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必背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上册必背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上册必背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上册学生背诵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绝句》(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江南逢李龟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些诗词涵盖了自然景观、思乡之情、劳动人民的辛勤以及对亲情的赞美等多个主题,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和背诵。

通过这些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古诗的作者和朝代: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杜牧、宋朝的苏轼和叶绍翁。

2.古诗的标题:《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

3.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注解:(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的山。

(3)径:小路。

(4)斜:倾斜,这里的“斜”需要读xiá。

(5)白云生处:山的高处。

(6)坐:因为;爱:喜欢。

(7)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8)霜叶:枫树的叶子在深秋时会变成红色。

(9)二月花:春天二月的花朵。

(10)红于:比……还要红。

(11)刘景文:人名,是苏轼的好友。

(12)荷尽:荷花枯萎。

(13)擎雨盖:雨伞,这里比喻荷叶。

(14)菊残:菊花凋谢。

(15)傲霜枝:菊花枝干在深秋时仍然挺拔直立,即使霜雪降临时也不屈服。

(16)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刘景文。

(17)橙黄橘绿时:橙子和橘子成熟的季节,这里指深秋时节的景色。

(18)夜书所见:夜晚所看到的事物。

(19)萧萧:风吹梧桐的声音。

(20)送寒声:送来寒冷的声音。

(21)江上秋风:秋风从江面上吹来。

(22)动客情:触动了远在他乡的客人的情感。

(23)挑促织:捉纺织娘的声音,这里指孩子们在玩耍。

(24)夜深篱落一灯明:夜已经深了,篱笆下还亮着一盏灯。

(25)挑:挑弄,这里指孩子们玩耍的声音。

(26)促织:昆虫名,这里指纺织娘。

篱落:篱笆的影子,这里指篱笆外面。

一灯明:一盏明亮的灯。

(27)动客情:触动了远在他乡的客人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4.古诗的中心思想: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古诗的背诵和默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这三首古诗,并且能够准确默写。

6.古诗的鉴赏: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诗的鉴赏方法,包括了解作者和背景、分析意象和意境、体会情感和主题等。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三年级上册的古诗词鉴赏是学生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背诵和鉴赏的古诗词,以及对它们的简要赏析: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强烈的情感。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李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清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赏析: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远眺黄河,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赏析:杜甫通过对比黄鹂和白鹭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边垂钓图,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赏析:这首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8.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这首诗揭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提醒人们珍惜粮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三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背诵经典,还能够培养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六单元-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生字复习和古诗词默写(统编版)

第六单元-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生字复习和古诗词默写(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班级__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17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zhōng duàn bìshuǐqīng shān gūfān kōng méng chǔtiānxiāng yíxīhúhúguāng qiūyuèjìng miàn wèi móyáo wàng yín pán yǔyìqídàn zhuāng nóng mǒ二、古诗词默写。

wàng tiān mén shāntáng· lǐbái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jiāng kāi,bìshuǐdōng liúzhìcǐhuí。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chū,gūfān yīpiàn rìbiān lái。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dàn qīng bǎo guìyōu měi dǎgǔyán shíjiāo cuòqiǎn lǜtǐng lìxiágǔfùráo féi liào shān yáduījīzhàn kāi hǎi shēn wēi wǔqīxīqīng xiāzhǎng cìshǔbùqīng guīlìwúbǐfēng jǐng yōu měi19 海滨小城hǎi bīn jiēdào jiāo jièyúmín biàn dìyuǎn chùqìdíchuán duìmǎn zài kào àn chūxiàsàn fāzhěng jiéhuīsèpiāo zhe tǎng zài cǎi shàng yàrèdàilái lái wǎng wǎng yín guāng shǎn shǎn20 美丽的小兴安岭xīn shǎng dǎng zhùshìxiàn yào cái sōng ruǎn guāguòhuātán fèng xiàn nǎo dai yán shíbǎo kùxiǎn shì参考答案17、中断碧水青山孤帆空蒙楚天相宜西湖湖光秋月镜面未磨遥望银盘雨亦奇淡妆浓抹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
诗词)
以下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的古诗词内容:
1. 《蜗牛》
蜗牛角上远上看,天地高低复不平。

伸头缩颈也能成,用心动力愈壮健。

2. 《梅花二首》
白玉堂前有梅花,冰雪严寒一朵开。

春风送暖迎春来,梅花香气弥漫延。

3. 《折桂令·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 《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5.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9.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的古诗词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复习。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一、古诗部分。

- 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解析:- 你看啊,有个小牧童骑着大黄牛呢。

他一边骑着牛,一边唱歌,那歌声可响亮啦,把整个树林都震动了。

这小牧童正高兴地唱歌呢,突然他看到树上有只正在鸣叫的蝉。

他呀,一下子就闭上嘴巴,不唱歌了,站在那儿,估计是想悄悄地去捉那只蝉。

这诗就像一幅画,把小牧童天真活泼的样子写得特别生动。

-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赏析:- 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往山上走,这小路一直通到远远的、云雾缭绕的山上呢。

在那白云飘出来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住。

走着走着,诗人停下车来,为啥呢?因为他太喜欢傍晚时候的枫林了。

你看啊,那些经霜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呢。

杜牧可真会发现美,一般人看到秋天可能就觉得很萧瑟,他却觉得秋天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美,这就是他独特的眼光。

- 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解析:- 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没有了,就像没有了遮雨的伞一样。

菊花虽然也残败了,但是它的花枝还傲然挺立在寒霜之中呢。

苏轼这时候就对朋友刘景文说啦,你得记住一年当中最好的景色啊,就是橙子变黄、橘子变绿的时候。

这诗一方面是在写景,一方面也是在鼓励他的朋友呢,虽然人到中年可能就像荷尽菊残一样,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就像橙黄橘绿的时候也很美好。

- 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赏析:- 风吹着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就像是在送着寒冷的气息呢。

江上吹来的秋风,让在外面的诗人心里涌起了思乡之情。

这时候啊,他知道有小孩子在夜里挑着蟋蟀玩呢,因为夜深了还能看到篱笆那儿有一盏灯亮着。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把那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很细腻。

二、日积月累部分。

1.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和复习中国古代诗词,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中国古代诗词。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复习和辅导。

1.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时的思绪万千,怀念远方亲人的场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诗歌、讲解和解释,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以及与自己的共鸣。

2.诗歌韵律学习: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加深对这首诗的韵律感知。

让他们体会到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培养他们对韵律的敏感。

3.诗歌形象描绘:学生需要学习诗中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如明月、繁星、床前明月光等。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描摹等方式,将这些形象具象化。

二、《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二首中国古代诗词。

这首诗以庄严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理解诗歌意境: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导读,了解《登鹳雀楼》的意境和背景。

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登上高楼俯瞰家乡的场景,从而加深对诗歌情感表达的理解。

2.学习诗歌用词:学生需要学习一些诗歌中的生词和高级词汇,如“阔别”、“连绵”等。

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习题训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3.书写诗句:学生可以通过模仿、默写等方式,书写《登鹳雀楼》中的经典诗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对诗句的记忆。

三、《青青子衿》——王之涣《青青子衿》是古代诗词中一首优美动人的诗,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和日积月累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和日积月累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和日积月累1.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解析。

- 这首诗特别有趣。

你看啊,一个小牧童骑着黄牛呢,就像我们在乡村里看到的那种画面一样。

“歌声振林樾”,这小娃娃的歌声可响亮啦,在树林里回荡。

你能想象那种场景吗?就好像整个树林都在听他唱歌呢。

然后啊,他突然想要去捉树上正在鸣叫的蝉,一下子就不唱歌了,站在那儿不动了。

这小牧童多机灵呀,从又唱又跳一下子变得安安静静的,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在玩闹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小目标,就立马变得小心翼翼的。

1.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解析。

- 诗人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这山路啊,是通向那有些寒意的深山里的。

“白云生处有人家”,你看,在那白云冒出来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呢,就像住在仙境里一样。

“停车坐爱枫林晚”,他为什么停车呀?因为他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林了。

这枫林里的枫叶啊,经过霜打之后,红得比二月的花还好看呢。

咱们平时看到的二月花就已经很鲜艳了,可这霜叶更厉害,就像大自然用魔法把枫叶变得超级漂亮,诗人都被迷住了,舍不得走了呢。

1.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解析。

- 荷花都已经凋谢了,荷叶也不像以前那样能撑起像雨伞一样的大盖子了。

但是菊花虽然残败了,它的花枝还傲立在霜雪中呢。

诗人这时候就告诉朋友,一年当中美好的景色你得记住啊,就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这时候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就像那些经历过挫折还能坚强挺立的人一样,这个季节虽然没有夏天荷花盛开的那种热闹,但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有一种成熟、坚韧的感觉。

1. 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 解析。

- 秋风一吹,梧桐树叶沙沙作响,这声音就带来了寒意。

在江上的秋风啊,让在外的游子心里产生了思乡之情。

这时候诗人想到了什么呢?他想到家里的小孩可能正在挑促织(就是捉蟋蟀啦)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
一.默写4首古诗.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叶绍翁()王维()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李白()苏轼()
二.精挑细选.(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萧萧
..梧叶送寒声. (1)风声(2)秋天景色凄凉(3)不兴旺
2.江上秋风动.客情.(1)情绪激动(2)使感情起变化,有反应(3)爱慕之情
3.知有儿童挑促织.(1)挑选(2)用细长的东西拨弄(3)用肩担着
三.先解释下面诗句中带点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水光潋滟
..雨亦奇..
..晴方好,山色空蒙
潋滟:空蒙:奇:
诗句的意思: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
..浓抹总相宜
西子:淡妆:相宜:
诗句的意思:
四.填空.
1.《夜书所见》是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最后两句是
,意思是
.作者用孩子在捉蛐蛐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孤独.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诗中佳节是指,我还知道、、等传统佳节,其中千古名句是
,这句诗现在人们经常引用来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写的,写的是西湖和的美景.诗中,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说西湖像西子一样“,
”,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我们还学过苏轼的《》4.“,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诗中描绘的景物()、()、()、().
五、填写景的古诗名句.
1、明月松间照,.
2、江碧鸟逾白,.
3、莺啼,山郭酒旗风.
4、疑无路,.
5、水南水杯重重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