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3篇)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 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能力;4.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5.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二、培养规格1. 学科知识:毕业生应系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力学、材料科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

2. 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具备一定的实验、测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绘图和计算;-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

3. 社会适应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工程测量、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等。

4.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建筑法规与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城市园林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制图与CAD等。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简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

•学制:3年全日制。

学术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结构工程与设计–土木工程实验与实习•选修课程:–高级结构理论与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实践环节•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

•社会实践:到工程公司或研究院实习,了解土木工程实际应用场景。

毕业要求•完成学术研究或工程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撰写科研论文、书写工程报告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科研指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专业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工程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造价与预算实践环节•工程实践:参与实际土木工程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到知名工程公司实习,接触前沿工程技术和行业实践。

毕业要求•完成专业项目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承担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入学要求•本科毕业生,工科相关专业背景优先。

•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和工程计算能力。

•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面试。

培养特色•导师团队:拥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导师团队,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

•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企业合作,举办实习项目。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机会。

•行业对接: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和项目合作。

以上是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和实践培养,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

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

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建筑学硕士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方法,具备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下是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系统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学生。

2. 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具备开展独立科研工作和创新性的设计能力。

4. 培养具备国际化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学生。

二、课程设置:1. 建筑学领域核心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理论与设计、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建筑历史与理论等。

2.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建筑结构计算与分析、建筑美学与设计、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等。

3. 学术研究课程:包括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4. 实践性课程:包括设计工作室、建筑实习等。

三、培养模式和方法:1. 系统培养:通过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育规划,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 创新培养:通过创新性的设计项目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使其具备在建筑设计领域进行原创性研究和设计的能力。

3. 实践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培养评价方式:1. 课程成绩评估:通过课程考试、作业和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

2. 项目评估:对学生参与的设计项目和实践项目进行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综合能力和表现。

3. 研究成果评估: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学术会议等。

五、培养质量保障:建立建筑学硕士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包括成立教学评估委员会、制定培养方案评估标准、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调研等,确保培养质量和效果。

六、培养效果及其评价:1. 学生学业成绩:评估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确保学生掌握了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级科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中南大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得以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培养目标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

第三章课程设置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研究生必修课三个方面。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学科基础课: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深入研究和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2. 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3. 研究生必修课:研究生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学术道德与科研方法、科技前沿讲座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科研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训练,其中包括:1. 科研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科学研究项目,亲身体验科研工作流程,提升科研能力;2. 科研训练:学生在培养期间,参与科研训练活动,包括学术交流会议、科研方法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方法技能。

第五章学位申请和答辩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了学位申请和答辩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包括:1. 学位申请: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后,可以向学校提交学位申请材料,经学校审核合格后,可以参加学位答辩;2. 学位答辩:学生完成学位申请后,需参加学位答辩,学位答辩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授予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一、学科概况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本学科致力于机械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并围绕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以及国防和空天运载等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装备、信息器件制造、齿轮数字化制造、深海资源开发、车辆与工程装备、特种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独力工作能力。

成为既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设计工作,又可承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居全国一流,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较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是与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职业型、研究应用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的专业领域;3、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规划、设计、计算、测试和绘图等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1 08330101 区域与城市空间发展Regional and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2 08330202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method3 08330303 城乡住区规划与设计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4 08330606 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City renewal and history protection5 081302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6 08340101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7 08130303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Urban design and theory8 08130404 建筑技术科学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science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1、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即允许研究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为3-5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14 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科学论文写作,培养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专门从事土木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与咨询的高级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2.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3.工程管理信息化4.房地产管理5.工程项目策划6.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7、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8、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9、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振和智能控制;10、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11、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12、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13、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14、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15、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16、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三、学习年限实行2年学制。

四、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五、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及课程学分六、实践环节.硕士生除了需要修满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其培养主要通过工程实践来进行。

采取双导师制,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点的作用。

硕士生以就业目标为对象,直接服务于就业目标的学习、实习、研发等活动,均属于应用与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参与导师课题的研发,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习等。

专业实训要提交实习计划,硕士生实践教学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习实践报告由实习单位负责人和导师签署考核意见,考核合格后计相应学分。

七、研究环节1、、学位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源于工程管理实际,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于第二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指导小组组织答辩,通过后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土木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和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

2. 具备较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知识。

3. 具备较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技能。

4. 具备较高水平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

6. 具备一定的科技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

7. 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结构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桥梁与隧道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结构抗震与防灾、水利工程等。

2. 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大跨度桥梁设计、特殊结构设计、现代建筑技术等。

3. 实习实训: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专业实习和实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四、研究方向1. 结构工程2. 岩土工程3. 地下建筑工程4. 水利水电工程5. 防灾工程6.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五、科研能力培养1. 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了解科研工作流程和方法。

2. 指导学生阅读并撰写学术论文,提升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

4. 指导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和竞赛,增强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竞争意识。

六、实践能力培养1. 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学习和掌握实际工程操作和技能。

2. 指导学生参与工程项目,了解工程管理和施工实践。

3. 安排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和开题实验,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建筑与艺术学院
.05
一、学科专业(领域)概况、优势与特色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建造各类
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

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或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活动。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与区域及房地产开发、道路交通建设、旧城改造、风景园林工程修筑和智能化建筑的投资建设;电子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和新型建筑材料科学的应用,充实和丰富了本事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事域的研究范畴。

本事域范围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土木工程多个一级学科,其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以人为本,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主要领域范围:城市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城市经济与管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及风景园林、道路、市政、防灾减灾与防护、建筑材料、建筑经济、生态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相关领域:装饰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与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水利工程。

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源于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铁道建筑系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系,历经长沙铁道学院等变迁,现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976年在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工程系内兴办“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94年该专业从分出建筑工程系(含“建筑工程”与“建筑学”两个专业), 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大学成立,“建筑学”专业与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1993年创办的城市规划专业合并,更名为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与学校原艺术学院合并组建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调整为城乡规划系与建筑系,现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均获校级重点学科。

,我校获“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三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较早具有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获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增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生;,国务院学位办调整新的学科目录,我校原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我校获土木建筑与规划二级学科博士点。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分别在、经过国家建设部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2名。

拥有总建筑面积达1 ㎡、包括模型制作室、CAD室、摄影室等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材料与构造展示室、、物理环境与绿色城市建筑实验室、城市新技术与应用室等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快速成型室、计算机房、人机工程实验室等,配有较为完备、先进的
仪器设备, 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服务。

中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综合实力居全国一流,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由教授、副教授等较强的学术队伍组成,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企业和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是与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职业型、研究应用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事域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本事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的专业领域;
3、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规划、设计、计算、测试和绘图等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