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2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专题复习】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含剖析讲解)

【专题复习】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含剖析讲解)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1.【2018届甘肃省靖远县九年级上期中】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动于衷明辨是非趋之若鹜耿直B.拈斤播两绞尽脑汁迫不即待侥幸C.走投无路神采焕发吹毛求疵肴馔D.若无其事百年沧桑漫不经心亵渎【答案】B2.【2018届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12月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是你cù īn________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里挣脱。

②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uòChuò________。

③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uò hēn hān________,身上像芒刺在背。

④现在,日月光华,hōuDào rúDǐ________,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答案】(1).簇新;(2).阔绰(3).如坐针毡(4).周道如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拼音读准汉字,判断字形,注意避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

点睛:书写时要做到:一是汉字的笔划要清楚,不要连笔;二是汉字的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偏旁所占空间比部首要少一些),三是不要书写错误。

3.【2018届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12月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是你cù īn________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里挣脱。

②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uòChuò________。

③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uò hēn hān________,身上像芒刺在背。

④现在,日月光华,hōuDào rúDǐ________,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答案】(1).簇新;(2).阔绰(3).如坐针毡(4).周道如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课件

202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导》课件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 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 力度和人文关怀,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 神。
材料三: 找出有意义的结论
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主题为 “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品茶活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国际农业发展 基金会总裁洪博、世界粮食计划署助理执行干事克拉默特、意大利副外长塞雷尼、中 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
1.审透题意,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 3.组合有效信息,分点归纳作答。
一找二划三归纳
针对训练
【读懂·材料信息提取】我国海鱼养殖规模一直无法大幅度 扩大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材料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养殖国家,在过去30年里,我国的水产养殖量 增长了国城镇居 民的人均水产消费为16.7公斤。应该说,水产在我们的饮食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对我国食物来源的补充是极为重要的。
4.爷爷看到“国信1号”的相关新闻时,不理解我国为什么要 发展海洋经济,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向爷爷解 释发展海洋经济的必要性。(3 分)
链接材料: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 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 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我国 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 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 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一篇第二节 标点符号、病句修改

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一篇第二节 标点符号、病句修改

第一篇积累与运用第二节标点符号、病句修改二、常见病句类型1.(2016·湖北武汉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2.(2016·山东德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3.(2016·山东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4.(湖北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7 说明性阅读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

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

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

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

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

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

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

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

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018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018•江西省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5.(2018•江西省中考)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教育最新K12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3 辨析或修改语病(含解析)

教育最新K12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3 辨析或修改语病(含解析)

专题03 辨析或修改语病1.【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D项属于句子杂糅,删去“由于”、“的原因”。

2.【2018年贵阳安顺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B.“几个”指代不明确,既指学校,也可指校长,产生歧义;C.“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

3.【2018年中考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答案】B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 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北京卷】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__________的感慨。

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8.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9.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和“②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7.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8.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

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

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9.(1)不尽长江滚滚流(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7.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行江中,帆正迎风飘扬。

而图二则是水落石出,明显与诗句内容不符。

9.考查对诗句的积累。

只要写出的诗句包含“江”或与“长江”有关,书写不出现错字即可。

二、【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之一?A. 题量大B. 考察内容全面C. 难度较高D. 以上都对2.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大约是?A. 10分B. 20分C. 30分D. 40分3.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古诗文默写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英语阅读4.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要求字数在多少字左右?A. 300字B. 500字C. 800字D. 1000字5.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A. 选择题B. 填空题C. 判断题D. 计算题二、判断题1.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阅读理解题通常难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02说明:1. 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殷.红(yīn) 骄奢袅袅..烟云(niǎo) 弥留之际B. 云翳.(yì) 嫌恶一尘不染.(lǎn) 豁然开朗C. 可鄙.(bì) 馈赠蹚蹚鞳鞳..(tà) 鞠躬尽瘁D. 窥伺.(sì) 妍丽相形见绌.(chù) 周而复始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B.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 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D. 阅读网络信息,同学们如果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很容易造成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的悲剧。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C.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D.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啦》火爆荧屏,这让很多人谈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①之所以会出现“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本身也已说明问题。

②手写文字的工具性虽已大为削弱,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却应引起重视。

③面对这个人们已经开始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必陷入小文人的那种感伤情境。

④当手写汉字正在成为和毛笔书法一样的传统技能,就是到了该考虑如何延续其文化遗产的时候。

⑤但应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与传承文化传统。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⑤①④②C. ①③⑤②④D. ①④③⑤②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金色的蒲公英烂漫地开着,,布满了整个山野。

A. 像从天而降的精灵B. 像密密麻麻的星星C. 像星星点点的灯火D. 像一群群的小蜜蜂6.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日前,接过经人大代表、老红军等几经辗转的100元钱,朴实、黑瘦的江西赣南果农陈忠欧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果农为表示对中央振兴赣南苏区好政策的感谢,委托人大代表向李克强总理赠送脐橙,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交际礼仪。

然而,李克强总理却坚持原则,特意让代表帮他给果农带去100元水果钱,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脐橙虽不贵,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李克强总理的拥护与感谢;钱虽不多,却体现了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很好的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把服务群众当作分内之事。

这与李克强总理的一贯作风是一致的,无论是为高考考生让路,还是冒雨深入基层一线,无不体现了这种“100分为民心”。

A. 果农收到李克强总理让代表捎来的100元水果钱。

B. 100元水果钱彰显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

C. 果农为表感谢,委托人大代表向李克强总理馈赠脐橙。

D. 李克强总理的“100分为民心”诠释了他的为官理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

(4分)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的地方躺卧乘凉。

B. 五六句从嗅觉与听觉角度写乘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C. 后四句写夏夜南亭乘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

良辰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D. 全诗描绘了夏夜南亭乘凉的愉悦,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8.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B. 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C. 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嵌进钟子期、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D. 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诗歌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纪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

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充四库馆誊录。

五十年,议叙①知县,发山东,署②商河。

会李文功等倡③邪教,诱民为乱,讹言四起。

大奎集县民,谕以祸福④,皆惊悟。

邻郡惑者闻之,亦相率解散。

补丘县,历署昌乐、栖霞、福山、博平,民皆敬而亲之。

父忧⑤归。

嘉庆中复出,授四川什邡县。

或谓:“什邡俗强梗⑥,宜示以威。

”答曰:“无德可怀,徒以威示,何益?”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讲清凉教⑦。

大奎躬率健役,夜半捣其巢,获忠友,馀众惊散。

下令受邪书者三日缴,予自新,民遂安。

(选自《清史稿》)【注释】①议叙: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记录、加级等奖励。

②署:安排。

③倡:传播。

④祸福:危害。

⑤忧:指父母之丧。

⑥强梗: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

⑦清凉教:一种教派名。

9.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A. 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B. 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C. 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D. 奸民吴忠友据山中聚众/积粟10. 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

(2分)(1) 会( ) (2) 躬 ( )11.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邻郡惑者闻之,亦相率解散12. 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纪大奎,“点”是指两件事,一是“平邪教”,二是“捣强巢”,那么“面”是指什么?(2分)13. 结合文意说说纪大奎有哪些优秀品质。

(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金樽清酒斗十千,。

(3) ,决眦入归鸟。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5) “有对手,保持警惕,便不失活力”一语与《孟子二章》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6) 春天来了,鲜花是美的,诗人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也被“,”的景致深深陶醉。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7分)爆竹好惊眠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

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

老祠堂里的鼓声擂得山响,十里八乡清晰可闻;井台边,时而传来杀猪宰鹅的声音;磨豆腐、蒸米饼、切糖片……忙碌的声音日夜在老屋里喧响。

“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将新年的头一颗爆竹帅上半空,人间的欢乐便送到九天云霄。

在名目繁多的乡村过年习俗中,爆竹历来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哪一样都离不开它高亢的开场。

乡人放鞭炮除了渲染节日气氛,更主要是用来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着农家的期盼——爆竹的响亮或喑哑,是农人预测一年财气、运气、福气的征兆。

有联为证“燃几声爆竹,把穷鬼轰开;烧数根文香,将财神引来。

”许多乡村懵懂少年,后来变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

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尔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

此时,父亲的脸专注得像幅木刻。

有一个除夕,烘着的鞭炮忽然燃着了,噼噼啪啪转眼一挂鞭炮化作一屋烟雾。

因之,全家人默默无声地度过了一个年夜,接着便又担惊受怕地捱了一年光阴。

家穷,又想廉价买好货。

有种俗称“鸡婆带鸡崽”的鞭炮——一个大的带一群小的,燃放时声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穷——隔里隔壁穷——”邻人不乐意了:“大过年的,怎么来咒穷我们?!”以后就没敢再放这种鞭炮,可日子仍然过得喘不过气来。

每到年终分红时,一家人谁也不愿到队部去瞅一眼。

与我们同住一幢老屋的义道公、驼背伯,家景比我们稍好些,都向着我们。

又到过年时,驼背伯说:“咱们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亲是个明理人,怕沾人家的,迟疑了。

义道公说:“三根稻杆搓成一根绳,结实哩;三户人家夜抱成一团,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贵。

”果然,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响。

尽管这年的光景也没见得好到哪去,但他们怜贫恤穷的举动,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

在我们这个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燃开门炮的时间也是有规矩的。

尽管没有成文,但哪个敢贸然冲撞?有一个年夜,村头狗生家的大儿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团团转,眼瞅着人痛得死去活来,熬到三时,才敢点着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晚半点钟就没了。

村里的老辈人都说:“祖宗菩萨坐得高——这不?没事!”开门炮响后,便是伢子们的天下,挨家挨户捡爆竹。

有引线的最好;掉了引线没爆响的也有玩头:将爆竹拦腰折成“V”形,围成一圈,点上一个,“呼——”爆竹间相互“火拼”起来,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它们的声、光、色、味交织成一片迷幻天地,让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欢娱。

也有的人家爆竹全炸成了纸屑,捡爆竹的伢子了无所获,但切记:不准信口说出“没有”这样犯忌的话来,否则主人定顾不得“孩童言语,百无禁忌”,从门里伸手尝你两个火辣辣的“火烧饼”,还夹一通臭骂。

年年岁岁就这样水一般流走了。

如今,乡里人过年再也不必缩手缩脚了,开门爆竹大都是“万编”,人得像个磨盘,电光炮串在一起像数不清的“朝天椒”,个个红、辣、响、快,让人听得酣畅淋漓。

唐朝诗人张悦在《岳州守岁》写道:“桃符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这位宰相在睡梦中被惊醒,连声称赞妙,可见其在除夕之夜的兴奋和愉快,这也是当下新农民的切身感受吧?为保护环境,城里如今不提倡放爆竹了,这是好事,就让久远的爆竹声在记忆中轰响吧。

(选自《江西日报》副刊) 1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题目“爆竹好惊眠”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2分)16. 分析文章结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按提示在空格处填写下表。

(4分)17. 选取合适的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4分)(1) 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

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

(2) 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尔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

18. 在乡间,孩子们想着过年,大人们却未必如孩子们所想。

正如文中引用的一句俗语“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分)19. 文中列举了乡下过年的许多习俗,请你把这些习俗归纳出来(至少写三个以上),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习俗的?(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 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