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3-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联结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该运河南方..的终点城市是()A. 涿郡B. 洛阳C. 江都D. 余杭2.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反映了下列哪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繁荣景象()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5.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明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A.汉武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6.假如由你来担任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的导演,你应该安排下列哪些历史人物的角色演员()①唐玄宗②唐太宗③松赞干布④吐蕃使者⑤尺带珠丹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7.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观点。
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A.《汉武大帝》B.《武则天》C.《贞观长歌》D.《三国演义》8.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9.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10. 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A.贵族居住区B.娱乐区C.居民住宅区D.商业区11. 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1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2.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 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4.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5.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 B.金 C.辽 D.元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④出现了翻车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7.“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8.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9.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10.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B.瓦子C.关子D. 会子11.“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12.“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13.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2、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
唐太宗深以为然,常以征为镜。
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虚心纳谏C.减省刑法D.注重文教3、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4、据孟元老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秦都咸阳B.隋都长安C.唐都长安D.宋都东京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6、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7、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城于()A.上京B.咸阳C.兴庆D.杭州8、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C.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9、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A.36年B.37年C.28年D.29年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A. 骨耜B. 耦犁C. 翻车D. 曲辕犁4、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②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各业繁盛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D.唐玄宗6、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7、七年级一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隋朝统一南北后,南方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
而此时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为了从江南地区向两京运粮,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营建东都洛阳B.建造赵州桥C.加强与流求的联系D.开通大运河2.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下列哪一项治国措施最能直接体现这个观点()A.选用良臣,提高行政效率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简法轻刑,重新修订法律D.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4.唐朝公主婚姻千百年来最受人瞩目的是她们的再嫁风气,公主改嫁是常事,并不为社会所鄙视。
这可以论证唐朝()A.公主命运多舛B.重男轻女C.风气较为开放D.离婚率高5.日本宗教学家山折哲雄曾说:“玄奘有四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世界上著名的佛学家,第二张面孔是伟大的旅行家,第三张面孔是伟大的翻译家,第四张面孔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辟人文学科的专家。
”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A.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交流B.去天竺取经,口述《大唐西域记》C.远赴日本宣扬佛学,传播文明D.远航亚非三十多国,宣扬国威6.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免役、保甲、科举、青苗等新法,在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及增损的情况下,均为宋朝以后的历代所沿袭。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A.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B.核心内容是扩大财源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仍存在着诸多的弊端7.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
”这里所涉及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①辽②西夏③金④北魏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计60分)1.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A.②①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A.北京B.洛阳C.杭州D.南京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4.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
因此他()A.重视教育B.倡导节俭C.轻徭薄赋D.虚心纳谏5.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
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贞观盛世C.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D.改国号为周7.“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A.纺织工具B.灌溉工具C.交通工具D.耕作工具8.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9.下列属于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是()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④陆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0.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人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
隋唐时期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是()①曲辕犁和筒车②科举制③行省制度④雕版印刷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2、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3、XXX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段材料体现了XXX的执政思想是()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无为而治D.勤于政事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6、XXX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大概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B.长久统一的隋朝D.统一国家的建立7、东汉梁太后之兄XXX独揽朝政20余年。
XXX“前后七封候,三皇后,XXX,二大将军……XXX、将、XXX、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申明其时()A.官僚机构臃肿C.豪强地主横行B.宦官把持朝政D.外戚势力收缩8、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202年,XXX,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C.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9、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试题(带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吴D. 晋2. 唐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南京D. 北京3. 下列哪位不是“战国七雄”之一?A. 齐B. 楚C. 燕D. 赵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A. 火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蒸汽机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路线。
()4. 《史记》是由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书。
()5. “三国演义”是关于唐朝历史的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是_______。
2.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_。
3.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_______。
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七次,他的出发地是_______。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朝。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4.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请介绍一部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你会如何利用“丝绸之路”进行贸易?3. 请阐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4. 请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5. 请讨论一下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请阐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关于唐朝文化的展览,列出至少五种展品并简要说明其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A、姚崇B、李春C、杜如晦D、玄奘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王昭君B、文天祥C、文成公主D、渥巴锡8、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位于河西走廊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0、在本期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颉(jié)利可汗B、元昊(hào)C、朱棣(dì)D、赵匡胤(yìn)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之间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请回答12-13小题:12、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13、人们认为烟火(如右图)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
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4、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
它应该出自A、越窑B、哥窑C、邢窑D、景德镇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
”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苏东坡17、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定都大都C、统一蒙古D、建立元朝18、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B、夷洲C、琉球D、赤嵌楼19、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宋四家”的是20、下列四幅古代绘画作品中,内容题材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是21、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八股取士B、废除丞相C、设置东厂D、设立军机处22、下列少数民族称谓,出现最晚的应该是A、突厥B、回族C、女真D、满族23、①康熙②戚继光③。
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A、郑和B、乾隆C、唐太宗D、郑成功24、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A、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25、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C、繁荣与开放D、中外交往与冲突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本大题4小题,共4分)26、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与科举制有关。
()28、唐朝灭亡,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29、河北的嘉峪关和甘肃的山海关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三、列举题(本大题1小题,共6分)30、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本期学过的关于史学、文学、科技方面的古代典籍可以说都属于历史文献。
查阅历史文献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请举出你认为本期学习过的三部重要古代典籍名称,并说明它的内容或地位。
(表述准确,一个2分。
不得照抄答题示例)答题示例:名称:《农政全书》内容或地位: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①名称:内容或地位:②名称:内容或地位:③名称:内容或地位:第Ⅱ卷开卷部分4、开卷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必须把第Ⅰ卷和第Ⅱ卷合并起来按顺序装订好。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31、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见右图)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1分)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要求举出两条)(4分)材料二:(见左图)1)材料二中①和②分别为今天的和。
(2分)2)材料二中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积极作用?(要求举出一条)(1分)32、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
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
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
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
……──以上材料均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请回答:①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2分)②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2分)③从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请你从其它历史记载或今天日常生活中找出两类例证,用以证明你的观点。
(4分)五、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24分)33、下列两枚邮票,分别是中国人民邮政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和600周年时发行的。
你能否结合课内外知识,根据票面设计内容,给每枚邮票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名:(4分)34、教材中提到:“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请回答:①请说明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7分)35、有人说: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面对这个话题,班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①你认为同学们探讨这个话题有何意义?(2分)②请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主要特点”。
(8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第Ⅰ卷闭卷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判断题(4分)26、√27、√28、√29、×三、列举题(6分)30、(此题要求所列名称应当是“古代典籍”,名称与内容、地位相符可给满分2分。
不相符,若错位或有一方正确,可给1分。
全错0分)第Ⅱ卷开卷部分四、材料解析题(16分)31、(8分)图一:1)现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或答: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唐朝对外交通从海陆均可通往西亚)。
(1分)2)原因:如答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
(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4分)图二:1)①天津②江苏太仓;(2分)2)大大方便了南粮北调(或答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业繁荣)(言之成理,一条给1分)32、8分)①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
(2分)②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而导致市场缺马。
(2分)③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如南方多雨,所建瓦房一般屋顶坡度大;社会政治因素:如宋朝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经济发展因素:如大力发展畜牧业,使今天人们肉食丰富等等。
(其它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每条2分,此问最高4分)五、问答题:(24分)33、(4分)第一枚邮票:如中华文明远播西亚;(2分)第二枚邮票:如指南针的故乡。
(2分)(其它合适的主题名均可给分)34、(10分)答:①三方面:南方农业发展、南方手工业兴盛、南方商业繁荣(3分)②原因或条件:政治上: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则战乱较多。
自然条件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人口技术上: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新品种在南方的引种和推广;交通技术的发展(如造船与航海技术);商业流通的便利等等。
(概括出一条可给1分,此问最高7分)35、(10分)答:①意义:如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或我们应当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等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2分)②史实说明:a戚继光平息倭患,维护了国家主权;b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c台湾的归顺和加强管理,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d康熙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使中俄双方能平等协商,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e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