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doc

合集下载

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

2019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
8 炬及老汽提装置智能拆除施工
主要完成单位
海江再生资源利用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刘海江、李国栋、叶 军、 孙 文、褚 龙、刘沛江
9
பைடு நூலகம்
危险废物物化处理系统
清大国华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福泰、刘海宁、褚永前、 翟玉斌
河湖底泥生态修复与土壤资源
10
化利用技术及应用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刘永兵、李 翔、程言君、 张建中、罗 楠
2019 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
(排序不分先后)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索 智、王佳妮、杨丽英、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
金珊珊、李好新、刘元炜、
1
预润式泡沫沥青冷再生绿色循
督站、北京市路桥建材集团、同济大 季 节、李兴海、王 真、
环利用技术及工程应用
学、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矿用巡检系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科瑞 陈永银、张海清、曹东升、
19

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张新宇、张喜麟、袁海宾、
高晓生、刘乙霖、李永梅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金盛 王利栋、陈 鹏、叶志勇、
低功耗自适应矿井提升设备无
狄 鑫、阎东慧、刘改叶、
20
线通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
张志刚、臧立彬、王立娟、 刘 亮、李庆春、刘俊锋、 王 维、孟凡路、景登才、
崔克克
臧立彬、张志刚、王 斌、 景登才、徐 勇、李庆春、 李 洋、刘少林、周兵兵
连续采煤机-转载机-皮带输送
24 机一体化系统的高效运行关键

各类协会科技奖的申报时间及要求

各类协会科技奖的申报时间及要求

各类协会科技奖的申报时间及要求
各类协会科技奖的申报时间及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部分协会科技奖的申报时间和要求:
1. 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及行业专利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30日。

申报人或申报团队必须是中国公民或中国机构,且成果必须在中国境内完成。

申报成果必须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且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

申报成果必须在相应领域内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申报成果必须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试验验证和现场应用验证等多个环节,并已经形成成果或得到广泛应用。

2. 2023年度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30日。

3. 2023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4. 2023年度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5. 2023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8日。

6. 2023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最新的时间安排和要求,建议访问相关网站获取具体信息。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实用word文档 (5页)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篇一:201X年科技进步奖申报书编号:201X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申报书推荐单位:(公章)申报单位:项目名称: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制201X年印〃说明申报书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情况;第二部分为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推广情况;第三部分为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第四部分为项目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第五部分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第六部分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七部分为企业概况;第八部分为推荐单位意见;第九部分为附件材料。

申报书需在网上填报并提交纸质版。

第九部分附件材料也需扫描后上传至网络申报系统。

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网络申报系统网址:。

一、项目情况篇二: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奖励等级:项目完成单位:申报部门:申报时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1)一、项目基本情况陕西省序号(2)编号(3)1234篇三: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内容指导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主要贡献:本项目是华荣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光源,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项目为首创,已经申报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 唯一一家采用此设计的通风对流散热孔形式。

不超300字主要完成人情况对本项目的创造性贡献李总:应用创新:电磁感应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利用高频电磁场激发无极放电腔而发光的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发光原理为高频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进灯泡内,激发灯泡里的稀有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而自发辐射出紫外线,而导致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章程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章程

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循环经济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奖章条例》和《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章程》,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的评选、颁发和管理。

第三条科技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在循环经济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单位,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四条科技奖按照奖励的对象分为个人奖和团体奖。

第五条个人奖包括:(一)科技进步奖(二)优秀青年科技奖(三)突出贡献奖第六条团体奖包括:(一)科技进步奖(二)创新团队奖(三)突出贡献奖第七条各个奖项的评选标准和条件由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委员会(以下简称“评选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第三章奖励条件第八条个人奖的获奖者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条件(三)在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四)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积极投身循环经济事业第九条团体奖的获奖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条件(三)在循环经济领域具有重要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成果,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四)团队成员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积极投身循环经济事业第四章评选程序第十条科技奖的评选程序主要包括提名、初评、复评和评审。

第十一条提名阶段,候选人或单位由我国循环经济协会会员单位推荐或自荐,并提交有关申请资料。

第十二条初评阶段,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提名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和团队。

第十三条复评阶段,对初评合格的候选人和团队的申请资料进行深入评审,并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四条评审阶段,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委会对复评合格的候选人和团队进行终审,确定获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申请团队名称: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单位: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郭占成,朱荣,焦树强,主要成员:周国治,张欣欣,张建良,朱鸿民,苍大强,薛庆国,王静松,冯妍卉,张延玲,胡晓军,李宇,张国华(一)团队建设情况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节能减排技术。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郭占成教授的带领下,以该团队为主要科研力量,2006年发展为“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又经过4年的发展,作为主要组成部分,201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为“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创新团队,针对钢铁工业节能与CO2减排、冶金粉尘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工业生产,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并在科技研发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创新性,已成为我国钢铁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创新团队,2014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为“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二)创新能力与水平研发了转底炉处理冶金粉尘工艺技术和关键装备、发明了用烧结电除尘灰生产氯化钾的技术,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为我国钢铁冶金粉尘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获得2015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发明了电炉炼钢复合吹炼与集束供氧喷煤技术,在全国电炉炼钢工艺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明了USTB法电化学还原制备金属钛新技术,正在进行单电解池10000A 级电流工业性试验,有望使金属钛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研究开发的以煤代焦高炉喷煤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生产,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内容及要求【模板】

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内容及要求【模板】

附件1:
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内容及要求
一、最高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内容
1、申报表;
2、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证书扫描件;
3、主持或参与完成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获奖证书扫描件;
4、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的证书扫描件;
5、获得的工法(省部级及以上)的证书扫描件;
6、公开发表的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的专著或论文的扫描件;
7、主持或参与完成,并通过权威机构评审、评价或评估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第三方评价报告扫描件(限10件);
8、申报人任职文件扫描件;
9、其他证明材料。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内容
1、申报表;
2、课题立项文件扫描件;
3、第三方评价(评审或评估)报告扫描件;
4、获得的已授权专利证书扫描件(实用新型限10件);
5、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工法的证书扫描件(省部级工法限10件);
6、科技查新报告扫描件;
7、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扫描件;
8、应用证明,必须提供原件。

指整体技术应用单位提供的证明,内容包括通过成果应用而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且能证明整体技术应用时间;
9、经济效益证明,必须提供原件。

10、其他证明材料。

四、上传格式及装订要求
1、申报书内容须按顺序装订,并上传至网络申报系统。

2、报送的纸质版申报书(一式一份),一律采用A4纸平装胶钉,总页数不超过80页。

证明材料部分应编制页码,不同部分用彩页隔开。

3、上传至申报系统的课题立项文件、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第三方评价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PDF格式),需提供完整资料。

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申请号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五、附件目录
序号
名称







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章
年月日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委员会意见
公章
年月日
对本项目做出贡献的主要人员情况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对本项目做出贡献的内容
注:申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最多填写三个完成单位,一等奖可填写9人,二等奖可填写7人,三等奖可填写5人,可少于上述人数。
××公司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2015年度)
一、基本情况
专业类别:编号:
项目名称
密级
学科
主要
完成者
任务来源
(文号)
工作起止
时间
成果用于
生产时间
成果鉴定
(验收)时间
技术总投入
(万元)
应用第一年经济效益
(万元)
总经济效益
(万元)
申报等级
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二、项目简介
三、申报项目的详细内容及申报理由
1、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及技术创新点
(纸面不敷,请加页)
2、项目与国内外已有同类先进技术全面对比情况
A、国际首创B、国际先进C、接近国际先进
项目水平:
D、国内首创E、国内先进F、行业先进
综合评述:
(纸面不敷,请加页)
3、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纸面不敷,请加页)
4、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纸面不敷,请加页)
四、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国别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

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附件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09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授权的其授权发明他知识产专利(项)权(项).二、项目简介三、主要科技创新.四、第三方评估和推广应用情况.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六、候选人情况表年月日七、候选单位情况表.八、推荐单位意见.声明我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项目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有关法法规的情形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推荐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荐单位公章.九、只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十、主要附件1.知识产权证明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3.主要应用证明4.其他证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格式,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要求执行。

提交的推荐书面材料和电子版材料,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否则作为不合格项目退回推荐单位,不提交当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格式要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大十六开本(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

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附件应合装成册(便于拆装),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

装订后勿再另附加封面。

二、页数要求推荐书包括电子版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电子版附件(第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 2018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制
二、项目简介
三、主要科技创新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内容。

四、项目详细内容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六、主要知识产权情况表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八、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九、推荐单位意见
(专家推荐不填此栏)
十、专家推荐意见
(单位推荐不填此栏)
十一、附件
1.技术评价证明(技术鉴定证书、验收报告或评估报告,复印件)2.应用证明(已获经济效益证明、用户使用或社会效益证明,原件)3.科技查新报告(复印件)
4.知识产权证明(复印件)
5.其他证明
《中国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要求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编号:不用申报单位填写。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成果)的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对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按所申报奖励等级规定数量填写。

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应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并填写“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学科分类:是评审工作中确定专业评审组、遴选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学科名称。

所填学科名称次序应与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科技创新点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保持一致。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之间用“;”隔开。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推荐项目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在相应字母上划“√”,或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的字母。

国家标准(GB/T4754—2002)规定国民经济行业分20个门类:(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

任务来源:按项目任务的来源在相应字母上划“√”,或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的字母。

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 计划,A3、973 计划,A4、其他计划;
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
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
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G.自选:指本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其他: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非职务项目。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授权发明专利(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
限1200字,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

三、主要科技创新
该部分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

应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验收、论文等),简
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内容。

每项科技创新阐述前应标明其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支持该项创新的专利授权号、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

四、项目详细内容
1.立项背景
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目的及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

(限800 个汉字)
2.详细技术内容
根据项目的科学技术特点、实质内容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以及项目的特点进行叙述。

(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要客观、详实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4.应用情况
应就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等情况进行概述,并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情况(列表格式如下)。

表中所列应用单位一般不超过15个。

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正式应用两年以上的旁证材料。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5.第三方评价
填写除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方对项目科技创新内容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如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鉴定结论、验收意见,或者他人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

6.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标准、软科学类项目可以不填此栏)
要求只填写近三年本项目所取得的新增效益。

新增效益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并在附件中提交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完成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出具的财务证明、应用单位审核出具的财务证明等。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栏中应写明经济效益数据的计算依据,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支持所填经济效益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完成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出具的财务证明等。

(限400 个汉字)如无直接经济效益,可以不填此栏。

7.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指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项目应用推广后,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之外产生的经济效益。

(限600 个汉字)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曾获科技奖励是指:获得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奖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以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并在附件中附奖励证书(复印件)。

六、主要知识产权情况表
应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立的且已授权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并在附件中附上知识产权证书(复印件)。

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知识产权,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栏可不填。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所列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

主课题的验收、鉴定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推荐一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15人,推荐二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10人,推荐三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9人。

该表是评价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
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在“排名”栏中注明第几完成人,并与“项目基本情况”栏中主要完成人排序保持一致。

“工作单位”指项目完成人报奖时所在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一栏中,应写明本人对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和主要科学技术贡献,以及在项目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百分比,并列出支持本人贡献的旁证材料。

该旁证材料应是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的附件材料之一,如授权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专著)等。

完成人应在本人签名处亲笔签名,字迹清晰,不得代签。

如因特殊情况,本人暂时无法签名,须由推荐单位说明并盖章,随申报书一并报送至协会。

八、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所列完成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推荐一等奖的项目单位数不超过10人,推荐二、三等奖的项目单位数不超过7人。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

不得填写非法人单位名称或单位简称。

要求每一主要完成单位单独填写一页,并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

在“排名”栏中注明排名顺序,并与“项目基本情况”栏中主要完成单位排序保持一致。

在“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一栏中,写明本单位对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

九、推荐单位意见
一般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第一完成单位与其他合作单位协商后填写。

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确认对单位、人员排序和前述技术内容的叙述属实,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十、专家推荐意见
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在行业内具有正高及以上的专家本人填写,内容包括: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创新点、应用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水平和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建议奖励等级和结论性意见,并在专家本人签字处签字。

十一、附件
1.技术评价证明(技术鉴定证书、验收报告或评估报告,复印件)
2.应用证明(已获经济效益证明、用户使用或社会效益证明)
3.科技查新报告(复印件)
4.知识产权证明(复印件)
5.其他证明
(1)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材料和证明文件(复印件)(2)检测报告(复印件)
(3)环境监测报告(复印件)
(4)奖励证书(复印件)
(5)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复印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