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层次序号,规范写法

合集下载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参考文)一、论文中序号的要求(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

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

注意:汉字序号后加顿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后加下圆点“.”,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1”,“1.1”,“1.1.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三)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中注释极少量的可用“*”、“**”表示,一般用圆圈的阿拉伯数字依序标注,如“①、②、③……”,标在所注对象的右上角。

页脚或文末注释中对于相同内容的注释条目可合并写,如“⑥⑨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30、126页”。

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一般用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也可不加括号的。

文末参考文献与文中内容对应的,应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依序标出序号。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在日常公文写作中,常遇到层次序号无法匹配(如:“1”“2”“3”……后面加顿号“、”)、使用错位(如:不用“一”“二”“三”而直接使用“(一)”“(二)”“(三)”)、格式有误(如:层次序号前是否空个字格)、体例杂糅(如:“1”“1.1”“1.1.1”与“一、”“(一)”“1.”……两种层次混用)等情况,所有这些不规范的写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效果。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一)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二)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面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通常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面加“、”,而非“,”或“.”;第一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一层用“1.”,那个小黑点可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用顿号“、”。

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

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正确的序号及标点使用格式—(参考文)一、论文中序号的要求(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

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

注意:汉字序号后加顿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后加下圆点“.”,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1”,“1.1”,“1.1.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三)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中注释极少量的可用“*”、“**”表示,一般用圆圈的阿拉伯数字依序标注,如“①、②、③……”,标在所注对象的右上角。

页脚或文末注释中对于相同内容的注释条目可合并写,如“⑥⑨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30、126页”。

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一般用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也可不加括号的。

文末参考文献与文中内容对应的,应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依序标出序号。

序号的正确表达和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序号的正确表达和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序号的正确‎表达&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序号序号Seq‎u ence‎Numbe‎r,有顺序的号‎码,如数字序号‎:1、2、3……,大写汉字也‎算数字序号‎,如:一、二、三……序号可以清‎晰的分清同‎一类事物,也可以用序‎号作文章的‎小标题。

我们在写文‎章,特别是在写‎论文中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我们的‎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目前较多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

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

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一些‎资料,在此谈谈有‎关数字序号‎的用法,对序号规范‎写法作一详‎细说明:二、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一)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第一层为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二、”“三、”;第二层为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二)”“(三)”;第三层为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2.”“3.”;第四层为括‎号中包含阿‎拉伯数字,例如:“(1)”“(2)”“(3)”;第五层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例如:“①”“②”“③”或者“1)”“2)”“3)”;第六层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第七层为小‎写英文字母‎,例如:“a.”“b.”“c.”或者“(a)”“(b)”“(c)”;……数字序号级‎别一览表:(二)理科类论文‎的正文层次‎标题序号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

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

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篇一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为啥要搞明白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朋友们,咱为啥要重视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呢?这可不是瞎折腾!你想啊,公文那可是传递重要信息、指导工作的关键手段。

要是格式乱七八糟,序号颠三倒四,那不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耽误事儿嘛!主体要求来啦**一、格式要求**1. 页面设置:页面得规规矩矩,上下左右边距都得有个标准,一般来说上边距2.54 厘米,下边距 2.54 厘米,左边距3.17 厘米,右边距3.17 厘米。

这就好比人的穿戴整齐,看着就舒服,对吧?2. 字体字号:标题一般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这可不能随便改,不然就像穿着奇装异服,太扎眼啦!3. 行距:一般设定为 28 磅到 30 磅之间,这样字与字之间不挤也不松,看着顺眼。

**二、序号要求**1. 第一层序号:用“一、二、三、”,后面加顿号。

这就像老大、老二、老三,规规矩矩排着队。

2. 第二层序号:用“(一)(二)(三)”,后面可不加标点。

这就像家里的分支,也得有个顺序。

3. 第三层序号:用“1. 2. 3.”,注意是小圆点哦,不是顿号。

4. 第四层序号:用“(1)(2)(3)”。

重要意义和后果搞清楚这些要求那可太重要啦!能让咱的公文清晰明了,提高工作效率。

要是不遵守,那可就糟糕啦!领导看了皱眉头,同事看了直摇头,说不定还得挨批评,重新返工,多麻烦呀!所以,大家可得把这些要求记在心里,落实在笔下哟!篇二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为啥公文撰写格式及序号要求这么重要?嘿,小伙伴们!你们想过没有,为啥公文撰写要有严格的格式和序号要求?这可不是故意为难大家哟!其实啊,公文就像是我们工作中的“传声筒”,格式和序号规范了,才能把信息准确、清晰地传达出去。

具体要求细端详**一、格式方面**1.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一眼看出公文的主题,千万别搞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标题,那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2. 抬头:写给谁的得写清楚,不能含含糊糊的。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
公文层级序号的正确写法依次为:一级标题用一、一、1、1.1或(1)等形式体现;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形式体现;三级及以上标题需要单独占行,无缩进格式。

具体格式如下:
一级标题:一、一、 1 一、 1.1(顶格)。

二级标题:(一)(一) 1 (顶格)。

三级及以上标题:需要单独占行,无缩进格式。

此外,公文格式还包括以下内容:
标题:二号小标宋体字,居中。

主送机关:三号仿宋体,居右,后标全角冒号。

正文:三号仿宋体字,每段起首空两字,可适当调整行距,全文可适当调整段间隙。

成文日期:右空四个字,用汉字书写。

发文机关标识:居中,“报告”字样处加下划线,线下数值可改。

签发人:可加可不加,后面不冒号。

签发人名称应为全称。

页边距:上为3cm下为2.5cm左为3.7cm右为2.5cm。

装订要求:左侧装订,不掉页。

以上是公文层级序号及公文格式的相关内容,供您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中文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类文稿还是不要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为好。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6.“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该墨点直接在键盘上找),而不该用顿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
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
(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
第1级——1
第2级——1.1
第3级——1.1.1
第4级——1.1.1.1
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
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
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
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
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
(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若层次标题不必独占一行或者该层次没有标题,应直接使用“(1)”这种层次序号而省略掉中间的层次序号。

(2)科技类文稿的各层次内部,若再需要分点叙述时,可用“(1)”这种层次序号;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3)不管是人文类文稿还是科技类文稿,“(1)”这种层次序号之
后是本段标题,标题末用句号或冒号或空1字,其后接写正文,不另起一段。

如果没有本段标题,则序号之后直接写正文。

(4)不管是人文类文稿还是科技类文稿,“①”这种层次序号必须共用于同一段中,即“①……②……③……”必须同为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