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引言:导线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导线可能会经历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等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定期对导线进行复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导线的复测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复测内容:1.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摄像技术,检查导线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破损或其它异常情况。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测量导线的直径,以判断导线是否超过了安全使用的限定直径。
3. 导线电阻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器,测量导线的电阻,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使用绝缘测试仪器,检测导线的绝缘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漏电或绝缘破损的情况。
5. 导线张力测试:利用张力测试装置,测量导线的拉力,判断导线的张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检查导线是否有过度弯曲、受压或受到相邻设备的干扰。
二、复测方法: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使用望远镜和摄像机,对导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摄像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后续分析。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与导线接触并测量其直径。
可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导线是否需要更换。
3. 导线电阻测试:将电阻测试仪器与导线两端相连,测量导线的电阻值。
通常通过比对测量值和标准值来判定导线的电阻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将绝缘测试仪器与导线相连,施加高压,观察是否有漏电现象或绝缘破损。
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导线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5. 导线张力测试:通过张力测试装置,将器械固定在导线上,测量所施加的力。
可以通过测量值和设计值的比较来判断导线张力是否足够。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检查导线周围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垂悬物、周边树木生长过快等。
三、复测结果: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根据观察和摄像记录,导线表面存在锈蚀和机械损坏的情况。
测量定位控制桩复测报告

测量定位控制桩复测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本次测量项目是对已经设置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旨在验证已设置控制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后续工程施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二、测量方案和方法1.测量方案: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结合GPS定位系统,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2.测量方法:(1)首先,选择起点和终点,确定待测量的区域范围。
(2)然后,设置测站,将全站仪与GPS定位系统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3)开始测量,将全站仪对准控制桩,观测测站坐标和控制桩的坐标,并记录下来。
(4)对于每个控制桩,进行多次观测,计算平均值,以降低误差。
(5)最后,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三、测量结果与分析1.在测量范围内,共设置了20个定位控制桩,通过测量,得出每个控制桩的坐标数据。
2.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桩之间的距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满足施工需要。
(2)控制桩的坐标与设计坐标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以保证施工的精确性。
(3)控制桩的稳定性良好,未发现明显的移动或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测量过程中,由于天气因素和其他工程施工影响,对数据采集和测量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建议在测量前提前了解并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2.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采用更加精确的算法和软件进行处理,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3.部分控制桩的设置位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在后续工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控制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五、结论通过对定位控制桩的复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桩的设置位置和坐标符合工程要求,可以满足后续工程施工的需求。
2.控制桩的稳定性良好,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1.针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建议提前了解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困扰因素,以提高测量精度。
2.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问题,可以采用更加精确的算法和软件进行处理,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一、引言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导线的电气参数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导线的故障和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告将对某电力系统导线进行复测分析,并总结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二、测试方法导线复测使用了电阻测量法和电容测量法两种方法。
电阻测量法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值来确定其电阻率,从而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
电容测量法则通过测量导线的电容值来评估其绝缘性能。
本次复测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试方法,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导线进行测量。
三、测试结果1. 电阻测量结果经过电阻测量,得到导线的电阻值为X欧姆。
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计算得出导线的电阻率为Y欧姆/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合格。
2. 电容测量结果经过电容测量,得到导线的电容值为Z法拉。
根据导线的长度和电容值,计算得出导线的电容率为W法拉/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评估导线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四、质量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导线的质量进行评估。
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越接近标准值,说明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越好,质量越合格。
反之,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偏离标准值较大,则可能存在导线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质量问题。
五、问题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导线的电阻值偏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接触不良、导线材质不纯等。
如果导线的电容值偏低,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绝缘老化、导线表面受损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六、修复建议根据问题分析,对于导线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采取清洗导线接触面、修复接线等方式进行修复。
对于导线绝缘老化的情况,可以进行绝缘层更换或修复。
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复测,确保导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七、结论通过对导线的复测分析,可以得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建议。
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导线问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工程复测报告

xxxxxxxxxx复测报告编制:复核:审核:施工单位: xxxxxxxxxxxx 日期:二0二0年x月一.项目概况Xxxxx二.复测技术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三.复测工作内容根据设计提供的路基横断面施工图,用RTK实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RTK分别测出左右边桩(打桩);将中桩及左右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RTK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
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四.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五.复测工作开展接到观测任务后,做好观测人员培训和仪器准备工作,检查所用仪器及相关配件的完整与完好性,确保进入测区的正常使用。
在外业观测前按作业技术要求设置好仪器的各项作业技术参数。
作业间歇期间,基准站设有专人看管,并在作业前充足电池,将仪器及其附件装于专用仪器箱中。
为保证观测中仪器的安全,仪器管理实行个人负责制,对每台仪器进行编号,自工程开始直至工程结束,作业组或作业人员均使用同一台仪器(包括主机、天线、传输电缆及电池等),做到责任分明。
当出现特殊情况需要重新调配人员时,由调度人员做出统一安排。
复测时做到人不离岗,复测人员严格禁止周围无关人员接近甚至触摸仪器,以保护作业人员和仪器的安全进而保证复测的正常进行。
六.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xxx中央子午线:1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七.测量过程及方法1.一级导线测量及四等水准测量我标段于4月14日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导线及水准点进行引点及加密设点工作。
复测工作主要是根据设计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桩放样,复测原地面线高程和横断面。
八.土石方的计算方法土方计算方法采用断面法,该法计算步骤分为两步,首先计算断面挖方和填方面积,然后再根据填挖土方面积计算土方量。
道路施工复测报告模板

道路施工复测报告模板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XX道路施工项目,位于XX市XX区,全长约XX公里。
本工程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交通设施等,总投资额为XX万元。
本次复测针对已完成的道路施工进行。
二、复测目的和任务本次复测的目的是对已完成的道路施工进行精度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任务包括:1.检查道路中心线、边线、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道路路面平整度、坡度、宽度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检查道路交通设施是否完善,如标线、信号灯等;4.对道路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路基稳定;5.对桥梁、涵洞进行检测,确保结构安全。
三、复测内容与方法本次复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心线、边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道路中心线和边线,比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平整度检测:采用平整度检测仪检测道路路面的平整度,比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宽度检测:采用钢尺测量道路路面的宽度,比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4.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对道路路基进行沉降观测,比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桥梁、涵洞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仪对桥梁、涵洞进行检测,比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四、测量结果与误差分析经过测量和比较,本次复测的测量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对于误差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采用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减少仪器误差;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减少人为误差;3.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剔除异常值,减少数据误差。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复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道路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2.道路路面平整度、坡度、宽度等均符合规范要求;3.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如标线、信号灯等;4.道路路基稳定,无明显沉降现象;5.桥梁、涵洞结构安全,无明显异常。
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道路养护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2.在道路使用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避免超载超限行为;3.对于桥梁、涵洞等重要结构物,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测量复测报告

道路工程导线、水准路线复测报告XXXXXXX道路工程项目部目录一………………………………………………………总说明二……………………………………………导线点复测报表三…………………………………………导线点平面布置图四……………………………………………水准点复测报表五……………………………………………高程平差计算表六……………………主线(K0+385.145~K4+560)中桩坐标七……………北侧辅道(NK0+000~NKO+263.181)中桩坐标八……………南侧辅道(SKO+000~SKO+455.389)中桩坐标一、总说明1、路线概述:本此工程XXX道路工程,位于忻州市北部,与牧马路、次一号路、慕山路、建设北路、公园西街、七一路、新建北路等路口交叉是XX市重要的东西向通道该道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60m。
九源街主线路线总长约为3998m(K0+385.145~K4+560);北侧辅道路线总长约为263m(NKO+000~NKO+263.181),实施宽度14.5m;南侧辅道路线总长约为388m(SKO+018,964~SKO+455.389),实施宽度20m。
根据委托要求,本次设计工程范围西起牧马路,东至云中北路,九源街主线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为60km/h,辅道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40km/h。
2、水准、导线点概述(1)所给导线点位于我标段内的有:K021、G006、G005、ZCKD BM2(设计院仅提供了该点高程,并且距离我标段距离较远) (2)水准测量类型:附合水准测量(四等)导线测量类型:附合导线测量(三级)(3)存在问题及处理:1、在交桩过程中通过实测K021、G006、G005、ZCKD、四点,发现实测坐标与所给坐标误差不大(误差详见坐标实测表),然而所给四个导线点分布及其不均匀,难以满足我们施工需要,通过上报规划局协商决定,以K021、G006、G005、ZCKD四点为基准点,开始对全线进行导线加密,加密点为IY-1、JY-2、JY-3、JY-4、JY-5、JY-6、JY-7、JY-8、JY-9、JY-10,重新测量,以JY-1—JY-2为起始边,以JYJ9—JYJ10为终点边,再进行加密整体平差,在实测过程中加密点JY-3已被破坏,因此加密点JY-3不参加整体平差。
运距复测情况汇报

运距复测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运距进行了复测,并就此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本次复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了测量工作。
首先,我们对测量仪器进行了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我们选取了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了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定,避免操作失误对结果的影响。
经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运距的平均值为XX,标准差为XX,测量范围为XX到XX。
通过对比初次测量结果,我们发现复测结果与初次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本次复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测量点的环境条件较差,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另外,部分测量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对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测量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测量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水平,以确保下次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本次运距复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初次测量结果得到了有效验证。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后续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谨此报告,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乡村道路复测报告

乡村道路复测报告
我项目部于2019年3月21日组织专业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前期工作主要是恢复道路中桩、线路横断面的复测。
测量组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及两名测量员组成。
测量时先对导线点逐一进行复测,导线点全部符合设计。
沿线导线点密集,满足施工控制要求。
且根据设计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桩放样,复测原地面线高程和横断面。
测量外业工作于3月31日前结束,现将外业成果整理并形成内业资料上报驻监办进行复查。
控制网情况:
由于控制点直接是为现场放样所服务,所以加密点布设除了必须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通视条件好,可以利用其直接进行现场的放样,视线范围能尽可能大的覆盖施工区域;
2,控制点至施工现场俯角不宜过大;
3,控制点必须与施工区域有一定安全距离,避免施工可能造成的扰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白龙山煤矿胶带机隧洞入口测量进洞数据复测技术报告
根据云南白龙山煤矿工程施工的需要,由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隧道局、监理公司三家一同于2004年9月8曰、9曰两天;对胶带机隧洞入口的测量进洞数据进行了复测。
现对复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1、观测路线:—我院测量人员到入口复测时,正值原洞口点被破坏,经同施工方测量工程师协商,现场埋设洞口点ZDlo另外的复测点位由施工方提供。
使用己知点为煤炭设计院2004年7月所作四等控制网成果IV2和IV40 IV2为测站,IV4为定向点,中间只设一个转点即到洞口。
路线为IV2一K1一洞口点ZDlo
2、观测:水平角观测使用2秒级仪器,均进行左右角观测6个测回,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5”o每条边的边长均对向观测共4测回,已进行温度、气压改正和加常数改正(乘常数为0),投影至0面后取中数。
高差观测均垂直角对向观测共6测回,并组成三角高程
网。
以上观测均满足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S0021-93)中平面四等导线,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观测要求。
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
13、计算公式:
D=S*cos(B+r”) f”=(1-k)*S*206265”/(2*R)
H=D*tgB+(1-k)*D2/(2*R)+I-V
D0=D(1-(Hm+hm)/(R+Hm+hm))
式中:S一经温度气压、加乘常数改正后的斜距
B-垂直角k=O.12 R=6364586m I一仪高V一觇高
D-测距边两端点平均高程面上的平距
D0-归算到0面上的测距边长度
Hm一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
4、成果如下:
┌───────┬────────┬───────┬────────────┐│点号│设计院│隧道局│差值(mm) │├───────┼────────┼───────┼────────────┤│K] │x:2788392.7060│2788392.7076 │-1.6 │
│├────────┼───────┼────────────┤││y:464095.4732 │464095.4794 │-6.2 │
│├────────┼───────┼────────────┤││Z:1403.5022 │1403.5084 │-6.2 │
├───────┼────────┼───────┼────────────┤│ZDl│X:2788592.8860││││├────────┼───────┼────────────┤││y:463954.3787 │││
│├────────┼───────┼────────────┤││Z:1411.3671 │││├───────┼────────┼───────┼────────────┤│ZD2 │x:2788459.3234│2788459.3101 │13.3 │
│├────────┼───────┼────────────┤││y:463939.0355 │463939.0362 │-0.7 │
│├────────┼───────┼────────────┤
││Z:1389.3456 │1389.3551 │-9.5 ││││││├───────┼────────┼───────┼────────────┤│ZD3 │X:2788594.5240│2788594.5236 │0.4 ││├────────┼───────┼────────────┤││y:463902.0600 │463902.0618 │- 1.8 ││├────────┼───────┼────────────┤││Z:1410.7489 │1410.7579 │- 9.0’│└───────┴────────┴───────┴────────────┘注:洞口点为新埋设,现无对比资料o
5、为了增加成果的可靠性,我院从IV2一ZD2一洞口点ZDl获得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