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150例住院患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值,同时做支原体和细菌培养及白细胞(WBC)计数和分类。
结果: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中HS-CRP阳性率为96%,5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阳性率为92%;5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中阳性率为14%;50例健康对照组中阳性率为8%。
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愈后复查HS-CRP水平与治疗前浓度差异显著(P<0.05)。
结论:HS-CRP检测在小儿肺炎急性期诊断鉴别中有辅助作用,对医生临床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小儿肺炎;细菌性肺炎;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62-02机体组织在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时,体内一些血浆成分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显著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而血浆成分中出现最明显变化的是一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C反应蛋白(CRP)就是这些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
它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血浆中的浓度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
2~3天达高峰,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
因此测量血清中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感染、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指标。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C反应蛋白正常值:≤10mg/L[1]。
本文就我院儿科患儿进行超敏C检查的阳性率做了研究,报告如下。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意义

强患者 的情感 支持等心理 护理提高 了患者的社 会适应能力 ,提高 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心理 干预对精神 分裂症恢 复期患者抑 郁情绪有 明
【】 苏 保 育 , 陈 好, 汝 兰. 院精 神 病 人 自杀 相 关 因 素分 析 及预 4 潘 陈 住
平为 ( . ±08 ) mgL。两组 相 比较 ,h ・ R 水平 有显 著性 差 15 4 .2 / sC P
异 ( <00 ) 。 P .1
表 l 两组血 清超 敏C反 应 蛋 白水平 比较 ( 叉±S )
心脑血 管疾病 发生的检 测指标 ,故穆棱 市 中医院检 验科于2 0 年3 08 月 至2 1年3 0 0 月期间采集 并分析 了脑 梗死 患者的h.R 检测结 果 ,现将 s P C
护 士, 0 ,() 1 — l . 2 8 1: 4 2 5 0 6 2
自杀或 冲动杀 人等 意外 事件 的发 生 本研 究在 常规 护理 基础 上加 强 对精 神分 裂症恢 复 期患 者的 心理 干预 ,包括 进 行针对 性 心理 疏导 、 帮助 患者 正确认 识 疾病 、加 强患者 的情 感支 持 等 ,以探讨 其 干预 效
年龄为6 . 8 岁。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 ,其诊断符合全 国第 四 2
3讨
论
C 反应蛋 白,是 由肝 脏合成 的一个 经典 的急性 期反应 蛋 白。正 常
情 况下 ,其含 量较少 ,存 在于血 清当 中。但 当在机体 出现严重感染 、
届脑血 管病学术会议制 定的诊断标准 ,且 均经过脑C 或脑MI 证实为 T L l 脑梗死 。另与穆棱市 中医院体检 中心随机选择 了6例健 康对 照者 ,其 4 中男3例 , 3例 ;年龄在5- 2 ,平均年 龄为6. 。脑 梗死观察 3 女 1 5 7岁 3岁 8
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又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
1、结构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2、病理研究有研究显示,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CRP 升高者预后不佳;hs-CRP 含量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是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而且CRP 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CRP 、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CRP 可与脂蛋白结合, 激活补体系统, 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 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 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ACI 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低水平CRP 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如高血压、高脂血症; 同时,CRP 升高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率; 因此,CRP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都有关的促炎因子。
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s-CRP 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健康人的 2 倍, 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正常者的3 倍。
2003 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 ESH/ESC) 正式推荐, 高血压患者需检测hs-CRP 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疾病,新生儿细菌感染,肾移植等方面。
常规C-反应蛋白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
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me srd i h tc i 0 0 uo t n — a ue nteHi h 6 a tmai a a a 7 c
l z rb tx—e h n e i ye yl e a n ac mmu ou b d me r n tr ii t y
月收治患者 , 中冠心病 ( H 9 其 C D)0例 ( 只 包括 不稳定 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 , 急
论 著 ・临 床 辅 助 检 查
C H I E C 0 M M UN I Y DO C O RS N SE T T
检 测血 清 超敏 C反应 蛋 白在 冠 心病 、 肌梗 死 中的 临床 意 义 心
l v l wa o ae a d n z d e w e e e s c mp r c n a  ̄y e b t e n
00 ) s R . 1 。h —C P与 心 肌 酶 谱 、 肌 肌 钙 心
蛋 白( T I 的 水 平 呈 正 相 关 。 结 论 : 心 c n) 冠
Ke o d C r n r d s a e y W r s o o ay ie s ;My c r il o a d a
i fr to C —r a tv r ti na ci n; e ci e p oe n
认为是预测心 血管 不 良事 件 的最强 有力
的指 标 之 一 。 由 于 普 通 C P 检 测 方 法 R ( 灵敏 度 >8~l m / 不 能 检 测 低 浓 度 O gL) 的 C P, 采 用 超 敏 感 ( 敏 度 低 至 R 故 灵 00 m / ) 测 方 法 , .6 gL 检 即超 敏 C一反 应 蛋
指 标 就 是 反 应 蛋 白 , 且 C一反 应 蛋 白被 而
A s a tO jc v : oe poeterlt n b t c be t e T x ] h ea o — r i r i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检查,观察、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测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情况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临床感染诊断中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两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准确地对临床上的早期炎症进行诊断。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测定;应用价值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test[Abstract]Objective: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test in clinic.Methods:60 cases of infection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October 2016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 the same period in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as control group,were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in all subjects,observation,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est results.Result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routine test,observation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content were increased,elevated WBC,neutrophils increased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can play a synergistic rol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fection,the combined use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early inflammation in clinical.[Key-words]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blood;determination;application value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迁移至 内膜下 , 在局部形成损 害并增加 白细胞 、 血小板 对 内 皮细胞的黏附及促 进血凝 、 导产 生血 管活 性物 质释 放增 诱 多, 扩血管活性 物质 释放减少 造成 血清 成分 渗入 内皮 下使 基底 膜增厚 、 管壁 增厚 , 而加 快 了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进 血 从 程。有研究发 现 TD ’ M患者血 清 C P水平 与糖尿 病 肾脏 损 l I 伤程度相关 , 且随尿蛋 白排泄 率的增加 而增加 E ; 4 同时 在糖
维普资讯
浙江临床医学 20 0 8年 9月第 1 0卷第 9期
・ 19 ・ 17
超敏 C反应蛋 白检 查在 2 型糖尿 病 中的临床意义
楼 波 蒋忠 华
表 1 TD 2 M各组 C P水平 比较 ( g L l I m/
c反 应 蛋 白 ( atepo i, R ) 炎 症 反 应 过 程 中 C r c v rtn C P 是 e i e
( M I2 ) 非 肥 胖 组 ( M < 8 。 B I 8与 > B I 2 ) 12 方 法 . 清 晨 空 腹 抽 取 每 位 被 检 者 静 脉 血 3 l在 本 院 m, 临 床 实 验 室 分 别 检 测 hC P 尿 酸 ( A 、 腹 血 糖 (P )空 sR 、 U )空 FG 、
腹胰岛素( i )载脂蛋 白 一A A O—A 、 Fn 、 s (P ) 载脂蛋 白 一B A O (P
—
B 、 密 度脂 蛋 白( D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 D ) 总 胆 固 醇 )低 LL、 HL、
(℃ 、 T )甘油三酯 (G) 糖化 血红 蛋 白( b ) T 、 H A C 。胰 岛素 抵抗 程度 …采用 H M 1 O A—I ( I Fn)2 .。 R= F G* i / 25 s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一、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血浆样品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5个完全相同的非糖基化的亚单位构成,分子量为115000-140000D。
在细胞因子IL-6家族诱导下,CRP在肝中合成迅速。
在急性时相反应高峰时肝合成蛋白质能力的20%是CRP的合成。
C-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引发调理作用,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有抑制作用。
(二)临床意义1. hs-CRP与心血管疾病(1)hs-CRP可作为ACS的预后指标重度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入院时,若CRP浓度≥3mg/L,其心绞痛的复发、冠状动脉血管置换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CRP<3mg/L的患者高.CRP≥3mg/L的UAP患者出院时有较高的再住院及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
出院时测定hs-CRP比入院时测定能更好地预测90天的不良后果.此外,hs-CRP有助于鉴别出心肌肌钙蛋白(cTn)阴性而死亡率增高的患者。
因此Morrow等认为,应当考虑联合使用cTn和hs-CRP来评估 ACS危险程度。
(2)hs-CRP是未来发生冠脉事件的预测指标前瞻性研究显示,hs-CRP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
高水平的hs-CRP患者未来发生卒中危险增加2倍,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增加3倍,未来发生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倍。
(3)hs-CRP与其他生化指标对冠心病危险的预测价值hs-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的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和B(apoAI、apoB)。
诸多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及各种生化指标,仅仅只有hs-CRP和TC/HDL-C有单独的预测价值 .另有研究发现,hs-CRP能鉴别那些血脂水平在合适范围的个体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超敏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4至2014年到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300例发热患儿充当受试对象,将其中205例病毒感染者和95例细菌感染者分成A组和B组,在血常规检测同时,给予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A组的hs-CRP与WBC指标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利于早期明确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施治方案提供有效依据,适合推广。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血常规【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53-02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in infectious diseasesQu Pingping. Loufeng Hospita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007,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testing value. Methods Choose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4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3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fever as subjects, in which 205 cases, 205 cases of virus infection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routine blood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Results Group A hs - index of CRP and WBC leve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of routine blood test, for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conducive to the early definite condition, for clinical doctors provide effective evidence for plan making, suitable for promotion.【Key words】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Infectious disease; Blood routi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检验指标,其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对微生物具有直接性辅助清除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普遍将其用于细菌、病毒等感染病种的检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
床意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核心提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nbsp;protein,nbsp;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nbsp;[1]nbs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
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1]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
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2]。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
大量的文章研究显示,它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3]。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 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4] 。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对CRP的生成有调节作用。
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
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5]。
2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张吉平等[6]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
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
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
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也不会很快消失,会随伤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可见,颅脑损伤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对判断伤情轻重、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3 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位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具有调节单核细胞聚
集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是补体激活剂,与膜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可刺激组织因子生成,并且聚集的超敏C反应蛋白可激活补体。
组织因子主要启动血凝过程。
由于慢性微量炎性因子激活补体而引发脂质沉积于血管壁,通过浸润、聚集,造成血管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7]。
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可在血管硬化损伤处趋化单核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组织因子,激活补体,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黏附因子,使内皮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进展。
超敏C反应蛋白也能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继而产生大量终末复合物,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8]。
4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美国内科健康研究(PHS)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在最高组别的患者将来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倍,将来发生心肌梗死(MI)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将来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倍。
欧洲MONICA 的Augsburg研究显示:最高组别的人群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人群将来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6倍[9]。
奚耀等[10]对1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
因此,这项指标有助于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
因此,可以认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无直接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这一结果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虽然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11]。
5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病炎症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
其作为反映血管炎症状况的非特异性指标在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性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12]。
周伟君等[13]的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超敏C反应蛋白值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体重指数、腹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着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值与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呈显着正相关。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卒中患病显着相关;血压、空腹血糖与血脂是影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主要独立因素。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
对40例脑梗死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组在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着地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一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可以认为,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CRP的显着增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15]。
还有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16]。
另外,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早期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17]。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等多方面,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这个指标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发挥其在更广泛的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