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与诗歌

合集下载

余光中诗歌赏析

余光中诗歌赏析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纪念余光中先生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然后化成潺潺柔情流露在纸上。 他把满腔深情和温柔写进了诗,
然后留给了整个人间。 留给自己的,只剩下: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左手的掌纹》
•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 在 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 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 慨悲歌的英雄事业; 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 看到苍蝇搓 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 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 国”。 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 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 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 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 微猛 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 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 曾垂下!”华 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 所能表现的深思。”
名句
1.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2.一条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风一半 却引来海鸥两三 3.烧我成灰, 我的汉魂唐魄,
仍萦绕着那片厚土。
其他作品
《春天,遂想起》 《听听那冷雨》 《等你在雨中》 《左手的掌纹》
他把人生经历过的一切, 好与坏、喜与悲, 统统放进心里, 用年年岁岁发酵, 在笔尖转个弯儿,

余光中思乡的现代诗歌

余光中思乡的现代诗歌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整饬美和韵律上音乐美。在均匀、整齐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表现形式,在恰当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6]
《乡愁》有令人瞩目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词重复和叠词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氛围。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特征:小时候母子分离——长大后夫妻分离——后来母子死别——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诗人为这人生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对应物: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创作背景
余光中一生是在频繁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作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统一,又将乡愁描写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中国诗人,他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当代诗人,他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经历,那年少时一枚邮票,那青年时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悲欢与巨大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倾诉,也因为结尾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历史感,横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国度”。[4-5]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余光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余光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 。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举人后 ,因效法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 肝胆两昆仑”,披头散发,脱却上衣,光 着膀子,右手握刀,请友人拍照留念,表 明自己反对满清统治的决心。在日本见到 了渴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 会。1907年创办反清的《神州日报》,以 后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报》 、《民立报》,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 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民众中赢得了“先生 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
于右任研究专家钟明善讲述了《望大 陆》诗作的创作过程。1962年,于右任病 重,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 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 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之后,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写下 了诗作《望大陆》作为遗言,并在日记本 上注明“天明作此歌”。此后,于右任又 用毛笔重新书写了一幅《望大陆》。
第二节是痛彻骨髓的思乡曲,大陆有他 的好友,更有他的至亲。1949年于右任离 开大陆,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 秀还留在大陆。晚年于右任对妻子更是倍 加思念。 1958年,他与高仲林结婚六十周年的 金婚纪念日前夕,他挥毫赋诗一首:“两 戒河山一枝箫,凄雨吹断咸阳桥。白头夫 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政治的凄 风冷雨就这样将一对夫妻一个阻隔在故乡 陕西咸阳,一个吹送到隔海的孤岛,几十 年了,但诗人仍然在金婚纪念日前夕表白 了对结发妻子的不尽的相思之情。
同时,“楚辞体”典雅古朴,与诗人 所要表达的深沉的情感也是一致的。尽管 全诗明白如话,但却不失凝重庄严。 1964年,于右任逝世后,尽管治丧委 员会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台湾的 最高峰,但台湾的爱国民众还是发起了“ 每人一元”的捐款活动,用这笔募集的资 金为于右任塑了一尊高3米的半身铜像,将 它竖立于台湾最高山峰——玉山之巅。铜 像面向大陆,诗人的表情严肃,目露愁态 ,凝视着远方,诗人的遗愿总算得到了一 个补偿。

现代诗歌余光中

现代诗歌余光中

现代诗歌余光中
余光中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深刻的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富有音乐感,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现代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探索。

以下是一些余光中的经典诗歌:
《乡愁》:这首诗通过描绘故乡的记忆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等你,在雨中》:这首诗以雨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深情等待和爱情的渴望。

诗歌的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温馨和美好。

《风铃》:这首诗通过对风铃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诗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夸父逐日》:这首诗以夸父逐日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的意境壮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勇气。

总之,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作品充满了现代气息和人文关怀,他的诗歌不仅富有音乐感和形象性,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现代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探索。

余光中思乡的诗歌

余光中思乡的诗歌

1.《离乡》离乡别故园,心系思念间。

山川隔千里,乡愁在胸间。

风吹故乡梦,雨打乡音缘。

念念故人情,思乡化成烟。

2.《远离故土》离开故土远,思乡泪满襟。

故乡风景在,心却迷离深。

夜夜念乡音,日日思故人。

远离故土恋,思乡梦不停。

3.《乡愁》乡愁如潮水,涌动在心头。

故乡山川美,思念难言休。

别离情难抑,思乡梦无休。

愿归故土乡,与家人相依偎。

4.《归乡》山川依旧在,归乡梦渐浓。

乡音萦绕耳,故土情更浓。

熟悉的街巷,亲切的面孔。

归乡的喜悦,无法言语表。

5.《故乡之恋》故乡之恋长,思念如潮涌。

山川画中来,故土情更浓。

乡愁萦绕心,思乡梦未央。

心系故乡情,归乡恋无疆。

6.《离别乡情》离别乡情切,思乡泪满眼。

故乡山川美,心系绵绵间。

乡愁如潮水,思念难言休。

盼望归故土,与亲人相依偎。

7.《思乡曲》思乡曲悠悠,心系故乡忧。

离别乡情长,乡愁化成愁。

故乡山川美,思念如潮流。

归乡的喜悦,无法言语尤。

8.《离乡别井》离乡别井泪,思念满心怀。

故乡山水在,心却迷离来。

故土情难忘,思乡梦不停。

愿归故乡乡,与家人相依偎。

9.《故乡情深》故乡情深长,思念在心间。

山川萦绕梦,乡愁化成烟。

思乡如潮水,归乡恋无边。

回到故乡土,与亲人相依偎。

10.《离别故乡》离别故乡远,思乡泪满眼。

故乡山川美,心还留故园。

乡愁如潮涌,思念如火燃。

盼望归故土,与亲人相依偎。

余光中的现代诗歌

余光中的现代诗歌

余光中的现代诗歌1.《乡愁》现代·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等你在雨中》现代·余光中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著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3.《月光光》现代·余光中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月如砒,月如霜落在谁的伤口上?恐月症和恋月狂迸发的季节,月光光幽灵的太阳,太阳的幽灵死星脸上回光的反映恋月狂和恐月症祟着猫,祟着海祟着苍白的美妇人太阴下,夜是死亡的边境偷渡梦,偷渡云现代远,古代近恐月症和恋月狂太阳的膺币,铸两面侧像海在远方怀孕,今夜黑猫在瓦上诵经恋月狂和恐月症苍白的美妇人大眼睛的脸,贴在窗上我也忙了一整夜,把月光掬在掌,注在瓶分析化学的成份分析回忆,分析悲伤恐月症和恋月狂,月光光4.《永远,我等》现代·余光中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我又何惧?当我爱时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如果呼你的小名?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仍是莲的灵魂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凡爱过的,远不遗忘。

余光中散文和诗歌的特点

余光中散文和诗歌的特点

余光中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惊这是八月,星在天上,人在人间。

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幻》),“夜原是立体的,虽然时间在鼠噬”(《幻》),这是余光中的两句诗。

这两句诗细腻婉约,简约而有韵律美,从中,余光中的诗歌特点可见一斑。

从诗歌蕴含的情感来谈:余光中的诗歌不管是题咏爱情、风物还是怀念故土,都充满了感伤凄美的色彩,如“月是盗梦的惊魂,今夕,回不回去?”、“轮回在莲花的清芬里,超时空地想你,浑然不觉蛙已寂,星已低低”(《中元夜》),寥寥数语,寂静的夜和深沉的思念,便如在眼前。

除了爱情,“乡愁”是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主题,家国之思亦是若隐若现贯穿“乡愁”的始终。

无论是《漂给屈原》,《夜读》,还是《乡愁》,都展现了诗人那伤感而悲壮的情感历程,在诗人的诗歌中,处处蕴含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命运的双重关系。

从表现形式来谈:他的诗歌格律不是句句押韵,而是情感的互渗,在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整个情感流动的脉络历程。

“空中有风,风中隐隐,有钟声,自无处来,向无处去,无始无终。

背风而立,钟声涌起,如潮生远海,如回忆。

钟声沉寂。

”(《升》),这首诗多用四言句式,间杂三言、五言于其中,使得节奏轻盈,再加上以“忆”、“寂”结尾,不仅押韵有致,而且给人以悠远空灵的虚无之感,从而使得字面意义与蕴含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风”、“海”、“钟声”、“回忆”浑然一体,一种落寞却不凄凉的美感萦绕于读者心中,这也是诗人情感的流动与诗句中的表征。

再从字面上来看,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文字简洁易懂,简洁流畅的文字里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同时具有西方象征派的特色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这也是诗人写诗歌的成功之处。

余光中先生的用字可以说信手拈来,在诗人的组织下成了情感丰富,意义深刻的抒情诗歌,这不得不叫人佩服。

关于散文方面,余光中经常用文字的简省, 空白的利用, 停顿的变换来改变语言节奏、语言旋律, 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律动。

他特别善于利用音律与节奏来作文章, 创造各种各样的既能切合物、景、情, 又能充分展示主体的心情意绪和情感激流的艺术节奏, 或跌宕起伏, 或流畅自然, 或宛转缠绵。

余光中诗歌精选

余光中诗歌精选

余光中诗歌精选余光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其诗歌风格多样,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余光中诗歌:1.《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3.《星之葬》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4.《白玉苦瓜》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5.《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大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以上只是余光中诗歌的一小部分,他的作品还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光中与诗歌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历史沧桑感。

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而余光中先生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称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

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技巧多姿,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诗中出现的“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

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

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了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

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座短短
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之间无法逾越的长城,一座短短的“坟墓”却成了数不尽
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

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余光中真的带给我们太多别样的清新,别样的感受。

他一直就像一个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等你,在雨中》诗作名曰“等你”,但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等你”的幻觉和美感。

“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

莲象征美丽与圣洁,诗中的莲既是具体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

因此诗人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

写“我”望着姗姗而来的美人,仿佛看到了一朵红莲……诗歌至此嘎然而止,但又余音袅袅,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的余地,使读者久久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径。

对于爱情,余光中是这样看待的:“人如果太绝情,老是理性地慧剑情丝,也未免不乏味了,像是不良的导体;但若是太自作多情,次发生爱情就闹得天翻地覆,酿成悲剧,又太天真了。

爱和美不一样:爱发生于际生活,
美却要靠恰好的距离。

水中倒影总比岸上的实景令人着迷。


余光中的诗歌语言清丽,声韵柔婉,具有东方古典美的空灵境界,同时,从诗句的排列上,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现代诗歌的刻意追求。

在回归传统时他并不抛弃“现代”,他寻求的是一种有深厚传统背景的“现代”,或者说是一种受过“现代”洗礼的“古典”。

诗歌运用多种现代写作手法,把现代人的感情
与古典美揉合到一起,把现代诗和古代词熔为一体,使得诗歌达到了一种清纯精致的境界。

在读余光中的诗歌中我们会发现他诗歌文字朴实自如,通俗易懂;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1。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乡愁和爱情总是永远的,余光中将台湾的命运与整个大陆连接在一起,在丰富的联想中,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和坚贞的爱情,他从朴实的语言中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他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一直在他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待爱情的眼光也在虚虚实实之间
1选自《大学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