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来源: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指导人们正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观。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____,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2)联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核心知识体系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展开的。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常见观点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五行说: 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充: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有人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 ) (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
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 学 基 本 问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题
内容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注意:判断(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 (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发展
形而上学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片面
孤立
静止
3
(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与方法Leabharlann 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第二课:讲哲学的派别(哲学的具体形态) 哲学的派别是对哲学问题(含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哲学的派别主要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主要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主要知识点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来源(源于生活)(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生活角度上的作用(1)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什么是哲学?(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如何?(含义区别、联系)(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
(3)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6、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根据测试说明编写>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考点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A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哲学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表现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表现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考点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A考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而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考点10`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根据测试说明编写>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把某种客 观精神当 作世界的 本原
把概念夸大
局限性:二者归根 到底,都是把人的 意识当作世界的本 原,其根本观点是 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 范围而言,它对人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 定借鉴意义。
【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6.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 题的根据。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 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C.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C)
考点一:哲学是什么
• 从与生活的关系看:
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认为原 子是世 界的本 原。
进步性: 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②机
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物质具有反作用
•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 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 哲学的性质和方向。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的内涵(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的作用(1)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与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有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但是,它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有两种基本状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第4、5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唯物辩证法(第7—10课)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历史观(第11课)、价值观和人生观(第12课)三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1)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1)区别: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②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1)标准: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
(2)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什么是哲学?(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功能(P25)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4、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5.哲学的作用: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b。
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对社会具有反作用。
6.哲学是什么(内涵)1.从本意上来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上来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上来看,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关系上来看,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提示】哲学的“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3、小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么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 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此点分为 ________________ )
6.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分为三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_______决定 _______,意识是物质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 分为三类: 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
学问。
(2)联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
答。
9.如何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 (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映。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是
正确的。 局限性: A 一种可贵的猜测, 没有科学依据。 B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简单化。
复杂问题,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
,因此,实
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当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把 __________________(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8.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意识,是
______ 决定 _______。
(1)主观唯心主义:把 ___________________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 哲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观。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
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
学揭示的是自然、 社会和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 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次比较
本质: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代表”重 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最新理论成果。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
思想
结。
立自主。精髓:实 事求是。
邓小平 理论
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的又一产物,是对毛泽 东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
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中 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 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 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三个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正确对待集
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
指导。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批判功能: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塑造功能: A、预见指明未来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未 来。
B、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自然科学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直接理论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来源:
第一单元知识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指导人们正确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就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 展观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 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 ____________决定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体现 ____________ ,有什么样
指导人类
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毛泽东
产生条件 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贡献 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
主要内容 活的灵魂:实事求 是、群众路线、独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 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本原 (此点区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正的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①真正的哲学对个人的作用:
“两个看待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三个对待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