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增订五版2012)授课大纲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10
第
二
节
(一)北方方言 (二)
现
(三)湘方言 (四)
代
(五)
汉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语
概
述
(一)
(二)
(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11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 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 么?》,《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我们这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
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 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 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 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 是属于社会的,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言语 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人打 过这样的比方,语言好比是乐谱,言语是这个乐谱的具体演奏。乐谱是 相同的,而每个人的具体演奏是不同的。也有人把语言比喻为打字机的 字盘,言语则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字盘里的铅字有一定的数目,排列 也有一定的规则,面对同一盘铅字,不同的人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打 出许多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句子来。正因为如此,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 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 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
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
1 2 3
6
(三)语言的体系性
现代汉语黄廖本电子版讲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讲课教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第一章语音考试内容: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3)音节结构表4)拼合规律表5)变调的规则4条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调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轻声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中的“ng”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 , gēng ,guān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hán 和 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三)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国际音标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完整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课纲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 Modern Chinese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周学时 / 学分: 3,34.讲课对象:对外汉语专业5.使用教材: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第一版社 2002 年 7 月二、课程简介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正外汉语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课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照,贯彻理论联系实质的原则,系统地讲解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培育和提升学生理解、剖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对外汉语教课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包含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共六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地叙述现代汉语概略,新期间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叙述相关一般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一般话语音系统有完好的认识,拥有实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行一般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叙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能关,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对于文字的目标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词汇部分:叙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剖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必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说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升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叙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种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种类,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拥有辨别词性、剖析句子和鉴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
修辞部分:叙述词语和句式的采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适合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汉语表达能力,改良文风,逐渐达到正确、鲜亮、精华、生动的要求。
考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
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
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
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
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
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
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讲课教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讲课教案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第一章语音考试内容: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3)音节结构表4)拼合规律表5)变调的规则4条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调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轻声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中的“ng”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 , gēng ,guān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hán 和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三)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国际音标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绪论

(五)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 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 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 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15
(六)闽方言
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 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 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 五个次方言:1 2 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3 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4 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5 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 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 构规则,三者处于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在 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
17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联合国其他通用语言比较,现 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 辅音,像英语disk(圆盘)bliss(极乐),俄语текст(课文)Встреча(会 晤)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 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 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册 ]
第一章绪论
1、语言
2、现代汉语
3、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
5、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与印欧语言)
6、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
7、现代汉语的地位
第二章语音
1、语音
1.1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发音体)、咽喉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
1.3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突、语音和语义的联系
2、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
3、记音符号:拼音字母、注音符号、国际音标
4、声母与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辅音表和声母表)
5、韵母与元音音位:单元音(舌位、前后、高低、唇形)
5.1韵母总表:四呼(开、齐、合、撮),结构特点(单、复、带鼻辅音韵母)
5.2韵母结构:韵头、韵腹、韵尾
6、声调与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7、音节(带调音节结构类型表)
8、音变: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
9、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归纳音位(区别特征、互补分布)
第三章文字
1、文字
2、汉字及其特点
2.1 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2.2 印刷体和手写体
3、汉字的结构
3.1 笔画:永字八法、扎字五法
3.2 部件。
独体字,合体字:五组合方式。
部首
3.3笔顺
3.4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
4、汉字的整理与汉字的标准化
5、异形词整理表、别字、读错字、多音字
第四章词汇
1、词汇:语素(词根、词缀)、词(短语5/5.2)、固定短语(专名、熟语7.2)、缩略语
1.1 词的结构:单纯词、合成词(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词的结构类型简表)
2、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2.1 词汇意义:概念义(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语体、形象)
3、义项: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
3.1 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4、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
4.1 义素分析
5、语义场:词义的类聚
5.1 语义场分析:类属、顺序、关系
5.2 同义义场与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理性义、色彩、词性)
5.3 反义义场(互补、极性),反义词
6、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
6.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单一化、具体化、临时性意义、选择性
7、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和一般词汇
7.1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7.2 熟语(固定短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歇后语
8、词汇的变化发展:新词产生、旧词隐现、词义演变
9、词汇的规范
10、字典和词(辞)典
[ 下册 ]
第五章语法
1、语法:句法、语义、语用
1.1 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1.2 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2、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动语、中心语(句法成分表p6)
3、词类划分依据(词性):语法功能、形态、意义
3.1 实词:名、动、形、区别词、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3.2 虚词:介、连、助、语气词
3.3 词的兼类和借用
3.4 词类的误用
4、短语(词组)
4.1 基本短语:主谓、动宾、偏正(定中、补中)、中补、联合
4.2 其他短语:连谓、兼语、同位、方位、量词、介词、助词(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关系表p52)
4.3 多义短语: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结构与语义均不同
5、短语的层次分析(切分、定性)
5.1 切分的条件:结构、功能、意义
5.2 短语和词的区分
6、句法的层次分析与成分分析法(句法分析例解p81-83)
7、单句(句型):主谓句、非主谓句
7.1 常用句式:主谓谓、“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 7.2 变式句:省略句、倒装句
7.3 句子的变换
7.4 句类(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7.5 单句的句型、句式和句类表p106
8、检查、修改语病
8.1 常见的句法失误: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8.2 检查语病的方法:朗读法、减缩法、类比法
8.3 修改语病的原则:分析与修改、愿意、原句结构、不要顾此失彼、小改
9、复句
9.1 联合复句: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9.2 偏正复句: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
9.3 多重复句与紧缩句
第六章修辞
1、词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
2、词格:双关、仿词、反语、婉曲、设疑
3、词格: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
4、词格: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