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4、处罚当事人月绩效300元/人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对存在问题持续性改进成效评价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要求的认识水平以及对麻醉分级授权诊疗制度要求的认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在:规范化标准得到落实。制度化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能够有效地进行规范性诊疗。
4.医务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未查到相关业务学习笔记。
原因分析:
(1)科室组织学习力度不足;(2)制度重要性认识不够;(3)科室主任监督力度不够;(4)督促科室整改不及时。
改进措施
1、进行麻醉科全员医疗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2.督促麻醉科进一步学习对麻醉医师的授权制度,禁止出现超范围医疗技术操作。
2、院长约谈责任医生。
3、处罚当事人月绩效300元/人。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对存在问题持续性改进成效评价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要求的认识水平以及对麻醉分级授权诊疗制度要求的认识得到完全改善,但是出现了新问题:存在违反授权范围的手术
持续性改进成效明显,职能科室仍将持续督查,请科室即时整改。
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职能部门: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麻醉科
督查
内容
1.检查麻醉医务人员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要求的认识水平及管理工作。
2.对麻醉分级授权诊疗制度要求的认识。
督查反馈
存在问题
及原因分析
出现问题:
1.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要求的知晓率较低。
2.部分科室人员对科室诊疗科目不熟悉。
3.本科室未进行培训学习。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违反授权范围的手术再明显减少。
麻醉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记录

麻醉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记录麻醉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记录麻醉科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持续改进则是麻醉科管理的重要内容。
如何进行有效的麻醉科管理和持续改进?培训记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就麻醉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记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麻醉科管理麻醉科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医院麻醉科的质量管理机制要严密,环节全面,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改进。
麻醉科的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麻醉现场管理:对麻醉设备和仪器进行维护保养、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保证医务人员熟悉设备操作,提高现场操作技术水平,避免麻醉事故的发生。
2.麻醉药品管理:严格控制麻醉药品的配给、领用和使用流程,确保麻醉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麻醉药品注射后的残留物也要及时清理,杜绝用药错误带来的患者危险。
3.安全关键点的监管:对麻醉安全的关键点要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医务人员在麻醉过程中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包括对氧气、芬太尼等麻醉药品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
对麻醉科进行管理,关键是要保持麻醉技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麻醉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技能,有效地规范麻醉流程,保证医疗安全。
二、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数据和问题,不断地推进质量水平的提升。
持续改进在麻醉科管理中也非常重要。
麻醉科管理人员要针对麻醉术前、术中、术后每个环节进行持续性改进。
持续改进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分析和解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在麻醉管理中及时解决麻醉事故、药品配给、配药环节等出现的不足。
2.搜集数据和信息:将患者的麻醉数据和患者反馈情况进行比对,对于麻醉技术和流程方面的问题,进行找出并解决。
3.持续性改进机制的建立:建立麻醉科持续性改进机制,实现持续性改进,促进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
通过对麻醉科的持续性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医院麻醉技术和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医院职能部门监管麻醉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优质资料

医院职能部门监管麻醉及持改进记录表优质资料督导科室:麻醉科(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仙女山医院职能部门监管记录仙女山医院职能部门监管记录仙女山医院职能部门监管记录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手术安全核查的目的是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在医疗行业中,曾发生过多次手术部位或者手术患者错误的事故,因此医护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手术安全核查。
医务科多次对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进行过检查,对科室完成情况在院内公示,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我院制订的制度中包括《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麻醉方式制度》等,个别医务人员完成未完成术前检查、术前小结、术前讨论、知情同意等再与手术室联系安排手术.2、患者入院后,目前科室能够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病原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少数科室对血型检查完成不好.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有些科室的部分患者年轻,手术简单,分级较低,入院后第二天即通知手术,下午检查结果才能回来,如果有异常需取消手术。
这种情况导致科室护理工作、手术室安排手术工作都受到干扰,不利于工作有序开展。
3、手术部位标识在我院实施要求2年多,要求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的手术一定要在进入手术室前完成标识。
这方面执行力也较差。
4、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方面,手术室护理和麻醉人员核查较好,但是医师核查落实差,签字不及时.原因分析:个别医生对手术安全核查认识不够深,造成一些在签字上的错误,不能与临床护士沟通相配合。
改进措施:1、严格检查在病人未进手术前的相关检查,确保手术中的安全。
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较好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姓名
住院号
手术名称
麻醉
存在问题
医师
261559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665
肩锁关节固定术
臂丛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全麻
拔除导管在手术结束之前
丁伟
261762
剖宫产术
腰硬
合并症与诊断重复
褚衍强
261851
剖宫产术
腰硬
未勾画腰麻
张延勇
261813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穿刺间隙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916
剖宫产术
硬膜外
药物无单位
褚衍强
261936
剖宫产术
腰硬
麻黄碱记录在地塞米松上
丁伟
261996
肱骨骨折固定术
氯胺酮
无氯胺酮总量
2、认真核对术中使用药物,严格按照我院处方开具要求及时规范开具处方,尤其是毒麻药品处方。
上次检查
问题整改
效果评价
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质控人员签名
科主任签名
日期
麻醉科日常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一)
时间
2016-05-06星期五
地点
手术室医师办公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
当
月
工
作
小
结
手术麻醉总例数
288例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例数
麻醉科日常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日常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概述本文档旨在记录麻醉科日常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相关措施和进展。
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不断的改进,旨在提升麻醉科的运作安全性和质量。
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麻醉科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麻醉操作流程、紧急情况处理等,确保每位从业人员了解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2.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麻醉科风险评估,识别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确保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
3.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麻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 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麻醉操作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麻醉科的质量安全。
持续改进措施1. 经验总结:定期总结麻醉科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落实。
2. 科研创新:鼓励麻醉科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推动麻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麻醉水平和安全性。
3. 合作交流:积极与其他医疗科室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其他科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共同探讨和解决麻醉科存在的问题。
4. 用户反馈:定期收集患者和家属的反馈意见,关注他们对麻醉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并及时改进相关服务。
日常记录- 日期:YYYY年MM月DD日- 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情况:详细记录当日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安全培训、风险评估、设备维护和质量监控等方面。
- 持续改进进展:详细记录当日持续改进措施的进展情况,包括经验总结、科研创新、合作交流和用户反馈等方面。
结论通过日常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麻醉科能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改进麻醉科的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麻醉服务。
---> 注:以上内容为麻醉科日常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的摘要,具体细节请参阅完整文档。
麻醉科日常工作流程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日常工作流程与持续改进记录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麻醉科的日常工作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的记录,以保障麻醉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日常工作流程2.1. 病人评估与准备-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麻醉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
- 如果需要特殊的麻醉操作或监测设备,麻醉医生将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药物。
2.2. 麻醉操作-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开始前进行麻醉操作,包括给予麻醉药物、插管、建立静脉通路等。
- 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过程中的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2.3. 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期间负责监测和管理患者的麻醉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如果出现麻醉相关的问题或并发症,麻醉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
2.4. 手术后的麻醉恢复与评估-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麻醉恢复和监测,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恢复正常。
- 麻醉医生会记录患者恢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麻醉注意事项和建议。
3. 持续改进记录3.1. 团队会议和反馈- 麻醉科会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 麻醉医生和护士会互相交流经验和观点,以提高麻醉服务质量。
- 患者和家属的反馈也被视为重要的改进依据。
3.2. 安全事件和事故报告- 麻醉科会建立安全事件和事故报告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报告与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和事故。
- 这些报告将被用于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研究和培训- 麻醉科鼓励麻醉医生和护士进行持续研究和培训,以更新麻醉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
- 学术会议、培训课程和同行评议等活动将被积极参与。
4. 结论麻醉科的日常工作流程与持续改进记录对于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至关重要。
麻醉医生和团队成员将持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
麻醉科护理质量改进报告

麻醉科护理质量改进报告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麻醉科护理质量更是关乎患者手术安全和康复的关键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麻醉科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我们对麻醉科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现将改进情况报告如下:一、麻醉科护理质量评估1、护理人员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护理人员对麻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如麻醉药物的使用、麻醉设备的操作等。
沟通能力:在与患者和手术团队的沟通中,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准确的情况,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团队协作:护理团队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协同配合不够默契。
2、护理流程方面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够全面,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导致麻醉方案的制定不够精准。
术中护理: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不够及时、准确,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的交接工作存在漏洞,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不够到位。
3、护理设施和环境方面设备维护:麻醉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够规范,部分设备存在故障隐患。
环境管理:麻醉科的工作环境不够整洁、有序,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患者满意度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患者反馈,发现患者对麻醉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效果和疼痛管理等方面。
二、麻醉科护理质量改进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麻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开展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和手术团队的沟通能力,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
加强团队协作训练,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护理团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协同配合能力。
2、优化护理流程完善术前评估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特殊需求,为麻醉医生提供准确的评估信息,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加强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麻醉科持续改进记录表内容

麻醉科持续改进记录表内容
一、质量管理
1、麻醉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建立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及评价制度及组织,按照评价方法及程序对麻醉医师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记录,医院每半年进行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员工的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过程。
二、医疗规范
1、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2、有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有督察记录及处理措施。
3、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员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4、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案或制度、重点措施及应急预案,有对感染控制缺陷进行整改与效果再评价的制度和程序,并落实到位,对员工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教育,有记录。
三、医疗安全
1、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2、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3、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
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次检查
问题整改
效果评价
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质控人员签名
科主任签名
日期
11、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匀混合物。迄今为止,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火药配方是“伏火矾法”。100%
21、血液中的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术后镇痛例数
146例
51%
业务学习次数
12人次
病例讨论次数
0
每月考试考核合格率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表、手术风险评估表不合格例数
5例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1.7%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
2例
0.7%
缺点:不仅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术中变更麻醉方法例数
2例
2、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或焚烧。0.7%
合格
麻醉药品及麻醉处方管理
良好
手术室内日常质控工作完成情况
较好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姓名
住院号
手术名称
麻醉
存在问题
医师
261559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665
麻醉科日常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
时间
2016-05-06星期五
地点
手术室医师办公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
当
月
工
作
小
结
手术麻醉总例数
288例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例数
0例
全身麻醉例数
35例
12%
椎管内麻醉例数
149例
52%
院内会诊、协助抢救危重患者例数
6例
麻醉记录单合格例数
265例
92%
3、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好转,但仍存在有不规范现象。
原因
分析
1、工作中存在大意、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执行科室内关于术后患者转出手术室的相关规章制度;
2、没有严格认真核对术中使用药物及处方。
整改
措施
1、加强科室规章制度的执行,严格要求术后患者转出手术室必须有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亲自送入病房或者ICU内,并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袁德凤
26248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麻
拔除导管在手术结束之前
丁伟
261762
剖宫产术
腰硬
合并症与诊断重复
褚衍强
261851
剖宫产术
腰硬
未勾画腰麻
张延勇
261813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穿刺间隙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916
剖宫产术
硬膜外
药物无单位
褚衍强
261936
剖宫产术
腰硬
麻黄碱记录在地塞米松上
丁伟
261996
肩锁关节固定术
臂丛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573
疝修补术
氯胺酮
无氯胺酮总量
袁德凤
261528
甲状腺切除
全麻
麻醉结束标志在手术结束之前
袁德凤
261788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无药物单位
3液体量上下不一致
丁伟
262253
剖宫产术
腰硬
未勾画腰麻
张延勇
262259
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
肱骨骨折固定术
氯胺酮
无氯胺酮总量
褚衍强
262044
剖宫产术
腰硬
未勾画腰麻
张延勇
262206
剖宫产术
硬膜外
未记录助产士
袁德凤
261119
胫骨内固定
腰硬
未勾画腰麻
丁伟
261264
疝修补术
氯胺酮
1年龄记录为1.2岁
2无房间号体重单位
3无氯胺酮总量
丁伟
1、手术麻醉结束后部分医师没有亲自配送患者返回病房;
2、麻醉中所用药物有漏开处方现象,部分麻醉处方开具不规范,存在不填写身份证号码等问题;
全麻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右旋美托嘧啶
单位
262313
剖宫产术
硬膜外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2313
尺桡骨骨折内固定
氯胺酮
1无氯胺酮总量
2无液体总量
张延勇
262360
阑尾切除术
硬膜外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丁伟
262330
尺骨内固定
臂丛
无麻醉方法
袁德凤
26248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麻
无七氟醚吸入标示
2、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或焚烧。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
2、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170例
10、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00%
术后随访例数
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