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溴和碘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必修一专题二复习提纲

必修一专题二复习提纲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 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氯自1774年被舍勒发现,到1810年被戴维确认为一种元素,经历了36年。

工业上制取氯气的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备:①原理:②装置: 固液加热 型 ③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④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等 ⑤尾气吸收:溶液。

1、物理性质:色、密度比空气_____、有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电子,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时一般作剂 (1)Cl 2与金属反应和Fe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______色烟(烟为FeCl 3固体),由此可见Cl 2的氧化性很强, 可将Fe 氧化成+3价。

但在常温下,干燥的氯不与铁反应,故可用钢瓶贮存、运输液氯。

Cl 2还可以与活泼金属钠及不活泼金属铜等大多数金属反应。

(一般生成最高价金属氯化物)CaCO 3 造纸、制肥皂)) CaO (贝壳) 焰火,照明弹) 高温 MgCl Cl 2(2)Cl2与非金属反应和H2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说明:①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火焰,在瓶口处有生成。

②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会_________。

③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的成分: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等多种微粒,久置氯水即稀盐酸。

②HClO性质Ⅰ.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Ⅱ.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

Ⅲ.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Cl2+H2O HCl+HClO能杀死水中的病毒、病菌。

Ⅳ.次氯酸具有弱酸性,酸性比酸性弱。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考点一:氯气的性质与制法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强氧化性。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毒且可溶于水。

氯气在与金属反应时能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如与铁反应生成FeCl3,与铜反应生成CuCl2.它与非金属也能反应,如与氢气反应生成HCl。

此外,氯气还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称为氯碱工业。

原料是NaCl和水,经过电解反应后生成NaOH、H2和Cl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

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然后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试纸来判断氯气是否已经集满。

常用的试纸有淀粉-KI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将湿润的试纸靠近氯气瓶口,如果试纸立即变蓝或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经集满氯气。

除了F2和I2以外,单质NaX可以通过2NaOH的反应制备得到,其中X可以是Cl2、Br2或I2.这些单质具有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它们的颜色、熔点、沸点、密度和水溶性都逐渐增强或减弱,而氧化性则逐渐减弱,还原性则逐渐增强。

Br2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但易挥发且有毒,通常用水液封保存。

I2易升华,与淀粉反应会显蓝色,与Na2S2O3溶液反应会生成S4O6和I2,用于定量测定碘的含量。

Br2和I2都可以被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萃取。

氟元素无正价,F2与H2O反应会生成O2,与Xe、Kr等稀有气体反应会生成白色氟化物。

Cl2、Br2和I2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其中Cl2的氧化性最强,I2的还原性最强。

因此,它们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l2+2Br=2Cl+Br2;Cl2+2I=2Cl+I2;Br2+2I=2Br+I2.海水中可以提取溴和碘。

提取溴的过程包括将海水浓缩,加入Cl2使其与NaBr反应生成Br2,然后用蒸馏和H2SO4酸化将Br2提取出来。

会考复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会考复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 氯气(Cl2)分子是由两个 氯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氯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1、氯气的物理性质 、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比 黄绿色气体 空气大;熔沸点低,易被液化,能溶于水, 空气大;熔沸点低,易被液化,能溶于水, 1体积水能溶 体积氯气;氯气有毒。 体积水能溶2体积氯气 有毒。 体积水能溶 体积氯气;氯气有毒
发生
净化
收集
尾气处理
卤族元素的性质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电子层结构
氟 氯 溴 碘
F
9 17 35 53
+9 2 7
Cl
Br I
+17 2 8 7
+35 2 818 7
+53 2 8 1818 7
三、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深红棕色液体 易挥发(水封 深红棕色液体, 水封), 溴(Br2):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水封 , 有很强的腐蚀性,刺激性气味,有毒。 有很强的腐蚀性,刺激性气味,有毒。 常温下, 唯一呈液态状的非金属单质) ( 常温下, 唯一呈液态状的非金属单质) 碘(I2):紫黑色,易升华的固体(蒸气为紫红色) ):紫黑色,易升华的固体(蒸气为紫红色) 紫黑色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Br2、 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 、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 有机溶剂
2
2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与思考】
2mL(约 【实验】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约2滴 实验】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的溴水和碘水,再加入0.5mL 0.5mL的四氯化 管)的溴水和碘水,再加入0.5mL的四氯化 振荡, 碳,振荡,观察现象 碘和溴在不同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专题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楚州中学

专题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楚州中学

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㈠氯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2N a C l+2H2O2N a O H(阴极)+H2↑(阴极)+C l2↑(阳极)2C l--+2H2O2O H--+H2↑+C l2↑2.实验室制法(1)原理:M n O2+4H C l(浓)M n C l2+C l2↑+2H2OM n O2+4H++2C l-M n2++C l2↑+2H2O(2)装置:固体+液体气体(3)除杂:常用饱和食盐水(或水)除氯化氢;用浓硫酸除水蒸气。

(4)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尾气吸收:氯气有毒,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 l2+2N a O H N a C l+N a C l O+H2OC l2+2O H-C l-+C l O-+H2O(6)检验:可以观察颜色,也可采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现象变蓝(2K I+C l2I2+2K C l),或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㈡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1:2)。

注意:闻氯气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1)C l2与金属反应:2F e+3C l22F e C l3但在常温下,干燥的C l2不与铁反应,故可用钢瓶贮存、运输液氯。

(2)C l2与非金属反应:C l2+H22H C l现象:纯净的H2在C 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H2和C 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会爆炸。

(3)氯气与水反应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显淡黄绿色):C l 2+H2O H C l+H C l OC l 2+H2O H++C l-+H C l O①氯水中的微粒:分子有C l2、H20、H C l O,离子有H+、C l-、C l O-②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颜色变浅或消失,其原因是:C l 2+H2O H C l+H C l O;2H C l O2H C l+O2↑氢离子浓度增大,P H减小,酸性增强。

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硫》复习

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硫》复习

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硫》复习一、卤素(氯、溴、碘)1、氯(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a、与水反应方程式;氯水的主要成份,其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b、与金属反应:铁、现象铜、现象c、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实验现象)d、与碱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

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有效成分。

2(2)溴、碘的特性:溴易,碘易,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

(3)Cl2、Br2、I2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①向氯水中加入NaBr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②向氯水中加入KI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③向溴水中加入KI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所以氯、溴、碘的氧化性顺序为:3. 检验方法Cl2Br2 I2Cl—Br—I—4、海水提溴(1)步骤:、、。

(2)海水提溴的化工生产中用氯气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利用溴的挥发性,鼓入或,可将生成的溴单质分离出来。

二、硫1、硫单质(1)硫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硫能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与铁反应硫与铜反应b、硫是一种非金属,能与氢气、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硫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填高或低)价金属化合物。

2、二氧化硫SO2的物理性质:SO2是色气味的体,毒,密度比空气,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体积的SO2。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SO2+H2O= SO2+ Ca(OH)2 ==SO2+ NaOH==(2)弱氧化性:SO2+H2S=现象(3)强还原性:SO2+O2 SO2+Cl2+H2O==(4)漂白性:SO2漂白性特点【思考】SO2的漂白性与活性炭、次氯酸、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有何不同?3、浓H2SO4的性质物理性质:浓H2SO4是色粘稠的液体,密度为,沸点高,挥发。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加水稀释时剧烈放热。

化学性质:(1)酸性:(2)强氧化性:浓H2SO4除与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外,常温下,浓硫酸可使_____、____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而________,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跟浓H2SO4反应,所以可用______或______容器盛放浓H2SO4。

卤素背记知识点

卤素背记知识点

卤素背记知识点卤素(Halogen)是指元素周期表第17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下面是关于卤素的一些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卤素的原子结构有许多共同之处。

它们的原子核内有一个原子序数相等的质子,外部电子的数量分别为7个。

这使得卤素的电子排布为2, 8, 7。

二、物理性质:1. 氟气:氟气(F2)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

它是自然界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可以和几乎所有元素反应。

2. 氯气: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因此被广泛用作消毒剂。

3. 溴液:溴(Br)在室温下为红褐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可以被用作消毒剂和医药工业的反应剂。

4. 碘固体:碘(I)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

它广泛用于药品、染料和化学分析等领域。

5. 砹:砹(At)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高度毒性。

三、化学性质:1. 化合价:卤素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1。

然而,氧化态可以有更高的数值,例如氯的氧化态可以为+1、+3、+5和+7。

2. 氟化物:卤素与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氟化物。

氟化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生物学。

氟化钠被广泛用作牙膏和饮用水的添加剂,用于预防龋齿。

3. 卤代烷:卤素可与烃类反应生成卤代烷。

卤代烷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有机合成中的溶剂,也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

4. 卤素化合物:卤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丰富多样的性质。

例如,氯化钠是常见的食盐,溴仿是一种麻醉药物,碘酒可用于伤口消毒。

5. 卤素酸:卤素酸是由卤素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氯酸、溴酸和碘酸是常见的卤素酸。

四、应用领域:1. 卤素灯:卤素灯是一种使用卤素元素和钨丝的高亮度灯泡。

它具有高亮度、寿命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前照灯、舞台灯光和摄影等领域。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氯气的性质1、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 2+4HCl (浓)上=MnCl 2+C121+2H 2O(2)除杂气体: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3)收集方法: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2、氯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 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

<1>与金肩的反应:2NafCI 2==2NaCIf 产生召畑』2Fe+3CI 2=^2FeCI 3f 产生棕養邑畑丿洼鑫:JF<FeCl z 匀表侏备厲庆念*对生成,舍每砖CUH -CI 2==CUCI 2r 产主释黄色畑/C2)与非金屈的反应:HCIde.于水呑捋列誥咳。

工狂上普用此方鎂*1陋盘验刁、结t 氣气廷一科化孝也簌彳艮逶汝的非全属单烦>能与多齐全属升井全属直按化^令召说明:①纯净的H 2在Cl 2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② H 2和Cl 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可能爆炸。

③ 工业上制取HC1就是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02+日20=^HC1+HC1OH 2ICI 2=^2HCI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氯水呈黄绿色)、H2O、HClO(氯水有漂白性)、CIO-、H+、Cl-久置氯水中存在:HCl说明:I.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Cl2+H2o^=HC1+HC102HC1O光照2HC1+O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

氯溴碘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会考复习

氯溴碘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会考复习

氯溴碘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会考复习姓名知识梳理一、氯气(一)氯气的生产原理1.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棒):阴极(棒):总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②装置:固液加热型P40;③净化方法:因浓HCl有挥发性,制的Cl2中常混有和杂质,先通过_ ,再通过___ _____除杂。

④收集方法:利用Cl2密度比空气密度且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或。

⑤尾气吸收装置:因Cl2有毒污染空气,用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⑥检验: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现象是试纸变__ ____,原理。

(二)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11)氯气与金属反应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烟。

反应方程式氯气与金属钠反应: 2)氯气与金属铜反应: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填反应条件)生成氯化氢。

反应方程式为:。

此反应说明燃烧(一定或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3)氯气与水反应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实验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说明氯气本身(有或没有)漂白性。

①氯气的称为氯水。

氯水因溶有氯气而显色。

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跟水发生反应,生成和。

反应方程式为。

新制氯水含等微粒,氯水久置酸性,溶质含有的微粒有。

②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酸性比弱;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强氧化剂:次氯酸(能或不能)杀菌。

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消毒杀菌;能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

4)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工业上用氯气和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有效成分:。

反应方程式为:。

漂白粉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才能发挥漂白作用,有关反应方程式为(5)氯气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能杀菌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及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农药。

二、溴、碘的性质和用途溴碘1、物理性质色,密度比水大的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强腐蚀性。

色体,易。

可用检验其存在。

在水中溶解度,溶于有机溶剂2.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氯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三、氧化还原反应三、物质的转化1、反应类型(举例):反应类型实例A+B=CC=A+BAB+C=A+CBAB+CD=AD+CB氧化还原反应2、上述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用图表示):3、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方法实质4、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5、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情况,箭头由反应物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练一练]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氯气、溴和碘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氯气呈色,有气味气体,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操作方法密度,可用法收集氯气,水溶性;单质溴是色的
体(填状态),在水中的溶解度,易溶于和;单质碘是色的
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易溶于和;溴和碘的物理特性分别是溴易
碘易,则保存溴的方法是。

2、Cl2、Br2、I2都属于族元素,简称,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都可与水反应:氯水的颜色,氯水的成分,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久置氯水的成分,原因是,溴水的颜色,Br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碘水的颜色是。

②与金属的反应:Cu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Fe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Mg粉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滴水生烟的反应。

③与H2的反应:Cl2:,现象,Br2:,I2:,④与碱的反应:Cl2和NaOH:,制取漂白粉的方程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原理是。

Br2和NaOH:。

3、化学特性:氯气通入到石蕊试液中的现象,说明氯气具有性,碘遇淀粉;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的反应,现象;氯水滴入KI溶液中的反应,现象,溴水滴入KI溶液中的反应,现象,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顺序。

氯气还可与FeCl2、Na2SO3的溶液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海水提溴要经过三个步
5、检验Cl -的离子方程式 ,AgBr 和AgI 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 。

二、 强化练习
1、能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
①溴水;②氯水;③碘酒;④氯化钾;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⑤
C 、①②③⑤
D 、③④⑤
2、已知反应:①2FeCl 3+2KI=2FeCl 2+I 2+2KCl ;②2FeCl 2+Cl 2=2FeCl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Cl 2>I 2>FeCl 3
B 、氧化性:Cl 2>FeCl 3>I 2
C 、氧化性:FeCl 3>Cl 2>I 2
D 、无法判断
3、将一盛满Cl 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于日光照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 )
A 、1/4
B 、1/3
C 、1/2
D 、2/3
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又褪色的是( )
①氯气;②液氯;③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漂白粉溶液(稀盐酸酸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⑥
C 、③⑥
D 、③④⑥
5、向少量的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Na 2O 或通入足量的Cl 2,试液的颜色( )
A 、前者呈蓝色,后者褪色
B 、前者呈蓝色,后者呈红色
C 、前者褪色,后者呈红色
D 、两者均褪色
6、在一密闭容器中盛aLCl 2和H 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原状态,发现混合气体仍为aL ,用足量的NaOH 溶液吸收引燃后的气体,结果气体被完全吸收。

由此可知,原混合气体中,Cl 2和H 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①Cl 2:H 2=1;②Cl 2:H 2<1;③Cl 2:H 2>1;④Cl 2:H 2≥1
A 、①②
B 、②③
C 、④
D 、①③
Ⅱ.碳和硅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碳元素主要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单质硅也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是;晶体硅是色,有光泽,而的固体,熔沸点,硬度,导电性介于和之间。

2、碳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性,例如可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
或,可与CO2和CuO反应,也可与浓硫酸反应;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也可与F2、HF、NaOH溶液反应,在加热下可与氧气反应。

3、碳有和两种氧化物,都是色,水溶性,毒性;高炉炼铁的原料是,真正起还原作用的是,反应方程式,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可与NaOH、Na2O反应,也可与Mg反应。

硅的氧化物是,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纯净的SiO2是色,坚硬难熔,水溶性,是氧化物,所以可与CaO反应,实验室不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的原因,实验室不能用玻璃瓶保存氢氟酸的原因。

4、碳酸形成的盐有两种,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混合,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时,溶液时。

5、制取玻璃的化学方程式,Na2SiO3的俗名,Na2SiO3的水溶液又叫。

二、强化训练
1、把少量CO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②和③
B、只有②
C、①和②
D、只有③
2、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是①②③④⑤
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害,这是由于石墨()
A、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4、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1∶3
D、1∶4
5、无色气体A可能由CO2、CO、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进行如下实验:气体A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浓硫酸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能否肯定A中一定不存在某种气体,(“能”或“不能”),如能肯定不存在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2)A气体可能由哪几种气体混合而成(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