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技术: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池塘养鱼“九字”诀

池塘养鱼“九字”诀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4年第01期池塘养鱼前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鱼类的生物学特点、自然饲料资源、水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二是池塘选择及其改良,这里有新开塘和老塘的区别。
一般成鱼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水深在1.5-2米,面积在3-10亩,池底淤泥厚度在20厘米左右,通电且交通方便。
对不符合要求的池塘有条件的则可进行一定的改造。
三是根据养殖的品种,确定所需的饲料种类和质量,投饵一般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多数温水性鱼类在水温15℃以上开始投饵,在6-9月为生长和投饵的旺季。
如混养滤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则必须考虑施肥(基肥和追肥)培育饵料生物以供鱼类摄食。
池塘成鱼养殖需做好以下九点:“水”:即池塘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条件,应符合要求。
“种”:即养殖的鱼种,包括齐全的规格、优良的质量和充足的数量。
“饵”:即养殖的饲料和肥料,要符合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配合饲料要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投喂,施肥一方面可直接作为一些鱼的饲料,也可培育天然的饵料生物以供摄食。
“混”:即合理的混养,池塘成鱼养殖通过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以获得较大的收益,混养要充分考虑各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也要考虑到竞争的一面。
“密”:即一定的养殖密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养殖的密度可根据自然环境、饲料资源、技术、管理水平、鱼的规格等方面来确定。
“轮”:即轮捕轮放,在养殖过程中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捕出上市,既可减轻池塘压力加速存塘鱼的生长,又可回笼资金均衡上市。
“防”:即病害的防治,对于各种养殖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针对性用药。
“管”:即日常管理工作,这是养殖的最关键,“三分养、七分管”即体现这一点,日常管理包括:水质管理、饲料肥料管理、病害管理、机械管理、巡塘、捕获等。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1.养殖环境:挑选保水的池塘,必需有充沛的水源。
2.消毒:用生石灰对囫囵池塘举行喷洒消毒。
3.鱼塘管理:常常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4.注重事项:定期清理池塘中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草。
鱼塘如何养鱼1。
繁殖环境
养鱼最重要的是挑选一个保水池塘,一定要有充沛的水源,这样才干保证池塘在旱季和雨季都是抗旱耐涝的。
其它,池塘的位置一定要阳光充沛,池塘外形整齐,底部平坦,淤泥适量。
2.消毒处理
养鱼前要对池塘举行清洁消毒,挖出多余的污泥,清除池塘内和池壁上的杂草,削减病菌和敌人的威逼。
清洗后,全池洒水,用生石灰消毒。
3.鱼塘管理
日出前夕,是水中产氧最少的时候。
这时候就要不断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而且下午气温最高的时候,要准时查看鱼的活动状况,避开浮现鱼群的不良状况。
4.有关注重事项
在养鱼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生植物等。
在池塘中,以保证池塘环境的清亮整洁,削减鱼类病虫害,
并在旁边种植燕麦草等青饲料。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1、鱼苗的选购
想要用池塘养鱼的话,我们需要先进行鱼苗的选购,一般用池塘养的鱼类有:鲫鱼、鲢鱼、鳊鱼等,这些鱼都是比较好养的,而且我们养的时候也相对来说不会特别的麻烦,因为这些鱼长得比较快。
2、根据池塘大小选择尾数
池塘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养的鱼的尾数了,是不可以养的太多的,如果我们放入的鱼的尾数特多的话,是会导致大量鱼死掉的,生态的适者生存是存在的。
3、饲料喂食
我们要是想养让鱼很快的长大可以卖的话,那么我们肯定是需要用饲料来喂养的,饲料我们是可以直接去买来的,小鱼小虾浮游生物都是很不错的饲料,可以促进鱼快速长大。
4、定期打捞定期投放
我们需要定期打捞,一般最好2个季度至少打捞一次,不要出现长期不打捞,那样是不行的,鱼到了一定时间阶段后,长得就会特别的慢了,此时也就是我们打捞的时候,打捞后,定期再投放小鱼苗。
5、定期清理池塘
我们还需要定期清理池塘,尤其是池塘内出现大量水花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处理,水花生会导致水质变差,甚至直接会导致很多
鱼直接死掉,这个我们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6、定期查看水质
我们还需要定期查看水质如何,因为如果水质有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鱼就会出现大面积死亡,一旦及时发现水质有问题的话,我们就需要及时对水进行清理了。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
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第一步:清塘消毒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
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
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
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第三步:病害防备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
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
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
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
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了。
另外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鱼长期的比较活跃,单一的一条鱼消耗的氧气也会增添,所以掌控密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事情。
池底淤泥过深:池塘的淤泥里面有许多可以氧化的物质,其消耗的氧量比鱼更多,淤泥越多且消耗的氧气就更多,鱼能用的自然就少了,就是鱼缺氧了。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乐趣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
然而,要想成功养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合的鱼种是成功养鱼的第一步。
不同的鱼种对水质、温度、氧气等环境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自己的池塘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鲤鱼、鲈鱼、草鱼等都是比较适合在池塘中养殖的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长速度也比较快。
其次,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也是养鱼的关键。
定期清理池塘杂草、残渣和废弃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同时,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另外,合理投喂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投喂要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来合理控制,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的量要适量,避免造成水质污染。
同时,要选择适合的饲料,保证鱼儿的营养需求。
此外,定期检查鱼儿的健康状况也是养鱼的重要工作。
观察鱼儿的行为、食欲、鳃的颜色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定期进行鱼类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最后,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养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养殖,不仅可以提高养鱼的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池塘养鱼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养殖活动,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取得丰收和快乐!。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池塘养殖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鲜活鱼类的需求,还能够带来丰收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池塘养殖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 池塘选址:选择适合养殖鱼类的池塘十分重要。
首先,池塘应该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池塘的底部应为泥质或粘土质的土壤,以便于蓄水。
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鱼的品种和养殖数量而定,一般建议每亩可养殖2000-3000斤鱼。
2. 池塘清理:在养殖鱼之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
清理池塘时,可以使用红树枝、广玉兰等植物,将水探入浅而明亮的池塘,使水中的杂质顺流而出。
此外,还可以使用细砂、两块石块等工具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质,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3. 池塘养殖种类选择:根据鱼的生长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池塘养殖的鱼类品种。
常见的池塘养殖鱼类有草鱼、鳙鱼、鲤鱼、鲈鱼等。
其中,草鱼和鳙鱼是较为常见的养殖鱼类,适应性强,养殖过程相对简单。
4. 建造养殖池:在池塘养殖前,需要合理规划和建造养殖池。
一般情况下,养殖池可以使用钢筋水泥和砖石结构进行建造,确保养殖池的稳定性和密闭性。
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1-2米,养殖密度为10-15公斤/立方米,避免鱼类之间的相互压迫,影响生长。
5. 排水养殖池: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排水。
池塘水的排水周期一般为7-10天一次,每次排水比例为20-30%。
排水时,可以将池塘水直接注入其他养殖池或田地灌溉,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6.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是池塘养殖鱼类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选择适合鱼类生长需求和营养需要的饲料。
市场上常见的饲料有粉料、颗粒料和颗粒料三种。
饲料的投喂要根据鱼的生长状态和鱼类本身的需要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投喂。
7. 水质调节:池塘养殖中,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氧量、pH值等。
合理的调节水质可以通过增氧设备、增加水源、调节水位和施用调节剂等方式进行。
鱼塘养鱼技术

3、饵料。养鱼要高产,饵料是保证。“只放不喂,等于白养”。因此,鱼种下塘后,首先要根据各种鱼的不同食性选择饵料,使之吃饱吃好。如青、鲤鱼爱吃螺蚬等贝类,草、鲂喜食水草陆草,花白鲢靠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生长,鲫、鲴是以其它鱼类的残饵和水底腐植质等为食料;但所有的鱼几乎都吃各种油饼、米糠、麦麸、水糟等精料。投饲方法,高产鱼池一般都是以粗(天然饵料)为主,精粗结合,水陆(水、陆草)、荤素(贝、草类)、饵肥三个并举。一般情况下,各种鱼每长一斤肉,要各种精饲料3-6斤,青、鲤鱼要吃45斤贝类,草、鲂鱼要吃80斤水草(陆草减半)。肥水鱼的施肥量,除净增一斤吃食鱼所排泄的粪便可带养0.65斤左右肥水鱼外,每产一斤约需施肥水200-300斤。因此,高产鱼池必须根据当地饵肥料的来源,订出产量指标,设法满足需要,但目前普遍存在饵肥供应不足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大搞积肥造肥,在塘边大办三舍(猪舍、牛舍、家禽舍),两坊(豆腐坊、粉坊),广开饵肥来源,培养活饵料,种植高产饵料,积极发展混合颗粒饵料和饵料加工,施肥中应用锌、锰、铁等微量元素,提高饵肥料的利用率。
三、鱼病防治
鱼病存在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尤其在养殖密度高、水质肥的池塘里,水体环境比较复杂,鱼类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发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鱼的体质不健壮,抗病能力弱,放养密度搭配品种不当,拉网过池操作使鱼体受伤后病菌感染,投喂变质的饲料,施用未发酵的肥料,池塘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都可使鱼得病。
定质:鱼对香、甜、苦、咸、酸等味道都能感觉,所以对各种饵料要求基本要做到鲜、嫩、活、适(适口)。
定量:俗话讲,“鱼一天不吃,三天勿长”。这就要根据鱼体大小,养殖密度,不同季节有节制的投喂,每天投饵量可以按照分月投饵比例和估算吃食鱼存塘量的多少,具体确定日投饵量。精料投喂量为:水温在15℃-20℃日投量为吃食鱼总体重的0.8%-1.6%。水温在20℃-28℃日投喂量为吃食鱼总体重的1.6%-3.5%,水温在低于15℃或高于28℃时都要减少投喂量,因为此温度不是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粗料投喂量以吃完不剩为准。
简述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

简述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
1.选址:选择较为平缓的坡地或田间低洼处,避免养鱼池的光照过强或过弱。
2.设计:根据养殖场大小和预计的养殖数量、养殖品种等,设计适宜的养殖池形状、大小、深度、附属设施等。
3.泥沙处理:在建好养殖池后,需要进行泥沙处理,以使养殖池中的泥沙降至最低。
4.鱼苗放养:选择合适的鱼苗品种,并按照养殖计划放入养殖池中。
放养前需对鱼苗进行检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5.饲养管理:养鱼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殖池的水质,及时清理残渣和污染来源,对鱼饵和水质进行调控并进行饲喂,保证鱼类健康生长。
6.疾病防治:养殖池中鱼类的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控制和防治,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7.保护生态:养殖池属于开放式环境,需要注意养鱼池的生态平衡,及时排放废水并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池塘养鱼需要的九大核心技术
我国先进农村高产池塘养鱼技术有悠久的历史,阅历丰富。
伴随着养殖技术的全面提升,高产池塘养鱼已慢慢发展趋势变成我区淡水渔业的关键支撑,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水产行业关键的新技术大全。
一、环境选择
自建鱼塘的养殖的位置最好是南方淡水资源充裕、循环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农村地区,不要是死水,死水的药用养鱼成本比较高,而且不能获取高产,那样才有益于灌水和排水管道,对鱼类、鱼饵、集成鱼的运送也会便捷许多。
对高产养鱼打下基础,然而,水深并不是越深越好。
清塘时要注意用生石灰消毒,特别是浅水的,对于沙底池塘要用塑料盖上,以免发生鱼逃跑,一般来说,新挖塘的最佳水深最好是3米左右,最好是4米以下,1.5米以上。
面积在200平方左右,对于这种水体氧气量也是足够的。
不会造成鱼浮头等现问题。
二、高产养鱼混养类型
1草鱼、鳙鱼、鲮鱼、鲤鱼为主深水高效养殖类型。
2鲢鱼、鳙鱼为主的高产养殖类型。
3草鱼和鲢鱼、鲫鱼为主的深水高效混合类型。
4“斯密托博士”提出的“80:20”高产高效而且是标准化的立体养鱼技术类型。
三、优质鱼苗放养密度
鱼苗放养
一次投放多个循环流水池塘,每亩可放养密度5-10万尾,5万尾的投放,中间一般可分为两次,每亩投放达到10万尾,中间可分多次。
如果想要节约鱼苗成本,最好人工繁殖鱼苗,才能保证有健康的苗种,不同的水质的养鱼有所不同,比如死水养鱼,要想获得高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环水是获取高产的核心,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四、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
养鱼时投喂频次明确也由温度、水体、气温、精饲料品质及饲养淡水鱼种类、
尺寸和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及进食特性决策。
坚持利用农村养鱼中四字精养法投料中的“四定原则”或“三看原则”,每日第一次投喂時间应在早上7-8时刚开始,而最后一次投喂時间应当在下午6-7时上下完毕。
在池塘养鱼条件下,每天喂食时间通常在上午9-10点左右,最后的喂食时间应该在下午5-6点结束。
这里推荐饲料配方为青饲料+正太饲料混合使用。
五、水质管理方法
水质管理
高产池塘养鱼技术中对水体调节的规定便是要保证“肥、活、嫩、爽”四个字。
有了这个标准方案,便可以判断这不是肥沃的死水,死水的水色是有绿色,综上所述流水养鱼的水体较好,无一切环境污染,合乎水产业自来水规范(农业部技术标准)。
最好是农村天然河流活水、泉水的水源、地下水等,配套一台增氧机,以防万一,特别稻田鱼塘种植荷花,会造成鱼浮头。
河流活水是循环水,水里氧气含量丰富多彩,天然饵料多,水体清新。
池塘透明度在20-35cm之间较好,当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时,可以在水中饲养大头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从而改善水质和生产。
不够时可以施肥(特别是磷肥)来提高水质的营养,肥料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冬季可以不用循环水,不会造成缺氧。
六、轮捕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