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公式:自发自用光伏电量 = 发电量× 自用比例。
2. 如果光伏电站每天实际发电时间约为8小时,峰值功率约为8kW
(即8000W),那么每天可以发出的电量大约为:8kW × 8小时 = 64
度电。
如果自用比例为30%,那么每天光伏自发自用的电量就是大约
19度电。
3. 一年中,扣除冬季和阴雨天气不足5个月的发电量,假设实际发电
时间为350天,那么光伏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19度× 350天 = 6650度。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
您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为您推荐:
1.等效日射量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射量(kWh/m 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效率。
2.温度系数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天平均太阳辐射(kWh/m²)×温度系数×光伏板面积(m²)。
3.日均效率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均太阳辐射(kWh/m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日均效率。
4.温度-电流特性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Σ(I-V 温度-电流特性曲线)×时间间隔(小时)。
5.天文台观测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Σ(实际太阳辐射量)×时间间隔(小时)。
6.统计分析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年日照小时数×年太阳辐射(kWh/m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效率。
7.模拟软件法。
使用专业的光伏模拟软件,如PVsyst、HOMER等,输入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理位置数据,软件会使用详细的模拟和算法来计算系统的年发电量,通常提供日、月、年的发电量估算。
8.组件型号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射量(kWh/m 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型号的日发电量参数(kWh/kW)。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在做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拟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做理论上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进而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一般而言,每个有经验的光伏人心里都有一个简便的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和计算值相差不多的数据,那么本次总结列举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计算/估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各方法的差异,方便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一、计算方法1)国家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
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PAZ×K式中: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Ep——为上网发电量(kW·h);PAZ ——系统安装容量(kW);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4)光照利用率;5)逆变器效率;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2)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Ep=HA×S×K1×K2式中: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S——为组件面积总和(m2)K1 ——组件转换效率;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它基于光伏组件板面积和太阳入射角度来估算发电量。
首先,计算板面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然后乘以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光伏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
2.太阳能天文学法太阳能天文学法是根据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来计算发电量的一种方法。
首先,通过经纬度和日期时间计算出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然后,利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计算出太阳垂直入射面积和斜入射面积,再乘以太阳辐射强度和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即可得到发电量。
3.日照时数法日照时数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它基于一些地区的日照时数和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来估算发电量。
首先,统计一些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数。
然后,将日照时数乘以光伏组件的额定功率,对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季节进行修正,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但是考虑不了光伏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和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4.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它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和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进行模拟计算。
首先,通过合适的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出光伏组件板面的入射太阳辐射能量。
然后,将入射太阳辐射能量乘以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考虑各种损耗和温度影响,即可得到发电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对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要求较高。
总之,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结合以上方法进行综合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发电量预测结果。
此外,还可以借助现场监测数据和历史发电数据进行实时修正和验证,以进一步提高发电量的准确性。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小结
计算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时平均法:根据光伏电站每小时的发电量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小时的发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伏电站已经运行一段时间,有充足的发电数据可供分析的情况。
2.日平均法:根据光伏电站每天的发电量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天的发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伏电站只运行了短时间或没有足够的小时级数据可供分析的情况。
3.季节平均法:根据光伏电站不同季节的发电数据,计算每个季节的平均发电量,然后求得整个年度的平均发电量。
这种方法考虑了季节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适用于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
4.年平均法:根据光伏电站每年的发电量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年的发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累计了多年的光伏电站数据,并且要考虑到年度之间的差异。
以上方法的计算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收集:收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数据,包括每小时、每天、每个季节或每年的发电量。
2.效率计算:计算光伏电池组件的平均效率,这可以通过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量除以太阳辐射强度来计算。
3.方向和倾角计算:确定光伏电站组件的安装方向和倾角,这个可以通过光伏电站的实际坐标位置和倾斜角来确定。
4.系统损耗计算:根据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计算电站系统的损耗,包括电缆损耗、逆变器损耗、阴影遮挡损耗等。
5.计算平均发电量: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结果,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出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的计算结果是一个估算值,和实际发电量可能有一定的差异,这取决于实际运行情况的多种因素。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合理选择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①理论发电量
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MW需要1000000/235=
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
数据(2月份以2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555.339MJ/(m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6965*%==*==万度
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5的影响
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
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
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
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
0.9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O.95*0.89*0.93*0.95X*0.88=65.7%。
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5*0.89*0.93*0.95*0.88=*65.7%=万度
方法二:
标准日照小时数—安装容量计算方法:
Ep=H×P×K1
式中:
P—为系统安装容量(kw)
H—为当地标准日照小时数(h)
K1—为系统综合效率(取值75%~85%)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可以计算每日平均发电量,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