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珍珠知识

珍珠知识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
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
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
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
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
珍珠品质评判标准

珍珠品质评判标准
珍珠品质评判标准
珍珠品质评判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泽度:光泽度是评判珍珠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好的珍珠应该有高度的光泽度,能够清晰地反射周围的环境。
光泽度的高低决定了珍珠的价值和美观程度。
2. 表面质量:表面质量是指珍珠表面的光洁度和完整度,好的珍珠应该表面平整光滑、无瑕疵,表面的纹理和色彩也应该均匀美观。
3. 大小和形状:好的珍珠应该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形状包括圆珠、半圆珠、椭圆珠等,其中圆珠的价值最高。
4. 颜色:珍珠的颜色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颜色越纯正越鲜艳的珍珠越受欢迎,而色泽暗淡的珍珠相对价值较低。
5. 厚度和质地:珍珠的厚度和质地直接影响其重量和手感,好的珍珠应该手感沉重、厚度均匀,且有一定的韧性。
以上是珍珠品质评判的基本标准,一般来说,珍珠的品质越好,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如果想要购买高质量的珍珠,需要认真挑选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估。
1/ 1。
珍珠什么样的最好

珍珠什么样的最好-生辰拾探员优选珍珠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都是备受喜爱的珠宝,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种类丰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在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六月生辰的幸运石,寓意着富裕与感恩。
那么珍珠该如何判别好坏呢?以下是生辰拾探员给你推荐的几种区分珍珠好坏的标准:珍珠什么样的最好?一、看光泽,所谓“珠光宝气”,光泽是珍珠的灵魂。
无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灵气。
看光,应该将珍珠平放在洁白的软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温润的光泽;而迎着光线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发出七彩的虹光,层次丰富变幻,还可以看到如金属质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特别明亮的可列入A级,稍次之为B级。
光泽级别质量要求极强A反射光特别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像镜子,映像很清晰强B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映像很清晰中C反射光明亮,表面能见物体影像弱D反射光较弱,表面能照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珍珠什么样的最好?二、看瑕疵,表面痘、斑、印、坑、点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远外看不到瑕疵为可以接受的标准。
A级的标准为100%表面光滑,肉眼近看看不出瑕疵。
当然了,用放大镜都难看出瑕疵的那是万里挑一的极品中的极品,比如海水养殖珍珠光洁度级别。
光洁度级别质量要求无暇A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观察到表面有瑕疵;微暇B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小暇C有较小的瑕疵,肉眼易观察到;瑕疵D瑕疵明显,占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重疵E瑕疵很明显,严重的占据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珍珠什么样的最好?三、看颜色,珍珠的颜色丰富多彩,尤以淡水珠的颜色更多。
最好的珍珠颜色为黑色、金色、白色带玫瑰色系晕彩。
黑珍珠数量较少,十分稀有,人工养殖又受到条件限制,因此,好的黑珍珠价格特别昂贵。
UR曜珍珠淡水珍珠等级鉴定规则

UR曜珍珠淡水珍珠等级鉴定规则前言本鉴定规则是以国家标准GBT18781-2008《珍珠分级》为参考依据,由杭州曜牌珍珠有限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仅用于自身产品等级鉴定。
本鉴定规则包含淡水珍珠的鉴定分类、质量因素、品质级别及检验方法等内容,并从形状、尺寸、颜色、光泽度、光洁度、匹配度6个维度进行质量因素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养殖淡水珍珠的品质等级鉴定,不适用于因电镀、染色等工艺处理过的珍珠鉴定。
一、珍珠鉴定及分类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
根据生长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根据有无珠核,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本标准仅适用于淡水珍珠的品质等级鉴定。
二、淡水珍珠质量因素及级别1、形状等级形状,即珍珠的外部形态。
淡水珍珠外部形态分为7种类别,分别为正圆、圆、近圆、米型、馒头型、水滴型及其他,以珍珠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差的百分比≤3%为正圆标准,3%≤直径差比≤8%为圆的标准,在8%和12%之间的为近圆。
具体分类标准详见表1。
注:直径差百分比即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2、尺寸分类尺寸,即单粒珍珠的大小。
正圆、圆、近圆形状的淡水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淡水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
3、颜色分类颜色,即珍珠的体色、伴色及晕彩综合特征。
其中,体色指珍珠对白光选择性吸收产生的颜色;伴色指漂浮在珍珠表面的一种或几种颜色;晕彩指在珍珠表面或表面以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
就淡水珍珠颜色而言,主要分为5大色系,分别为白色、粉色、金色、紫色及其他,珍珠颜色的描述通常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具体包含的多种体色详见表2。
4、光泽度等级光泽度,即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
珍珠种类与等级划分

珍珠种类与等级划分
珍珠大体上分为四种,淡水珍珠出产于江河之中,等级为A4级。
海水珍珠出产于北部湾及东南沿岸,因其大小各异,等级不定。
南海珍珠产于南太平洋,等级为AA或A1级。
大溪地黑珍珠产于南太平洋,等级为AA级。
1、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是指出产于江河之中的珍珠,产量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形态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褶纹较多。
淡水珍珠的直径较小,密度要大于海水珍珠,且珍珠层厚度为0.3毫米,因此淡水珍珠的等级为A4级。
2、海水珍珠
海水珍珠通常产于北部湾及东南沿海,产量比较稀少,生产成本
较高,形态呈正圆形,光泽比较水润。
海水珍珠的直径通常为3~5毫米,也有直径在8毫米以上的极品珍珠,大小各异,因此海水珍珠的级别根据海水珍珠的大小而定。
3、南海珍珠
南海珍珠产于南太平洋,珍珠硕大,最常见的南海珍珠的直径为10~15毫米。
有的南海珍珠的个头超过了14毫米,有极少数甚至有20毫米大小,且颜色金黄,非常罕见。
所以,南洋珍珠的等级通常为AA或A1级。
4、大溪地黑珍珠
大溪地黑珍珠和南海珍珠一样,产自南太平洋,大小一般为8~14毫米不等,记载中最大的大溪地黑珍珠为21毫米。
因其造型精圆,大溪地黑珍珠被公认为世上最美的珍珠,等级为AA级。
挑选珍珠基本常识

挑选珍珠基本常识珍珠是一种由贝类动物分泌的有机珍贵宝石,因其圆润光滑的外观和独特的光泽而备受珠宝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挑选珍珠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挑选珍珠的基本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珍珠。
1. 珍珠的类型珍珠可以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种。
天然珍珠是在贝类动物内部自然形成的,非常罕见和珍贵。
而人工养殖珍珠是通过人工介入贝类动物的繁殖过程,使其形成珍珠。
大部分市场上出售的珍珠都是人工养殖珍珠。
2. 珍珠的颜色珍珠的颜色各异,有白色、粉色、金色、黑色等多种颜色。
选择珍珠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肤色来选择合适的颜色。
白色珍珠是最常见和受欢迎的颜色,而黑色珍珠则较为罕见和昂贵。
3. 珍珠的大小珍珠的大小通常用毫米(mm)来衡量,直径越大,珍珠越昂贵。
一般来说,珍珠的大小在6mm到12mm之间比较常见,而大于12mm的珍珠被认为是非常稀有的。
4. 珍珠的形状珍珠的形状也各异,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鸽子蛋形等。
圆形珍珠是最受欢迎和珍贵的形状,因为它们的形状更加均匀和对称。
其他非传统形状的珍珠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适合那些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消费者。
5. 珍珠的光泽珍珠的光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判断珍珠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珍珠的光泽应该明亮而富有光泽,反射出柔和的光线。
光泽越好,珍珠的品质越高。
6. 珍珠的表面珍珠的表面应该光滑,没有明显的瑕疵和凹凸不平的地方。
表面有明显瑕疵的珍珠质量较差,价值也较低。
7. 珍珠的独特特征一些珍珠具有独特的特征,如珠光、水纹、花纹等。
这些特征可以增加珍珠的价值和吸引力。
购买珍珠时,可以选择具有独特特征的珍珠,以展示个人品味和风格。
8. 珍珠的品质认证购买珍珠时,可以选择拥有权威珍珠鉴定证书的珠宝商。
这些证书可以确保珍珠的品质和真实性,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9. 珍珠的价格珍珠的价格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珍珠的种类、颜色、大小、形状、光泽、表面以及市场供需等。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珍珠的定义、分类、质量 因素及其级别、等级指标、检验方法和标识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珍珠的生产、贸易、质量 评价等活动,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处理的养 殖珍珠的分级。
对于天然珍珠的分级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GB/T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16552、 GB/T1655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珍珠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 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 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 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
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 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3.8 大小 size 单粒养殖珍珠的尺寸。
3.9 形状 shape 养殖珍珠的外部形态。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3.10 光泽 luster
养殖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 程度。
3.11 瑕疵 blemish
在淡水中蚌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蚌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 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褶纹冠蚌淡水养殖珍珠
背角无齿蚌淡水养殖珍珠等。
黑珍珠价值评定标准

黑珍珠价值评定标准黑珍珠价值评定5大标准:颜色、大小、形状、光泽、珠面质量。
5个方面决定黑珍珠价值。
1、颜色颜色是珍珠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
但因各地的风俗、民族、爱好、文化北京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对颜色的爱好也不尽相同。
虽然某种颜色的流行需求和稀缺性会较大的影响它们的价格,但是颜色价值的权重也只占珍珠价值决定因素的10%--20%。
珍珠的颜色由三部分组成:体色、伴色、晕彩。
体色指珍珠本身整体的颜色。
伴色指漂浮在珍珠表面的一种或几种颜色。
晕彩指在珍珠表面或表层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
是由珍珠的结构所导致的光的折射、衍射等多种光学显现的综合反映。
晕彩与伴色的区别在于晕彩为可漂移的具朦胧感的彩虹色,需要在正确的位置才能看到;而伴色是叠加于珍珠体色之上的某种颜色,出现于珍珠的顶端或正对光的一面。
2、大小珍珠的大小指单位珍珠的尺寸。
大小对珍珠的价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同一等级的珍珠,直径越大,价值越高。
珍珠的大小一般按直径划分为以下六个等级:厘珠:2.0mm≦直径≦5.0mm;小珠:5.0mm≦直径≦5.5mm;中珠:5.5mm≦直径≦7.0mm;大珠:7.0mm≦直径≦7.5mm;特大珠:7.5mm≦直径≦8.0mm;超大珠:8.0mm≦直径3、形状形状是指珍珠的外部形态。
珍珠可以有多种形状。
海水珠一般分为正圆、圆、近圆、椭圆、扁平、异形,共六大类。
淡水珠分为圆、椭圆、扁圆、异型,共四个大类。
俗话说“玉润珠圆”,价值最高的是浑圆的“走盘珠”(指在盘中会滚动不停)。
但异形珠若巧妙构思后,达到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和艺术感,也可大大提高其价值。
4、光泽光泽指的是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洗程度,它是决定珍珠质量及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珍珠的美丽、高雅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光泽。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珍珠层的性质。
一般而言,珍珠层层数越多、厚度越厚、珍珠质(即文石)排列有序度越高,则珍珠光泽越强。
目前贸易界普遍认为,珍珠层厚度大于0.5毫米为厚、0.35-0.5毫米为中等、 0.25-0.35毫米为薄、小于0.25毫米为很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
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
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
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
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
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
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
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
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
太多数养殖珍珠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带上一些“疱“、“腰线“、“皱纹“、“凹坑“等瑕疵。
这种瑕疵的多少及分布就决定珍珠的净度或皮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珍珠质量及价值。
有时它们还会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使用寿命及珍珠后处理的可能性。
美国GIA根据一串珍珠中有瑕疵珍珠的多少,把珍珠串的皮质质量分级成四种类型:完美(FL)、微瑕疵(有较微缺陷)(SS)、瑕疵级(有缺陷)(Spotted)和重瑕疵(有严重缺陷)(VS)四个级别。
完美级的珍珠(串)是指珠串中绝大部分珍珠的表面都是完美无瑕的,只极少部分可有瑕疵,而且分布的位置非常局限,一般来说这种珍珠的瑕疵难以分辨。
微瑕级珍珠(串)是指珠串中很多珍珠无明显可见的瑕疵,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少部分珍珠有小瑕疵。
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大部分珍珠都有瑕疵,少部分珍珠甚至可见明显瑕疵。
重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全部珍珠都可见瑕疵。
实际上上述标准,并不是真正的珍珠皮质分级标准,而是珍珠串的分级规范。
对单颗珍珠的皮质分级国际上并无普遍应用的标准,但塔希提黑珍珠已有一个普遍为市场接受的皮质分级规范。
按皮质好坏可将黑珍珠分为A、B、C、D四级。
A级:表面无瑕疵或者肉眼可见的个别瑕疵占整个表皮l 0,以下,光泽很好。
B级:肉眼所见到的瑕疵占整珠面积1/3以下,且光泽较好。
c级:肉眼所见瑕疵在整珠面积1/3,2/3之间,光泽较好。
D级:表皮有较多明显的瑕疵,而光泽不论好坏,但珍珠表面至少被80,珍珠质包裹。
实际上,目前所有皮质分级中都没有考虑瑕疵分布的情况,这是不够完善的地方。
在实际的交易和估价中,瑕疵的分布有时比瑕疵本身对珍珠的质量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如果一颗光泽很好的珍珠,有明显可见的瑕疵,但其瑕疵分布非常局限,如只局限在球体表面的1/20以下,其质量仍然是较高的,原因是珍珠被钻孔镶嵌后其瑕疵是不可见的,相反一颗相同质量的珍珠如其瑕疵并不太明显,但却散布在
珍珠的整个球面上或超过1/2的球面上,其质量及价格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珍珠的质量(重量)或尺寸、大小分级
珍珠的重量或大小是影响珍珠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天然珍珠而言,重量或大小可能还是最重要的要素,因而我国古代又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意思是说七分(mm)的是珍珠,而八分(mm)的就是宝贝了。
对于养殖珍珠来说,在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超过一定的尺寸范围,其价格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溢价)。
珍珠的计量单位有吨、贯、公斤、刀、毛美、钱、克、克拉、格令和珠喱,其中吨、公斤、克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而贯(Kan)、刀(Dao)、钱、毛美(Momme)比较多见于日本和香港市场珍珠批发时使用,而克拉、格令和珠喱则用于散珠特别是
优质散珠的计量中。
除此以外,对于某些质量的成品或原料,行内还有用把、手、颗直接计量的。
1贯=3.75kg;1香港钱=3.75g;1刀=3.75g;1毛美= 75格令=18.75克拉;1格令=1珠喱=0.25ct。
在成串的珍珠中,有时更多用珍珠的直径(mm)又称分来计量,通常对近圆形珍珠串而言,一般以0.5mm为一个档次进行归类,如6,6.5mm,6.5,7mm,也有根据最大和最小的珍珠范围来界定,如一
串珍珠最大为10mm,而最小为8mm,则该串珍珠大小为8-10 mm,通常这种渐变珍珠串的大小是有规律的变化的。
正圆、近圆形海水珍珠的直径一般是以最短方向来确定,而其他形状的则是用最大直径×最小直径。
不同珍珠类别常见的大小范围不同,例如,塔希提黑珍珠一般在8,14 mm之间,大于16mm的就已很稀少。
而日本和中国海水珍珠的尺寸大多只在4,10 mm之间,超过1l mm以上的就已少见。
淡水珍珠的尺寸一般较小,大于8mm的就算大珠(近年有增大趋势)。
日本珍珠一股按大小分成四级,大珠直径为8mm以上;中珠直径为6,8mm;小珠直径为5,6mm;细厘珠直径为5mm以下;每一等级的直径大小至多只差2mm左右。
养殖珍珠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珠贝的种类、植入的珠核大小以及养殖的时间,例如以淡水珍珠为例,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常常是较大的,过去淡水珍珠的大小一般小于8mm,但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浙江许多珠农推迟收珠时间,一些淡水珠养殖时间超过6年,收获的淡水珍珠可达到15mm以上。
一般情况下,淡水养殖珍珠贝每年分泌珍珠质层厚0.15mm。
同时,由于养殖淡水珍珠采用了有核养殖技术,一些淡水有核珍珠的大小也可达10mm以上,致使不同种类珍珠之问类别差异变得模糊,产生鉴别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