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年鉴编纂规范细则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提高质量,发挥地方综合年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以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第四条年鉴编纂出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五条年鉴编纂出版应遵守国家关于保密、著作权、出版、广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规章,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法规或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六条年鉴编纂出版应做到:观点正确,框架科学,资料翔实,记述准确,编写规范,编辑出版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章框架第七条年鉴框架应涵盖年度内本行政区域的基本情况。
第八条年鉴框架应做到: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
第九条年鉴框架应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
第十条年鉴框架应相对稳定,同时依据年度特点和事物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以体现稳定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第十一条年鉴分类可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社会实际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进行。
第十二条年鉴框架各层次标题应简洁、准确、规范。
第三章资料第十三条年鉴主要辑录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资料。
第十四条年鉴主要辑录年度性资料,一般不上溯下延。
第十五条年鉴资料应突出时代性、年度性和地方性,具有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和存史的价值。
第十六条年鉴资料应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能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第十七条年鉴资料应真实,人名、地名、时间、事实、数据、图片、引文等应准确。
第十八条年鉴采用的数据应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未列入统计范围的,以业务主管部门的为准。
数据不一致时,应加以说明。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19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0bfb61a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48.png)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1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做好《浙江省政府志》的编纂工作,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决定成立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浙江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53人)主任:吕祖善常务副主任:陈敏尔副主任:张鸿铭俞仲达孙厚军委员48人:(按编制序列排名)吴顺江舒国增陈一新夏阿国鞠建林厉志海汤黎路刘希平蒋泰维王毅张景华汪瀚马光明吴桂英赵光君钱巨炎乐益民楼小东徐震张苗根郭剑彪陈川孙景淼楼国华金永辉杨建新杨敬章文彪谢力群阮忠训陈正兴郑宇民瞿素芬张宝贵钟桂松李云林徐林金汝斌赵利民赵金勇陈聪道胡本亮王晓峰孙志丹李杭李学忠潘捷军李陆湘二、浙江省政府志编辑部领导组成人员(5人)主编:张鸿铭常务副主编:俞仲达孙厚军副主编:彭少康吴铁卿编史修志,是传承历史、资政当局、教育后人的一件大事,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
编纂省政府志也是加强省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其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部门多,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省政府志编纂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省政府志编辑部的全体组成人员要切实负起编纂重任,发扬奉献精神,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省政府组成部门、各直属单位以及修志中涉及的其他相关单位,要积极提供有关资料,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
二○○九年十月十日——结束——。
年鉴编写工作要求

年鉴编写工作要求一、时间跨度记载时限是从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凡属学校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全校及各单位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并对学校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具有凭证作用、研究价值或参考价值的成果、经验、教训的文字、数据、图片、图表等,均属《年鉴》收录范围,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收录和记载。
部分数据可以学年为限(如学生招生、就业情况表等,需注明截止日期),要求标准统一,切忌混杂。
建议采用高基表数据。
二、体例与编写规范结合编写的实际情况,可采用总分式结构、条目式编写。
要求:(一)语言平实、文字简洁,不要评论,不要写大话、空话、套话、废话,尽量用叙述性或说明性语言;资料翔实可靠,数字准确,做到前与后、文与表(图)、总与分、本年度与上年度相吻合,“概况”中出现的数据要与年鉴其他相关部分出现的数据一致。
(二)立意有一定高度,站在学校的高度,而不是部门的高度,所写的内容是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工作,日常琐事、常规性工作可以不写。
不要写成流水帐,不要以计划或总结充数。
(三)人员名单分类排序,一般常用笔画顺序,学生名单(包括毕业生名单、获奖名单)请先按院、专业划分,再按学号排序。
(四)关于名称用词、时间、数字、计量单位的用法与写法1.名称用词(1)人名,除引用文件提到外,直写其名,不用“同志”等称呼,必要时可用职务、职称。
(2)不用“我院”、“我系”,而用“全院”、“全系”、“学院”或院系全名。
(3)文字或表格中涉及院系时用全名,不省略,如简化,需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说明。
(4)不用含混不清的词语,如“由于种种原因”、“多项”、“一大批”等。
2.时间(1)避免使用“今年”、“去年”、“明年”、“本月”、“上月”等时间代词,使用具体日期。
(2)年份用全称,不用“07届”而用“2007届”。
(3)不使用“不久以前”、“前些时候”、“日前”等不确切的词。
(4)世纪、年代、公历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世纪80年代”。
《年鉴》创刊号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年鉴》创刊号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年鉴》创刊号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年鉴》创刊号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安徽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建立我县地方志资料年鉴年报制度,同时为第三轮修志全面系统地积累资料做准备,根据省、市地方志主管部门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编纂《xx年鉴 201X》创刊号。
为确保编纂工作如期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存真求实、存史资政方针,全面准确地记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各行各业基本情况与变化,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二、性质地方综合年鉴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xx年鉴 201X》创刊号是记述二轮修志下限后的201X-201X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要事,汇集、统计各方面文献资料的工具书,是由县地方志办公室承办,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编纂的大型地方年刊。
三、篇目结构初步设置为特载、大事记、综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社会团体工商联、军事、公检法司、环境土地人口、城市建设、工业开发区、农林水、交通供电、邮电通信、财税金融保险、商贸、综合经济管理、劳动人事、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旅游风景区、民政移民管理、乡镇概况、人物荣誉榜、附录。
全书总字数50~70万字左右。
结构为条目体,主要分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少数条目下设子目。
四、记述时限和地域范围《xx年鉴 201X》创刊号记述时限为201X年1月1日至201X 年12月31日,一般不追溯历史,也不展望未来。
《xx年鉴 201X》创刊号以xx辖区为记述地域范围,以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记述对象,具体包括党政机关、县直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含xx境内垂直管理单位)及各乡镇和发生在县外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重大活动、重要事项。
年鉴编撰基本要求.ppt

一、公司年鉴框架结构
公司年鉴采用分类编纂法编纂,层次分为 类目、栏目和条目。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
二、往年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概况及组织机构及人员中写的乱。
概况规范写如:“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负责公 司党政班子日常事务活动的安排、协调公司各单位 工作运行。负责公司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督 办、核查、专题跟踪调研。负责公司对外联系与协 调。负责公司综合性办文办会、文电处理、印鉴管 理、保密外事等工作。负责公司业务接待、日常办 公服务、餐饮监管等行政事务。负责公务用车管理。 负责公司信访工作。负责公司的公务用车,生产用 车和职工上下班用车,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年鉴编 纂和科技书刊订购工作。负责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 工作。”。
二、往年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
概况规范写如:油品车间成立于2011年 9月,由原油品车间、装洗车间、油品储运项 目组联合组成。车间主要承担原油及其产品 的输送、装卸、储存。车间有油品罐区15个, 装洗设施火车栈桥原油槽车鹤管下卸64套、 上卸4套,污水提升设施5套,污水预处理设 施1套,储运系统6套,工艺及热力管网22单 元。
二、往年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
2、象总结、新闻报道材料。有的撰稿人 只是把上一年工作总结简单改一下就成年鉴 的稿件。
3、行文穿靴带帽。如正文开头总是 “以……为指导,按照公司……的要求,认 真贯彻……工作方针……”。
二、往年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
4、行文中加导语。一开始就解释要写工 作的重要性,如 “是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 源,是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
三、公司年鉴条目写作方法
(一)选材
1、按照关于征集《公司年鉴》2020卷稿件的通 知要求提供稿件,条目内容只是供各单位参考,并 非固定内容;
年鉴编撰一般技术要求肖东发教授在年鉴编纂工

年鉴编撰一般技术要求——肖东发教授在《年鉴》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义一、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一)编辑方针一般年鉴的基本宗旨:全面反映本部门或行业系统、企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为各级政府、科研部门、管理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资料;年鉴编纂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出版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年鉴的编纂应注意当年特点,体现时代气息,既要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又要体现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进程。
(二)年鉴的整体框架结构一般由专文、大事记、概况、纪事(动态信息)、人物、政策法规、统计资料和附录组成。
检索部分包括:中、英文目录和索引。
内容表述形式有文章、条目、图表、照片等,图文并茂。
(三)年鉴的选题原则1. 选题时间范围:编辑出版上一年度内(1月1日至12月31日)本系统或行业、企业发展的情况。
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追述历史。
酌收一些与当年有关的回溯性资料及预测性内容;2.收录内容:本系统或行业、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资料;工作部门的新成就、新经验。
原则上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
选题应注意实用性,为今天的读者提供资料,为未来的读者提供史料。
只具有一般新闻性而不具备资料价值的选题,应尽量避免。
(四)年鉴的撰写要求1. 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完整、实用、连续(即有年度特点,又注意与上一年度的衔接);2. 资料翔实,使用规范化的语句和文字,忌用仅在某一地区或行业使用的简称;3. 语言要求:用词准确、简洁、明了、平实,删去不含信息量的语言,用最直接的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读者;不用过激的词语,对人物、事物一般不作褒贬,只叙述事实。
4. 同一类型条目遵循同一写作规范,条目标题要求明确、简洁,体现内容主题的词尽量前置,以便于检索;凡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条目标题的,正文不再重复标题内容。
5. 表格制作要合乎逻辑关系、数字准确、清晰规范。
图片要具有资料性、时间性和审美价值;要直观形象、清新高雅、生动活泼;文字说明简洁、贴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编撰浙江教育年鉴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编撰浙江教育年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07.11.21•【字号】浙教电传〔2007〕114号•【施行日期】2007.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编撰浙江教育年鉴的通知浙教电传〔2007〕114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为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展示我省教育发展历程,经研究,决定从2008年开始编写出版《浙江教育年鉴》。
现将有关组稿工作通知如下:一、《浙江教育年鉴》将编录全省各市、各高等学校年度教育工作情况,及全省教育发展概况。
今后将定期编辑、公开出版。
二、《浙江教育年鉴》由省教育厅办公室组织力量编撰,由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办公室配合。
各地、各高校应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文字及照片材料。
撰稿人和审稿人名单及联系电话请于11月30日前报厅办公室。
三、为确保年鉴材料的真实、完整,请各地、各高校及早做好材料收集工作,并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各市教育局提供100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各高校提供50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参考写法见附件)。
具体要求如下:(一)主要内容1. 反映各市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般可分为概况、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子目。
各级各类教育应有综述、有重点工作或特色工作方面的条目。
2. 反映高校年度工作情况。
一般可分概况、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子目,并列若干重点或亮点工作条目。
(二)基本格式主体内容均要求以条目格式撰写。
条目撰写要求格式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写实、记叙为主。
届时,我厅将召集撰稿人进行集中培训一次。
四、为使年鉴更生动、直观,请各地、各高校提供4-5张反映本单位当年重要事件或重要成就的照片,并附文字说明。
要求如下:(一)数码照片采用JPEG格式,图片的尺寸大小(分辨率)应不小于1600X1200,即200万像素。
年鉴条目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

年鉴条目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目前国内出版的近3000种年鉴,大多数都实行条目化设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年鉴,几乎是清一色的条目化年鉴;国外出版的年鉴,多数也实行条目化设计。
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它的实用性要求其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十分简明扼要而又方便检索。
条目恰好是能同时挑起这两副担子的信息载体。
条目化也就是"积木"化。
年鉴以条目切割信息资料总体,每一个条目对应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犹如一个个可装可卸的小积木,处置(输入输出)十分方便。
而且条目又不像文章那么讲究谋篇布局、承前启后、铺陈过渡,故能做到篇幅短小而信息高度密集。
年鉴实行条目化设计完全是明智之举。
在条目化年鉴中,条目既是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又是主体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探讨年鉴条目的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对于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条目基本知识(一)条目性质"条目是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是条目化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
"这是年鉴界大体可以接受的条目定义。
透过年鉴条目的定义,对条目的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资料性、易检性和相对独立性。
1.资料性。
条目着重记述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信息,篇幅不大而信息高度密集,资料丰富。
一个地方或行业的概况条目,可以检索到的信息单元通常多达数十个、上百个,而篇幅仅为数百字。
一个人物的条目,在三四百字的篇幅里,也可以依次检索到记述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党派、职务、职称、学历、资历和主要业绩等丰富资料。
而且,条目选题一般先要详细占有材料,然后按照全书统一的设条标准,并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检索需要和习惯,慎重择定。
条目选材也往往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夫,充分掂量其社会意义和存查价值,并严格按照内容要素规范进行选择,不是有闻必录,并非"捡进篮里都是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年鉴编纂规范细则框架设计(略)条目标题六、条目标题要明确、简洁。
一般使用直述式,用一句话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尽量不转行。
七、条目标题要突出体现主题内容的词,以便检索。
忌用形容词和表程度性副词。
八、同一分目的条目标题,应按一定顺序排列。
一般以时间为序排列,也可以轻重主次排列,或分门别类排列,使条目之间的排列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
条目撰写九、年鉴条目有综合类条目和专题类(事物类)条目。
综合类条目有“综述”、“概况”;专题类条目主要有重大活动、会议、机构、科研成果、工程、竞赛、事故、人物等,专题类条目要突出“新”、“大”、“特”、“要”的特点。
十、“综述”和“概况”。
“综述”置于栏目之首,“概况”置于分目之首,综合地反映年鉴记述年度内不同栏目和分目所记领域发展变化的全貌和基本情况。
“综述”和“概况”可根据需要设置。
“综述”和“概况”要“全”(全面)和“概”(概括)。
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包括典型材料、重要数据等)、总体特点、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要素。
要素要齐全,防止空洞无物和残缺不全两种倾向。
注意动静结合,“综述”和“概况”既要设置若干相对稳定的要素,又要有各个年度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以增强历史感,体现资料和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综述”和“概况”对所记领域的总体评价应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做到述而略论,点到为止,防止以论代述,借题发挥。
注意“综述”、“概况”和条目在材料和数据选用层次上的区别,防止过多重复,包括“综述”与“概况”重复,“综述”、“概况”与条目重复。
有些无法避免的重复,要寻找各自的记述角度,合理运用。
同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统一,防止在事实、数据、评价等方面前后不一,产生矛盾。
十一、条目的内容应请有关部门把好保密关。
对于涉及港澳台内容的条目应请有关部门把好政策关。
十二、各类条目除反映当年业绩以外,也应注重反映存在问题。
十三、各类专题性条目的正文起始不重复标题。
如会议类条目,静态标题【×××会议】之后的正文,接写“于×月×日召开”,不重复写成“×××会议于×月×日召开”;动态标题【召开××会议】之后的正文应有主语,写成“该会议于×月×日召开”。
十四、条目篇幅。
条目可分长(800字左右)、中(500字左右)、短(300字左右)三类,以中、短条为主。
“概况”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
语言文体十五、语言。
要求准确、规范、简洁、明了、朴实。
1.准确,即用词恰当,逻辑严密,资料准确。
所用统计数字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统计部门未作统计的数字,由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
统计数字出现不一致的,须注明出处。
稿件中慎用“最大”、“国内领先”、“国际领先”、“国际水平”、“第一”等文字,直述其事;经过评比的,记明评比结果和评选的部门。
2.规范,即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慎用文言、方言、俚语,忌用仅在行业内通用的简称。
某些简约的行业用语一般不用,必需用的在首次使用时加括号具体说明。
如评选“三学”(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状元等。
文句要符合语法、修辞和逻辑要求。
3.简洁,即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提供高浓缩的信息。
4.明了,即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不用导语,不用铺垫文字,用最明确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
5.朴实,即用词把握分寸,如实记事,不以偏概全或言过其实,忌用空话浮词,忌用宣传与广告色彩的语言。
对人物、事物的褒贬,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
十六、方法与文体。
基本使用两种方法。
记事、记物、记人用记述;对事实和知识作介绍、解释,用说明。
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散文等文体。
名称表述十七、除专文、引文外,条目统一以第三人称行文,不用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代词。
如不用“我党”、“我军”、“我省”、“我公司”等称谓,直书“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可简称“解放军”)、“浙江省”、“××公司”等。
十八、凡人名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
需要说明职务、职称、学衔的,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
如“杭州市市长×××”、“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教授×××”等。
同一栏目中,人物的职务、职称、学衔,只需出现一次,以后均可略去。
但涉及外事活动等需要明确身份的场合例外。
十九、对华侨、华人等人士,以“华侨、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称呼为准。
涉台用语遵照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执行。
二十、会议、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等名称,除常用简称外,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并用圆括号注明简称,以后用简称。
名称的使用必须前后一致,对同一会议、组织、机构不能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名称。
二十一、行政区划的称呼顺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行政区划和浙江省行政区划的排序按照有关规定排列。
二十二、质量认证体系的书写格式为“ISO 9000:2004”(英文字母与数字之间空汉字的四分之一间距)。
二十三、所有外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称、学术名词等,均应译成中文,并视需要括注外文。
译文一般以新华社和人民出版社的译名为准。
时间表述二十四、时间一律具体书写,不用“今年”、“前年”、“本月”、“上年”、“往年”等时间代名词;不用“近几年”、“最近”、“目前”、“现在”、“几年来”、“不久以前”等模糊时间概念;不用时间简称,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
二十五、公历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不得混用。
如“1998年10月1日”不得写成“1998年十月一日”。
凡人物生卒年月、年龄、年份等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在括号内注明人物生卒年月和干部任职起讫时间的,年月日可以用脚点表示,如“周恩来(1898.03.05—1976.01.08)”。
二十六、年份之间的起讫时间可省略“年”字,如“1980—1985年”;也可不省略“年”字,如“1980年-1985年”。
月、日的用法同上。
但不同月的不能省略“月、日”,如“1998年10月28日—11月25日”。
在使用时全书应统一。
二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纪年,用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
历史纪年中的数字,民国之前的用汉字书写,民国时期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清道光二十年(1884)、民国24年(19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二十八、人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日期的写法,一般不加引号,中间不用间隔号圆点,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不必写成“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等。
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的,用间隔号圆点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
数字、标点和计量名称使用二十九、数字用法以1995年12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规范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
三十、标点符号使用以1996年6月1日实施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标点符号用法》未作规定的,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三十一、计量单位按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执行。
有些特殊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沿用习惯的表述,如“亩”、“公斤”、“公里”等,并可加注经换算后的法定计量单位数字。
图片表格三十二、卷首、卷末图片主要集中反映年鉴记述的年度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突出成就。
刊出的照片,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年度感,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存史价值。
每帧照片,均应有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在图片中所处的位置)、内容的说明。
所刊登的图片应保持原有的事实,尽量不用经人工合成图或模型、效果图等,如确需使用则须注明。
三十三、随文图片随条目穿插于正文之中,内容既可与有关条目相呼应,也可以图代条目,并有简要的文字说明。
三十四、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须按有关规定办理。
此类图片不得出现在广告彩页中。
三十五、地方综合年鉴应有一幅反映当年本行政区域状况的政区图,专业年鉴等也可根据需要,附一幅本行政区域的政区图。
三十六、表格分各类专业表格和综合统计、分类统计表格两部分。
表格可随文穿插于各有关栏目、分目中,也可置于专设的统计资料栏目和卷末的附录之中。
三十七、表格构成的要素有表题、表栏、表项和表框。
表题即表格的名称。
除专项统计表外,表题一般应具有时间、地方(单位)、事项3个要素。
表题居中排列,一般不加“表”字,如“2006年各县(市、区)吸收合同外资情况”。
表栏是表示表格中各项目类别的名称,居于表格首列或首行。
表示主要项目类别的表栏一般居于表格的首行(也称为表头)。
表项是表格中纵向或横向自成系列的一组项目栏,所有表项构成表身。
表框是决定表格尺寸大小的外部框架。
三十八、根据表格内容,分别排成单栏、双栏或三栏式,尽量少占篇幅。
必须转页续表的,横表项和纵表项不能省略,并在右上角注明续表序码(如表共二页,第二页称“续表”,二页以上分别称“续表一”、“续表二”……),以保持表格的完整性。
三十九、有统计数字的表格应标明计量单位。
表内用单一计量单位的,在表右上侧标明计量单位,如“单位:万元”、“单位:立方米”等;表内的计量单位有2个以上的(含2个)在表内分别标明。
表格中的数据,如均为整数或保留相同位数的小数,以个位数对齐。
表中若有名称或数据上下行相同,不用“//”或“同上”表示,以具体名称或数据表示。
如有需要说明的内容,可在表格底部横线下以“注:……”的形式表示。
版面版式四十、版面和版式的规范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及出版方面的相关要求。
四十一、条目标题顶格书写,外加方头括号(【】)。
“综述”、“概况”不另加标题,均以“综述”、“概况”为标题。
“综述”、“概况”的书写格式全书统一。
四十二、条目作者(包括供稿单位)在文后署名,图片拍摄者(包括提供单位)在文字说明后署名,顶后格,加圆括号。
(略)四十八、目录。
编排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目录中的标题一般按实际需要而定,以不超过三级为宜。
字级大多以与正文相同的字级为最小一级标题字级,其上各级标题的字级相应递增。
标题的字体,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标题用宋体或楷体,三级标题用楷体或仿宋体。
目录中的标题和页码必须与正文一致。
在中文目录之后应有简要的英文目录。
四十九、书眉。
一般在双码页排书名,单码页排栏目标题。
也可在双码页排栏目名,单码页排分目名(以该页最后一个分目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