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吞吐率排障指导书V1.0
LTE吞吐量测试指导

LTE吞吐量测试一、简介LTE 吞吐量测试主要验证LTE 的2 个方面的吞吐能力,物理层和应用层。
二、测试方法物理层吞吐量测试;应用层吞吐量测试。
三、测试设备一台笔记本(性能好点)、一台CMW500、测试DUT、一根USB线(最好是带屏蔽罩)四、操作指导1、LTE物理层吞吐量测试步骤:(1)正常连接设备,必须注意射频线的连接方式,COM1为主集,COM3为分集。
(2)连接仪器,设置参数,这里以频段Band 1,带宽20M,CAT3物理层下行吞吐量为例。
(部分项目需要测试全带宽,还需注意支持的上下行)将测试方式设置为user defiined channel,Downlink RB设置为100,Modoulation设置为64QAM,TBS设置为21;Uplink RB 设置为QPSK,TBS设置为10。
(3)点击Config,设置对应的端口和线损,Scenario模式选择1 Cell – 2 RF OUT。
(4)物理层进行设置注意:只有TDD需要设置此项。
设置Uplink Downlink Configuration(0模式上行速率最大,5模式下行速率最高),实际测试可根据具体测试要求配置。
(5)连接类型选择Tsetmode。
MIMO设置如下,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选择TM3,无特殊要求,其他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6)PDCCH选项中要勾选Reduced PDCCH。
Band和频率变化默认。
(7)然后打开信令,启动测试DUT,直至DUT与CMW500建立连接。
(8)点击BLER,进入BLER界面,设置subframes为10000,信令参数中TPC选项中,将Closed Loop改为Max Power。
所以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run”即可测试出下行物理层吞吐量。
(9)其他模式的参数设置与之基本类似。
2、LTE应用层吞吐量测试步骤:相比物理层测试,应用层的测试就相对复杂些。
这里主要有三种测试方式:a)Ping包测试b)灌包测试c)FTP下载测试以下主要介绍下FTP下载测试方法,相比前两种测试方式,这种方法测出来的值更加准确些。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V2.0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拟制: 广西LTE专项项目组日期:更新: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 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 (3)1.1指标定义 (3)1.2 上行调度基本过程 (4)2 影响上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 (4)2.1 系统带宽 (4)2.2 数据信道可用带宽 (4)2.3 UE能力限制 (4)2.4 上行单用户RB数分配限制 (5)2.5 信道条件 (5)问题的定位思路 (6)2.6 上行吞吐率根因分析全貌 (6)2.7 问题定位流程详述 (7)2.7.1 分配RB数少/UL Grant不足定位方法 (7)2.7.2 低阶MCS定位方法 (7)2.7.3 IBLER高问题定位方法 (8)2.7.4 覆盖问题定位方法 (8)3 典型案例 (9)3.1 上行达不到峰值 (9)3.1.1 问题描述 (9)3.1.2 问题分析 (9)3.1.3 解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指标定义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
吞吐率公式:吞吐率=∑下载上传数据量/统计时长。
上行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制条件有所不同:(1)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以近点静止测试,进行UDP/TCP 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
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RLCThr、IBLER等信息。
(2)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以移动测试时,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曲线(吞吐率-PL曲线)进行评价。
移动区域包含近点、中点、远点区域,移动速度最好30km/h以内。
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RLCThr、IBLER等信息;RLC层平均吞吐率使用各点吞吐率地理平均结果。
LTE-FDDeNB应急恢复三板斧及典型场景处理指导书V1.00

eNB问题快速恢复典型场景处理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修订记录目录1阅读指南 (1)2基本思路 (1)3常用恢复手段 (2)3.1Reset---复位(小区、单板、基站),倒换、更换(拔插) (2)3.2Repair---修复外部异常(传输、CN等) (2)3.3Recover---数据回退 (2)3.4Rollback---版本/补丁回退 (2)3.5Reconfig---配置调整 (3)4典型场景快速恢复定位指导 (4)4.1KPI恶化类问题 (4)4.1.1需要确认的问题 (4)4.1.2应急处理流程图 (4)4.1.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6)4.2升级断链类问题 (7)4.2.1需要确认的问题 (7)4.2.2应急处理流程图 (8)4.2.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8)4.3传输安全类问题 (9)4.3.1需要确认的问题 (9)4.3.2应急处理流程图 (9)4.3.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9)4.4接入类问题 (1)4.4.1需要确认的问题 (1)4.4.2应急处理流程图 (2)4.4.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1)4.5切换类问题 (1)4.5.1需要确认的问题 (1)4.5.2应急处理流程图 (3)4.5.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1)4.6小区类问题 (1)4.6.1需要确认的问题 (1)4.6.2应急处理流程图 (1)4.6.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1)4.7硬件单板类问题 (2)4.7.1需要确认的问题 (2)4.7.2应急处理流程图 (3)4.7.3现象分类及恢复办法 (3)附A 应急保障系列文档阅读说明 (7)1阅读指南本文档为事故处理SOP应急处理的说明,主要目的是描述常见典型事故场景的应急手段,指导二线、三线事故恢复分析思路。
本文第二节描述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介绍常用的恢复手段。
第四节收集了常见典型事故场景,描述了特定场景下的建议应急处理手段。
2基本思路【基本目标】以尽快恢复业务,缩短中断时长作为首要目标。
LTE弱覆盖处理指导书v1

LTE弱覆盖处理指导书一、弱覆盖问题分析流程(一)覆盖优化整体原则原则1:先排除站点故障,并检查天馈信息,网络参数原则2:先优化RSRP,后优化RS SINR原则3:覆盖优化的两大关键任务:消除弱覆盖;净化切换带、控制重叠覆盖。
原则4:优先优化弱覆盖、越区覆盖,再优化重叠覆盖。
原则5:优先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再是调整RS的发射功率,最后考虑天线挂高和站点搬迁及加站。
(二)弱覆盖问题的定义弱覆盖小区:有效覆盖采样点(小于-110dBm)占整体采样点比例低于设定的目标值。
MR弱覆盖采样点占比=主小区电平(RSRP<-110dbm)采样点/总采样点注:目前宏站为小区RSRP小于-110dBm采样点大于20%;室分为RSRP小于-110dBm采样点大于10%。
(三)弱覆盖原因分类站点问题:站点故障导致出现暂时覆盖空洞引起弱覆盖;站点位置不合理(阻挡/过高/过低/过远),无法有效覆盖目标区域。
覆盖空洞:问题区域无站点主控而周边站点由于距离过远或者信号阻挡等原因无法有效覆盖,导致出现区域弱覆盖。
天馈问题:天线方位角及下倾角设置不合理,无法有效覆盖目标区域。
参数问题:功率参数、切换参数、重选参数及邻区配置若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均可能导致弱覆盖问题的产生(四)常规分析流程问题点分析流程如下:步骤1、通过后台人员提取的后台数据核查覆盖弱覆盖区域的站点是否存在断站和告警问题,如有则优先处理。
步骤2、结合复勘报告与谷歌地图核查站点天线是否覆盖问题点区域,天线方位角与下倾角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则进行方位角与下倾角调整。
步骤3、若周边临近第一层站点无法更好的覆盖问题点,则考虑调整第二层站点进行信号覆盖。
特别注意是在不影响高业务、高用户区域或者主干道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天线方位角或者下倾角来改善问题。
步骤4、通过天线调整无法改善弱覆盖问题,则可酌情考虑增加站点小区参考信号发射功率来改善问题。
同时结合KPI指标以及路测数据分析,核查问题点周边站点的切换参数和切换关系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则进行相应调整优化。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掉话优化V1.0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掉线优化项目名称文档编号版本号V1.0部门专业服务业务部作者版权所有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
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文档更新记录目录1 引言 (4)1.1.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4)1.2.掉线的基本概念 (4)1.3.正常的连接释放 (4)1.4.异常的连接释放(掉线) (5)2掉线相关定时器介绍 (7)2.1.定时器概述 (7)2.2.掉线类定时器 (7)2.3.切换类定时器 (8)2.4.重建立类定时器 (9)3话务统计掉线数据分析 (9)3.1.客户感知评估指标 (9)3.2.掉线相关的KPI (10)3.3.话统中掉线率相关Counter (12)3.4.全网掉线率偏高问题分析 (12)3.5.小区级掉线率偏高问题分析 (14)4常见掉线原因分析 (14)4.1.弱覆盖 (14)4.2.切换失败 (16)4.3.邻区漏配 (18)4.4.越区覆盖 (19)4.5.系统设备异常 (21)4.6.干扰 (22)4.7.拥塞 (23)5掉线问题的分析流程 (24)6典型掉线案例分析 (28)6.1.弱覆盖导致的掉线 (28)6.2.浦口天润城试扩L-1小区弱覆盖掉线 (29)6.3.邻区漏配导致的掉线 (30)6.4.盱眙公安局L基站板卡挂死导致的掉线 (32)6.5.金湖中行L天线接反模三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掉线 (33)6.6.小区关闭GAP之后无法开启A2异频测量导致切换不出来拖死掉线 (35)6.7.修改PCI后邻区中没有同步修改导致切失败形成掉线 (35)6.8.升级6.008版本后掉线率恶化 (38)1引言本文整理了与TD-LTE系统中与保持性(掉线)相关的基本概念、信令流程、所涉及的参数。
附1:LTE上行干扰问题定位指导书1.1.0

附1:LTE上行干扰问题定位指导书1.1.0LTE射频模块通道故障定位指导书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产品名称 product name DBS3900 LTE 产品版本 Product name ERAN3.0 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 内部公开 Total pages 共19页LTE上行干扰问题定位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Prepared by 审核:Reviewed by 审核:Reviewed by 批准:Granted by LTE 性能维护专家组蔡光超日期: Date 日期: Date 日期: Date 日期: Date 2021-12-1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 reserved2021-7-29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第1页, 共20页LTE射频模块通道故障定位指导书文档密级:内部公开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日期 Date 修订版本Revision version 初稿修改描述 change Description 蔡光超作者 Author 2021-12-12 V1.02021-7-29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第2页, 共20页LTE射频模块通道故障定位指导书文档密级:内部公开Catalog 目录1 概述 ........................................................................... ................................................... 5 2 上行干扰的影响 ........................................................................... (5)2.1 接入切换成功率低 ........................................................................... ................... 5 2.2 上行业务速率低 ........................................................................... ....................... 5 2.3 下行业务速率低 ........................................................................... ....................... 5 3 主要干扰分类 ........................................................................... . (6)3.1 互调干扰 ........................................................................... .................................. 6 3.2 无源互调是怎么产生的? ......................................................................... .......... 6 3.3 外部干扰 ........................................................................... .................................. 8 4 干扰排查 ........................................................................... .. (8)4.1 如何排查无源互调故障? ......................................................................... .......... 8 4.2 如何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 ..........................................................................10 4.3 如何确定外部干扰源的位置? ..........................................................................11 5 典型案例 ........................................................................... (13)案例一 GL互调导致接入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低问题 ................................... 13 案例二大量虚警导致单板负载过高问题 (16)2021-7-29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第3页, 共20页LTE射频模块通道故障定位指导书文档密级:内部公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D-LTE无线参数(V3.10.10)指导优化手册_R1.0_ 提交中移集团版本

小区CP ID 端口内部通道能量合并方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关联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小区CP ID 用于当下行小区参考信号某端口 映射多通道时,在端口内部的这 些通道能量合并方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线缆级联连接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CP标识 用于当下行小区参考信号 某端口映射多通道时,在 端口内部的这些通道能量 Ir天线组对象 射频口对象 线缆级联连接的基带设备 上行激活天线位图 天线端口与天线通道的映 射关系 小区模式
完整性保护算法
移动性管理对象ID 对象描述
NACC开关
本参数定义了PDCP的完整 性保护算法,包括: EIA0,128-EIA1,128EIA2,128-EIA1(优先级 高)和 128-EIA2(优先级 低),128-EIA2(优先级 高)和128-EIA1(优先级 本参数定义了PDCP的完整性保护 低),128-EIA3,128算法,包括:not EIA1(优先级高)和 128support(SAMSUNG),128-EIA1, EIA2(优先级中)和128128-EIA2,128-EIA1(优先级 EIA3(优先级低),128高)和 128-EIA2(优先级低), EIA1(优先级高)和 128128-EIA2(优先级高)和128EIA3(优先级中)和128EIA1(优先级低),spare3, EIA2(优先级低),128spare2,not support(QUALCOM) EIA2(优先级高)和 128EIA1(优先级中)和128EIA3(优先级低),128EIA2(优先级高)和 128EIA3(优先级中)和128EIA1(优先级低),128EIA3(优先级高)和 128EIA1 (优先级中)和 128RDN(Relative Distinguished RDN Name),RDN表示父亲节点 范围内的唯一标识 对象的用户友好性描述,由系统 对象的用户友好性描述, 生成。 由系统生成。 在LTE系统向GSM系统切换时, 在LTE系统向GSM系统切 如果这个参数指示目标GERAN是 换时,如果这个参数指示 目标GERAN支持NACC, 否支持NACC,那么LTE可以通过 那么LTE可以通过NACC获 NACC获得目标领取的相关信息, 得目标领取的相关信息, 这样在下发切换命令时就可以把 这样在下发切换命令时就 这些信息告知UE。 可以把这些信息告知UE。 GERAN RIM过程开关 GERAN RIM过程开关。
【经典资料】LTE-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

LTE-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免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述 (6)3 基础知识 (6)3.1 基本概念 (6)3.1.1 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 (6)3.1.2 各层开销分析 (7)3.2 吞吐量计算 (9)3.2.1 峰值吞吐量计算方法 (9)3.2.2 单UE理论峰值吞吐量 (10)3.2.3 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 (11)3.3 影响吞吐量的相关因素 (12)3.3.1 呼叫流程中与吞吐率有关的关键信令 (12)3.3.2 下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13)3.3.3 上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15)3.4 工具简介 (16)4 基本分析方法 (17)4.1 下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 (17)4.2 上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 (24)5 深入分析方法 (28)5.1 下行吞吐量深入分析 (28)5.1.1 下行吞吐量专题分析思路 (28)5.1.2 单用户峰值吞吐率 (29)5.1.3 分配RB数少/DL Grant不足 (29)5.1.4 上行反馈通道问题 (31)5.1.5 MIMO问题 (32)5.1.6 IBLER高问题 (37)5.1.7 MCS偏低/波动 (37)5.1.8 多用户小区吞吐率低问题 (38)5.1.9 整网吞吐率问题分析 (41)5.2 上行吞吐量深入分析 (42)5.2.1 上行吞吐率根因分析全貌 (42)5.2.2 问题定位流程详述 (42)6 典型案例分析 (50)6.1 下行吞吐量典型案例 (50)6.1.1 Cat3终端下行TM3峰值达不到预期的问题分析 (50)6.2 上行吞吐量典型案例 (51)6.2.1 上行达不到峰值 (51)6.2.2 上行IBLER不收敛 (53)6.2.3 上行吞吐量不足 (54)6.2.4 上行DTX较多 (55)关键词Key words:摘要Abstract:本文描述了下行吞吐率问题的定位流程和优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吞吐率排障指导书1.吞吐率问题表现吞吐率异常是指用户的应用层或MAC层吞吐率偏低或存在较大波动,吞吐率波动可以从DU Meter等工具的吞吐率统计上直观的看出:吞吐率偏低峰值吞吐率外场测试相对基线值偏低超过5%,实验室测试达不到基线值;定点吞吐率,相同路损的平均吞吐率相对基线值偏低10%以上或者和友商对比,相同路损的点偏低超过5%吞吐率波动终端静止,RSRP波动超过6db,或者吞吐率出现超过30%的波动。
吞吐率掉坑吞吐率裂缝2.相关LOG的获取可以通过UE测收集测试LOG和后台收取UE capp trace,对问题进行定位分析。
3.流量问题定位指导3.1吞吐量问题定位流程实际环境中传输侧(从Server到eNodeB)的组网架构庞大复杂,千差万别。
为方便描述下行定位流程,下图仅给出一简单的组网示意图,以说明数据流向。
图4下行数据流向图流量定位的大体思路为:首先,判断该数传业务是UDP的还是TCP的,如果当前是TCP 流量不足,则先用 UDP单线程上下行灌包“探路”,看UDP上下行流量能否达到峰值,此举是为了扫清道路上的“小石头”,比如网卡限速、空口参数配置错误等等。
一般来说UDP 流量无法达到峰值,TCP流量也很难上到峰值。
UDP流量问题定位,本指导书采用的是“追根溯源”法,即从服务器到。
5端到端排查,看“水”流到哪里“节流” 了。
其次,如果UDP流量能够达到峰值而TCP不行,则将问题原因锁定在TCP本身传输机制上,关于TCP 本身问题的具体排查方法见3.3。
流量问题定位的思路如下:3.1.1 基本参数及告警排查在Uu口跟踪消息”RRC_UE_CAP_INFO”里查找。
对于上行来说,CAT 5 UE 最高能达到28阶,CAT 3和CAT 4 UE只能达到24阶。
2)基站告警排查基站本身设备、传输、射频、干扰等告警都会对吞吐率有影响,在碰到吞吐率问题时,先尝试恢复基站告警,如果告警没有条件恢复则逐个分析是否会影响吞吐率,或者更换好的基站进行测试。
3)小区是否多用户如果本小区存在其他用户在做业务,测试UE的RB将会减小,因此在测试之前应该先检查小区内是否存在其他用户,测试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是否有其他用户接入。
用户数监控方法如下图:待补充4)License是否限速查看License是否过期;查看License支持的吞吐率能力是否受限;查看License是否支持Cat3、4能力的UE。
5)上行闭环功控是否生效(针对上行问题)问题现象:闭环功控不生效时中远点速率较低,RB个数较少,但是近点能达到峰值。
具体来说,在RSRP=-100dBm的时候,如果是闭环功控,20M带宽小区用户RB数可以到90个,10M带宽小区可以到40个RB;如果是开环功控,最多只有10个左右。
检查方法:待补充6)基站参数核查基站内部很多参数都会对吞吐率有影响,可以把问题站点的参数和基线版本以及其它正常站点进行核查,找出配置不一致的参数,然后逐个进行分析,或者修改参数后重新进行测试。
基站参数检查的具体操作请参考系统参数说明。
3.2区分是否是TCP问题3.2.1 最简单的方法-UDP灌包1. 操作方法采用Iperf,将该软件分别放置在服务器和UE PC的C盘目录下,然后打开DOS窗口,输入cd c:\,将当前路径调整到Iperf所在的C盘下;在接收方侧(上行为服务器,下行为UE PC)输入iperf -s -u -i 1,然后回车,表示建立起接收服务;在发送方(上行为UE PC,下行为服务器)输入iperf -c xx.xx.xx.xx -u -i 1 -b 100m -t 999 其中xx.xx.xx.xx为接收方IP,-u表示用UDP,-i 1表示每秒显示一次,-b表示灌包的流量,-b 100m 表示每秒灌100Mbit的包,即灌包速率为100Mbps,-t表示持续时间,-t 999表示持续999秒注意:发送方的灌包速率和持续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判断方法若吞吐率明显大于TCP业务吞吐率(如大于10%),则判断为TCP问题,进入TCP类问题定位;若吞吐率与TCP业务基本持平,或者比TCP还低,则进入非TCP类问题定位;3.2.2 不能做UDP灌包,则尝试多线程传输或同时传输多个文件1. 操作方法通过多个DOS窗口传输或者用多线程软件传输,如Flashget或Filezilla等,推荐使用Filezilla;2.判断方法若吞吐率明显要大于单线程TCP吞吐率,则判断为TCP问题,进入TCP类问题定位;若吞吐率与单线程基本持平或还低,则进入非TCP类问题定位;如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用,则按TCP类问题定位。
3.3TCP问题定位3.3.1 TCP参数检查1、操作系统:如果是Windows XP则继续,如果是Vista、Win7或其它操作系统,则跳过本步骤(Vista、Win7等操作系统可以自优化TCP参数,无需手工设置);2、查看/设置TCP参数a. 在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通过DrTCP工具,在Adapter Settings中找到对应网卡,按如下设置:b. 在发送方再利用工具TCP parameter setting.reg进行修改,双击导入;以上两步操作完后再统一正常重启电脑,这样配置才能生效。
如果服务器侧无法修改,则只修改UE PC。
3、如果修改了TCP参数后吞吐率问题依旧,则继续下一步的判断3.4非TCP类问题定位经过基本参数及告警排查,且排除TCP类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具体现象做进一步定位,吞吐率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现象:调度次数不足、调度RB数不足、MCS阶数偏低及IBLER 不收敛,对于下行还可能是下行MIMO模式错误,不能使用双码字。
先确定问题现象后,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现象采取不同的步骤进行定位,在以下定位步骤未能解决问题后,提交AR报总部定位。
3.4.1如何判断调度次数不足对于下行,2:2配置下DL Grant次数需要接近600次。
对于上行,2:2配置下在峰值区域,UL Grant次数需要接近400次;在非峰值区域,因为上行HARQ重传时,调度器不需要下发UL Grant,而IBLER一般收敛到10%,所以UL Grant在350左右或以上都是正常的。
调度次数在CDS中观察方法如下:影响因数1:发端设备性能受限如果使用UDP灌包仍存在调度次数或RB数不足,很可能是发端设备如服务器或便携性能受限,或者发端设备和灌包工具配合存在问题,可以做如下尝试:使用多线程或者更换性能更好的服务器/便携;为防止服务器/便携和灌包工具的兼容性问题,可以更换IPERF、GPERF等工具,且关掉后台程序;上行灌包时,便携需要接电源,防止电力不足灌包速率不够;上行灌包时,将包长设置为1000吞吐率异常调度次数不足调度RB不足MCS阶数偏低iBler收敛异常发端侧性能受限检查干扰UE主分集不平衡检查干扰下行相关性检查传输受限对于下行可以通过命令来查看从S1口过来的入口数据是否足够,如下图所示:待补充3.4.2如何判断误码率过高在峰值区域,误码率需要为0或很小;在非峰值区域,误码率10%为正常水平,如果误码率持续高于15%以上为异常情况。
如果在极远点,MCS阶数为0的时候,误码率较高也可以认为是正常现象。
3.4.3如何判断MCS阶数过低MCS阶数是否合理在拉距的条件下较难判断。
在路损超过120dB~125dB缩RB的时候一般维持3~5阶数,但是缩着RB不能再缩小,其MCS阶数也会降低。
比较方便的方法是排除法:在UE以满功率(23dBm)发送的条件下,如果调度次数和RB个数都比较正常但总吞吐率偏低,那么可以认为问题出在MCS阶数上。
上行MCS结束过低:上行干扰排查UE未接入情况下(所有UE关机,小区里没有业务),打开NPO的“小区性能检测”,选择“干扰检测”,拖取干扰指标查看是否存在上行干扰。
如果干扰短期内无法解决,可以根据干扰抬升的底噪dB数,叠加到路损上,再和该折算后路损的上行吞吐率基线进行对比。
当外场定点RSRP有超过6dB的波动:一般都是由于无线环境比较恶劣引起,建议选取另外的测试区域或者调整UE的位置或者天线。
下行MCS阶数过低:邻区干扰大观察:(1)在UE_NCell Info中看是否有多个小区,且超过1个小区的RSRP和本小区的RSRP差在3dB之内。
如果是,则表明存在较强的邻区干扰。
(2)在检测到的邻区当中,不能出现和本小区PCI模三相同的邻区及PCI相同的邻区。
(3)查看下行各子带CQI是否有某一段CQI的值特别低的,如果存在,说明存在较严重的窄带干扰。
解决方法:(1)较强的邻区干扰只有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等来解决。
(2)严重的窄带干扰通过扫频,找出干扰源,进行排除。
干扰排查和恢复更详细的指导可以参见扫频指导书。
下行MCS阶数过低:RRU相关信号处理出现异常(1)RRU的通道不平衡会导致终端的解调能力下降,导致MCS偏低,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观察。
观察两天线接收的RSRP差,当两根天线差值持续在5dB以上时,认为通道不平衡,需要通过调整终端天线来解决。
(2)终端入口功率一般在-50dBm~-90dBm,如果入口功率超过-50dBm容易导致削波,使得下行SNR偏低;如果入口功率低于-90dBm,也会使得下行SNR偏低,影响下行性能。
3.4.4下行MIMO模式异常初始接入按tm2模式配置,当信道质量变好时,会重配置成tm3模式,当出现终端失步,切换,重建时,会重新配置为tm2模式,再自适应到tm3模式。
MIMO模式从空口消息进行观察,如右上图:下行MIMO模式异常,一方面检查eNodeB是否及时配置MIMO模式为TM3,如果保持在tm2,则下行只能使用单码字,如果没有重配到TM3,重点检查MIMO相关参数,是否和基线值保持一致;下行MIMO模式异常,另一方面检查UE上报的Rank是否合理。
正常情况下,在两天线RSRP相差不大于3dB;收发相关性小于0.5;AvgSNR大于15dB时,系统可以使用双码字。
如果没有使用,需要查看UE上报的Rank及eNB收到的Rank,并采集相关数据反馈总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