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锁测试模板要点
锁体测试标准

A级3000N B级5000N C级7000N
A级3000N B级5000N C级7000N
将实验样品固定在使用夹具上,在锁 扣盒端部逐步施加至规定的轴向静压 力并保持60S,卸载后检查锁扣盒的
内腔状况,应能正常使用。 将实验样品固定在使用夹具上,在锁 扣板侧面逐步施加至规定的轴向静压 力并保持60S,卸载后锁扣板应无明
GB/T-73-2015 GB/T-73-2015 GB/T-73-2015
扭力扳手 扭力扳手 扭力扳手 扭力扳手
国标上是执手开门的扭力
测
试
性
能
测
22
斜锁舌自主复 位
试
23
锁体功耗测试
静态电流 动态电流
A级≥6*104(6W)
24
锁体寿命测试
B级≥1*105(10W)
C级≥1*105(10W)
25
AB级 温度40度
AB级 温度40度 产品不加电的情况下放入恒温恒湿温
27
恒定湿热测试
相对湿度93%±2%
相对湿度93%±2% 箱内,测试时接通电源,门锁启闭功 GA347-2001 恒温恒湿箱
测试时间 48H
测试时间 72H
能应正常
A级24H
28
防腐蚀测试
B级48H
C级72H
电镀层保护等级Rp≥6
A与B级 冷轧板T2.5MM
尺
锁舌面板厚度 (导向板)
热轧板T2.5MM C级 冷轧板T3.0MM
热轧板T3.0MM
7
寸
锁扣盒厚度
A与B级 冷轧板T1.5MM 热轧板T1.5MM
8
(门扣板)
C级 冷轧板T2.0MM 热轧板T2.0MM
智能指纹锁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智能指纹锁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安全、便捷、智能化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智能指纹锁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安装方法和维护保养,为今后的智能家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智能指纹锁的基本原理智能指纹锁是集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它通过采集指纹图像,与存储在锁内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实现门锁的开启。
智能指纹锁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指纹识别模块:负责采集指纹图像,并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
(2)微处理器: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
(3)存储器:存储指纹数据和开锁指令。
(4)驱动电路:控制锁芯的开启和关闭。
(5)电源:为智能指纹锁提供能量。
2. 智能指纹锁的功能特点(1)高安全性:智能指纹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能有效防止钥匙丢失、被盗等情况,提高家庭财产安全。
(2)便捷性:用户只需通过指纹识别即可轻松开门,无需携带钥匙,方便快捷。
(3)智能化:智能指纹锁可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实现远程控制、定时开关等功能。
(4)可扩展性:智能指纹锁支持指纹、密码、卡片等多种开锁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3. 智能指纹锁的安装方法(1)准备工作:在安装智能指纹锁之前,需确保门框尺寸符合要求,并准备好安装工具。
(2)拆卸旧锁具:将门锁拆卸下来,以便安装新锁具。
(3)安装锁具:将智能指纹锁固定在门框上,确保安装牢固。
(4)连接线路:将智能指纹锁的电源线和通信线连接到相应的接口。
(5)设置指纹:通过智能指纹锁的设置界面,录入指纹信息。
(6)测试:在设置完成后,进行测试,确保指纹锁正常工作。
4. 智能指纹锁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智能指纹锁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2)清洁保养: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指纹锁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使用。
(3)更换电池: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电池,以免影响指纹锁的正常使用。
智能锁检测报告模板和测试项目

智能锁检测报告模板和测试项目1.项目背景介绍智能锁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生产商、功能特点等。
2.测试目的说明本次测试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智能锁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测试。
3.测试环境描述本次测试使用的环境,包括测试设备、软件版本、网络连接、测试人员等。
4.测试方法说明本次测试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数据的准备等。
5.测试项目列出本次测试的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案例:-密码安全性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密码的安全性,包括密码猜测、密码泄露等方面。
-指纹识别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门磁检测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门的状态感知,包括开门、关门等。
-远程控制测试:测试智能锁的远程控制功能,包括手机APP控制、远程报警等。
-电量管理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电量的管理和提醒功能。
6.测试结果根据测试项目,详细描述测试结果,包括结果的正常与异常情况,以及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
7.结论总结本次测试的结果,对智能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8.测试结语对本次测试的总结和感悟,展望智能锁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测试项目1.密码安全性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不同类型的密码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包括数字密码、字母密码等。
-测试智能锁对于错误密码的处理,包括错误次数限制、密码锁定等。
2.指纹识别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指纹的认证准确度和识别速度。
-测试智能锁对于不同人指纹和不同角度指纹的识别能力。
3.门磁检测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门的状态感知准确度,包括门的开合状态和门的锁定状态。
-测试智能锁对于非法开门的报警功能。
4.远程控制测试-测试智能锁通过手机APP的远程控制能力,包括远程开锁、远程锁定等。
-测试智能锁的远程报警功能,包括手机短信、APP推送等。
5.电量管理测试-测试智能锁对于电池电量的检测准确度和电量提醒功能。
-测试智能锁在电量不足时的警告和处理机制。
指纹锁测试报告

指纹锁测试报告1. 引言指纹锁是一种新型智能锁具,通过识别用户的指纹来进行开锁操作。
本文档旨在通过对指纹锁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和适用性,并提供相关测试结果和建议。
2. 测试环境我们使用以下测试环境对指纹锁进行测试:•指纹锁型号:XYZ-100•门类型:标准门•操作系统:Windows 10•指纹录入设备:XYZ指纹录入器3. 测试内容本次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测试:1.指纹录入功能:测试指纹录入的成功率和录入速度。
2.开锁功能:测试指纹锁的开锁速度和成功率。
3.安全性测试:测试指纹锁的安全性,包括指纹伪造、指纹泄露等方面。
4.易用性测试:测试指纹锁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易用,操作是否方便。
5.适用性测试:测试指纹锁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表现,如光线不足、指纹湿润等情况下的识别效果。
4. 测试结果根据以上测试内容,我们得出以下测试结果:4.1 指纹录入功能在指纹录入功能测试中,我们共录入了100个不同的指纹,其中成功录入的指纹数量为98个,成功率为98%。
平均录入时间为5秒。
4.2 开锁功能在开锁功能测试中,我们进行了100次开锁尝试,其中成功开锁的次数为95次,成功率为95%。
平均开锁时间为2秒。
4.3 安全性测试在安全性测试中,我们尝试了指纹伪造和指纹泄露的情况。
结果显示,指纹锁对于伪造指纹的识别率非常低,在100次尝试中,仅有1次成功。
指纹泄露方面,未出现指纹泄露的情况。
4.4 易用性测试在易用性测试中,我们评估了指纹锁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
用户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流程简单易懂,易于上手。
用户能够快速学会如何录入指纹和开锁。
4.5 适用性测试在适用性测试中,我们模拟了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指纹识别效果。
结果显示,指纹锁在光线不足或指纹湿润等情况下的识别效果较差,成功率降低至80%左右。
5. 测试总结综合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对指纹锁的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估:•指纹录入功能表现良好,成功率高且录入速度较快。
指纹锁测试模板讲解

指纹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指纹产品的型号、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予以指纹作为输入信,识别、处理其相关信息,以电动方式控制机械锁定结构启、闭的具有规定防破坏能力的锁。
本标准不适用于具有防盗功能的指纹防盗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际准的引用而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洋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C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5211-l994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 17626. 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辐射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11-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干扰度试验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QB/T 2474-2000弹子插芯门锁QB/T 3836-1999 锁具测试方法3 产品型号2-4阿拉伯数字表示:规格及颜色等信信息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及款式代号系列代示例:J1011表示系列代号为J的1011款指纹锁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 指纹传惑嚣是指纹采集的一种设备,其能使指纹特征转换成数字化指纹图像。
智能门锁使用说明书_指纹锁【范本模板】

目录1 指纹锁介绍 (4)1。
1 产品特征 (4)1。
1。
1 产品介绍 (5)1。
1。
2 产品功能介绍 (5)1。
2 尺寸 (5)1.3 技术参数 (6)2 操作使用 (7)2。
1 放置手指的方式 (7)2。
2 操作说明 (8)2.3 警示 (8)2。
4 安装/更换电池 (9)3 安装步骤图 (10)3.1 侧条和锁体尺寸图 (10)3。
2 确认开门方向 (14)3。
3 门板开孔图 (15)3.4 门扣盒开孔图 (15)3.5 安装步骤 (15)3.5。
1 安装锁芯 (15)3.5。
2 安装前后面板 (16)3.5.3 安装门框盒和扣板 (17)4 锁的维护及保养 (18)4.1 日常维护及保养 (18)4.2 使用须知 (19)5 售后服务 (20)5。
1 售后服务相关说明 (21)5.2 装箱清单 (24)5。
3 配件表……………………………………………………………24A/1(2016年5月)重要提示1指纹锁作为高科技产品,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门锁的正常操作及使用寿命,建议您聘请对锁具有相当经验的师傅进行安装,并根据产品附件中门板开孔图样板进行开孔,凿支承窝,锁扣板及锁扣盒孔;确认所开凿的孔准确无误,然后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步聚进行操作,如果安装后发现锁开关不灵活或不能开启,请及时和当地的经销商或本公司的售后服务部门联系,以便问题快速得以解决。
2如果您的房间正在装修中,我们建议您在产品安装及经检查没问题后将产品卸下,待装修完成后再把产品重新装上,这样做的目的是:1。
避免装修过程中出现腐蚀性物质粘在锁体上,影响外观,如果门的油漆未干会影响传动不灵活;2。
装修时会使用酒精、油漆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未干透时会向空气中散发腐蚀性气体或灰尘,加速产品表面处理生变,影响外观及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3在门锁安装前,请您先接通所有连接线并装好电池后,按门锁线路板上的初始化按钮,第一时间对门锁进行初始化,恢复到出厂状态。
指纹锁测试模板范文

指纹锁测试模板范文一.测试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指纹锁作为一种高科技安全产品,被广泛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的门锁,它以指纹认证技术来实现门锁开启和关闭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机械锁和密码锁,指纹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为了验证指纹锁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次测试旨在对一款新型指纹锁进行全面测试,评估其功能稳定性、指纹识别准确性和抗攻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二.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a.开锁功能测试:测试指纹锁的正常开锁功能,包括指纹识别、指纹匹配、开锁时间等。
b.关锁功能测试:测试指纹锁的正常关锁功能,包括指纹识别、指纹匹配、关闭时间等。
c.重复开锁测试:测试指纹锁连续开锁的次数,验证其在高频使用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指纹识别测试a.注册指纹测试:测试指纹录入的速度和成功率,验证注册指纹的便捷程度。
b.指纹识别率测试:测试指纹锁对预先注册指纹的识别准确率。
c.假指纹识别测试:使用假指纹、照片或模拟指纹等方式进行指纹识别测试,验证指纹锁的安全性能。
3.抗攻击测试a.暴力破解测试:尝试使用力量或工具进行暴力破解,测试指纹锁的抗攻击能力。
b.技术破解测试:尝试使用技术手段对指纹锁进行破解,测试其安全性能。
4.其他测试a.电源供应测试:测试指纹锁在断电或低电压情况下的表现。
b.防水性能测试:检测指纹锁在水浸条件下的运行情况。
三.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指纹锁放置在标准的门上,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温度:25℃。
-湿度:相对湿度50%。
-供电:符合指纹锁的电源要求。
测试工具:-预先录入的真实指纹。
-假指纹、照片或模拟指纹。
-暴力破解工具(如锤子、撬棍等)。
-技术破解工具(如黑客软件)。
-电源控制器。
四.测试步骤及注意事项1.功能测试a.使用真实指纹开锁功能,并记录开锁是否成功、开锁时间等。
b.使用真实指纹关锁功能,并记录关锁是否成功、关锁时间等。
c.进行连续开锁测试,重复开锁多次,观察指纹锁的反应和稳定性。
智能门锁欧美标准检测要求

智能门锁欧洲、美国标准检测要求——案例分享、评判标准、失效分析Intertek Building & ConstructionDaison DengSupervisor2019-12-6目录概述智能门锁美国标准检测要求0102智能门锁欧洲标准检测要求031 概述ELECTRICAL LOCKS (电子锁) Product ANSI ENElectrified Locking Devices ANSI/BHMAA156.25EN 14846Electromagnetic Locks ANSI/BHMA A156.23MechatroniccylindersEN 15684MechatronicpadlocksEN 16864Mechatronic doorfurniture--prEN16867I 确定测试计划-供电方式I 确定测试计划-适用环境2.智能门锁美标BHMA A156.25检测要求I 确定测试计划–开锁方式➢密码➢刷卡➢APP➢钥匙& 内旋钮Mechanical TestsELECTROMAGNETIC LOCKSOperational Tests UL 1034 Tests Dust TestsCorrosion TestsRain Tests3 sets, 240 hours 20% saltspray test II 主要测试III 机械测试–常见锁类型BHMA A156.13 BHMA A156.36III 机械测试–垂直撞击Grade 175 ft-lbf (100 J)10 blowsGrade 275 ft-lbf (100 J) 5 blowsGrade 375 ft-lbf (100 J) 2 blows判定标准:每次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或用手或螺丝刀操作锁任何外露部件,呆舌不收回。
III 机械测试–锁面撞击测试Grade 175 ft-lbf (100 J)10 blowsGrade 275 ft-lbf (100 J) 5 blowsGrade 375 ft-lbf (100 J) 2 blows判定标准: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看是否仍处于锁定状态;检查扣板,固定螺丝或呆舌是否失效III 机械测试–呆舌/斜舌撞击测试8 blows Grade 1Grade 2 requirements plus 2blows of 150 ft-lbf (200 J)6 blows Grade 2Grade 3 requirements plus 2blows of 120 ft-lbf (160 J)Grade 3Two blows of 60 ft-lbf (80 J)4 blowsplus 2 blows of 90 ft-lbf (120 J)判定标准:撞击后手动按压呆舌尾端,看是否仍处于锁定状态;检查扣板,固定螺丝或呆舌是否失效III 机械测试–拉锁芯Grade 1/1A2,500 lbf (11000 N)Grade 21,000 lbf (4400 N)Grade 3500 lbf (2200 N)判定标准:测试后用手按压呆舌尾端,呆舌需处于锁定状态;用手或螺丝刀操作锁任何外露部件,门不能被打开III 机械测试–抗磁力测试使用标准要求的150磅力磁铁,用磁铁操纵锁芯,试图开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纹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指纹产品的型号、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予以指纹作为输入信,识别、处理其相关信息,以电动方式控制机械锁定结构启、闭的具有规定防破坏能力的锁。
本标准不适用于具有防盗功能的指纹防盗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际准的引用而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洋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CB/T 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5211-l994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 17626. 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辐射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态脉冲群抗干扰度试验GB/T 17626. 11-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干扰度试验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QB/T 2474-2000弹子插芯门锁QB/T 3836-1999 锁具测试方法3 产品型号2-4阿拉伯数字表示:规格及颜色等信信息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及款式代号系列代示例:J1011表示系列代号为J的1011款指纹锁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 指纹传惑嚣是指纹采集的一种设备,其能使指纹特征转换成数字化指纹图像。
4.2 指纹识别算法是指指纹图像的采集和压缩、图像的增强、细节特征的提取、指纹分类、特征对比等各处理阶段的数学运算方法。
4.3 指纹模块由指纹传感器和指纹识别算法组成,它是综合体现指纹传感器性能和指纹识别算法先进性的设备。
4.4 拒真率( FRR)同一手指分别采集的指纹图像,在进行1:1匹配时被判定为同一手指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比表示。
4.5 认假率(FAR)不同手指分别采集的指纹图像,在进行1:1匹配时破判定为同一手指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比表示。
它是衡量指纹模块安全性的指标。
认假率亦称作误识率。
4.6 拒登率( ERR)是指指纹模块出现不能登录及处理的指纹的概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它是衡量指纹模块适应性的指标。
4.7 匹配时间从采集指纹开始,到给山指纹匹配结果之间的时间差。
5 要求5.1 外观及装配质量5.1.1 壳体、执手、锁扣板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的变形、裂纹、褪色,同时不应有毛刺、砂孔、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等缺陷。
各种标志应清晰、牢阔。
5.1.2机械传动机构求传动灵活,无卡阻现象,执手转动灵活,能准确复位。
.5.2 斜舌灵活度应符合QB/T 2474-2000中4.3.3和4.3.4的要求。
5.3 锁舌伸出长度应合符QB/T 2474-2000中4.1.4的要求。
5.4 金属外壳表面防腐处理经中性盐雾测试(NSS法)48h后达到保护评级6级的要求。
5.5 强度5.5.1 锁舌(栓)强度应符台QB/T2474-20000中4.2.1、4.2.2、4.2.3、4.2.4的要求,5.5.2 执手强度应符台QB/T 2474-2000中4.2.6、4.2.7、4.2.8中的要求,5.6 功能5.6.1 自检提示指纹锁在开始正常工作时,应由表面正常工作的提示。
5.6.2 指纹登录功能按照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操作,应能登录用户指纹,并能达到产品的标称指纹容量。
5.6.3 指纹删除功能按照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操作,应能删除已登录的用户指纹。
5.6.4 信息保存功能在电源掉电或更换电池时,指纹锁内己保存的信息不得丢失。
5.6.5 用户级别管理功能指纹锁应具有用户分级管理功能,在登录和删除过程中应具有相应的授权机制。
5.6.6 指示/显示功能指纹锁的指示/显示功能应符合GA/T 394-2002中4.4.7的要求。
5.6.7 报警功能具有白动闭锁功能的指纹锁,当门被天闭而不能白动闭锁时,应能产生声、光报警指示和或报警信号输出。
5.6.8 应急开锁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制造厂特制的专用装置(如机械锁头、备用电源等)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应急开锁。
5.6.9 通迅功能5.6.9.1 被测试的指纹模块应具有拥有测试的UART或USB通讯接口。
5.6.9.2 被测试的指纹模块能够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信息经通讯接口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也能够将保存的图像信息经通讯接口传送给被测试的指纹模块。
5.6.9.3 计算机能够通过通讯接口与被测试的指纹模块进行指令传输与应答。
5. 7 牲能5.7.1平均指纹匹配时司≤2S(1:N,N=lO)。
5.7.2认假率≤0. O01%。
5.7.3 拒真率≤3%。
5.7.4有采用电子编码的指纹锁,其中子编码密匙量不少于5xl0。
5.7.5 有采用机械锁头的指纹锁,其钥匙不同牙花数和互开率应符合。
QB/T 2474-2000中4.1.1、4.1.2的要求。
5.8 电源5.8.1指纹锁可使用电池或AC-DC电源供电。
5.8.2 电池供电要求5.8.2.1在正常工作状态,指纹锁的平均工作电流应不大于500mA:5.8.2.2在休眠状态工作电流不大于50uA:5.8.2.3 电池的容量应能保证指纹锁连续正常启、闭操作3000次而不出现欠压告警指示:5.8.2.4指纹锁应具有欠压告警指示功能,当出现欠压告警指示时,还应能保证正常启、闭操作不少于50次。
5.8.3AC-DC电源供电要求5.8.3.1电源适应性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指纹锁应不需要调整而能正常工作。
5.8.3.2 备用电源要求锁壳设计应对备用电源做出可靠安排,在主电源断电后,备用电源还能保证指纹锁正常工作不少于24小时,正常启、闭不少于10次。
5.9 环境适应性5.9.1 气候环境适应性按表1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试验,试验后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
5.9.2 机械环境适应性指纹锁机械环境试验包括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自由跌落试验,试验要求按GA 374-2001中5.7.2的要求,其中在进和跌落试验时允许产品使用出厂包装。
5.10 电磁兼容性5.10. 1 指纹锁应能承受以下电磁干扰的影响:a ) GB/T 17626.2-1998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静电放电干扰:b) GB/T 17626.3-1998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5.10.2 AC-DC供电的指纹锁还能承受以下电磁干扰的影响:a) GB/T 17626.4-1998中试验等级3所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b) GB/T 17626.11-1999中试验等级:40%Utl0个周期的电压暂降及O%Ut1O个周期的短时中断干扰。
试验中系统应工作正常,无误动作。
5.11 安全性5.11.1用AC-DC 电源供电时,指纹锁的安全性应符合GA 374-2001中5.9.1--5.9.4、5.9.6、5.9.7的要求。
5.11.2 阻燃指纹锁或配套装置采用非金属材料作为外壳时,其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起火。
5.12 稳定性指纹锁在正常大气下连续加电7天,每天启、闭不少于30次,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5.13 耐久性要求5.13.1 按键对于设有密码键盘的指纹锁,其键盘的任一按键经过6000次的动作,该键不应产生故障和输入密码失效现象。
5.13.2 锁舌应符合QB/T 2474-2000中4.2.10. 4.2.11的要求。
5.13.3 整体耐久性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电流的情况下,进行3000次的锁具启、闭操作,不应有电器件损环,也不应有机械零件的损毁和粘连。
6 试验方法6.1 外观及装配质量用手感目测的方法进行。
6.2 斜舌灵活度按QB/T 3836-1999中3.4、3.5的规定进行。
6.3 锁舌伸出长度按QB/T 3836-1999中4.5的规定进行6.4 金属外壳表面防腐处理按GB/T 40125-1997进行试验,评级方法按GB/T 6461-2002进行,观察是否符合5.4的规定。
6.5 强度6.5.1 锁舌(栓)强度按QB/T 2474-2000中5.2.1、5.2.2、5.2.3、5.2.4的规定进行。
6.5.2 执手强度按QB/T 2474-2000中5.2.6、5.2.7、5.2.8的规定进行。
’6.6 功能检验6.6.1 自检提示检验受试指纹锁产品启动后,应能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指示信号。
6.6.2 指纹登录功能检验受试样品加电并清除原有记录,再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操作进行指纹登录。
操作完成时应有登录成功的指示信号,然后用已登记成功的手指应能进行启闭锁操作。
6.6.3 指纹删除功能检验受试样品加电,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操作,将己登录的指纹删除,操作完成后应有删除成功指示,然后用被删除的手指应不能开锁。
6.6.4 信息保存功能检验将受试样品加电,进行功能检测并确认各项功能正常。
然后人为切断电源30min,重新加电后按照说明书规定操作,确认断电前已保存的信息未丢失。
6.6.5 用户级别管理功能检验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受试样品是否有分级管理功能。
6.6.6指示/显示功能检验检查指纹锁各状态的指示和显示是否符合5.6.6的要求。
6.6.7 报警功能检验对具有报警功能的指纹锁,采用普通手动工具对锁具结构实破坏时,指纹锁应给出声、光报警指示和/或报警信号输出。
6.6.8 应急开锁功能检验将受试样品锁闭并切断电源,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应急开锁工具,检查是否符合5.6.8的要求。
6.6.9 通讯功能检验6.6.9.1送检产品的提供方应能提供符合5.6.9要求的指纹模块。
6.6.9.2用通讯电缆将被测产品直接或经过专用适配器与测试用PC相通讯接口正确连接并加电,按屏幕提示的内容,启动专用测试软件,测试结果将显示在显示屏上,检验是否符合5.6.9的要求。
6.7 性能试验6.7.1 平均指纹匹配时间试验简易测试:使用十只手指进行指纹模块的指纹登记,登记完成后,使用该十只手指进行指纹验证。
要求为2秒内每只手指的指纹都可验证成功。
标准方法测试:参照附录A所示测试原理图将被测产品与测试用PC机正确连接并加电,启动专用测试软件,按屏幕提示内容操作,测式结果显示在生PC机的显示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