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通路及靶向
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研究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高死亡率以及高发病率等特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癌症的起因和治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研究。
一、细胞信号通路的实质细胞信号通路是指细胞内外部的信息传导网络,它将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然后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特定位置,从而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一个细胞生物学系统。
细胞信号通路主要由信号分子、受体、酶、信号途径和转录因子等组成。
不同的受体激活不同的信号途径,从而控制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生物学功能。
二、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众所周知,癌症是一种细胞增殖异常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生命活动是受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的。
然而,当细胞信号通路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或改变时,会导致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生物学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癌症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
E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激活细胞内多个信号途径,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生存。
研究表明,某些肺癌和乳腺癌具有EGFR突变,这些突变可以导致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Wnt通路、Ras-MAPK通路等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
Wnt通路的异常活化与结直肠癌、肝癌等的发生有关,而Ras-MAPK通路的异常活化则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因此,研究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和异常活化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细胞信号通路与治疗策略由于细胞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的密切关系,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细胞信号通路抑制来治疗癌症的新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包括三种:1. 靶向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这种药物可以靶向特定的信号通路分子,从而抑制癌症的生成和发展。
比如,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EGFR抑制剂,就是一种靶向信号通路的抑制剂。
肝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与靶向治疗

肝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与靶向治疗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度侵袭性和难治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生机制中,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靶向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肝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靶向治疗策略。
一、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及其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是指细胞内信号分子通过多个蛋白质激酶和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传递的过程。
在肝癌中,多个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
常见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包括Ras/MAPK、PI3K/AKT、Wnt/β-catenin和NF-κB等。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主要通过激酶-底物相互作用、蛋白质磷酸酶的调控以及信号分子的表达和活性等方式实现。
在正常细胞中,这些调控机制能够确保信号传导途径的平衡和有效,但在肝癌中,这些机制常常失调,导致信号途径的异常活化。
二、肝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激活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
以Ras/MAPK信号传导途径为例,Ras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调控因子,它能够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生存。
在肝癌中,Ras基因突变和活化常见,导致这一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激活,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除了Ras/MAPK信号传导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也在肝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PI3K激酶和其下游信号分子AKT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凋亡和代谢等关键过程。
在肝癌中,PI3K基因突变和AKT的过度活化常见,导致细胞的增殖和生存得到进一步增强。
此外,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和NF-κB信号通路也广泛参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在肝癌中,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活化可促进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而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耐药性密切相关。
三、肝癌的靶向治疗策略基于对肝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异常激活的认识,靶向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
细胞的4类8种信号通路

细胞的4类8种信号通路
细胞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GPCR-cAMP-PKA 和 RTK-Ras-MAPK 信号通路:通过活化受体导致胞质蛋白激酶的活化,活化的胞质蛋白激酶转位到核内并磷酸化特异的核内转录因子,进而调控基因转录。
2. TGF-β-smad和JAK-STAT信号通路:通过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本身或偶联激酶的活性,然后直接或间接导致胞质内特殊转录因子的活化,进而影响核内基因的表达。
3. Wnt受体和Hedgehog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通过配体与受体结合引发胞质内多蛋白复合物去装配,从而释放转录因子,转录因子再转位到核内调控基因表达。
4. NF-κB和Notch信号通路:通过抑制物或受体本身的蛋白切割作用,释放活化的转录因子,转录因子再转位到核内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应用

细胞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应用细胞信号通路指的是细胞内外物质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化学物质或者物理信号的形式传递。
这种信号传递过程对于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是现代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细胞信号通路的理论1.信号传导的类型细胞信号可以通过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化学物质进行传递。
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直接的细胞膜通道,酶反应,离子通道等;而细胞外信号通路包括激素,神经递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等。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各种信号途径进行传递,最终作用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2.信号转导的机制信号转导是信息从细胞膜到细胞核的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物理上与受体分子进行绑定。
此后,分子会激活一个酶反应阶段,从而引导信号从受体到活化酶的传递。
当信号到达细胞核时,它将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理过程。
3.信号通路的分类细胞信号通路可以分为两大类:内源性通路和外源性通路。
内源性通路是指细胞内部因子对细胞的影响,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形态的调节等。
而外源性通路则是指从周围环境中引入的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如细胞因子,激素,氧气,光线等。
这些环境因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激活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理过程。
二、细胞信号通路的应用1.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细胞信号通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长期的研究。
白血病、卵巢癌和肺癌等疾病的治疗中,靶向信号通路的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靶向细胞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凋亡来帮助控制癌细胞的发展。
这种药物可以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癌细胞的外在和内在的生长和发展因素,从而帮助通过靶向信号通路来攻击癌症细胞。
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治疗中,对神经信号通路进行靶向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病人的神经系统活动和参数。
药理学中的重要信号途径及其药物靶点

药理学中的重要信号途径及其药物靶点药理学中的重要信号通路及其药物靶点药物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干预人体内的信号通路,药物可以调节细胞功能和代谢过程,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在药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信号通路被广泛研究,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DNA复制和修复等信号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被认为在疾病和癌症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药物靶点通常与它们有关。
细胞周期调控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调控信号通路规定了细胞如何进行细胞周期,包括G1、S、G2和M四个阶段。
摄取或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细胞周期调控途径启动,通过调配细胞生长、分裂和凋亡,以满足生命的需求。
异常的细胞周期调控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许多药物通过干预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信号通路来治疗癌症。
靶向调控G1期的药物包括识别细胞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化合物、针对CDK4和CDK6的抑制剂和细胞素C类似物。
这些化合物通过管理G1期的蛋白质水平和调节S期来治疗癌症。
S期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核苷酸类似物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选择。
这些化合物作为基础成分合成新的DNA链,从而粉碎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G2/M期调控的药物通常是通过干扰微管聚合物组装来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
这些药物包括阿霉素和乌木霉素等多种类别。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它是维持组织稳态和生长发育的必不可少的机制。
凋亡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分别由线粒体和“死亡受体”启动。
在癌症治疗中,一些治疗方法被证明在辅助传统基于毒性的癌症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经典的化疗药物,例如阿霉素和长春花碱,常常选择带有DNA损伤的癌细胞,这种损伤可能导致细胞凋亡。
另一种被称为Bcl-2家族的蛋白质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
这个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已经被证明是抗癌药物和细胞凋亡调节剂的种类。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信号转导是一种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在一个细胞中反应出来的信息被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从而引发特定的细胞生理反应。
胃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与靶点

胃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与靶点胃癌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胃癌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了许多胃癌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和靶点,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通路,它在胃癌细胞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异常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如β-catenin、GSK-3β等,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二、RAS/RAF/ERK信号通路RAS/RAF/ERK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通路。
在胃癌中,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靶向抑制该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如RAS、RAF和ERK等,可以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提高化疗的敏感性。
三、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增殖、存活和转移等过程的主要调节通路,它在胃癌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通过靶向抑制该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如PI3K和AKT等,可以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效果。
四、EGFR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EGFR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胃癌的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靶向抑制EGFR,如使用EGFR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并提高化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胃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与靶点是胃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信号通路和靶点,有望为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然而,目前对于胃癌信号通路和靶点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未知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为胃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肿瘤靶向治疗基本原理及分类

肿瘤靶向治疗基本原理及分类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靶向药物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靶点,在对正常细胞产生最少副作用的前提下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1.细胞表面受体靶向治疗:这类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抑制受体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常见的靶向受体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受体等。
2. 细胞内信号通路靶向治疗:这类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异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常见的靶向通路包括ras/raf/MAPK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
3.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这类靶向药物作用于肿瘤相关血管生成过程中的靶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削弱肿瘤的营养供应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常见的靶向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
这类药物可以解除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间的免疫抑制,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效应,使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攻击肿瘤细胞。
5.组合靶向治疗: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克服耐药问题,一些研究将不同的靶向药物进行组合治疗。
这样不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靶点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增加药物的杀伤效应,减少耐药性。
组合靶向治疗可根据具体疾病情况制定,具体的组合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
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临床对一些肿瘤的靶点尚未完全了解,靶向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尚存在不确定性。
其次,一些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存在耐药性,需要不断研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此外,靶向治疗也面临着高昂的费用和一些不良反应的问题。
总之,肿瘤靶向治疗基于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来治疗肿瘤。
其分类包括细胞表面受体靶向治疗、细胞内信号通路靶向治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组合靶向治疗。
细胞信号传导与药物靶点

细胞信号传导与药物靶点在人体组织内,细胞通过信号传导网络来进行相互沟通和调节。
这个复杂的网络包含了多种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传导通路,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药物研发中,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通路和靶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以及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一、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中信息的传递过程,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引导细胞执行特定的生理反应。
每种信号分子都有特定的受体,而受体的激活则是信号传导的起始点。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细胞膜上的信号传导、细胞质内的信号传导以及细胞核内的信号传导。
具体而言,细胞膜上的信号传导包括了受体激活后的蛋白激活酶级联反应、次级信号分子的生成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的激活等过程。
细胞质内的信号传导则涉及到信号分子的跨膜转运、蛋白激酶的激活以及转录因子的核转位等过程。
最后,细胞核内的信号传导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包括了转录因子的激活、DNA修饰以及RNA合成等过程。
二、细胞信号传导与药物靶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蛋白质激酶被广泛地认为是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
在药物研发中,通过针对特定蛋白质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可以干扰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反应。
比如,癌症治疗中的靶向药物经常通过抑制异常激活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蛋白质激酶,其他信号传导分子也被认为是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例如,G蛋白耦联受体(GPCR)是细胞膜上广泛存在的一类受体,可以感知多种信号分子并触发相应的信号传导通路。
在药物研发中,通过调节GPCR的激活状态,可以干预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核转录因子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免疫应答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Erlotinib (厄洛替尼) Erlotinib也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 激酶 抑制剂,与 Gefitinib 结构相似,只有空间构 象的微小差异,也是通过竞争性的结合在 EGFR 细胞内醋氨酸激酶催化区域 的 ATP 结合位点口, 阻滞酪氨酸激酶残基的自磷酸化,阻断 EGFR 介 导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己被批准用于晚期肺癌治疗 ,并可与吉西他滨联 合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 。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Icotinib (埃克替尼) Icotinib 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 酶抑 制剂,可以竞争性的结合在 EGFR 激酶催化 区域的 ATP 结合位点口,阻断 EGFR 介导的信号 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方案失败后 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既 往化疗主要是指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
靶向 EGFR T790 突变的药物
CO1686 是唯一一个可以完全绕开野生型 EGFR 的 药物,该新药 目前正在进行 I 期 /II 期研究。 在 40 名T790M 阳性病人中, 客观缓解率为 58%,中位PFS 有可能超过 12 个月,因为 绕开了野生型 EGFR ,72 名治疗患者中, 只有 3名患者有皮疹,而且都是 1级, 因此, 皮肤等相关不良反应可能更轻 。
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与靶向治疗
芜湖市二院 2015-01-22
一 信号转导通路及靶向治疗 二 肿瘤微环境的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信号通路 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 靶向IL-2信号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 ALK 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药物 c-kit 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曲妥珠单抗和微管抑制剂 DM1 结合而成的 新药 (TDM l)也已获准用于治疗此前已接受 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药物单独或联合治疗 的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Pertuzumab( 帕妥珠单抗) Pertuzumab 它是第一个被称作 “HER 二聚化抑制剂”的单克 隆抗体。通过结合 HER2受体的二 聚化臂(胞外区 Ⅱ 域)结合 (与 Trastuzumab由跟受体的Ⅳ域结合不同),既可阻滞了 HER2与其他 HER 受体的异二聚(特别是与 HER3 的结合), 又可干扰 HER2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 从而下调 HER-2 信号 通路的活性,进而减缓了肿瘤的生长。 Pertuzumab 联合 Trastuzumab 及化疗已被批准用于 HER2 阳 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同时还被 批准用于高风险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 。 Pertuzumab的特 点是在抑制 HER2 高表达的肿瘤生长的同 时,还可以抑制 Her-2 低表达肿瘤生长。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
4个成员:
胞外区 (结合配体)
ErbB-1 (EGFR/HER1)
ErbB-2 (HER2)
跨膜区
ErbB-3 (HER3)
ErbB-4 (HER4)
胞内区 (激酶活性区)
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Trastuzumab (Herceptin ,赫赛汀) Trastuzumab 是针对原癌基因表达产物 HER2 受体的人 源 化单克隆抗体,是将人 IgG1 的稳定区和针对 HER2 受体 胞外区的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抗原决定族嵌合在一起的人源 化单克隆抗体,可与 HER2 受体结合后干扰后者的自身磷 酸化及阻碍 HER2/HER3 、HER2/HER4 异源二聚体形成, 显著下调 HER2 受体的表达,进而抑制信号传导系统的 激活,从而抑制 肿瘤细胞的增殖。 Trastuzumab 与化疗联用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和 HER2- 阳性转移(癌症已播散)胃或胃食管连接部癌症 。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 属于嵌合型 IgG1 单克隆抗体,与 EGFR 胞外部分的特异性结合可以高出内源配体 约 5 到 10 倍的亲和力,进而阻碍内源 EGFR 配体 的结合,抑制 EGFR 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肿瘤 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诱导 EGFR 内吞噬从而导致受体数量的下调,并通过 抗体依赖的 细胞毒作用 (ADCC) 介导肿瘤细胞的 杀伤,最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已被批准用于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癌的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 ALK 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药物
c-kit 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药物
c-kit 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药物
c-kit 基因是猫科肉瘤病毒 kit 癌基因的同源物,位 于人染 色体4q 12-13。 Imatinib(伊马替尼)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分子靶向治 疗药 物,是 Bcr-Ahl和其他酪氨酸激酶,包括干细胞因子受体 c-kit (CD117) 和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PDGF-R) 的选择性 抑 制剂。被获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 病(Ph+CML) 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性期;不能切除和/或 发生 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 (GIST) 的成人患者;成人 复发的 或难怡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 (Ph+ALL); 不能切除、复发的或发生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 维肉瘤 ; c-kit(CD117) 阳性 GIST 手术切除后具有 明显发 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Lapatinib(拉帕替尼) Lapatinib 是小分子 4- 苯胺基喹唑啉类受体酪氨酸 激酶 抑制剂,是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同 时有效抑制 ErbB1 和 ErbB2酪氨酸激酶活性。其 作用的机理为抑制细胞内的 EGFR(ErbB-1) 和 HER2 (ErbB-2) 的 ATP 位点阻止肿瘤细胞 磷酸化 和激活,通过抑制 EGFR(ErbB- l)和 HER2 (ErbB-1) 的 同质和异质二聚体化,阻断下调信号。 已被批准用于联合 卡培他滨治疗 ErbB-2 过度表 达的、既往接受过包括蒽环类、 紫杉醇或曲妥珠 单抗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Gefitinib( 吉非替尼)
Gefitinib 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它是一种合成的低分子苯胺 喹唑啉,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能竞争性地与 EGFR 胞内区酪氨酸 激酶催化区域上的 Mg-ATP 结合位点结合,阻滞 醋氨酸激酶残基的自磷酸化,阻断 EGFR 介导的 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靶向 EGFR T790 突变的药物
HM61713 是另外一种口服、选择性 EGFR 突变和 T790M 抑 制剂, 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 在诸如皮疹和腹 泻等毒性方面也会有所限制。 在扩大队列中有 82 名可评估的患者,缓 解率为 21.7% ,疾病控制率为67.5%。该药物在T790M 阳 性 病人中疗效更为突出,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 别为 29.2% 和 75.0% ,阴性患者分别为11.8% 和 55.9%。突变阳性患者中位 PFS 为 18.9 周,阴性患 者为 10.0 周。 HM61713 耐受性良好。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Afatinib( 阿法替尼) Afatinib是一种新型口服 EGFR 、 HER2 、HER4 多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它能不可逆的与 EGFR 的 Cys773、HER2 的 Cys805 及 HER4 共价 结合,抑制 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阻断 EGFR 、 HER2 及 HER4 介导的 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 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 胞的凋亡,对 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耐药的突变细胞仍然有效。 批准用于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 L858R 取代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作为一线药物)
针对 HER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
Everolimus (依维莫司) Everolimus 是一种口服的 mTOR 抑制剂。 mTOR 是EGFR 信号通路下 游重要信号分子,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起到控制作用, mTOR 信 号肽的调控作用主要决定于有丝分裂原、生长因子以及可用 的能 量和养分。 依维莫司能与细胞内的 黏合蛋白 FKBP-12 形成高亲和性的复合物进 而与 mTOR 结 合并抑制其信号肽的功能,使之对下游底物的磷酸化 调节作 用减弱或消失,阻断氨基酸等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转导 信号的传递。通过阻止 mTOR 的功能阻断细胞由 G1 期 至 S 期 的进 程并抑制细胞的增殖。 批准用于治疗 sunitinib 或sorafenib 治疗失败的晚期 肾细胞癌;需治疗 但无法根治性手术切除的伴结节性硬化的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激素受体阳性 HER2 阴性晚期 乳腺癌绝经后女性患者;不可手术切除 或已经扩散到身体其 他部位的晚期膜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无须立即手 术切除的肾脏非癌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靶向 EGFR T790 突变的药物
AZD9291 是针对 EGFR 的不可逆抑制剂,对于T7 90M 耐药突变有疗效。 在 107 名 T790M 阳性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 64%,而 在 50 名T790M 阴性患者中 22%。突 变阳性患者总体疾病控制率为 94%,突变阴 性患者为 56%。 FDA 已经将 AZD9291 授权为突破性药物,3 期 AURA 试验将会与铂类双药化疗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