

技基础工程,充电桩建设不仅是为为新能源车提供补充能源,同时也是车

联网信息流的重要接口。早在2015年,国网就组建了国网电动汽车公司,

加快智慧车联网平台发展,累计接入充电桩45.7万个,覆盖全国85%以上

公共充电桩。国网方面表示,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范畴,对形成新能源汽车强大国内市场,培育数字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