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方法之KJ法
KJ分析法(亲和图法)

KJ分析法(亲和图法)目录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又称KJ法。
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通过A型图解进行汇总,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以利于解决的一种方法。
KJ(亲和图)法的核心是头脑风暴法,是根据结果去找原因。
我们在一次品质分析会上,关于近段时间品质合格率下降原因的检讨。
要求大家具体分析品质下降的原因,再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因为品质下降的原因较复杂,大家都保持沉默,一度使会议限入僵局。
后来主持人引导大家,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每一个想法,现不要求具体分析,只是把想法记录在案,这样会议的讨论才得以热烈的进行。
会后,再组织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排查。
这样不仅会议得到正常进行,而且也找出了品质下降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KJ(亲和图)法还可用于生产效率和企业财务分析等。
KJ(亲和图)法为日本川喜田二朗所创,KJ分析法的工具是A型图解(A型图解只适用于需要时间研究解决的问题,不适用于要立即解决的简单问题),是将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近性分类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又称卡片法。
KJ分析法是一种创造性思考问题的方法。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部分,人类的思维行为受大脑左边部分的支配,是理性的,不是创造性的。
如果抑制左脑的功能,有意识的使人脑右脑活跃起来,就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KJ分析法正是基于以上原理来分析解决问题。
二、适用范围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于市场调查和预测;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三、亲和图特点混淆的状态中,采集语言资料,将其整合以便发现问题;破现状,产生新思想;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四、亲和图类型个人亲和图主要由一人来进行,重点放在资料的组织上。
客户需求分析方法KJ分析法

客户需求分析方法KJ分析法KJ分析法,又被称为亲和图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意见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将各自的意见整合在一起,找出共同点和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KJ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确定需求的目标:在进行KJ分析之前,团队需要明确客户的需求和目标。
这可以通过与客户进行沟通和需求采集来获得。
确定需求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分析过程能够对需求进行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2.召集团队成员:确定需要参与KJ分析的团队成员。
参与者应包含了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以确保分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生成意见:团队成员应使用黄色便利贴(或其他类似工具)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写在便利贴上。
意见可以包括对需求的建议,对现有方案的改进意见,以及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等。
4.分类意见:将所有的黄色便利贴按照相似性和相关性进行分类。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团队成员的自由讨论来进行,或者可以由团队的负责人来组织。
分类的目的是将意见分组,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整合。
5.归纳主题:在完成意见分类之后,团队成员应从每个分类中挑选出一个主题或主要问题。
这些主题应该能够涵盖该分类下的所有意见,并且能够代表团队对需求的共同关注点。
6.绘制亲和图:使用红色便利贴或其他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将每个主题标记在一张大型白板或墙上,并根据主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排列。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调整主题的位置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7.细化和整合:根据亲和图可以得到对客户需求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团队成员可以继续讨论和细化每个主题,以更深入地了解需求的细节。
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每个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以便找出解决方案和改进的方法。
8.总结和记录:在完成KJ分析后,团队应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是文字形式的报告、会议纪要或者图表等形式。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在后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参考,并为需要进一步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提供支持。
kj法

KJ法法則
•不要誤以為KJ法乃雕蟲小技
•不能對於KJ法光「說」不「練」 •不要認為KJ法式花時間的,不經濟的 •要耐心冷靜思考,不要急於獲得結論
因意見採用個人卡片填寫及團體輪 流彙整的方式進行,可讓每一位參 加者都有表達自己想法和觀念的機 會,而不是只有勇於發言的少數人 貢獻他•腦力激盪的延伸 •處理資料的技術 •利用卡片做分類 •釐清問題的工具
KJ法的步驟
1.決定討論的主題 2.組織討論團體 3.把意見寫在卡片上 4.把卡片貼在牆上 5.把相似意見分組 6.為每一組進行命名 7.依據組別的重要性進行投票 8.案組別之重要性進行排序
KJ法簡易操作介紹
李豪基 101.11.05
KJ法(KJ Method)
•創始人為時任東京工業大學教授: 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先生於1964年發表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卡片(便利貼)做分類 ,並可以實際提升團隊討論效率的方法
討論主題
擔任企業培訓人員
應具備怎樣的條件
KJ法的好處
K.J法介绍

1
K.J 法課程大綱
• KJ法介紹 法介紹 • KJ四步驟問題解法 四步驟問題解法
– – – – – – – –
2
目的思考 反向思考 正向思考 行動思考 填寫標籤 標籤分類 繪製圖表 解釋圖表
• KJ正反向問題思考四步驟 正反向問題思考四步驟
K.J.法是什麼? 法是什麼? 法是什麼
1.小組內輪流讀出自己寫的內容 小組內輪流讀出自己寫的內容 2.用較具體的話寫在標籤上 減少使用形容詞 用較具體的話寫在標籤上,減少使用形容詞 用較具體的話寫在標籤上 3.整合時應去除成見 整合時應去除成見 4.每一個問題 整合完時 寫在標籤上 每一個問題,整合完時 每一個問題 整合完時,
12
第二步驟:標籤分類 第二步驟 標籤分類
小分類 命名 中分類 命名 大分類 命名 找關係
13
1.將標籤混在一起 排列在桌上 將標籤混在一起,排列在桌上 將標籤混在一起 2.將有相互關係的標籤湊成“標籤聯” 將有相互關係的標籤湊成“標籤聯” 將有相互關係的標籤湊成 3.把沒有關連的獨立標籤放在一邊 把沒有關連的獨立標籤放在一邊 4.對各“標籤聯”進行命名 對各“標籤聯” 對各 5.“標籤聯”的命名應能包含各標籤的本質和要素 “標籤聯” 6.命名決定後 用不同的色筆寫在一張標籤上 作為“標 命名決定後,用不同的色筆寫在一張標籤上 作為“ 命名決定後 用不同的色筆寫在一張標籤上,作為 籤聯” 籤聯”的標題 7.將各“標籤聯”排列整齊 將各“標籤聯” 將各 8.在各“標籤聯”及獨立島找尋相互的關係 在各“標籤聯” 在各 9. “標籤聯”由小到大的相互關係組合是 小島 中島 標籤聯”由小到大的相互關係組合是:小島 大島
6
2、KJ法

KJ法的概念KJ法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
KJ法所用的工具是A型图解。
而A型图解就是把收集到的某一特定主题的大量事实、意见或构思语言资料,根据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分类综合的一种方法。
把人们的不同意见、想法和经验,不加取舍与选择地统统收集起来,并利用这些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归类整理,有利于打破现状,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采取协同行动,求得问题的解决。
KJ法的来源KJ法的创始人是东京工人教授、人文学家川喜田二郎,KJ是他的姓名的英文缩写。
川喜田二郎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总结出一套科学发现的方法,即把乍看上去根本不想收集的大量事实如实地捕捉下来,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归纳,发现问题的全貌,建立假说或创立新学说。
后来他把这套方法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发展成包括提出设想和整理设想两种功能的方法。
这就是KJ法。
这一方法自1964年发表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技法很快得以推广,成为日本最流行的一种方法。
KJ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由综合求创新。
在对卡片进行综合整理时,既可由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讨论。
KJ法的运用范围KJ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以下生产管理活动中:①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对于难以理出头绪的事情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明确的方针和见解。
③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一起讨论和研究,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的方针政策。
④成员间互相启发,相互了解,促进了为共同的目的的有效合作。
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KJ法是寻找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具,具体来讲,KJ法可以用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②制订发展新产品的方针、目标和计划。
③用于产品市场和用户的质量调查。
④促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
⑤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共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kj法的实施步骤明确问题

KJ法的实施步骤明确问题1.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解决问题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需要明确问题本质和确定关键因素。
而KJ法(Kanzashi Method)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它可以帮助团队明确问题、找出关键因素,并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KJ法的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
2.了解KJ法KJ法是日本中島秀雄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慧的问题解决方法。
它主要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收集和整理成员们的意见和想法,形成统一的问题定义和分类,最终得出解决方案。
3.KJ法的实施步骤步骤一:明确问题在KJ法实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
可以通过组织头脑风暴、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等方式来收集各方面的问题意见和看法。
然后,将这些意见和看法整理出一个明确的问题描述。
步骤二:收集意见和想法在明确问题之后,接下来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想法。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个人思考等方式来收集成员们的意见。
在收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成员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意见,避免限制他们的思维。
步骤三:分类和整理意见收集到的意见需要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背后的关键因素和主题。
可以使用贴便条的方式,将相似的意见贴到一起,形成意见的簇(Cluster)。
然后,对这些意见簇进行命名,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所代表的主题。
步骤四:确定关键因素在整理出意见簇之后,接下来要确定关键因素。
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让成员们选择他们认为最重要或最相关的意见簇。
根据投票结果,可以确定出最重要的几个意见簇作为关键因素。
步骤五:分析关键因素在确认了关键因素之后,接下来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可以使用鱼骨图、因果图等工具来帮助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各个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它们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程度。
步骤六:提出解决方案在分析了关键因素之后,接下来要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讨论等方式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KJ法 PPT

第一步,他注意听科员间的谈话,并把有关工作中问题的
片言只语分别记到卡片上,每个卡片记一条。
第二
步,将这些卡片中同类内容的卡片编成组。
第三步,
将各组卡片暗示出来的对策加以归纳集中,就能进一步抓
住更潜在的关键性问题。
科长拟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又进一步 征求乐于改进的科员的意见,再次做了 修改之后,最后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加以 试行,结果科员们皆大欢喜。
四、KJ法的实施步骤
准备
头脑风暴 法会议
制作卡片
归成大组
并成中组
分成小组
编排卡片
确定解决 方案
五、KJ法的用途
1.用于认识事实 2.用于形成构思 3.用于打破现状
4.用于彻底更新 5.用于筹划组织工作 6.用于彻底贯彻方针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
六、对KJ法的评价
优点:解决问题过程可以促进团队学习,开
三、KJ法的运用范围
1.常用于以下生产管理活动中: ①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对于难以理出头绪的事情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明确的方针 ③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一起讨论和研究,有效地贯彻和落实 企业的方针政策。 ④成员间互相启发,相互了解,促进了为共同的目的的有效 合作。
2.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KJ法是寻找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具: ①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②制订发展新产品的方针、目标和计划。 ③用于产品市场和用户的质量调查。 ④促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 ⑤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共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⑥调查协作厂的质量保证活动状况。
拓视野,突破部门藩篱,并获得整体的观点, 有助于减轻内部矛盾,并将精力集中于解决问 题,而不是内部耗损。
KJ法

KJ法KJ法又称A型图解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目录[隐藏]∙ 1 KJ法的概念∙ 2 KJ法的来源∙ 3 KJ法的运用范围∙ 4 KJ法的实施步骤∙ 5 KJ法的应用流程∙ 6 KJ法与统计方法、SQC法∙7 KJ法具有民主集体决策的深刻意义[1]∙8 KJ法案例分析o8.1 案例一:日本某公司o8.2 案例二: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2]o8.3 案例三:梁立凡的KJ法实际应用[3]∙9 相关链接∙10 参考文献[编辑]KJ法的概念KJ法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
KJ法所用的工具是A型图解。
而A型图解就是把收集到的某一特定主题的大量事实、意见或构思语言资料,根据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分类综合的一种方法。
把人们的不同意见、想法和经验,不加取舍与选择地统统收集起来,并利用这些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归类整理,有利于打破现状,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采取协同行动,求得问题的解决。
[编辑]KJ法的来源KJ法的创始人是东京工人教授、人文学家川喜田二郎,KJ是他的姓名的英文缩写。
川喜田二郎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总结出一套科学发现的方法,即把乍看上去根本不想收集的大量事实如实地捕捉下来,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归纳,发现问题的全貌,建立假说或创立新学说。
后来他把这套方法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发展成包括提出设想和整理设想两种功能的方法。
这就是KJ法。
这一方法自1964年发表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技法很快得以推广,成为日本最流行的一种方法。
KJ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由综合求创新。
在对卡片进行综合整理时,既可由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讨论。
[编辑]KJ法的运用范围KJ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以下生产管理活动中:①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 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可以归类为1-2层 • 随时可以根据归类进展创建新组或对分
组进行调整 • 无法归类的想法可以单独贴在一边
Step6:排序问题(20分钟)
此步骤将对聚类出来的大的问 题进行排序,以确定哪些最应该 被优先改善以达成目标
提出 挑战
2. 提出挑战和 会议目标
发现 问题
3. 头脑风暴找 出挑战相关问 题
4. 分享头脑 风暴成果
研讨过程介绍
KJ法导入 研讨实施过程
研讨会议程
序 活动
时长 输出
主体 应用方法
1 研讨说明 10分钟 会议议程、准则
全体 陈述、Q&A
2 提出挑战 10分钟 会议议题及其目标
全体 陈述、Q&A
说明。 3. 将已明确的问题贴在大白纸上,如遇到重复的问题,贴在一起 4. 直至所有的想法均宣布完毕并贴在大白纸上
注意
1. 仅允许就便签纸表达进行澄清,而不进行 任何评价和讨论。
2. 这个过程中允许成员受到他人启发后,随 时补提任何新想法
Step5:归类问题(20分钟)
1. 从一组找个代表,任选10张便签纸归为几类 2. 将初步归纳出来的几类分别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将所有与该
和落实企业的方针政策。
改善
组织 开发
KJ法
定性
论文
分析
提案
对于难以理出头绪的事
成员间互相启发,相互了
情进行归纳整理,提出 明确的方针和见解。
解,促进了为共同的目的 的有效合作。
KJ法的准备工作
人员选择:将问题可 会场选取: 能涉及的相关部门人
员组织起来,少则可
• 研讨会不要在公司里,封闭式效果更好,
Step3:发现问题(10分钟)
1. 下发便签纸,每人3-5张。 2. 给一段安静的时间,所有成员穷尽列举所有可
能的问题现象,并写在便签纸上。
注意
•每张便签纸只写一个问题 •用陈述性的语句,不预想解决办法 •互相不做交流和沟通
Step4:汇集问题(20分钟)
1. 主持人收集所有已写出的便签纸 2. 主持人一一念出便签纸上的内容,如有需要澄清,可以请写的人
Step2:提出挑战(10分钟)
1. 主持人面向全体清楚提出挑战,并指出期望的结果。 2. 适当介绍背景 3. 允许澄清性的提问 4. 将议题张贴在醒目位置 例如∶
讨论议题
某公司已经投入数亿开发某高新科技项目, 至今尚无成果,我们的目标是找出问题的关键, 并决定是否继续投入资金,如果要继续投入, 未来该如何控制本项目,并如何确保成果。
不同的小组,以便能互相交流。
KJ法的应用流程
8. 分享策略并优选形成
共同的改善计划
达成
研讨
7. 对优先级高的问
共识
说明
题循环3-5的方法 ,找到解决策略
制定 策略
KJ法应
6. 用投票或评分的 排序 决策方法确定大类 问题
的优先级
用流程
5. 将头脑风 暴结果归类
归类 问题
汇集 问题
1. 欢迎,介绍规则, 创造友好氛围
以是3-5人,多则数 十人。意见特别强烈 的人不能被摒除在外,
座位的安排不要依照组织位阶,围成圆 圈或马蹄型较佳
平时不讲话的人,只 要工作相关便需邀请 参加
• 人数如果在12人以下,可以集体操作, 如果在12人以上,最好分成几个小组,
物品准备:白板、笔、
每组约4-8人,将同部门的人,分散在
便签纸、大白纸
1. 确定投票的标准
2. 个体进行重要性排序
3. 综合得出TOP4
参考标准
• 最重要的 • 最低成本的 • 最早完成的 • 逻辑序列的第一项 • 最有革新精神的 • 给出战略方向的最有意义的 • 对客户最重要的
参考排序方法
• 用贴纸投票:
•给每个人发4-7张贴纸。贴纸的数目应比 待排序条目的一半略少,迫使大家做出 选择。(比如10个选项给4个贴纸)。 •让大家把贴纸贴在挂图上自己选择的前4 个选项上。确保没有人在同一选项下贴 超过一个的贴纸。 •当所有人投票完毕,统计贴纸数目来确 定优先级。
把人们的不同意见、想法和经验,不加取舍与选择地统 统收集起来
利用这些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归类整理,有利于打破 现状,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采取协同行动,求得问题 的解决
KJ法的应用场景
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 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 的途径。
凝聚 共识
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一起
讨论和研究,有效地贯彻
业务
3 发现问题 10分钟 影响目标达成的障碍 个人 头脑风暴
4 汇集问题 20分钟 分享和澄清障碍
全体 头脑风暴
5 归类问题 20分钟 将障碍归纳为问题大类 全体 归纳 小组
6 排序问题 20分钟 确定问题大类的优先级 全体 决策
7 制定策略 40分钟 TOP4问题的改善策略 小组 头脑风暴、归纳
8 达成共识 60分钟 改善策略优先级及计划 全体 陈述、决策、计划
• 分配点数
•给每个人一定量的总点数(10或100), 在待选项目里分配。 •成员在自己中意的条目旁边写上点数。 明智的做法是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一条 上分配超过50%的点数。 •当所有人投票完毕后,将点数求和来确 定优先级
Step7:制定策略(40分钟)
1. 每个小组领回一个TOP4问题,负责输出改善策略 2. 组内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主持整个过程。 3. 按Step3~5的方法,小组内应用头脑风暴提出策略,分
※ 假设5人*4组,共20人,约3-4小时时间
Step1:研讨说明(10分钟)
主持人面向全体成员,运用团队技巧,让团体成员降低压力,建立整体 共存共荣的一体感,避开针对个人与部门的攻击,减轻防卫心理。
1. 浏览本次会议的议程 2. 说明讨论过程的准则,并将准则贴在明显的地方。
让想法自由的流动 完成前不对想法进行评估 借鉴他人的想法 让讨论持续 没有不好的想法 人人参与 用新的思路思考;打破旧模式的束缚。 3. 如果成员不够熟识,给几分钟让大家介绍自己 4. 可以进行澄清性质的提问。
研讨方法之KJ法
研讨过程介绍
KJ法导入 研讨过程实施
什么是KJ法?
一种提出设想和整理设想的方法,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 由综合求创新
川喜田二郎在多 年的野外考察中 总结出一套科学 发现的方法, 1964年发表
KJ法又称A型图 解法、亲和图法
(Affinity Diagram)
KJ法的原理:结合脑力激荡、分类法、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