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 富贵不能淫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第9篇 《富贵不能淫》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第9篇 《富贵不能淫》
2.[教材思考探究]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 教 参 整 体 把 握 改 编 ] 孟 子 对 景 春 观 点 的 反 驳 可 以 分 为 哪 几 个 层 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应该分别以什么样的语气读?
4.[ 教 参 教 学 设 计 改 编 ] 孟 子 提 出 的 可 以 称 为 “ 大 丈 夫 ” 的 三 个 条 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心向阳光 笑对人生 蓬勃向上 多彩成长
第 9 篇 富贵不能淫
[2020][2022版课标删去此篇目] 《孟子》
【复习目标】
1.能背诵默写“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 丈夫”。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会翻译文章。 3.正确理解文意,体会大丈夫精神。
1.[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景春和孟子各自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 一类人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结构导图】
【主旨情感】 本文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
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观点的反驳,阐明自己 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课堂基础自测
(标“▲”为通假字或词类活用现象)
1.课下注释重点字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真正,确实 大丈夫: _指__有__大__志__、__有__作__为__、__有__气__节__的__男___子__ (2)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_指__战__争__停__息__,__天__下__太__平____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怎__么__,__哪__里______________
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 有声。变式设问 孟子对景春观点的反驳有破有立,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只答第一段)
4.[ 教 参 教 学 设 计 改 编 ] 孟 子 提 出 的 可 以 称 为 “ 大 丈 夫 ” 的 三 个 条 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 16 富贵不能淫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 16   富贵不能淫

第16篇富贵不能淫《孟子》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 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2.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 (2)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3)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3. 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_____________大丈夫: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__________(3)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4)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5)戒.之曰戒:______________(6)往.之女家往[F]:____________(7)必敬必戒.戒:______________(8)无违夫子..夫子:____________ (9)以顺.为正.者顺[F]: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 (10)得志,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 (11)独.行其道独: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全扫描戒.之曰必敬必戒.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不可久居.[F](《小石潭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三、重点句子翻译1.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3. 得志,与民由之。

4. 不得志,独行其道。

四、探究设问○理○解○概○括1. 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答案】敬仰、崇拜、羨慕。

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2.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案】两个层次。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梳理与迁移训练《富贵不能淫》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梳理与迁移训练《富贵不能淫》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5.重点实词
(诚1:)_公_真孙__正衍__,、_确_张_实_仪__岂__不__诚. 大. 丈大. 夫丈. 哉夫:__指__有__大__志_、__有__作__为__、__有__气__节__的__男__子__
(2)安居而天下熄. (3)丈夫之冠. 也 (4)父命. 之
熄:_战__争__停__息_________ 冠:_行__冠__礼___________ 命:_教__导__、__训__诲_______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5)往. 之女家
往:__去__,_到___________
(6)无违夫. 子.
夫子:_这__里__指__丈__夫_______
(顺7:)_以顺_顺 _从._为__正_._者________
正:_准__则__,_标__准________
(8)与民由. 之
由:__遵__从____________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课外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洪耆燮①少贫甚。无料一日早,婢儿②踊跃③献七两钱,曰:“此在鼎中,米可
数石,柴可数驮。天赐!天赐!”公惊曰:“是何金?”即书失金人推去④等字,付⑤ 之门楣而待。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公悉言之。刘曰:“理无失金于人之鼎内,果 天赐也。盍⑥取之?”公曰:“非吾物何?”刘俯伏⑦曰:“小的昨夜为窃鼎来,还怜 家势萧条而施之。今感公之廉价⑧,良心自发,誓不更⑨盗,愿欲常侍,勿虑取之。” 公即还金曰:“汝之为良则善矣。金不可取。”终不受。后公为判书,其子在龙⑩ 为宪宗国舅。刘亦见信,身家大昌。
(选自《明心宝鉴》,有删改)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注释】①洪耆燮(qí xiè):人名。②婢儿:指婢女。③踊跃:跳跃。④ 失金人推去:这里指找丢失金钱的人。⑤付:同“附”,依附。⑥盍:何不。 ⑦俯伏:屈身趴着。⑧廉价:清廉的名声。⑨更:再。⑩在龙:洪耆燮的儿子。

专题18《富贵不能淫》(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8《富贵不能淫》(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8:《富贵不能淫》(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替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背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1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军士吏被.甲被:(2)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兵:(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14.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闻天子之.诏A.已而之.细柳军B. 皆布衣之.士也C. 称善者久之.D.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年中考复习《富贵不能淫》

2020年中考复习《富贵不能淫》

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 )(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3.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富贵不能淫》中,纵横家景春认为公孙衍和张仪是 大丈夫的原因是: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D )(3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 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挑战中考
理解性默写
1.《富贵不能淫》中,孟子以排比句式提醒人们要坚守 节操的句子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中与 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提出了大丈夫标准的句子是:

中考文言文《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知识详解

中考文言文《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知识详解
【整体研读】
这一章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见他对于这一观点是深信不疑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张仪、公孙衍的歆羡甚至崇拜。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孔伋)的门人,主张“仁政”。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
[作品]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作品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宋代朱熹把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知识详解
《贵不能淫》
(《孟子》)

中考语文《富贵不能淫》复习笔记整理

中考语文《富贵不能淫》复习笔记整理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

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三)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四)重点实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梳理8.第8篇 富贵不能淫

2020年中考语文课标文言文梳理8.第8篇 富贵不能淫

第8篇富贵不能淫[《孟子》]知识盘点一、重点字词梳理1. 注音(1)一怒而诸侯惧.()(2)安居而天下熄.()(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丈夫之冠.()也(5)往之女.()家2. 通假字往之女家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3.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③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4. 一词多义(1)得:①是焉得.【F】为大丈夫乎②得.【F】志(2)戒:①戒.之曰②必敬必戒.(3)居:①居.天下之广居②居天下之广居.5. 其他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F】不诚大丈夫....哉岂:___________________诚:___________________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怒而诸侯惧.【F】惧: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 (4)是.【F】焉得为大丈夫乎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 (6)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往.【F】之女家往:___________________ (8)必敬.【F】必戒敬:___________________ (9)无违.【F】夫子违: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顺.【F】为.【F】正.者顺: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12)独行..其道.独: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此之谓.【F】大丈夫谓:___________________6. 重点虚词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重点句子翻译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阅读
专题二课标文言文21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
富贵不能淫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26课
教材原文参考译文(严格依据课下注释及教参) 教参段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
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
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战
争平息。


第一段:用景
春的话提出
“什么是大丈
夫”的论题。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
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
礼的时候,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的
时候,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
诫她说:‘去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
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
夫!’把顺从作为原则,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大
的住所里,站在天下最正中之位,行
走在天下的正道上。

实现其志愿的时
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去实行;未能实
现其志愿的时候,便坚持自己的原则。

第二段:用“妾
妇之道”深刻
而尖锐地讽刺
了公孙衍和张
仪不是真正的
大丈夫,进而
提出大丈夫的
行为准则。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其心智昏乱,贫贱不能使其操守改变,武力不能使其意志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全文中心]文章以景春的话开篇,论述了大丈夫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节操高尚的人的尊称,而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一个理想的正义目标去奋斗。

[写作特色](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并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成为千古名句。

[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提醒人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威逼利诱就做出违法乱纪、损害社会的事情,而要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