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氯气的性质

1、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除杂气体: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3)收集方法: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 NaCl+NaClO+H2O

2、氯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 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

说明:①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②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可能爆炸。

③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

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Cl2+H2O HCl+HClO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氯水呈黄绿色)、H2O、HClO(氯水有漂白性)、ClO-、H+、Cl-久置氯水中存在:HCl

说明:Ⅰ. 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

Cl 2+H 2O HCl +HClO 2HClO 光照2HCl +O 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

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有区别:(1)颜色变浅至无色 (2)酸性增强 (3)无漂白性 ②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漂白性和弱酸性。

Ⅰ. HClO 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HClO 光照2HCl +O 2↑

Ⅱ.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褪色,具有漂白性。

Ⅲ.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Cl 2+H 2O HCl +HClO HClO 能杀死水中的病毒、病菌。

Ⅳ. 次氯酸具有弱酸性,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说明:①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褪色(如品红、石蕊等)可使有机色质褪色

②氯水久置后失去氧化能力,是因为HClO 不稳定,受热、光照易分解。

③氯水要现用现配,不易久置,暂时性保存要避光、密封。

④氯气与碱反应 1)2Cl 2+2Ca (OH )2CaCl 2+Ca (ClO )2+2H 2O

说明:Ⅰ. 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都是是CaCl 2、Ca (ClO )2

有效成分都是Ca (ClO )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 +2 HCl=CaCl 2 +2HClO

Ca(ClO)2+H 2O+CO 2=CaCO 3 +2HClO

Ⅱ. 漂白粉和漂粉精在用于漂白时要放置一段时间或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增强酸性,产生HClO ,因为只有HClO 才具有漂白作用。

2)与NaOH 溶液反应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利用此反应可对制取氯气时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

二、溴、碘的性质

说明:

①液溴具有挥发性,贮存液溴时要在液溴表面加少量水,注意密封。液溴的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橡皮塞

②Br 2是唯一的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易挥发的非金属单质

③I 2能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该性质可用于碘和淀粉的相互检验。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 2也基于该原理。

④用CCl 4和苯等有机溶剂可萃取溴水和碘水中的溴和碘。

3、Cl -、

Br 、I -的检验:

①取少量试液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NaBr + AgNO3 = AgBr↓+ NaNO3

NaI + AgNO3 = AgI↓+ NaNO3

②取少量试液滴加氯水或通氯气,再用CCl4或苯萃取,有机层呈橙红色的为Br-、有机层呈紫色的为I-。

知识点2:氧化还原反应

(1)基本概念:

①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类基本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与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说明:

①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特征)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①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双线桥法书写:1)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的化合价。

2)画双线桥,箭头要指向同一种元素。

3)线桥上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②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单线桥法书写:①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单线桥箭头从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都是反应物)。

③单线桥上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需标明“得”、“失”电子

(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2KI(还原剂)+Cl2(氧化剂)I2(氧化产物)+2KCl(还原产物);氧化性:Cl2> I2

高中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试题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 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 ,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2 ,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 2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 D.③⑤ 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 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浓度小,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 溶液也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氯气,②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 3 ,⑤错,排除D项。 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 2 答案 C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③⑥B.①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⑥ 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等性质。 分子,其既无酸性,又无漂白性。④在题中所给的物质①、②中只存在Cl 2 中存在的是Cl 分子和乙醇分子,也没有酸性和漂白性。⑤中只存在H+和2 Cl-及水分子,其只能使试纸变红,却不能使之褪色。只有③新制氯水和⑥ 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因溶液中存在H+和HClO,符合要求。 答案 A 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 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 2 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 2 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解析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 2、HClO、H 2 O,四种离子:Cl-、ClO-、H+、 OH-,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溶 液呈黄绿色,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l 2 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 而使氯水的黄绿色消失;加入盐酸酸化,就会往溶液中引入Cl-,再加入 AgNO 3 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答案 B 4.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 4 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 3溶液,用CCl 4 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AgNO 3 溶液,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Br- 解析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 4 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 答案 D 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 2 的性质。

一价氟氯溴碘氢

一价氟氯溴碘氢 2010-01-11 17:57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 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二: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化合价口诀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A、按周期分: 第一周期:氢氦---- 侵害 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流露绿牙) 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钴镍铜锌镓锗----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硒溴氪---- 生气休克 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 如此一告你 钼锝钌---- 不得了 铑钯银镉铟锡锑----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碘氙----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钡镧铪----(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钨铼锇----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铂金汞砣铅---- 一白巾供它牵 铋钋砹氡----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镭锕---- 很简单了~就是---- 防雷啊! B、按族分: 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 铍镁钙锶钡镭——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碰女嫁音他 碳硅锗锡铅——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

2014高三《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 (1)氯气的颜色和状态: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特性:易液化 (2)氯气的溶解性:大约在1体积水中可溶解2体积的氯气。 (3)氯气的密度:由于氯气的分子量为71,所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重。 附:氯气的毒性:毒作用原理:对粘膜和肺有强烈刺激作用,空气的允许浓度0.001mg ·L -1 ;解毒方法:呼吸新鲜空气,吸稀氨水;防护方法:用潮湿毛巾捂住口、鼻部;闻氯气气味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入鼻孔. 2、化学性质: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Cl Cl +e -=Cl - 易得1e - ,具强氧化性,是活泼的非金属。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 = 1 \* GB3 |①2Na +Cl 2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Cu +Cl 2CuCl 2(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 2Fe +3Cl 22FeCl 3(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加水溶液呈黄色) 说明 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 、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 2、FeCl 3).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 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 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非金属反应 如:H 2+Cl 22HCl (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 2+Cl 22HCl (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注意 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 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 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 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 2与Cl 2反应生成的HCl 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 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2P +3Cl 22PCl 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PCl 3是液态) 2P +5Cl 22PCl 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PCl 5是固态) (3)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 C12 + H 2O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说明 ①C12与H 2O 的反应是一个C1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 2O 只作反应物.②在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故新制氯水显黄绿色.同时,溶解于水中的部分C12与H 2O 反应生成HCl 和HClO ,因此,新制氯水是一种含有三种分 子(C12、HClO 、H 2O)和四种离子(H +、Cl -、ClO -和水电离产生的少量OH - )的混合物.所以,新制氯水具有下列性质:酸性(H +),漂白作用(含HClO),Cl -的性质,C12的性质.③新 2 8 7 +17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探究学案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探究学案 【实验目的】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理论思考训练】 一、根据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判断Fe、Cu的还原性强弱,判断的方法是什么 二、根据反应Na2S+Cl2==S+2NaCl,判断Cl2、S 的氧化性强弱,判断的方法是什么 三、氯气、溴单质和碘单质都有氧化性,那么判断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方法【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氯水、溴水、碘水、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请从化合价高、低的角度判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2.以下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分别是什么 3.如何检验生成的产物 【学生实验探究】 试剂: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问题讨论】 1、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如何Cl-、Br-、I-的还原性强弱如 何 2、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对于从溴化物中提取溴有何启示 【知识升华】由Cl2+2 Br-= 2Cl-+ Br2,我们知道了非金属单质可以置换非金属单质,那么,还有哪种类型的置换反应呢举例说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课堂检测】 1.下列哪种分子或离子能氧化Br-() A. I2 B. I - C. Cl2 D. Cl- 2.不能把NaCl和KI两种溶液鉴别开的是() A.氯水 B. 溴水 C. 淀粉溶液 3.把滤纸用淀粉和KI的溶液浸泡,凉干后就是实验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纸润湿后遇Cl2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巩固提高】 4.将溴水与下列各溶液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层,则能使溴水层变成无色的是() A.氯水B.苯C.碘化钾溶液D.氯化钠溶 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2S+Cl2==S+2HCl 2NaI+Cl2==2NaCl+I2Na2S+I2==2NaI+S A.Cl2>I2>S B.Cl2>S>I2C.I2>Cl2>S D.S>I2>Cl2 6.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卤离子x-(x-指Cl-、Br-、I-),若向甲溶液中加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 、Cl-、I-、I-、Cl- 、Br-、Cl-、I-、Br- 7、

《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可能需要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n-55 K—39 Br—80 第一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 A.钠元素B.氯元素 C.碘元素D.铁元素 2、用自来水(用Cl2消毒)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的前需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 ) A.使水的温度升高B.使水中HClO分解 C.起到杀菌作用D.增加水中O2的含量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 A.次氯酸钙B.氯化钙 C.次氯酸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4、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H2B.CO2→CO C.FeCl3→FeCl2D.SO2→SO3 5、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将0.2mol MnO2和50mL 12mol/L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 A.等于0.2mol B.小于0.2mol C.大于0.2mol,小于0.6mol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7、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2B.FeCl3C.AlCl3D.CuCl2 8、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跟水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双原子分子 B.IBr与水反应时,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在很多化学反应中IBr作氧化剂 D.跟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Br和NaIO 9、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1)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2)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溢出(3)在烧瓶

氯溴碘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题 1.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答案:D 提示:在干燥的条件下氯化氢、氯气均不能呈现出酸性、氯气也不呈现出漂白性,故A、B不正确。在溶液中氯化氢、氯气都能产生Cl-,在硝酸银溶液中都出现白色沉淀AgCl,故C选项不能选。氯气与碘化钾在溶液中能置换出I2,而I2能够使淀粉呈现蓝色,氯化氢无此性质,故D是正确的选项。 2.将碘和食盐分离的最好方法是( ) A.升华B.筛选C.萃取D.过滤 答案:A 提示:分离混合物时既要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要遵循最简易原则。碘受热会升华,而食盐无此性质,故可以达到题设的要求。 3.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同学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AgNO3 B.Na2CO3 C.Na2SO3 D.AlCl3 提示: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有类似氯水的性质。其中所含微粒有Cl2、H+、Cl-,Cl-能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H+与Na2CO3生成CO2气体,Cl2能与Na2S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lCl3在这种自来水中无明显反应。 答案:D 4.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目的是( ) A.制得溴水B.比较水与液溴的密度 C.将液溴隔绝空气D.防止液溴挥发 答案:D 提示:溴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密度比水大,故水覆盖在溴的上面可以有效地减少溴的挥发。通常在实验室中保存液溴的方法:水封蜡封,沙中久存。 5.1molMnO2与含HCl 4mol的浓盐酸共热,在不考虑HCl挥发的情况下得到氯气为( ) A.2mol B.1mol C.小于1mol D.大于2mol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氯气的性质 1、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除杂气体: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3)收集方法: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 NaCl+NaClO+H2O 2、氯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 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 说明:①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②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可能爆炸。 ③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 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Cl2+H2O HCl+HClO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氯水呈黄绿色)、H2O、HClO(氯水有漂白性)、ClO-、H+、Cl-久置氯水中存在:HCl 说明:Ⅰ. 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

Cl 2+H 2O HCl +HClO 2HClO 光照2HCl +O 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 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有区别:(1)颜色变浅至无色 (2)酸性增强 (3)无漂白性 ②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漂白性和弱酸性。 Ⅰ. HClO 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HClO 光照2HCl +O 2↑ Ⅱ.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褪色,具有漂白性。 Ⅲ.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Cl 2+H 2O HCl +HClO HClO 能杀死水中的病毒、病菌。 Ⅳ. 次氯酸具有弱酸性,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说明:①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褪色(如品红、石蕊等)可使有机色质褪色 ②氯水久置后失去氧化能力,是因为HClO 不稳定,受热、光照易分解。 ③氯水要现用现配,不易久置,暂时性保存要避光、密封。 ④氯气与碱反应 1)2Cl 2+2Ca (OH )2CaCl 2+Ca (ClO )2+2H 2O 说明:Ⅰ. 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都是是CaCl 2、Ca (ClO )2 有效成分都是Ca (ClO )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 +2 HCl=CaCl 2 +2HClO Ca(ClO)2+H 2O+CO 2=CaCO 3 +2HClO Ⅱ. 漂白粉和漂粉精在用于漂白时要放置一段时间或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增强酸性,产生HClO ,因为只有HClO 才具有漂白作用。 2)与NaOH 溶液反应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利用此反应可对制取氯气时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 二、溴、碘的性质 说明: ①液溴具有挥发性,贮存液溴时要在液溴表面加少量水,注意密封。液溴的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橡皮塞 ②Br 2是唯一的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易挥发的非金属单质 ③I 2能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该性质可用于碘和淀粉的相互检验。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 2也基于该原理。 ④用CCl 4和苯等有机溶剂可萃取溴水和碘水中的溴和碘。 3、Cl -、 Br 、I -的检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 第1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专题4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考纲定位考情播报 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 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 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海水中提取Br 2、I2、Mg的原理和 方法。 4.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016·全国甲卷T28(2)(4)/全国乙卷T10(D)、T28/ 全国丙卷T(7)C、T9(C) 2015·全国卷ⅠT7(D)、T28(1)/全国卷ⅡT7(C)、T12、 T28 2014·全国卷ⅠT8(B)、T13(B)/全国卷ⅡT27(2)(3) 2013·全国卷ⅠT7(C)/全国卷ⅡT10(A) 2012·全国卷T7、T9D、T26、T27(1) 考点1|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基础知识自查] 1.Cl2的性质及其应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Cl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密度比空气的大。 (1)与金属反应 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3Cl2===== 点燃 2FeCl3。 ②与铜反应:Cu+Cl2===== 点燃 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2反应: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3)与水反应 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有H2O、Cl2、HClO、H+、Cl-、ClO-、OH-。 (4)与碱反应 ①制漂白液(NaClO)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②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卤素(氟氯溴碘)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17章卤素(氟氯溴碘) 氟 1. 氟气与水:2F2+2H2O=4HF+O2 2. 氟气与氢气:F2+H2=2HF 3. 2KHF电解2KF+F2↑+H2↑ 4. 五氟化溴分解:BrF5△BrF3+F2↑ 5. 2KF+10HF+3H2O2+2KMnO4=2K2[MnF6]+8H2O+3O2 6. 5HF+SbCl5=SbF5+5HCl 7. K2[MnF6]+2SbF5423K2K[SbF6]+MnF4 8. 四氟化锰分解:2MnF4=2MnF3+F2↑ 9. 氟化钙与浓硫酸:CaF2(s)+H2SO4(浓)△CaSO4+2HF↑ 10. 氟气与氯气:F2+Cl2220~250℃2ClF 11. 氟气与三氟化溴:F2+BrF3200℃BrF5 12. 三氟化氯分解:2ClF低温ClF+ClF5 13. 三氟化碘分解:2IF常温IF+IF5 14. 氟化氯与钨:6ClF+W=WF6+3Cl2 15. 氟化氯与硒:4ClF+Se=SeF4+2Cl2 16. 3ClF3+U=UF6+3ClF 17. 五氟化溴与水:BrF5+3H2O=HBrO3+5HF 18. 氟化铯与七氟化碘:CsF+IF7=CsIF8 19. 二氟化氧与碘离子:OF2+4I-+2H+=2I2+2F-+H2O 20. 二氟化氧与氢氧根离子:OF2+2OH-=O2+2F-+H2O 21. 三氟化溴与二氟化氧:BrF3+O2F2=BrF5+O2 22. 二氟化氧与四氟化硫:O2F2+SF4=SF6+O2 23. 二氟化氧与硫化氢:4O2F2+H2S=SF6+2HF+4O2 24. 氟气与氢氧化钠:2F2+2NaOH(aq)=OF2+2NaF+H2O 25. 氟气与氧气:O2(g)+F2(g)低声放电O2F2(g) 26. 氟气与水:F2+H2O233KHOF+HF 27. 2HOF=2HF+O2 28. HOF+H2O=HF+H2O2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2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制取: 1.电解氯化钠溶液制氯气(工业上的方法)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负极正极 2.浓盐酸制氯气(实验室的方法) 氯气的物理性质: 1.颜色:黄绿色 2. 气味:刺激性气味 3. 常温下状态:气态 4. 毒性:有毒 5. 密度:比空气 大6. 溶解性:溶于水(1 : 2) 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气的燃烧反应 (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Cl2与非金属反应 2.氯气制漂白粉(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气+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 3.氯气与水反应(氯水) 成分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还有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 3.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 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次氯酸的性质 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 4.不稳定性:

氯气的用途: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注意各种反应现象的描述。 氯气与溴化碘、溴化钾的置换反应(实验室制取溴、碘的方法) 由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氧化性)强弱顺序:Cl >Br >I 非金属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I->Br->Cl- 溴的制取(工业上采用的方法): 溴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深红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溴的化学性质: NaBr + AgNO3=AgBr↓ + NaNO3 淡黄色的难溶物 溴的用途: 溴可以用来制作防爆剂、溴化银被用作照相中的感光剂、杀虫剂等。 碘的制取(工业上采用的方法):从海带中提取 碘的物理性质: 紫黑色固体,易深华;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碘的化学性质: NaI + AgNO3=AgI↓+ NaNO3 黄色的难溶物 碘的用途: 重要的药用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氯气 (1)物理性质 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与Na 反应:(产生烟); 与Fe 反应:(产生烟); 与Cu 反应:(产生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与H2反应:(产生火焰)。 ③与H2O 反应:。 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漂白作用和消毒作用, 但它不适于直接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因其不稳定,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④与碱反应 与NaOH 反应:。 (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大气;制漂白液、消毒液) 与Ca(OH)2反应:。 (制漂白粉、漂粉精) (3)制取 ①实验室制法:。 ②工业制法:。2. 注:①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②I2遇淀粉变蓝; ③Br2和I2具有和Cl2类似的化学性质。

3.卤素单质(Cl2、Br2、I2)氧化性强弱 ①氯气可以置换出溴:Cl2+2NaBr=2NaCl+Br2 氧化性:> ②氯气可以置换碘:Cl2+2KI=2KCl+I2 氧化性:> ③溴可以置换碘:Br2+2KI=2KBr+I2 氧化性:> 【结论】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 > 。 4.海水提溴 步骤:浓缩→氧化→提取 ①浓缩:海水晒盐后得到苦卤。 ②氧化:将Br 氧化为Br2,原理为。 ③提取:利用Br2的挥发性,鼓入或,将溶解 在苦卤中的Br2提取出来。 5.Cl-、Br-、I-的检验 (1)沉淀检验法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 液为橙红色的是;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是。 二、精讲精练 1.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可以用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 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⑤能溶解于水()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③④⑤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 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B.FeCl3C.CuCl2D.AlCl3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氯呈黄绿色,属于纯净物 B.液氯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退色 C.常温下干燥的氯气能用钢瓶贮存,说明氯气不与铁反应D.光照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可用于制氯化氢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专题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1. 2NaCl +2H 2O 2NaOH +H 2↑+Cl 2↑ (工业制氯气) (2Cl -+2H 2O 2OH -+H 2↑+Cl 2↑) 2.MnO 2+4HCl(浓) △ MnCl 2+Cl 2↑+2H 2O (实验室制氯气) (MnO 2+4H ++2Cl - △ Mn 2++Cl 2↑+2H 2O) 3.Cl 2+2N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aCl 4.3Cl 2+2Fe △ 3 5.Cl 2+Cu △ CuCl 2 6.Cl 2+H 2 点燃 2HCl 7.Cl 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l +HClO (Cl 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 ++Cl -+HClO) 8.Cl 2+2K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Cl +I 2 (Cl 2+2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l -+I 2) 9.Cl 2+2KB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Cl +Br 2 (Cl 2+2B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l -+Br 2) 10.Br 2+2K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Br +I 2 (Br 2+2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Br -+I 2) 11.Cl 2+SO 2+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 2SO 4+2HCl (Cl 2+SO 2+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H ++Cl -+SO 42-) 12.Cl 2+2NaO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aCl +NaClO +H 2O (Cl 2尾气吸收) (Cl 2+2O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l -+ClO -+H 2O) 13.2Cl 2+2Ca(O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l 2+Ca(ClO)2+2H 2O (漂白粉制取原理) 14.Ca(ClO)2+2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l 2+2HClO (工业漂白原理) (ClO -+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ClO) 15.Ca(ClO)2+CO 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O 3↓+2HClO (一般漂白原理) (Ca 2++2ClO - +CO 2+H 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O 3↓+2HClO) 通电 通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一、氯气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 ________ 色,____________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有毒,氯气的 熔、沸点,易 ______________ ;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体积氯气,在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氯原子最外层有 __________ 个电子,化学反应时容易结合___________ 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 【注意】、大多数金属与2在点燃或灼烧的条件下都能起反应,但在通常情况下, 的CI2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运液氯。 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IO)2+ HC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IO)2+ CO2 + 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氯气的制取 1 .氯气的生产原理(工业制氯气一一电解法) 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①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

②与负极相连的不锈钢钉附近的溶液变红(有NaOH生成)。 ③与正极相连的碳棒上倒扣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呈黄绿色,并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有CI2生成)。 ④点燃收集在倒扣于铁棒上的试管中的气体,有轻微的爆鸣声(有H2生成)。 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图 三、卤族元素 1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按照氟、氯、溴、碘这样的顺序,排在前面的卤素能把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是在水溶液中,氟例外。 F2 CI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四、卤素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一一卤化银(AgX ) 利用生成的卤化银沉淀的颜色的不同,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卤素离子。 【练习】 1、CI2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第2页共4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氯气的性质与制法 (一)氯气的性质和制法 1.氯气的物理性质 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 2FeCl 3。 ②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 2反应:H 2+Cl 2=====点燃或光照 2HCl 。 (3)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 2+H 2O HCl +HClO 。 (4)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与烧碱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②制取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 2,有效成分是Ca(ClO)2。 注意 氯水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是因为其中HClO 具有漂白性,而这种漂白性源于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同理,NaClO 和Ca(ClO)2的漂白原理也是如此。 3.氯气的制法 (1)工业制取 ①原料: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 2,称为氯碱工业。 ②反应原理:2NaCl +2H 2O=====通电 2NaOH +Cl 2↑+H 2↑。

(2)实验室制取 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Cl 2。 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 4、K 2Cr 2O 7、KClO 3、MnO 2等)氧化浓盐酸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 净化方法→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气体,再用浓H 2SO 4除去水蒸气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OH 溶液)吸收 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靠近盛Cl 2的瓶 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 2 的瓶口, 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 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取Cl 2 时,常常根据氯气的 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3)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 2中HCl 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 挥发。 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 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因为石灰水浓度太小,吸收不完全。 (二)氯水 1.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 (1)Cl 2的强氧化性;(2)HCl 的强酸性;(3)HClO 的强氧化性、弱酸性;(4)Cl - 的性质。

探究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

探究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 民本中学张丽英 一、教学目标: 1、在进行氯、溴、碘的置换反应中,感受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活泼性。通 过分析、讨论氯、溴、碘的单质跟氢气、铁反应的情况,体会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活泼性。 2、在设计实验验证氯、溴、碘单质的活泼性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氯、溴、碘化学活泼性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从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归纳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与进行有关的实验验证,感悟探究化学 知识的一般方法,体验进行科学探索的愉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二、教材分析: “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是开发海水中卤素资源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元素化合物中典型的非金属知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氯气的性质及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后面,目的是使“氯、溴、碘活泼性的探究”能在了解氯气性质和萃取操作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已学的知识的分析,挖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这部分内容首先介绍氯、溴、碘的物理性质,并在得出氯、溴、碘物理性质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引出探究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的假设,并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此前学生对氯、溴、碘的性质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此节课的重点放在“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的探究上。尽管前几节学生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学习,实验的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节课要从设计简单实验,实验操作中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实验探究来“探究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重点: 氯、溴、碘的活泼性 四、教学难点: 探究氯、溴、碘活泼性的过程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食盐水法)和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2)认识氯气性质、氯水组成与性质、HClO的漂白作用、漂白粉的制取反 应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3) 了解卤素的性质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观察实验现象和反应事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研究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从中体验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发现规 律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 趣;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 阅读课本,预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氯元素的存在和原子结构 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化合态___存在,其中主要以___氯化钠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2).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 三 _周期第__ⅦA 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最外层有 __7__ 个电子,容易得到 __1__ 个电子形成 __8__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考点/易错点2氯气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__黄绿___色___有刺激性____气味的__气__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有__毒__,易___液化___,能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约溶解 __2__ 体积氯气,其水溶液称为氯水。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Cu +Cl 2=====点燃 CuCl 2 棕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烟); 2Fe +3Cl 2=====点燃2FeCl 3 棕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烟) 2)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Cl 2=====点燃2HCl 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火焰)。 3)与水反应 Cl 2+H 2O +HClO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l 2+2N aOH===NaCl +NaClO +H 2O ①与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②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O)2、CaCl 2 Ca(ClO)2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5)跟还原性物质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2KI +Cl 2===2KCl +I 2 ①氯气与KI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期末复习

课堂练习一 1、含0.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充分反应后,生成Cl2的物质的量______ 2、在新制的氯水的各种微粒中:(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_________;(2)能使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__;(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_;(5)能使五水硫酸铜变蓝的是_________;(6)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 3、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CuCl2 B.FeCl2 C.NaCl D.AgCl 4、人体吸入较多氯气会发生严重中毒。为了防止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该物质最适宜采用() A.NaOH B. Na2CO3 C.NaCl D.NH3 5、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原因是它们均含有( ) A. 氯气 B. 次氯酸 C. 次氯酸根 D. 氯化氢 6、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因漂白而褪色的是()A.NaClO B.活性炭C.氯水D.盐酸 7、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A.NaNO3B.FeCl2C.Na2SO4D.AlCl3 8、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B.铜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9、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I2B.FeCI2C.FeCI3D.AICI3 课堂练习二 1、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十MnO2MnCl2+C1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 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氧化剂。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4→ MnO2 B、Cl--→Cl2 C、H2S →SO2 D、Fe2+→Fe 4、在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则被氧化的元素为() A、氧 B、碳 C、氮和硫 D、氮和碳

2 氯溴碘

氯溴碘 柜号 专业 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卤素氧化性和卤离子还原性。 2、了解卤素的歧化反应和卤离子的鉴定方法。 3、掌握卤素含氧酸盐的氧化性。 二、实验原理 Cl 2 黄绿色气体 ;I 2 紫黑色固体 (水中呈浅黄褐色,CCl 4溶液紫红色) ;Br 2 棕红色液体(水 中呈橙红色) E φ (Cl 2 / Cl — )=1.36V , E φ (Br 2 / Br — )=1.09 V ,E φ (I 2 / I — )=0.54 V 氧化性顺序:Cl 2 >Br 2 >I 2 ; 还原性顺序:Cl —<Br —<I — 三、实验内容 1、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实验项目 现象 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 KBr(aq) + CCl 4 + Cl 2(aq) CCl 4层变为橙红色至黄色(Cl 2过量) 2KBr + Cl 2 = 2KCl + Br 2(橙红) Cl 2 + Br 2 = 2BrCl(黄) Cl 2 > Br 2 KI(aq) + CCl 4 + Cl 2(aq) CCl 4层变为紫红至无色(Cl 2过量) 2KI + Cl 2 = 2KCl + I 2(紫红) 5Cl 2 + I 2 + 6H 2O = 10HCl + 2HIO 3(无色) Cl 2 > I 2 KI(aq) + CCl 4 + Br 2(aq) CCl 4层变为紫红 2KI+ Br 2 = 2KBr + I 2 Br 2 > I 2 KBr(aq) + KI(aq) +CCl 4 + Cl 2(aq) CCl 4层先变为紫红后又褪为无色,水溶液pH<7, 再加过量Cl 2后,CCl 4层变为棕色至黄色 2KI + Cl 2 = 2KCl + I 2 5Cl 2 + I 2 + 6H 2O = 10HCl + 2HIO 3 2KBr + Cl 2 = 2KCl + Br 2 Cl 2 + Br 2 = 2BrCl(黄) 电极电势: E ° (Cl 2/Cl -) = 1.33 V > E ° (Br 2/Br -) = 1.07 V > E ° (I 2/I -) = 0.54 V> 碘水+硫化氢 碘水褪色,产生黄色沉淀 I2+H2S=2HI+S↓ 碘>硫化氢 碘水+硫代硫酸钠 紫红色褪去,变为无色 2 Na2S2O3 + I2 = Na2S4O6 + 2 NaI 碘>硫代硫酸钠 2、卤素离子的还原性 实验项目 现象 反应方程式 还原性 KI(s) + H 2SO 4(浓) 反应激烈,有紫红色碘蒸气挥发,湿润醋酸铅试纸变黄。 8KI(s) + 9H 2SO 4(浓) = 4I 2 + H 2S ↑+ 4H 2O + 8KHSO 4 I -具有还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