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专题数的运算与常见的量
小升初数字必考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数字必考知识点归纳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这个阶段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数的认识- 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的概念- 数的分类和数位顺序表- 数的大小比较# 四则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分数和小数-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度量单位-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 质量单位:千克、克# 几何初步-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基本性质-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的基本性质- 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应用题- 基本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 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利息问题:本金、利率、利息#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的整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 数据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逻辑推理- 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判断和推理问题解决# 综合运用- 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知识点是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常见的内容,学生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为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整数。
- 整数的意义:像 -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 小数。
-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大的数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依次类推。
- 分数。
-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 分数的分类:分数分为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和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再比较。
- 百分数。
-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和数的运算+常用数量关系式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和数的运算+常用数量关系式知识点小升初数学常用数量关系式知识点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习知识点结构图 ppt课件

解方程的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1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A:
概念
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单位 进率
长度单位与面积、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常见的量
面积单位和地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名数的改写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小时)和“时刻”(时)的区四边形s=ah
三角形
s 1 ah 2
s r S人=教a版b小学数圆学六年级小升初总2复
各图面积的推导过程 习知识点结构图
8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2A:
四则运算的意义 四则运算的关系
加法: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运算的法则
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运算性质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知识点结构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
习知识点结构图
知识结构体系1:
数与代数 小学数学知识 空间与图形 (分为四类) 统计与概率
综合运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与代数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比和比例 数学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季度”与“人季教版节小学”数学的六区年级别小升初总复
1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B:
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课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3个重点知识模块
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如:0、2、4、6、8……
1
1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
八、圆柱和圆锥的公式
1、圆柱: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有无数条高,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圆锥:一个底面是一个圆,只有1条高,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3、如果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那么这个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是圆柱体积的1/3。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
九、正反比例
1、18字口诀:除正乘反,正比例比值一定,反比例乘积一定。
2、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
字母表示:a ÷ b ÷ c = a÷( b×c )
3、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汇总
五、式与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 +2 =5
2、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未知数系数化1
即不是整百年的是4的倍数的为闰年,整百年
的是400的倍数的为闰年,否则为平年,如
1900年是平年,2000年和2020年是闰年。
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
1小时=60分
大月=31天
(1/3/5/7/8/10/12月为大月)
小月=30天
(2/4/6/9/11月为小月)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半径C=лd=2лr(1)周长=直径×л=2×л×(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和÷(14、差倍问题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差÷(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奥数网18 鸡兔同笼鸡的只数=[总头数(总只数)X4-实际总脚数]÷(兔子的脚数-鸡的脚数)兔子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奥数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奥数知识点汇总小学升初中是孩子们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其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顺利过渡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升初数学的常见知识点以及奥数知识点的汇总,希望能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的认识1、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要理解整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四则运算。
2、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3、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要掌握小数的性质、读法、写法以及小数的加减法。
4、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要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二、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准确计算。
2、简便运算:运用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三、常见的量1、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能进行单位换算和实际测量。
3、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
4、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5、质量单位:吨、千克、克,能进行质量的换算和估量。
四、图形与几何1、平面图形: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面积公式。
圆形: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概念。
2、立体图形: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6 个面都相等,12 条棱都相等。
【精品小升初数学】常见的量+答案

常见的量知识集结知识精讲常见的量知识讲解一、时间及时间换算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1世纪=100年,1平年=365天,1闰年=366天,1年=12月,1年=4季度,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平年和闰年的判断: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年=12月.二、货币及货币换算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功能.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00分,1分=0.1角.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三、质量及质量单位换算质量就是表示物体有多重.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000克=2斤,1斤=500克.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四、长度及长度单位换算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五、面积及面积单位换算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就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公亩=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1公亩=100平方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六、体积概念及体积、容积单位换算体积,或称容量、容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容积单位: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例题精讲常见的量例1.(2013秋∙蒙城县期中)1千克的盐和1千克的棉花比较()A.一样重B.盐重C.棉花重的D.无法比较【解析】题干解析:1千克=1千克所以1千克盐与1千克棉花一样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数的运算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四加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则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运意义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的加减法法则1.意法则义乘除法法则和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或减数=被减数-差则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或除数=被除数÷商无括号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含两级运算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四则混合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c+b×c]减法:[a-b-c=a-(b+c)]运算性质除法:[a÷b÷c=a÷(b×c)]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3.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用字母表示和1.加法中,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和也随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2.当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时,和不变a+b=c(a+m)+(b-n)=c+m-n (a+m)+(b-m) =c积 1. 乘法中,因数乘上(或除以)一个为0的数,积也随着乘上(或除以)这个数2. 当一个因数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上)这个数,积不变a ×b =c(a ×m)×(b ÷n)=c ×m ÷n (a ×m)×(b ÷m)=c 差 1. 减法中,被减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差也随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减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 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2.被减数和减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差不变a -b =c (a ±m)-b =c ±m (a ±m)-(b ±m) =c商 1. 除法中,被除数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除数不变 ,商也随着乘上(或除以)这个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则除以(或乘上)这个数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a ÷b =c(a ×m)÷b =c ×ma ÷(b ×m)=c ÷m (a ×m)÷(b ×m)=c (a ÷m)÷(b ÷m)=c第二部分 精讲点拨例1 直接写得数。
31+ 53 = 12-253= 1.5×32= 2÷20%= 举一反三:1.直接写得数。
43÷41= 51-61= 274×169= 12×(41-61)= 48×12.5%= 43÷75%= 6-6÷7= 560÷8×7=2.计算下列各题。
1÷53-53÷1 (81+41)×4×8 91-91×91 52×32+98+1511例2 5800除以60的商是( ),余数是( )。
举一反三:1.1026÷125的商是( ),余数是( )。
2.把189÷31中的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商是6,余数是( )。
3. 选择:假如a ÷10的商b 时的余数是5,那么2a ÷20商b 时余数是( ),2a ÷10时余数可能是( )。
A. 0B. 5C. 10D. 无法确定例3 根据下式A ,B ,C ,D ,E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2332%7554≠÷=÷=⨯=⨯=A D E CB A 排序: 举一反三:1.如果甲数的21等于乙数的53,那么甲数( )乙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明今年a 岁,小冬今年(a -4)岁,再过c 年,他们相差( )岁。
3.假如32765443-=+=+=+d c b a ,那么在a ,b ,c ,d 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例4 将1,2,3,4,5,6这六个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
( )( )( )×( )( )( ) 举一反三:1.将3,4,6,7,8,9这六个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
( )( )( )×( )( )( )2.将1,2,9,7,5,6这六个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小。
( )( )( )×( )( )( )3.将2,3,4,5,7,9这六个数分成两组,组成两个三位数并且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小。
这两个三位数相差( )。
例5 计算下面各题。
3×73÷3×73 4.8÷[(7.5-5.1)×0.2] 94×[43-(167-41)]举一反三:1.直接写出得数。
7×8×(81+71)= 1÷21-21÷1= 731+1352-73-135=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13×8×138×1.25 58×14+14÷83+25% 727155157-÷-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75-5×75133×54+ 134×52 0.8×73+54÷27+ 72×80%例6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9981997×998 2005×100213 5132÷35+7143÷47+9154÷59举一反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0052004×2004 121118×13 9743×992. 166201÷41 252×126 122413÷1213393. 4131×43+5141×54+6151×65+7161×76例7 巧算下列各题。
999×22+333×34 19×2323-23×1919 235÷235236235举一反三: 巧算下列各。
1. 999×7+111×37 333×333+999×889 204204÷101101例8 你能求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试试看。
131-127+209-3011+4213-5619举一反三:1.245545455454545455⨯-⨯⨯+ 116498382382381498-⨯+⨯ 120001999200019981999-⨯⨯+2.21+61+121+201+301 1-65+127-209+3011 1-21-41-81-161-321-641常见的量及探索规律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1.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单位及其进率长度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1km2=100公顷=1000000m2 1公顷=10000m21m2=100dm2 1dm2=100cm2 1cm2=100mm2体积(容积)1cm3=1000dm3 1dm3=1000cm3 1cm3=1000mm31dm3=1L 1cm3=1ml 1L=1000ml质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2.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关系年月日时、分、秒一年有12个月,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按大小月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一星期有七日,一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4、6、9、11月为小月,每月有30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按季度1月、2月、3月为第一季度4月、5月、6月为第二季度7月、8月、9月为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第四季度注意:是4的倍数的公历年份称为闰年,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否则是平年。
3.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4.名数的概念及其改写(1)名数:把数量和单位名称合在一起叫作名数。
如:60分米,5千克等。
(2)名数的分类:名数分为单名数和复名数。
单名数:由一个数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数称为单名数。
如:4吨,2厘米等。
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及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作复名数。
如:5元3角。
(3)名数的改写方法: 除以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高级单位名数 乘以进率 5.探索规律(1)算式中的规律:数学算式中的规律,应认真观察算式、结果中的特点,再根据规律完成这一类题型。
(2)数列中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
①规律蕴含在相邻两数的差或倍数中;②以数列的前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找出关系和规律; ③需将数列分解,通过对比找出规律。
(3)数图形中的规律: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①数线段的规律:公式为2)1( n n (n 为端点数) ②数长方形的规律:长边上的线段条数乘以宽边上的线段条数等于长方形的总个数。
③数正方形的规律:n ×n+(n-1)(n-)+…+2×2+1×1(n 为正方形一边上的小格数)。
(4)方阵中的规律:方阵中每边的人或物体的数量相等,相邻两层、每边上的数量相差2,四边形四条边上的数量相差8。
①方阵问题每边上的数量与四周的数量关系:四周的数量=(每边数-1)×4 ②空心方阵中的数量关系:总数=(外层每边的数量-层数)×层数×4 ③实心方阵中的数量关系:总数=外层每边数×外层每边数(5)周期中的规律:先找出周期的数量,再用总数除以周期的数量,如果正好是整数,结果是周期的最后一个数;如果是整数个周期且多了n 个,结果是周期数的第n 个数;如果不是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用总量减去不是循环的个数后再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