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应急处理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迅速判断火势大小和火源位置,同时大声呼喊,通知其他人员。
立即切断电源,关闭附近的燃气阀门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火势蔓延。
2、初期火灾扑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使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灭火沙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对于电器设备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切勿用水灭火,以免触电。
3、组织疏散当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时要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迅速撤离。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避免人员拥挤和踩踏。
4、报警与救援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准确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情况。
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应在安全地点等待,并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迅速撤离一旦发现化学品泄漏,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报告情况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泄漏情况,包括泄漏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泄漏位置等。
3、封锁现场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个人防护处理泄漏的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5、泄漏处理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和泄漏量,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液体泄漏,可以用沙土、吸附材料等进行围堵和吸附。
对于气体泄漏,应立即打开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排出室外。
6、清理与恢复泄漏处理完毕后,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三、中毒事故应急处置1、发现中毒一旦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2、报告与呼叫救援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中毒情况,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初步急救对于吸入性中毒,应立即解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2篇)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篇1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实验室中因化学药物引起的火灾,一般有:1、化学药物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3、安全措施(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物,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爆炸。
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化学药物按它们的毒性分为: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物,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确保我院实验室安全与稳定,以保证正常运行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本着建立一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机房安全体系的目标,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一)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中心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材,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电路设施的检修、改造,增强抵御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实验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5.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1)在正常工作日内,实验室相关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巡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消除网络故障隐患,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主控机房。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范本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范本一、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的背景和目的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和试验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及时处理各类安全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的范本,以供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火灾安全应急处理措施1. 发现火灾时,立即报警,通知实验室其他人员撤离。
2.尝试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喷雾器等进行初期灭火,但只有在火势可控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危及自身安全。
3.如火势迅速扩散,无法控制,应立即关闭实验室门窗,切断电源,尽量保持空气流通,切勿使用电梯。
4.指引人员按疏散标志和应急疏散通道撤离,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5.实验室主管及时报告并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
三、化学品泄漏安全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化学品泄漏时,首先迅速评估泄漏的性质、数量和危害程度。
2.立即通知周围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安全,并尽可能避免化学品外泄至其他区域。
3.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使用专业设备或工具对泄漏处进行封堵,减少泄漏。
4.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如通过排风系统排放、使用防漏容器收集溢出物等。
5.对泄漏处进行清理和处理,使用适当的吸附剂或中和剂将泄漏物吸附或中和。
6.记录化学品泄漏的信息,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实验设备故障安全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实验设备故障时,首先切断设备的电源或关闭设备的阀门等相关操作。
2.妥善保管实验数据,并及时备份。
3.抢救可能受损的实验材料和样品,并记录受损情况。
4.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寻求专业技术支持或维修。
5.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后,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五、急救处理措施1.在实验室发生意外伤害时,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并组织急救人员进行急救。
2.根据伤害的性质,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3.如伤者需要转送医院救治,确保及时与医疗机构联系,协调好患者转运事宜。
实验室应急预案(五篇)

实验室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康弘药业集____统安全自查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做到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加强对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已发生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处理。
不断提高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一)、火灾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1、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3、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二)、爆炸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____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1、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____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三)、中毒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____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1、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3、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5、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6、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四)、触电1、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2、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五)、灼伤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1、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2、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3、使用毒害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____;4、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事故: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迅速撤离人员。
同时,将门窗关紧以阻止火势蔓延,并关闭电源和气源。
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扑灭初起火灾,但需确保个人安全。
2. 化学泄漏事故:在实验室发生化学品泄漏时,需要立即将泄漏源关闭,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安全人员。
如果泄漏物有刺激性气味或毒性,应迅速撤离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区域。
如果出现化学品溅入皮肤或眼睛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突发事故:如实验室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应立即保持冷静,通知其他同事并依据逃生路线离开实验室。
在逃离过程中,应注意拿上个人重要物品(如手机)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避免使用电梯,尽量使用楼梯下楼。
4. 电气事故:如果实验室发生电气事故(如电击等),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干燥绝缘材料或非导电物体隔离电源。
若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必要的救护措施。
5. 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通知相关人员。
清理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和处理。
特别要注意,实验室安全的应急处理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实验室环境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规定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严禁在实验室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必需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妥善存放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2、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呼救,并迅速按下附近的火灾报警器。
如火势较小,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灭火沙进行扑救。
在灭火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站在上风方向。
若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灭,应迅速关闭电源、气源,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安全通道撤离。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拥挤和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后续处理火灾扑灭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品清单,对各类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储存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化学品应分类存放,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标签清晰准确。
定期检查化学品储存设施,确保无泄漏隐患。
2、应急响应当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疏散。
如果泄漏的化学品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应佩戴防护面具和手套等防护用品,进入泄漏区域进行处理。
对于小面积的泄漏,可使用吸附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进行吸附和清理;对于大面积泄漏,应采用围堵的方法,防止泄漏范围扩大,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3、后续处理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通风,确保残留的化学品被清除干净。
对泄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泄漏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电气事故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实验室应急预案

实验室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完好,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内发生的火灾、化学泄漏、人员伤亡等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火灾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按照逃生路线撤离实验室,并到达指定的安全集合点。
同时,使用灭火器或毛巾等物品掩住口鼻,尽量减少烟雾吸入。
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2. 化学泄漏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护面具和手套,关闭泄漏源,并迅速将泄漏区域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同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协助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和处理。
3. 人员伤亡应急处理。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生病,实验室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就诊。
同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协助处理伤者及时安全撤离。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本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确保实验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 实验室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冷静应对,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
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六、应急预案的宣传。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宣传,确保实验室人员都能够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应对方法。
七、应急预案的执行。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应急预案进行严格执行,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1)创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
轻伤可涂以紫药水(或红汞、碘酒),必要时撤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用绷带包扎。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
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獾油或烫伤膏;如果伤处皮肤己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3)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校医院诊治。
(4)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5)受溴腐蚀致伤:用苯或甘油洗濯伤口,再用水洗。
(6)受磷灼伤:用1%硝酸银,5%硫酸铜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洗濯伤口,然后包扎。
(7)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
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而感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但应注意氯气、溴中毒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8)毒物进入口内:将5—10m1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院。
(9)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10) 起火:起火后,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措施)。
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
一殷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火砂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
火势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
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只能使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
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11) 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1、一般割伤取出伤口内异物,保持伤口干净,用酒精棉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涂上外伤膏或消炎粉。
若严重割伤,可在伤口上部10cm 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并立即送医院。
2、一般烫伤和烧伤不弄破水泡,在伤口处用95%的酒精轻涂伤口,涂上烫伤膏或涂一层凡士林油,再用纱布包扎。
3、化学药品灼伤(1)酸灼伤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清水洗净,涂上甘油。
若有水泡,则涂上紫药水。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若衣服上沾有浓硫酸,可先用棉花或干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稀氨水和水冲洗。
(2)碱灼伤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3%的醋酸溶液洗涤,再涂药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最后滴入蓖麻油。
衣服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10%的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氨水中和多余的醋酸,最后用水冲洗。
(3)溴灼伤如滴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1体积25%的氨水,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75%)酒精混合液涂敷;也可先用苯甘油除去溴,然后用水冲洗。
如果眼睛受到溴蒸气的刺激,暂时不能睁开眼睛时,应对着盛有酒精的瓶口尽力注视片刻。
(4)磷灼伤先用水冲洗多次,然后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的磷酸。
再用1%的硫酸铜溶液洗涤,使磷转化为难溶的磷化铜,再用水冲洗残余的硫酸铜,最后按烧伤处理,但不要用油性敷料。
(5)氢氟酸灼伤先用水多次冲洗,然后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33%的氧化镁甘油糊剂,或敷上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
(6)酚灼伤先用浸了甘油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的棉花除去污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
皮肤上沾有酚,也可以用4体积75%的酒精和1体积1mol/L的氯化铁溶液组成的混合液冲洗,但不可用水冲洗污物,否则有可能使创伤加重。
(7)汞的处理汞在常温就能蒸发,汞蒸气能致人慢性或急性中毒。
因此汞撒落在地上,尽量用纸片将其收集。
再用硫粉或锌粉撒在残迹上。
4、中毒溅入口中而尚未下咽的毒物应立即吐出,用大量水冲洗口腔;如已吞下应据毒物性质服解毒剂,并立即送医院。
(1)腐蚀性毒物对强酸,先饮用大量水,再服用氢氧化铝膏,鸡蛋白;对于强碱,也先饮用大量的水,再服用醋酸果汁,鸡蛋白。
不论酸或碱中毒,都需灌注牛奶,不要吃呕吐剂。
(2)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先服牛奶或鸡蛋白使之缓和,再服用硫酸铜溶液(30g溶于一杯水中)催吐,有时也可以用手指伸入喉部催吐后,立即送往医院。
(3)吸入气体中毒通过呼吸道吸进有毒气体、蒸气、烟雾而引起呼吸系统中毒时,应立即将病人移至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使之温暖和安静,切勿随便进行人工呼吸。
因吸入少量氯气、溴蒸气而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5、火灾实验室一旦起火,一方面立即灭火,一方面防止火势蔓延(切断电源、移走易燃物品)。
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
一般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
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
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只能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以免触电。
衣服着火时,切勿奔跑,应就地打滚,其他人员迅速帮其灭火。
6、触电发生触电时,迅速切断电源,将触电者上衣解开,取出口中异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切禁注射兴奋剂。
当患者恢复呼吸后,立即送医院。
以上方法仅为救急措施,若伤势严重,应速送医院诊治。
【转载】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本人原从事化学分析工作,先发一篇文章化学实验室是化学课程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
实验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药品和各种仪器。
实验室常常潜藏着诸如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
因此,实验者必须特别重视实验安全。
有些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
所以在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应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安全问题,集中注意力,遵守操作规程,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指向自己或别人,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液体溅出,使眼睛或面部受到伤害。
嗅闻气体时,应用手轻拂气体,扇向自己后再嗅。
使用酒精灯时,应随用随点燃,不用时盖上灯罩。
不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别的酒精灯,以免酒精溢出而失火。
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衣服、皮肤上,尤其勿溅到眼睛上。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向浓硫酸中倒,以免迸溅。
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加热盐酸、硝酸或硫酸时,均应在通风橱内(或通风处)进行。
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规则和危险品的安全使用》进行,绝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和吸烟。
实验完毕,应洗净双手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试剂使用规则和危险品的安全使用化学试剂按照杂质含量的多少,分为实验室试剂、化学纯、分析纯和优级纯四种规格,根据实验要求,可选用不同规格的试剂。
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保证安全和试剂不受污染,取用时应遵守以下规则:试剂不能与手接触,固体试剂用洁净的药勺取用;液体试剂用滴管吸取。
注意不要把药勺或滴管伸入到其他试剂中,或与接受器壁接触。
取用试剂不要过量,已取出的药剂不能倒回原瓶中。
取完药剂后应随即盖好,瓶塞和滴管切勿乱放,以免在盖瓶塞和放回滴管时张冠李戴。
用量不需特别准确时可大约估计添加。
少许固体取碗豆大小,少许液体为3~5滴。
平常滴约为1mL,如果液滴较大时,按1滴为1mL<计算。
钾、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避免和水接触;白磷则可以存于水中,但白磷有剧毒。
取用钾、钠、白磷都需用镊子,切勿与人体接触,以免灼伤皮肤。
多余的钾、钠、白磷应归回原瓶中,决不允许随意弃于水槽和废液缸中。
乙醚、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易燃物质,放置和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取用完毕后立即盖紧瓶塞和瓶盖,存放于阴凉的地方。
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砷、汞的化合物等,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
也不能将有毒药品随便倒入下水管道。
金属汞(水银)易挥发,它通过呼吸而进入体内,逐渐积累会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应尽量避免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
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转变成不能挥发的硫化汞。
强氧化剂(如高氯酸、氯酸钾等)及其混合物(氯酸钾与红磷、碳、硫等的混合物),不能研磨或撞击,否则易发生爆炸。
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因此用剩的溶液应及时处理。
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要发生爆炸,因此产生氢气的装置要远离明火。
进行产生大量氢气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至室外,并注意室内的通风。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化学中毒与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保护好眼睛。
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的熏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禁止用手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有毒药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用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或溶剂的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毒的化学药品(如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用移液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时,应用吸耳球吸取,禁止用口吸取。
严禁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
实验室禁止吸烟进食,禁止穿拖鞋。
意外事故的处理倘遇事故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并报告上级。
具体处方法:一般割伤取出伤口内异物,保持伤口干净,用酒精棉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涂上外伤膏或消炎粉。
若严重割伤,可在伤口上部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并立即送医院。
一般烫伤和烧伤不弄破水泡,在伤口处用95%的酒精轻涂伤口,涂上烫伤膏或涂一层凡士林油,再用纱布包扎。
化学药品灼伤酸灼伤: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清水洗净,涂上甘油。
若有水泡,则涂上紫药水。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若衣服上沾有浓硫酸,可先用棉花或干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稀氨水和水冲洗。
碱灼伤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的醋酸溶液洗涤,再涂药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最后滴入蓖麻油。
衣服上先用水冲洗10%的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氨水中和多余的醋酸,最后用水冲洗。
溴灼伤如滴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用1体积25%的氨水,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75%酒精混合液涂敷;也可先用苯甘油除去溴,然后用水冲洗。
如果眼睛受到溴蒸气的刺激,暂时不能睁开眼睛时,应对着盛有酒精的瓶口尽力注视片刻。
磷灼伤先用水冲洗多次,然后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的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