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牙根感染
根尖X射线可观察到牙根尖部的感染病变和周围 组织的炎症。
影像诊断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无创、无痛、直观,能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局限性
部分病变难以区分、辐射暴露、影像解读技巧的要 求较高。
常见影像报告的要点和解读技巧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告要点
详细描述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分布等。
2
解读技巧
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影像学所见,做出准确的诊断。
颌面骨结构
用于评估颌骨畸形、骨折、囊 肿等结构异常。
正畸治疗
用于评估牙齿错位和颌面骨发 育情况,制定正畸治疗方案。
常见口腔颌面疾病的影像诊断
牙齿蛀牙
通过X射线可观察到牙齿表面的蛀洞和牙齿组织 的损坏程度。
颌面部骨折
X射线或CT扫描可以明确骨折的位置、类型和 复位情况。
颌骨肿瘤
CT扫描可以帮助判断颌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 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1 口腔摄影
通过摄影技术获取牙齿和口腔的影像,便于检测和诊断口腔疾病。
2 X射线摄影
利用X射线技术对牙齿和颌面部进行成像,帮助医生诊断多种口腔颌面问题。
3 CT扫描
通过多层次断层成像技术获取颌面骨骼的详细结构,并进行三维重建。
口腔颌面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牙齿检查
用于检查蛀牙、牙周病、牙根 感染等口腔疾病。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技术、应用范围、 常见疾病影像诊断、优势和局限性、报告要点和解读技巧,以及未来发展趋 势和挑战。
影像诊断学概述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学科。 它在口腔颌面医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58
牙源性腺样瘤
59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概述】是一种囊性的牙源性良性肿瘤,以 往被称为牙源性钙化囊肿或Gorlin囊肿。
【病理】可发生在骨内或骨外。囊壁有薄层 的成釉细胞瘤样上皮衬里,并有影细胞形成, 后者可发生钙化。还可见牙源性上皮向邻近 的结缔组织中增殖。也可见发育不良的牙本 质。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上下颌发
此牙的根冠交界处。 所含牙的数目多为一个,也可是多个。 囊肿一般以单囊为主,多囊少见。 密质骨可膨胀变薄。 上颌后牙区的含牙囊肿还可使所含牙投影于
15
含牙囊肿
16
含牙囊肿
17
含牙囊肿
18
面裂囊肿
1、鼻腭管囊肿: 【病理】是非牙源性囊肿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好发于30-60岁,男>女,最常 见表现是:腭中线前方局部隆起。 【影像表现】病变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 牙牙根之间或后方,多呈心形或圆形低密度 改变。中切牙牙根可被推开,但硬腭板和牙 周膜的连续性存在。
病。大多发生在切牙-尖牙区。多无症状。骨
2内019年型6月29可日星期有六 颌骨无痛性肿胀。
6060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影像学表现】 骨外:
颌骨呈浅碟状吸收,可伴有邻牙的移位。
骨内:
境界清楚的单房透光区 肿瘤内可含牙,并见大小不等钙化点和团块 累及牙根可有吸收,邻牙可有移位
2019年6月29日星期六
【影像学表现】 单囊多见,多囊少见。肿瘤内可含牙或不含
牙 常沿颌骨长轴生长(下颌明显),颌骨膨胀
可向舌侧发展,甚至穿破骨板 牙根吸收少见,多呈斜面状 复发时可有颌骨周围软组织侵犯,病变可占
据颌骨周围的软组织间隙
48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PPT课件
17
三 医学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 1 面对如此复杂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学 检查技术,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 不同检查技术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切实 和具体的帮助。 。
18
• 2 影像医生要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丰 富的工作经验及对疾病相关临床特征、发 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的深刻理解。 因同一种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以有较大的区 别,甚至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疾病亦可 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32
二 涎腺损伤
• 1.临床表现:单一剂量 >10 Gy,口干,2~6

小时出现。

<10Gy 口干 6小时后出现。
• 2.剂量效应
• 浆液性腺泡高度敏感,2~5Gy明显变性,10Gy可 坏死。
• 3.照射后造影及病理形态改变
• 随时间延长,腺体功能逐渐降低。可发生废用性 萎缩。
33
• 4.放射对涎腺功能的影响 • 腮腺受照射10Gy后其流率降低50%左右,唾液
周期第1~10天
28
• 3.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与细胞的分裂活动呈正比,而与其分化
程度成反比 • 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敏感性 • DNA>mRNA>rRNA和tRNA> 蛋白质
29
第3节 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 织的影响
• 一、口腔黏膜及颌面皮肤损害 • 1.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 (1)轻度黏膜疹 • (2)明显黏膜疹 • (3)斑点状黏膜炎 • (4)融合性黏膜炎,斑块直径>0.15cm • 水肿大量渗出,伪膜形成。
而交变振荡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 如:x线,r线----电离辐射 • 非电离辐射:无线波、微波、可见光、紫
外线。 • 波长短-频率大-能量高-穿透力大

《口腔颌面影像学》课件

《口腔颌面影像学》课件

牙周炎的影像学表现
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早期,牙槽骨在X线片上 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边缘模糊 。随着病情加重,牙槽骨吸收逐 渐明显,出现垂直性吸收,水平
性吸收和角形吸收。
牙周膜增宽
牙周膜是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结 缔组织,当发生牙周炎时,牙周 膜增宽,在X线片上表现为牙周
间隙增宽。
牙齿松动
由于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 周膜增宽,牙齿逐渐松动,X线 片上表现为牙齿位置不正,倾斜
口腔颌面影像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
当前
X线摄影是最早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
数字化成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新 技术的应用,使得口腔颌面影像学在 诊断和治疗方面更加精准和高效。
中期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 MRI等高级影像学检查逐渐应用于口 腔颌面疾病的诊断。
口腔颌面影像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03
口腔颌面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检查技术
X线平片
用于观察口腔颌面部骨骼结构,如牙槽骨、下颌骨等。
X线造影
通过向特定部位注入造影剂,提高病变部位的对比度,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CT检查技术
轴位CT
从头部至足部扫描,全面了解口腔颌面部结构。
冠状位CT
从左侧至右侧扫描,重点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层次关系。
MRI检查技术
MRI软组织成像
对软组织结构如肌肉、软组织肿瘤等有高分辨率。
MRI血管成像
用于观察血管结构,对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有帮助。
超声检查技术
高频超声
适用于浅层软组织的检查,如舌、唾液 腺等。
VS
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观察血流情况,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有参考价值。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医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医学课件
现状
现代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各种影像技术如CT 、MRI、PET-CT等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疾病诊断
医学影像学能够清晰地显示口腔颌面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 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关键作用。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
将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如CT、MRI、 PET等)进行融合,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影 像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例如,将CT和MRI进行融合,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肿瘤的范围和浸润深度,为手术 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VS
定量医学影像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医学影像中的特征和参数, 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 效果。例如,通过对肿瘤体积、边缘清晰 度、强化程度等参数的定量分析,可以更 准确地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
疾病治疗
医学影像学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手术导航、放射治疗等,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预后评估
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为医生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02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01
X线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被不同组织吸
收。
02
CT成像原理
CT利用X线旋转扫描人体,获取多个角度的图像,再通过计算机重建
得到三维图像。
03
MRI成像原理
MRI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让人体组织产生共振,然后获取信号并重建
图像。
口腔颌面部正常解剖结构与影像学表现
颌面部骨骼结构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1
第一章 概述
2
一 学科内容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 内 容:
• 1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 • 2 口腔放射防护;
3
4
5
• 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4 牙及牙周组织病
变; • 5 颌面骨炎症;
6
7
8
• 6 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 7 外伤; • 8 涎腺疾病; • 9 颞下颌关节疾病; • 10 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 • 11 CT在口腔颌面部诊断中的应用。
24
• 二、 电离和激发 • 三、自由基 • 四、靶学说和靶分子
25
五、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 要因素
• 1、辐射种类 • 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 • 2、辐射剂量 • 总的规律剂量越大,效应越显著但并不呈
完全直线。
26
• 3、辐射剂量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 当大于0.05~0.1Gy/min是可能引起急性放
• 6 现已由单纯牙科放射学发展为口腔颌面放 射学,并逐渐发展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 7 口腔颌面部介入性放射学和实验放射学开 始得以发展。
16
(二)历史人物
• 1 美国人C.E.Kells拍摄第一张根尖片。 2 芬兰人Vellebonna设计出曲面体层 机。
• 3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ld创制了CT装置。 • 4 1961年iedses des plantes发明图像减影法。
• 一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
• 1 实践的正当性:首先判断X检查的必要 性。 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剂量。 3 个人剂量的限制:限制个人所受总照射量。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医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学医学课件

02
03
04
牙槽突、牙、颌骨、颞下颌关 节等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基
本表现
牙齿及牙槽骨的发育和矿化情 况
牙周炎、牙根尖周炎、牙槽脓 肿等病变的表现
阻生牙、埋伏牙、多生牙等异 常表现
CT检查
硬腭、软腭、咽鼓管、喉部等的正常 解剖结构及病变表现
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恶性肿瘤的 表现
上颌窦、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等正常 解剖结构及病变表现
头骨结构
包括颅骨、颧骨、颞骨、鼻骨等 ,正常情况下呈对称性排列,骨
质连续、均匀。
肌肉结构
包括咀嚼肌群、表情肌群等,正 常情况下呈对称性排列,无异常
肿胀或萎缩。
牙齿结构
包括乳牙、恒牙等,正常情况下 呈规则排列,无异常松动或移位

口腔颌面部常见异常影像表现
01
02
03
04
骨质破坏
异常区域骨质变薄、破坏,常 见于肿瘤、炎症等。
颌骨肿瘤
描述颌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如肿瘤的大小、肿 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颜面部畸形与损伤
面部不对称
详细描述面部不对称的影像学表 现,如两侧面部骨质的发育不对 称等。
面部损伤
描述面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如 骨折的位置、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等。
04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 学检查与诊断方法
普通X线检查
01
牙周炎
详细描述牙周炎的影像学表现 ,如牙周膜的增厚、牙槽骨的 吸收等。
智齿
描述智齿的影像学表现,如智 齿的位置、牙冠的形态等。
颌骨及关节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详细描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像学表现,如关 节间隙的改变、关节骨质的改变等。
颌骨骨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三、上颌前部牙合片
(一)投照技术 拍摄上颌前部牙合片时,患者坐于牙椅上,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
地面平行。用6cmx8cm胶片。 (二)正常图像 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包括切牙孔、鼻中隔。上颌窦、鼻泪管、上前牙及腭中缝 等结构。常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变化及乳、恒牙的情况。
四、上颌后部牙合片
(一)投照技术 拍摄上颌后部牙合片时,患者位置同上颌前部牙合片。用6cmx8cm胶片。 (二)正常图像 常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变化的情况。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3章
口腔X线检查的防护
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的原则:
1、实践的正当性: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在进行照射的时间之前,都必须经
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获得的净利益超过付出的代价(包括健 康损害的代价)。特别是进行复杂疾病的诊断时应注意到患者接受的放射累积剂量。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照射都应保持
一、根尖片★
(一)投照技术
1.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 (1)患者位置: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椅座呈水平位,背 托呈垂直位,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口角与术者腋部相平,以利 术者操作。患者坐在椅子上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 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 侧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连线 (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 唇侧与地面垂直。
十二、下颌骨侧斜位片
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
十三、下颌骨后前位片
正常图像:显示上下颌骨后前位影像,以显示双侧下颌升支后前位影像最为满 意,常用于双侧对比观察下颌升支各部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牙周炎
第五节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牙周炎
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牙周炎
牙槽骨垂直型吸收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牙周炎ຫໍສະໝຸດ 牙槽骨混合型吸收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以吸收量多少分为轻、中、重 度。 轻度:牙槽骨的高度吸收至根长的1/3; 中度:牙槽骨的高度吸收至根长的1/2; 重度:牙槽骨的高度吸收至根长的2/3;
第五节
牙周炎
第五节
牙周炎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在连续一段时间内x线 片对比观察牙槽骨吸收破坏广泛,进展迅速, 第一磨牙和切牙区不比其他区域严重。
第五节
牙周炎
1、慢性成人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槽骨水平 型吸收,吸收程度低只达牙根的1/3—1/2, 骨硬板和牙周膜间隙改变不明显。
2、青少年牙周炎: 局限型:切牙区的楔形吸收和第一磨牙区的弧形吸 收,吸收呈对称性改变,前牙区吸收程度较重。 弥散型:主要表现为全口牙槽骨广泛吸收,骨小梁 紊乱模糊。



第三节
根尖周病
一、根尖周炎 1、根尖脓肿 影像学表现: 急性早期:x线片一般看不出根尖周骨 质改变,有时牙周膜间隙稍微增宽,病情 发展时,可见以病牙为中心,骨质呈弥漫 性破坏,边界不清。 慢性期:骨质呈小范围、局部破坏, 边界清楚,骨硬板消失,外周可有骨质增 生反应。
一、根尖周炎 1、根尖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四章 牙及牙周病
第一节 龋 病
影像学表现: 1、浅龋: 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或合片。 表现:为圆弧性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 光滑,其范围一般较小。 注:颈部龋和正常影像相区别。 2、中龋: 表现: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浅层,X线显示 为圆弧凹陷状缺损区,有时为倒凹状缺损。
第一节
影像学表现:
二、致密性骨炎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根尖周病
四、牙骨质结构不良 影像学表现: 1、早期病变(骨质溶解破坏期) x线片表 现为低密度圆形、类圆形透射区,边缘不 齐,骨硬板及牙周膜消失。 2、第二期病变(牙骨质小体生成期) x线 片表现为病变区形成点状或片状高密度钙 化影。 3、第三期(钙化成熟期) x线片表现为根 尖区成团块、体积较大的钙化影。 注:在同一患者不同时间的x线片上,可同 时出现几个时期的改变。
一、根尖周炎
2、根尖肉芽肿影像学表现
一、根尖周炎
3、根尖囊肿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根尖周病
二、致密性骨炎 影像学表现: 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 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分界。牙周膜间隙可 增宽。 三、牙骨质增生 影像学表现:牙骨质仅沉积于根尖,则表现 为根尖球状增生;若波及整个牙根,,则 牙根膨大。有的可见牙周膜间隙消失


第一节
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龋 病
影像学表现: 3、深龋: 表现: X线可见较大龋洞,龋洞底与髓室 接近,髓室角变低,髓室变小。 注:由于X线存在重叠影像,故从X线片 上确定是否穿髓不准确。 4、继发龋: X线片上显示在充填物的边缘有 牙硬组织破坏形成的密度减低的阴影。
第一节
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一、牙髓钙化 影像学表现: 1、局限性(髓石):前牙可呈条状或针状 充满于髓室及根管内;后牙表现为圆形或椭 圆形,游离或附着于髓室内。 2、弥散性:表现为髓室及 根管钙化,正常的髓室及根 管影像完全消失。
第二节
一、牙髓钙化



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一、牙内吸收 影像学表现:患 牙髓腔扩大,呈 圆形或椭圆形或 不规则密度减低 影,发生于根管, 则沿根管有扩大 影,髓室壁及根 管壁变薄。
2、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影像学表现
三、牙数目异常 1、额外牙: x线片检查可确定额外牙的数目、 位置、形态以及与邻牙的关系。 2、先天缺牙: x线片检查可确定恒牙胚的缺失 情况。 四、阻生牙: x线片检查阻生牙的目的是为了了解: 1、阻生牙的位置;2、阻生牙的方向; 3、阻生牙本身状况; 4、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 5、牙根及数目异常; 6、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 隙的大小。

影像学表现: 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顶及骨硬板模 糊、消失,牙槽嵴高度降低。 牙周炎引起牙槽骨吸收表现为三种类型: 1、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多数牙或全口牙的牙槽 骨从嵴顶呈水平方向向根尖方向高度减低,吸 收程度比较均匀一致。 2、牙槽骨垂直型吸收:表现为局部牙槽骨或牙 槽间隔的一侧,沿牙体长轴方向向根断吸收, 呈楔形。 3、牙槽骨混合型吸收:表现为牙槽骨在水平型 吸收的基础上,又伴有个别牙或多数牙牙槽骨 垂直吸收,多见于牙周炎晚期。
第四节
牙发育异常
四、阻生牙影像学表现
四、阻生牙影像学表现
四、阻生牙影像学表现
第五节

牙周炎
影像学检查方法 1、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应用广泛,一 般能满足临床需要,但会有不同程度的失 真。 2、合翼片:适用于牙周炎早期。 3、曲面体层片:可在一张x线片上观察上、 下颌牙体及牙周组织,了解牙槽骨吸收的 类型和程度。能做对比观察。但细微结构 显示较根尖片差。 4、根尖片数字减影技术:可去除无关影像 干扰。
第四节
牙发育异常
一、牙体形态异常 1、畸形中央尖:新萌出牙牙尖磨穿牙髓感染 者x线可显示牙根变短,牙根未闭合而扩大 成喇叭形。 2、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3、融合牙: x线检查目的是确定融合的方式、 根管情况及根尖是否有炎症。 4、牙根异常:通过x线检查, 了解牙根形态的改变,利于 治疗。
畸形舌侧尖、牙中牙影像学表现:
第四节
牙结构异常
二、牙结构异常 1、釉质发育不全: x线片上显示牙冠部密度 减低,变短。严重者牙釉质大部分缺失,无 正常牙冠形态,余正常。
二、牙结构异常 2、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影像学表现为牙冠严 重磨耗,髓室和根管部分或完全闭塞,牙 根短而尖细。
2、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影像学表现
一、根尖周炎 2、根尖肉芽肿 影像学表现:在病源牙根周围有圆形或卵圆 形的密度减低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 超过1,周界清楚,无致密的骨硬板。 3、根尖囊肿 影像学表现:以病源牙根尖为中心,形成边 缘清晰、形状规则、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 圆形的密度减低区,囊肿边缘形成一致密 的条影,有时有牙根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