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解读
高校宿舍环境对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高校宿舍环境对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引言:高校宿舍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宿舍环境对学生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适宜学习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宿舍环境对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宿舍环境。
一、学习环境对学业表现的影响一个安静、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宿舍环境嘈杂、杂乱,学生很难沉浸在学习中,容易分心。
其次,宿舍环境干净整洁能够提供一个清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心情愉悦,不会因为环境脏乱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宿舍管理,提供安静、干净和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社交环境对学生交流和互动的影响高校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和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社交和互动的场所。
一个友好、互助的社交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宿舍中,学生可以与室友分享学习经验、交流思想,并且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宿舍社区活动,建立友好和互助的社交环境,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生活条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宿舍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降低学生的焦虑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高校应该保证宿舍的安全,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学生身体和财产安全。
其次,宿舍应该提供充足的基本设施,如床、桌椅等,以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宿舍应该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提供充足的阳光。
这些条件能够改善学生的睡眠和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四、改善宿舍环境的建议为了改善宿舍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宿舍管理:高校应该加强宿舍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供暖期高校宿舍温湿度变化及对舒适度的影响

等级 1 2 3 4 5
指数范围 I<25
25≤I<40 40≤I<50 50≤I<60 60≤I<77
指数意义 寒冷,感觉极不舒服 冷,感觉不舒服 偏冷或较冷,大部分人不舒服 偏凉或凉,部分人不舒适 普遍舒适
等级 6 7 8 9
指数范围 70≤I<79 79≤I<85 85≤I<90
I≥90
指数意义 偏热或较热,部分人不舒适 热,感觉不舒适 闷热,感觉很不舒适 极其闷热,感觉极不舒适
孙丽 1,刘晓艳 2,林紫玉 1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郑州市气象局,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试验以冬季供暖期高校宿舍内空气温、湿度为观测对象,研究温湿度日变化规律及温湿度变化对人体舒
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阳面宿舍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与阴面宿舍一致.整个观测期间阴面宿舍
第2期
2.2 高校宿舍供暖期的人体舒适度分析 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对人体舒适度的评价,国内外早有研究,用得最多的是温湿指数[5],它是热应力
的舒适指标,这一指标实际上是用人体生物气象学的方法,评价人体舒适度.本试验温湿度指数参考罗礼 洪等的标准[6],列于表 1.
表 1 温湿度指数范围及意义 Tab. 1 Range and meaning of the index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3 结论与讨论
温度是描述环境影响人体的最好要素,是衡量气候影响人体的主要因子.观测期间高校宿舍供暖期 气温日变化规律为:阳面宿舍气温的变化趋势和阴面宿舍一致且阳面宿舍气温高于阴面宿舍.阴面和阳 面宿舍的气温明显高于室外,但日变化规律和室外基本相同.观测期间室外空气湿度明显高于阴、阳面 宿舍.阴、阳面宿舍的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数值变化基本在 40%~60%之间.有研究表明,人体处
浅析大学生宿舍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浅析大学生宿舍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作者:宋佳玲陆镜伊孙士现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1期摘; ; 要:现如今大学宿舍已不单单是学生休息生活的场所,而是一个集休息、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甚至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立体场所。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宿舍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学习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宿舍文化建设等共同推进宿舍学风建设。
关键词:宿舍环境; ; 学业; ; 思想教育; ; 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的多功能场所,是培养良好学风、院风、校风的重要阵地,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场所[1]。
据研究统计,“学生每天几乎有2/3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2],因此,宿舍必然会成为学生新的学习阵地,宿舍的学习功能越来越突出。
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主要由学习环境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所致,环境占主导,不同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较个体差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大[3]。
因此宿舍环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然而大学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往往主抓课堂而忽视学生宿舍阵营。
本研究通过对常熟理工学院在校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8份,重点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宿舍学习氛围和宿舍文化建设,并结合学校教务信息和后勤宿舍管理数据分析研究宿舍环境与学习的关系,最终提出创建宿舍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一、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一)宿舍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时代大背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成长于安逸环境,某些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自理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较弱,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就目前物业数据和调查反馈研究看,现在部分大学生宿舍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宿舍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
在长期关爱生活下,大学生不注重宿舍环境卫生,起床后不叠被子,鞋子、袜子等随意乱扔,衣服不叠不收纳随意乱挂,地面污渍、洗脸池污垢等,如图1所示。
除以上数据反馈,在走访学生宿舍中发现,依然存在学生宿舍内抽烟、烟头随意丢弃、打火机和香烟随意放置在床头或桌子上、宿舍里拖线板随意拉乱接、塑料空瓶纸盒随意堆放、宿舍内有单杠吊椅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较易发生安全事故。
对不同学生寝室的热湿环境的测量分析

对不同学生寝室的热湿环境的测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学校行四栋三楼的两个不同寝室的热湿温度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得出寝室内一天内热湿温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该变化规律以及各参数的大小,做出对学校寝室热湿舒适性的总体上的评价,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热湿环境、相对湿度、学生寝室、热湿舒适性引言:学生寝室的热湿环境,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热湿环境较差的学生寝室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因此营造一个好的寝室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测量选取两间位于3楼的采光和通风效果不一样的寝室,对其热湿温度参数进行现场测量,以确定其热湿环境,并根据所测数据,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测量场所和测量方法的确定和测量数据的整理1、测试场所及方法选取行四栋的两间寝室来进行其热湿环境的测量,寝室都位于楼栋的三楼,处于建筑楼层尽头以及楼层中间,常年不受太阳直射,以散射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自然通风状况不好,主要受建筑之间的气流影响。
2、数据整理记录选取的测量点主要分布在两个寝室的室内以及室外两个点,在不同的时间读取干湿度仪器的数据进行记录,分别记录各个点的干球和湿球温度,另外还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进行比较。
测量的寝室惹事温度参数如下表所示:二、测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室内热湿舒适性评价1、室内外温度分析通过测量数据做出的室内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上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早上8:20的时候,寝室内的温度都比室外的温度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外温度一路攀高,向阳寝室的室外温度在14:20的时候达到最大值为32.4℃,而背阳寝室的室外温度则在16:20的时候达到最大值为32℃。
室外温度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一天之内的变化范围比室内温度的变化范围大,温差可以达到10℃以上。
室内温度的变化则相对于室外温度的变化小,而背阳的寝室的温度变化比向阳寝室的温度变化较明显。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而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提高宿舍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良好的宿舍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如果宿舍环境不舒适、不安全、缺乏卫生条件,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像潮湿、阴暗、嘈杂的宿舍环境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郁闷、忧虑和抑郁,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而且,基础设施不良,比如照明效果不佳、床铺不舒适等也会引起大学生在睡眠和休息方面的问题。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不良的环境下往往也更容易滋长出来。
相反,一个安静、明亮、整洁的宿舍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居住品质,更能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和习惯,做好自己的学业、生活和社交。
其次,宿舍环境也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
毕竟,宿舍是一个学生社交的场所,这里的邻居们是一个学生在此期间相处最多的人员之一,多年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生活磨合让共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文化。
如果保持良好的宿舍环境,很容易让室友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从而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社交活动方面,比如吵闹、冷漠、爱占用别人的物品不还原、感觉不和谐,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室友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果出现稍有不同摩擦,就容易引发扩大化,引起更大的问题。
总之,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交流能力和学习效率。
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该将宿舍环境的建设方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积极提高宿舍环境,为大学生创建良好和谐的宿舍环境,覆盖和帮助学生,提供空间和场所,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健康的人。
高考期间如何保持良好睡眠

高考期间如何保持良好睡眠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期,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稳定情绪,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那么,在高考期间,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呢?首先,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房间的温度、湿度和光线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保持房间温度在 20 到 25 摄氏度之间,会让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入睡。
湿度方面,控制在 40%到 60%左右,能避免因过于干燥或潮湿而影响呼吸和睡眠。
此外,确保房间足够黑暗和安静也是关键。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来阻挡外界光线,使用耳塞或隔音设备来减少噪音干扰。
合理的作息时间是保持良好睡眠的基础。
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就应该开始调整作息,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不要因为临近考试而过度熬夜复习,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
建议每天晚上 11 点之前入睡,早上7 点左右起床,保证 8 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
睡前避免过于兴奋或紧张的活动。
有些同学在睡前喜欢玩游戏、看刺激性的电影或书籍,这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迅速进入睡眠。
同样,过度紧张地思考考试内容也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睡眠。
可以选择在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泡个热水澡或者进行简单的冥想放松,帮助身体和大脑放松下来。
饮食对睡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等。
同时,避免在睡前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导致失眠。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时间和强度。
在白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跳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疲劳感,从而更容易入睡。
但要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眠。
心理调节也是高考期间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环节。
很多同学会因为对高考的重视而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睡眠。
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解读

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摘要室内温湿度的优化水平严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产品的质量度。
要成功地控制温湿度,就要从可靠的温湿度测量开始。
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空气清新,没有臭味、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可以确保舒适感、充满干劲和惬意感;一个恒定的环境(空气流通、温度稳定、湿度适宜)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工人的生产效率。
不过,与只调节温度相比,优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舒适要求。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会让人感到不适。
头疼、眼睛痛、嗓子痛、皮肤干燥等都是室内空气干燥的症状。
干燥的空气会降低人们对空气传播疾病的抵抗力,让人更易受到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害。
除了与湿度低有关的问题外,湿度过高也会导致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与不健康的生物污染物的生长和扩散有关,也与潮气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效应有关。
人体对湿度的感受一般不会像对温度那样敏感。
人们通常不会把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联系起来。
这正是好技术可以提高人类感受的地方。
可靠的温湿度测量是成功控制温湿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温湿度检测影响正文高低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易造成危害的作业。
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定中,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过设计计算温度标准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0℃或20℃以上的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的规定,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
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平时要加强预防和控制。
1 高温对人体的危害(1)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
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
室内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室内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室内环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改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探讨室内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改善学校室内环境。
首先,室内温度对学生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过高或过低的室温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高温会导致学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效率;而低温则会使学生身体不适、思维迟缓。
因此,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调节空调、提供舒适的学习服装等方式来改善室内温度。
其次,室内空气质量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
室内污染源的存在会导致学生呼吸道疾病的增加,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有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检测并处理室内污染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此外,光照条件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光线充足的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注意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相反,昏暗的环境则会让学生感到困倦和疲劳,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以通过增加自然光的利用、采用适宜的照明设备等方式来改善室内光照条件。
此外,室内噪音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噪音会使学生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尤其对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考试或阅读,噪音的干扰对学生来说更加明显。
为了减少室内噪音的影响,学校可以采取吸音材料、隔音设备等措施,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室内装修和布局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室内的装修色彩应选择柔和、舒缓的颜色,避免过于刺激或冷淡的色彩。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学生感到舒适,有利于学习。
此外,在教室中设置适当的学习用具和设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室内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摘要
室内温湿度的优化水平严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产品的质量度。
要成功地控制温湿度,就要从可靠的温湿度测量开始。
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空气清新,没有臭味、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可以确保舒适感、充满干劲和惬意感;一个恒定的环境(空气流通、温度稳定、湿度适宜)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工人的生产效率。
不过,与只调节温度相比,优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舒适要求。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会让人感到不适。
头疼、眼睛痛、嗓子痛、皮肤干燥等都是室内空气干燥的症状。
干燥的空气会降低人们对空气传播疾病的抵抗力,让人更易受到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害。
除了与湿度低有关的问题外,湿度过高也会导致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与不健康的生物污染物的生长和扩散有关,也与潮气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效应有关。
人体对湿度的感受一般不会像对温度那样敏感。
人们通常不会把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联系起来。
这正是好技术可以提高人类感受的地方。
可靠的温湿度测量是成功控制温湿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温湿度检测影响
正文
高低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
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易造成危害的作业。
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定中,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
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过设计计算温度标准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0℃或20℃以上的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的规定,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
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平时要加强预防和控制。
1 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1)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
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
(2)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3升~8升。
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
(3)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易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机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
(4)循环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
(5)神经系统
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其他
此外,高温会加重肾脏负担,并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明显。
高温还会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
3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1)技术措施
①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场所的温度。
②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③进行工艺改革,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操作。
④按照《高温作业分级》以(GB/T420—1997)中的方法和标准,一般应在每年夏季对本单位的高温作业进行一次分级和评价。
(2)管理措施
①宣传防中暑的知识。
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最高气温。
③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3)保健措施
①高温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对患有高血压、心脏器质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严重的大面积皮肤病者,应予以调离岗位。
②夏季供给含盐饮料和其他防高温饮料。
3 低温作业的危害
低温是一种不良气象条件,在低温环境中,机体散热加快,会使身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导致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如冻伤或冻僵,甚至造成死亡。
4 低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1)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避免或减少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并控制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时间。
(2)穿戴防寒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3)设采暖操作室、休息室、待工室等。
(4)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通信、报警装置。
空气湿度对作业的影响
空气的湿度在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舒适性。
在人体能量代谢平衡过程中,湿度直接影响到对冷热的感觉、皮肤表面的水分、舒适感、对织物的触摸感等。
当外界温度太高及潮湿以致人体未能及时将多余的热量排出时,人就会很容易出现抽筋、热衰竭甚至中暑。
在高湿度下有利于真菌和细菌的繁殖。
如果室内的湿度较低,皮肤会极度干燥从而导致皮肤的损伤、粗糙和不舒适性,甚至削弱皮肤保护功能。
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并易感冒。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上限值不超过80%,下限值不低于30%。
温湿度的检测
对于不同空气湿度,人的主观感觉状态
温度/℃相对湿度/% 感觉状态
21 40 最舒适状态
75 没有不适感觉85 良好的安静状态91 疲劳、压抑状态
24 20 没有不适感觉65 稍有不适感觉80 有不适感觉
24 100 重体力劳动困难
30 25 没有不适感觉50 正常效率
65 重劳动困难81 体温升高
90 对健康有危害
不同季节最适宜的气流速度
季节最佳气流速度/ m/s 不适当的气流速度/ m/s
春、秋0.30—0.40 0.02以下及1.16以上
夏0.40—0.50 0.03以下及1.50以上
冬0.20—0.30 0.01以下及1.00以上
有效温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
有效温度值
/℃
热感觉生理学作用机体反应
41~40 很热强烈的热应力影响出汗和血
液循环受到极大的热打击险妨碍心脏血管的血液循环
35 热
30 暖和以出汗方式进行正常的温度
调节
25 舒适靠肌肉的血液循环来调节正常
20 凉快利用衣服加强显热散热调节
作用
正常
15 冷鼻子和手的血管收缩粘膜、皮肤干燥
10 很冷肌肉疼痛,妨碍表皮的血液循环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