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5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DOC)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什么?诗歌首联在全诗起什么作用?答:(2)诗歌第二联写得非常精妙传神,请赏析。

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瓜陂铺题壁无名氏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①香罗,即香罗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

(1)“剪碎香罗浥泪痕”一句中的细节描写表意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2)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对词的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答: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答: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谷园杜牧①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②。

【注】①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

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唐诗从贞元、长庆年间起,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出现的元白、韩孟两大诗派,其特点分别是: (5分)1 一平易,一险怪2 一平怪,一险易3 一平白,一险怪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时赵崇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到和凝、孙光宪、李荀共十八家词,计五百首,结为《花间集》。

(5分)1 西蜀2 后蜀3 南唐4 中唐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词是合乐的歌词,它在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由曲谱和()来决定的。

(5分)1 曲风2 曲调3 曲意4 曲令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诗歌中出现的新的表现方式和口语的倾向,与自由的长短句结合在一起,便促进了词的产生。

(5分)1 初唐2 隋朝3 中唐4 晚唐答案:4您提交的答案:4 获得分数:5盛唐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并取得高度成就的作家,主要是()和孟浩然。

(5分)1 王维2 李白3 白居易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因“云破月来花弄影”、“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柳径无人,堕非絮无影”三句著名,并因此得了一个“三影”绰号的词人是: (5分)1 张先2 姜夔3 宋祁4 柳永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对词的阐述,不合理的是: (5分)1 词的出现,与音乐没有关系。

唐诗宋词训练题.doc

唐诗宋词训练题.doc

唐诗宋词训练题青玉案辛弃疾(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H]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妇女的头饰。

泛指妇女的盛装。

背景:这首词大约作于词人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 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8、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1分)9、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元宵节(1分)9、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或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或寂寞孤独之情)。

(1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A “醉里挑灯看剑”;B “梦问吹角连营”(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意思相同即可)(3)“了却” “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4)“醉里挑灯看剑,梦问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 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一、单选题(共50.00分)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A.夏承焘B.陈寅恪正确答案:A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A.秦观C.姜夔正确答案:B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A.周密B.张炎C.吴文英正确答案:C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正确答案:CB.宋徽宗C.宋真宗正确答案:CA.贾岛B.孟郊C.姚合正确答案:AA.元稹B.韩偓C.李商隐正确答案:B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正确答案:B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正确答案:B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正确答案:BA.残月B.新月C.晓月正确答案:BA.郴州B.藤州C.雷州正确答案:BA.晏几道B.秦观C.柳永正确答案:A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正确答案: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正确答案:BA.李珣B.韦庄C.欧阳炯正确答案:B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正确答案:B25.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50.00分)“婉美”,是一种和婉柔美的艺术特征。

秦观词的“婉美”,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形容:深隐细微的幽婉,愁思低徊的哀婉,纤巧轻灵的柔婉,淡雅秀洁的清婉,委曲蕴藉的含婉,韵律谐美的和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以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2019-3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2019-3

一、单选题(共50.00分)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2.《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3.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5.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秦观C.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教师评语:暂无7.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1)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通识课练习-唐宋词与人生讲解

通识课练习-唐宋词与人生讲解

唐宋词人生第一卷1、秦观作词与他幽微“词心”的传达相应,少刻肌入骨之语,常于轻灵柔缓中漾出一种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清· 况周颐《蕙风词语》)的自然和婉的风韵。

√2、蒋捷《秋夜雨》以“听雨”复沓串连,展衍出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际: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春风骀荡;壮年江舟听雨,孤雁秋风,颠沛流离;老年僧庐听雨,颓颜衰鬓,身心枯槁。

×3、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4、关于温、韦之辨:温词“淡妆”美,韦词“严妆”美。

×5、王安石的《浣溪沙》(数间茅屋闲临水)写于作者晚年罢相卜居半山时。

词人远离朝廷政治中心、远离仕宦喧嚣,醉酒昼寝里赏看月色风声、花香鸟语,又别是一种自在,故末处“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归结到“闲”适。

×6、苏轼“以诗为词”,突出表现为以词“言志”。

(√)7、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8、词至南唐趋雅了。

(√)9、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闺阁女子的慵懒、寂寞,浓艳的胭脂香味。

√10、汪元量为宋元之交著名的词人,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或可当作“词史”来读。

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称其词:“凄凉哀怨,令人泣下,乃遗民心声。

”√11、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雅而不避俗”。

√12、《清平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后。

”×13、《花间词》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

√14、清·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晏几道的词都来自一片“伤心”,秦观是历阅华屋山丘的伤心,晏几道则是屡遭失意贬逐的伤心。

×15、你从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词中读到什么?淮海,“古之伤心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A.秦观B.晏几道C.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B.宋徽宗宋真宗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B.道家C.佛家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B.孟郊C.姚合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B.叶嘉莹夏承焘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的评价最高。

()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人归后。

”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残月B.新月晓月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秦观贬横州时,所写《宁浦书事》六言诗云:“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可知岭南贬逐之苦,已摧折了他的身心,才五十岁须扶杖藜而行。

所以一朝遇赦生还,悲喜交集,衰病之躯承受不住,于是途中行至光华亭酒后猝死。

()A.郴州B.藤州C.雷州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长相思》:“桥如虹,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A.朱敦儒B.陆游C.张志和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此词于汴京重阳宴饮而作。

这类“狂篇醉句”,不囿于男女幽怨,而是借佯狂歌酒抒泄人生落拓的限悲凉,见出他率真、疏放的人生沉着厚重的一面。

()A.晏几道B.秦观柳永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哪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词在花间词固有的艳情题材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重心已悄然转向自我。

但是,对应歌代言的限制真正予以突破的,是到了南唐词人手里。

()A.李珣B.韦庄欧阳炯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二、判断题(共50.00分)“易安体”善用白描、口语,以清新著称,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平淡入妙,浑朴见深,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清真集》中新创和自度曲达五十余调。

词之音律、格律精细谨严,用字高雅,声腔圆美,如他的羁旅词《瑞龙吟》章台路、《兰陵王》柳阴直等名曲被奉为典范调式,被世人广泛遵从和效法。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落日长烟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冯延巳的《清平乐》:“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将孤寂的清寒深入到人的内心。

所写虽然未脱闺怨题材,但这种深沉、幽微的心境,完全是抒情主人公的主观体验。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古代文人仕子总是徘徊在庙堂与山林、出世与入世之间,以大隐、中隐、小隐的各种方式追求隐逸。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古典诗词多用“浪萍风梗”“浮萍断梗”、“萍梗”,来比喻人随水漂流、随风飘荡而漂泊不定,形容人在行旅中产生的无根感觉。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姜夔《湘月·序》:“丙午七月既望月圆,……大舟浮湘,放乎中流。

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

坐客皆小冠綀服粗麻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

”勾画了一幅“湘江雅集”的清流泛舟画卷,泛舟雅士皆清雅萧闲。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姜夔的清雅词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三百年中,各种刻本和写本就达三、四十种之多,有“家白石而户玉田张炎”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盛。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小词“字字妍倩”,但从清丽浏亮的流荡中,却是春愁不尽的低咽。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这首小词意致凝重、包蕴深广,是作者忧患余生的自述,展开的是他自己的人生长卷,也是个人命运所依附的宋王朝由盛而衰的缩影。

A.正确B.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号“竹山”,取自竹中空而节坚,喻人之虚心纳物、砥砺节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