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课件设计

秦陵兵马俑 霍去病墓石雕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 墓石雕都 材 属于
陵
质 彩绘陶 俑
墓 表现手法 写实
雕 塑 材 质 石雕
表现手法 写意
课后思考
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为我们人类留 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你旅游时应该 怎样保护这些历史文物呢?
习霍去病墓石刻艺术手法,尝
试因材施艺,制作马雕塑。
小组合作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协作完
成作品并展示作品。 注意: 意象、简约而夸张、生动且传神
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五官、神态、风格)
云冈:面相方圆、前额宽广、直眉高鼻、大耳垂轮, 带有印度犍陀罗的风格,形象高大,气势宏伟
《 马 踏 匈 奴 》
《 立 马 》 又 称
鉴赏雕塑作品《伏虎》
“浑厚、 简约之美”
“象征王 者之师”
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群
艺术特点:
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 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 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 术风貌。
结合《立马》雕塑作品,利用橡皮泥为原料,学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陵兵马俑雕塑群 和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特征,并能分析和鉴 赏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
2.了解我国四大石窟雕塑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代表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
规模大 面积14260平方米 陶俑体形大 最高1.9米
最矮1.7米
多 陶俑数量多(8000余件)
世界最大型的雕塑群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 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 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 设置大型的人佣兽佣等雕刻群 表示威严。
【教师共享】《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及反思 蒋晶晶

《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和内容是:1、雕塑的概念、种类。
2、如何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六、教学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七、教学过程: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雕塑作品,启发学生它们有着共同的名称:雕塑。
1、什么是雕塑雕塑的概念雕塑──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用各种可塑、可雕的物质材料,创作出具有一定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
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多角度、多方位欣赏的三维立体的圆雕和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依附于另一个平面之上的浮雕)。
引入:提问:刚才所欣赏的幻灯片中的雕塑作品,同学们能说出几个作品名称来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出《大卫》《维纳斯》《掷铁饼者》《思想者》等等西方雕塑作品,好像国外的雕塑在同学们的心中印象比较深刻。
难道中国古代就没有什么著名的雕塑作品吗当然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遥不可及的地方。
人美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

人美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内容。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其中主要是对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较为系统的介绍。
本课将以雕塑图片/录像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古代雕塑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是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通过欣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方法: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三人小组,每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问答式教学法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美术必修一人美版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秦始皇兵马俑说课稿

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授课人:工作单位: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内容?秦始皇兵马俑?。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6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
按照课本内容撷取秦始皇兵马俑进行学习,分析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作为世界最大型的陵墓雕塑的代表?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我省重要的历史遗迹,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分析与评价,使学生了解秦兵马俑雕塑群及艺术成就。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拟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兵马俑的鉴赏,获得美的感受,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情分析】本次比赛学生是我不熟悉的,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以我校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我校学生求知欲很强,但知识稍有缺乏,应适当引导讲解,学生实践少,没有太多亲身感受,缺乏想象力,但好奇心很强,图片和视频的引导可以使孩子们更加有亲身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欣赏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了解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的含义及艺术特点。
难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教学过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美术鉴赏课所鉴赏的六大门类的美术作品都有哪些呢?飞: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屏幕出示三幅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类,并更具作品特点引出本课内容。
出示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下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一一秦始皇兵马俑。
【讲授】秦始皇兵马俑1什么是陵墓雕塑?秦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期望死后升天,仍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生前不惜巨资修建陵墓。
试讲第11课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完全自己写的试讲稿,语言比较通俗,可参考~本人已考过:)有的课没有写完整,但绝对够15~20分钟的内容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世界上的八大奇迹都是什么?谁能说出一两个来?(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港灯塔、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非常好、但是说的不够全,我们通过一段小片,一起来领略一下世界八大奇迹的风采。
好,短片看完了。
每个奇迹都有各自的风采,在短片中你看到哪个奇迹最为亲切?当然是我国的秦始皇陵兵马佣了。
实际上“第八大奇迹”在世界上没有定论。
自1978年希拉克访华评价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这一说法就广为流传。
也有人把长城、泰姬陵等看做第八大奇迹。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赞誉而不是确指。
为什么会对秦陵兵马俑有这样一种赞誉呢?当然是因为雕塑比较震撼。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本课内容(板书: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通过浏览课本发现,我们今天要讲到几种雕塑呀?哪两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这两种雕塑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雕塑辉煌成就的。
那我们刚才看到的秦始皇陵兵马佣属于哪种雕塑?陵墓雕塑。
你是怎么界定的?说的非常好,跟陵墓有关,一般放在墓室中的这种雕塑。
秦汉以来比较盛行厚葬,帝王贵族希望死后升天,仍然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于是不惜花费巨资来修建陵墓。
在陵墓前设置显示地位和权威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塑群,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陶俑作为陪葬品。
【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
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3页和64页,来概括秦始皇陵兵马佣的特点(板书: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好,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它的特点。
人美版第11课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

人美版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
《美术鉴赏》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均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
虽然对我们来说年代久远、题材生疏,但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民俗。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引申知识点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第一部分:关于中国古代宗教雕塑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说课词】 说词

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稿)同学们都知道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道士塔》,讲述的是一个道士和一座石窟的故事,道士塔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和历史遗迹,它更多的给人以警示,而这座石窟就是我国著名的敦煌石窟,今天我们就跟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来了解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作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它采用了写实手法,具有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的特点,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积极向上,而兵马俑坑包括了8000件兵马俑阵容整齐、紧密排列,俑人高达1.85米,陶马高约1.6米,且全部画彩。
秦始皇兵马俑展现出的效果则是: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体现了秦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反映出了大转折时代的壮美。
那么为什么会有秦始皇兵马俑的形成呢?原因就是:与社会变革有关,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定义:墓室随葬佣、地上大型纪念性雕塑成因:古人信奉灵魂不死,特别是秦汉以来统治者妄想死后继续享受权利、奢华生活,厚葬风盛行。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2、请同学回答名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出自哪位人物?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在长安病逝,年仅23岁。
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给他景桓侯的封号。
下面我们来欣赏和分析下霍去病墓石刻,《伏虎》和《立马》,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幅作品,巧妙的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和陵墓雕塑课件

PPT学习交流
26
请同学们对比一下秦 兵马俑的马俑与霍去病墓 前的石马在造型上有什么 不同之处?
一个刻画细致 一个简练概括
PPT学习交流
27
为什么说<立马>石雕像 体现了中国古代纪念碑式雕像的 独立性和庄严感?
PPT学习交流
28
<立马>运用象 征主义的艺术手法, 借威武的战马踏匈 奴奴隶主的造型来 表现胜利者雄姿。 战马雕刻得饱满坚 实,昂首屹立,稳 重庄严。
1.陵墓雕塑由于陵墓主人是帝王贵胄,生前 不惜花费巨资修建,所以,作品往往代表当时雕 塑的最高水平。
2.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 故事为题材的雕塑。
3.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凝聚了古代艺术家的才能和智慧,最能体现中国 古代雕塑的辉煌成就。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0
<伏虎>石雕反映 出汉代雕刻家利用石 材天然的面貌和对老 虎习性和神态高度概 括表现的艺术功底。 不仅能表现出柔中带 刚的猛虎,而且对它 正伏地蜷卧,虎视眈 眈地伺机猎物的神态, 刻画得惟妙惟肖。
PPT学习交流
伏虎
31
跃马
思考与讨论:
1.这件“跃马”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作品继承了什么造型特点?
武士佣
1.兵马俑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这些雕塑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PPT学习交流
20
提示一 .
秦陵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在雕塑艺术 上采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可谓“致广大, 尽精微”。
提示二 .
秦陵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显示出秦国 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 神,映射出 “秦王扫六国,虎视何雄哉” 的气魄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 景象,反映了大转折时代的壮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诵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通过欣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
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图片,并巧妙导出新课。
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志,。
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欣赏作品并亲手创作,讨论比较四大石窟寺雕塑的差别,归纳总结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征。
六、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探究课题
(一)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1、设置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一一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2、提出问题:
A、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含义?
B、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形成原因及艺术风貌?
(二)学生活动: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
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一一秦始皇兵马俑
1、教师活动:多媒体用录像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2、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环节二: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
教师: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主要介绍《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教师: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学生: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
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环节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
教师出示思考题:
A、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A、敦煌石窟:其中孰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
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
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
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
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
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
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
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
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迎牟尼结枷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
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
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
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
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
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的麦积山上。
因山如农村的麦桔垛,因此得名麦积山。
该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距今1600余年,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座造像与壁画连续不断、不同时期艺术特征明显的艺术宝库。
该窟至今保留大小各种艺术造像7000余尊,古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大小窟龛194个。
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
从高约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都精巧细腻,栩栩如生。
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环节四: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要点: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一一“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
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一一1032年)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
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一一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
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
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持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缨,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
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
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
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理葬了青春的女性。
这些侍女像的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
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这组塑像突破了种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种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
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三、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测试题要贴近《美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要求,题量少而精。
总之,整个课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