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万马奔腾》教案3

合集下载

《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82团中学孟娜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4、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5、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教学重难点: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

(老师来跳民族舞蹈:(1)藏族舞蹈《》(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3)蒙古族舞蹈《》二、聆听《万马奔腾》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

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4、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播放视频)5、现在知道蒙古族人民为什么喜欢马头琴了吧,让我们再回到《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上来,介绍作者(出示照片)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所创作。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

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万马奔腾-教案设计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万马奔腾-教案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赏析《万马奔腾》【设计思路】我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环节对作品进行赏析,本课设计意在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演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马的这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1、听一听: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大草原的美,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特别是万马冲刺嘶叫的壮观场景,体会“马背上的民族”那种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2、唱一唱: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为后面的演一演打好基础。

3、演一演: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的理解,感受万马奔腾的亲身体验、身临其境般【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欣赏课2《万马奔腾》,作品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以及保留曲目,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由2段组成,第一段旋律悠长,展示大草原辽阔美丽,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第二段情绪热烈,节奏紧凑,主体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马头琴的华彩演奏展示了马头琴的各种复杂技巧,展现了一幅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从而体现出蒙古人的豪爽和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在乐曲的后半段出现了马嘶叫、马蹄、马铃的声音、风声等,画面壮观。

【教学目标】1、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情感,进一步体验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2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3、通过反复聆听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4、通过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学习马的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了解《万马奔腾》这首作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林老师的课堂,今天我要送同学们见面礼物,我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不过同学们欣赏完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问题(1):这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放音乐教师表演蒙古族舞蹈)对了,这一段是蒙古族舞蹈,你是怎么辨别的呢?我想请同学来表演几个动作好不好?(可以提学生从舞蹈动作上、音乐上入手),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自古就以能歌善舞著称,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美好生活,它的舞蹈动作多是以手臂和肩部为主,比如硬腕、硬肩、柔肩、抖肩等等。

万马奔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1.理解“旋律”的概念;2.学习“万马奔腾”的曲调和节奏;3.能够较为熟练地吹奏/演奏“万马奔腾”;4.听懂单个音符和琶音等音乐元素,并掌握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1.旋律的概念和构成;2.琶音的表现;3.吹奏/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教师: 篮球, 讲课PPT; 学生:乐器(吹口琴/小号/大号等),乐谱(有可视谱、纸质谱)。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篮球比赛中的快节奏和激烈气氛,吸引学生们的参与。

让他们通过篮球比赛的声音感受到“旋律”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展示“万马奔腾”的乐谱,解释曲调的构成。

引导学生听“万马奔腾”的旋律,同时用手拍节奏。

让学生们听听旋律的起伏,加强对旋律构成的理解。

掌握(15分钟)知识点一:琶音表现教师带领学生演奏“万马奔腾”,讲解过程中强调琶音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们通过练习琶音来逐渐掌握琶音的表现技巧。

知识点二:演奏技巧的掌握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重点突出演奏技巧,例如长音、短音、延音等。

教师可以演示些特别的演奏技巧,或者让学生们自己探索音乐中的技巧。

延伸(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们用所学的技巧演奏自己喜欢的曲目。

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所学的知识整合来创作自己的曲子。

总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吹奏“万马奔腾”了。

请他们回想一下整个教学过程,简单表述一下旋律、琶音以及吹奏技巧的概念。

同时,鼓励学生们多多练习,多发掘自己的音乐潜能。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提供更丰富的音乐教材,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学习兴趣;2.通过在参观音乐厅、音乐会、音乐展览等活动中来加深学生们的音乐感知能力;3.更多的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效果。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基本曲式特点;•能够理解《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韵律和节奏;•能够领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

2.技能目标•能够自己演唱《万马奔腾》这首曲子;•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分析《万马奔腾》的乐曲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万马奔腾》的韵律和节奏特点;•教授学生如何自己演唱这首曲子。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领略龚一老师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音乐表演中更好的理解乐曲丰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介绍,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这首曲子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乐曲故事背景、介绍作曲者或演唱者等等。

(二)乐曲欣赏老师首先给学生听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然地感受曲子中所体现出的韵律、情感和氛围。

(三)曲式分析老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万马奔腾》的曲式特点及演奏细节,比如其基本音乐结构、音调特点、韵律和节奏特点等等。

(四)表演训练老师通过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己跟着演唱,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与感受。

(五)创作表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曲调下编写自己的歌词,再自己演唱,练习自己的表演能力。

(六)总结老师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和学生们简单的总结下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住课程所掌握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考察学生对这个乐曲的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并给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技能。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3《万马奔腾》教案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3《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万马奔腾》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作曲的一首演奏技巧复杂的马头琴曲。

作者在旋律上紧紧把握住蒙古族的音调;在和声和转调手法上借鉴了西洋。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在马头琴华彩演奏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马头琴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特别是万马冲刺刹那间的壮观场景描绘得十分逼真,听者如身临其境。

这首曲子不但结构复杂、气势磅礴,而且几乎运用了马头琴所有的高难度演奏技巧,是马头琴音乐作品当中的经典之作。

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了“马背民族”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感受体验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3、感受音乐的特点,发挥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在歌舞创编及律动过程中去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享受,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2、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创编实践,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表现自己聆听的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舞蹈,同学们想不想看?(教师表演舞蹈)(在这里根据教师的特长,用舞蹈、声乐或器乐的形式来表现都可以)师:知道刚才老师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吗?你对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以及音乐风格都有哪些了解呢?生畅谈......2、师:同学们的知识很丰富!美丽的草原令人神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多媒体课件: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屏幕上出现一副副美丽生动的画面:牛羊成群、蒙古包、人们载歌载舞......加深学生对蒙古大草原的美好印象,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3、师:的确,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一直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他们一直被人们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骑上骏马到大草原上去驰骋一下呢?[全体学生站起来,师生一起模仿感受骑马动作]4、师:大家骑马的姿势真是潇洒,那么假如一匹骏马从远到近奔跑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呢?从近到远呢?同学们可以用跺脚、拍手、拍桌子等各种形式来表现,给大家点时间练习一下。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万马奔腾 省赛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万马奔腾 省赛

教学案例——《万马奔腾》主讲人:尼玛欧珠单位:工布江达县中学联系电话: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八班。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万马奔腾》(2)歌唱《林芝民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通过马头琴与扎木念琴的对比,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建立自己的民族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奥尔夫“即兴创编”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结合,让同学们在蒙古族生活的意境中,亲临其境的感受蒙古族所特有的风土人情。

(2)通过蒙古族与藏族音乐风格之间的对比,让同学们在了解蒙古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能自主的去发现身边的音乐,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并热爱民族音乐,树立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

3、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了解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感受这个民族的音乐特色。

(2)了解藏族和蒙古族乐器各自的特点及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万马奔腾》,引导学生能够体验了解蒙古音乐的特点,喜欢并热爱民族音乐。

(2)引导学生聆听藏族音乐《扎念扎西杰布》,运用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感受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

(3)师生达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所展现的情绪与风格,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展现出音乐的情境。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展示图片:通过内蒙古的相关图片,从视觉感官让学生对蒙古族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2)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的风格,引发学生对于学习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2、新课赏析欣赏《万马奔腾》(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2)聆听音乐,随乐律动,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特点以及场景。

(3)聆听音乐,思考问题:①、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具有什么特点②、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③、表达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④、全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4)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概括总结,并对音乐进行分析。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万马奔腾》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基本情感和意义;2.能够听懂并模仿《万马奔腾》的旋律,并能够演唱歌曲;3.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4.发展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2.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旋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2.带有歌曲的音频设备和幻灯片展示设备;3.学生合唱指挥棒;4.学生合唱指挥器。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0分钟)1.老师播放《万马奔腾》的音乐,并告诉学生这首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陈述歌曲所涉及的情感和意义;3.带领学生听歌,通过情感渲染和节奏感受来理解歌曲。

2. 具体讲解(30分钟)1.老师讲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2.介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观看歌曲的歌词;3.模仿唱歌,让学生学习和熟练唱出这首歌曲。

3. 合唱练习(30分钟)1.老师分给每个学生一个指挥指示器;2.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模仿和演唱;3.鼓励学生根据旋律,有条不紊地合作演唱。

4. 教学反思和提高(20分钟)1.回答学生对歌曲和教学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温习;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合唱效果做出评估;3.带学生深刻地领悟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1.学生能通过教学,理解歌曲《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2.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成功模仿和演唱;3.学生对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知识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4.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

欣赏乐曲《万马奔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3、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初始阶段:(感受)1、游戏导入(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

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二、展开阶段:(鉴赏)1、初听乐曲。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

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2、复听乐曲。

(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

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

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

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

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

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3、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

(老师来跳民族舞蹈:
(1)藏族舞蹈。

(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

(3)蒙古族舞蹈。

二、聆听《万马奔腾》
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

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

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三、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
2、聆听二胡曲《赛马》。

3、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
四、创编
1、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表演
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
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

2、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